全球霸權的馬前卒——美國戰後主力坦克發展史(二)M46

進步有限之作——M46


系列序

坦克發源於一戰時期。作為裝甲、火力、速度的結合體,其直至今日仍是陸上作戰的主力軍事裝備。其功能從最初的塹壕戰漸漸發展至如今的反裝甲、反步兵、反工事等,幾乎無所不能。美國陸軍及海軍陸戰隊作為美國全球部署的先鋒兵種,對以坦克為首的陸上裝甲力量的運用極大地鞏固了美國的全球霸權。本系列文章將為大家介紹美國1945年至今的坦克及其發展史。


筆者本系列的上一篇文章為大家介紹了M26中型坦克。各型裝備的發展離不開循序漸進的過程。M46中型坦克作為M26的改進型,其改進雖十分有限,但作為美國戰後第一代主戰坦克的開端,其意義不言而喻。


全球霸權的馬前卒——美國戰後主力坦克發展史(二)M46

M26“潘興”中型坦克


M46相比M26來說,其過渡色彩更加濃厚,從某些角度來講,甚至可以說M46坦克在美國戰後主力坦克的發展歷程中扮演著“M26A2”的角色。不過,若是缺少了這一環,日後著名的“巴頓”系列主戰坦克將會難以出現在歷史的長卷之中。可以說,沒有了M46,美國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甚至是八十年代的陸戰裝備都將不會像我們如今看到的如此充實。


全球霸權的馬前卒——美國戰後主力坦克發展史(二)M46

M46“巴頓”中型坦克


戰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絕大多數裝甲部隊都混合裝備有M4“謝爾曼”中型坦克與M26“潘興”中型坦克。雖然M26坦克在設計之初便是作為M4的替代品進行打造,但是其500馬力實在是與其逾40噸的車重大不相稱。筆者在上一篇中曾提到,M26的機動能力較為低下,地形適應性較差。因此,自1948年1月,美國陸軍開始著手改進M26坦克,以期獲得更強的綜合戰鬥力。


初期的工程名為M26E2。顧名思義,此工程意在以較小的工程量對現有的M26坦克進行改進。針對M26的主要軟肋,M26E2工程的主要內容是對M26的動力系統進行更換。

全球霸權的馬前卒——美國戰後主力坦克發展史(二)M46

M26E2工程車


此處筆者不得不提一下美國在二戰末期開始的T29/30/34重型坦克計劃。雖然此計劃並沒有投入生產,但其動力系統令美國軍方十分滿意,即AV1790-3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和CD-850-1自動變速箱。就在T29/30/34計劃下馬的一年後的1948年的5月,裝備了改良型動力系統和加裝了炮口抽菸裝置的M26E2進入阿伯丁國家試驗場進行實車試驗,結果令美國軍方較為滿意。


全球霸權的馬前卒——美國戰後主力坦克發展史(二)M46

AV1790汽油引擎,第一種實裝在中型坦克上的渦輪增壓引擎


同年,國際形勢惡化,M26E2的製造工作被提至高優先級並被賦予了T40的項目代號。這意味著M26E2將不單單是“潘興”的改進型,而是搖身一變,變成了被寄予厚望的全新戰車。


T40重新設計了車體尾部的動力艙,延長了車體以以更充裕的空間放置更大的引擎。沿用了M26坦克的炮塔與車體的前半部分,同時在第六對負重輪後加裝一對小輪。第二年T40便被美國陸軍更改編號為M46,以二戰時期美國陸軍第三軍指揮官小喬治·S·巴頓的名字命名,並下令底特律兵工廠與M26坦克共用一條生產線進行生產,同時利用現有的M26車體進行翻整(1951年的第二批次M46坦克全面升級至使用AV-1790-5B引擎與CD-850-4變速箱的M46A1標準)。M46坦克比M26要重約2噸,但是810馬力的引擎使其具有遠超M26的機動能力,更佳的油耗水平也大大提升了其續航至約130公里。M46也是第一型裝備了渦輪增壓引擎的中型坦克。

全球霸權的馬前卒——美國戰後主力坦克發展史(二)M46

M46線圖


50年代初的實戰記錄證明,M46在面對T-34-85坦克時具有無與倫比的碾壓性優勢(極少量的“巴頓”坦克取得了10%的戰績)。85毫米Л-5Т發射的硬芯穿甲彈在正常交戰距離中根本無法擊穿其102毫米主裝甲。加裝了炮口抽菸裝置的M3A1主炮也讓M46在面對IS-3重型坦克時可以一戰。


全球霸權的馬前卒——美國戰後主力坦克發展史(二)M46

未被85毫米炮擊穿的M46前裝甲


全球霸權的馬前卒——美國戰後主力坦克發展史(二)M46

M46“巴頓推土機”


在M46短暫的服役歷程(1949-1957)中,只被少量提供給幾個美國盟友“貼補家用”,在比利時、意大利、法國等國家也僅僅是服役了屈指可數的幾年便退出現役。儘管如此,M46坦克作為“巴頓”系列的開山始祖,自有其獨特的歷史意義。


下一篇筆者將為大家帶來M47/48“巴頓”的科普,敬請關注!


參考資料來源:tanks-encylopedia.com、Steven J. Zaloga “M26/M46 Pershing Tank 1943-1953”、美國陸軍歷史資料中心、美國海軍陸戰隊歷史資料中心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