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坦克”: 领略21世纪的战象

2019年3月7日

撰稿人:杰伊·海明斯

翻译:夫子小译

不做“坦克”: 领略21世纪的战象

战象雕塑


AK-47步枪、火箭榴弹、手枪和左轮手枪、几门炮和一些自制火器。然而,他们还有战象。

一提到“战象”这个词,人们就会立刻想到古代战场。

人们会想到伟大的迦太基将军汉尼拔率领大军和四十头大象穿越阿尔卑斯山,或者想到某个的古印度战场,或者中世纪东南亚某个王国的军队。

人们当然想不到有人会把这些体形巨大的动物用于现代战争,更不用说用于现在的战争了。然而,尽管看似不合时宜,但我们这个星球上仍有一支军队拥有战象,这支军队名为克钦独立军(KIA),它控制着缅甸北部的大片领土,其中部分控制区一直延伸到北部与印度东北部和中国南部接壤的地方。

不做“坦克”: 领略21世纪的战象

亨利·莫特在《穿越罗纳河的汉尼拔》(1878年)中描绘的战象


克钦族是一个独特的民族,由该地区的一些土著部落组成,称为克钦邦。他们大多是基督教徒,因而成了缅甸的宗教少数派。

他们居住的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玉石,其中大部分走私到了中国。自1961年以来,克钦族为争取独立而一直在与缅甸政府作战。

克钦独立军的武器简陋而且种类有限,使用着许多其他第三世界反叛民兵使用的典型武器类型: AK-47步枪、火箭筒、手枪(弹匣式手枪)、左轮手枪、少量的火炮和一些自制武器。然而,他们还有战象——世界上可没有其他军队使用战象了。

克钦邦的地形是地球上最崎岖不平、无法通行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的植被主要由茂密的丛林组成,再加上该地区的地形——多山,有许多峡谷、陡坡和深谷——使得大片地区甚至连性能最优良的越野车也无计可施。

不做“坦克”: 领略21世纪的战象

克钦邦在缅甸的位置照片,由TUS提供

这给丛林最深处的游击队提供补给和武器带来了极大的后勤困难,因为那里车辆无法进入。这就是大象的用武之地了。

克钦独立军的大象军团由大约40到50头大象组成,大象用于向极其偏远和难以接近的地区的战士运送武器和物资。

不做“坦克”: 领略21世纪的战象

克钦独立军

因此,它们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当做“中世纪或古代的坦克”用的战象——当然,用大象对抗装备有火箭筒、自动武器和强力火炮的现代军队是完全自杀的。然而,就丛林中的军事后勤需求而言,即使在现代科技时代,也难以找到这种身大皮厚的动物的对手。

大象比任何一群人有更大的负重能力,这意味着大象可以让游击队长期驻扎在野外,这对于像克钦独立军这样的寡不敌众的部队来说是理想的,克钦独立军依靠秘密袭击和游击战去攻击数量更大、装备更好的政府军。

说到隐形,这是大象战胜车辆的另一个领域。几英里外都能听到吉普车或摩托车在丛林中飞驰的声音,但大象可以悄悄穿过植被,在离人们仅几码的地方经过,而不会有人察觉——任何有幸在野外遇到这些大型生物的人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它们不会像汽车一样陷入泥沼,并且可以轻松地穿过涨水的河流,而不需要桥梁。此外,与吉普车或摩托车不同,大象的燃料是丛林,而不是汽油或柴油,后者必须运到偏远地区。

不做“坦克”: 领略21世纪的战象

战象

与克钦独立军使用战象的情况雷同的是,战象在上个世纪也曾服役于另一支更有名的军队: 越南战争期间的越共。像克钦独立军的大象一样,越共的大象没有用于作战,而是被游击队用来运送有价值的物资、武器和弹药穿过丛林最茂密和最不可渗透的地方。可悲的是,为了切断越共的补给线,美国驻越南部队有时会屠杀他们怀疑被敌人利用的整群大象,用攻击直升机上扫射这些动物。

虽然战争中使用大象不应该发生在这个许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时代,但不幸的是,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到克钦冲突得到解决——解决冲突可没那么快。

因此,在我们星球上这个偏远、几乎无法通行的地区,在可预见的未来,4000年来使用大象作战的传统很可能会保持下去。

译者小记:

不做“坦克”: 领略21世纪的战象

克钦独立军军旗


克钦独立军成立于1961年,是一支以实现民族独立为宗旨的民族自治武装,部队主体为克钦族(景颇族)。成立以来,同其他缅北地区自治武装一样,一直处于与力图废除其自治的缅族控制的缅甸政府的打打停停状态。《纽约时报》2009年估计克钦独立军兵力约为4000人,下辖五个步兵旅和一个摩步旅。大部驻守在靠近中缅边境一线。克钦独立军自称有兵力10000人,另有10000后备兵源。2012年外界估计克钦独立军兵力约为8000人。该军装备的武器主要是AK-47步枪、火箭筒、手枪、少量的火炮和一些自制武器。军费主要来自境内玉矿、金矿和木材贸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