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房地產與資本市場的哪個回報更可觀?

歡迎關注公號:眾智晨城,可免費領取地產、城市更新幹貨學習!!

首先提出一個問題:

為什麼投資圈的人前期財富積累沒有 房產圈快?

有些投 資圈所持的有些理論的週期太長,所以說不具備現 實當下的指導意義。按照投資圈的理論,我們的環境 還在偏離值中,這個理論還真不適我 們的現在環境。投資資本市 場沒有投資房地產快。所以,很多人懷疑在國內投資資本市 場是不是條正確的路。

2020年,房地產與資本市場的哪個回報更可觀?


不過這個問題,只說對了一半。因為過去的十幾年 ,是中國房地產的主升浪,這個毋庸置疑。當然了,也有個朋友投資股票的回報率輕鬆打敗了一線房地產,哪 怕加上了槓桿,但是一般人畢竟不是他,也不懂價 值投資,所以絕大多數炒股的人沒掙到錢。還有,房子這個東西人們是不頻繁交易的,比如房子便宜了,人 們可以不賣,可以租,可以自己住。所以國內市場是弱有效市場,其實給了 一些人(或者是真正的內幕交易者,或者是有操盤體 系者)掙大錢的機會。

其實我們受索羅斯的影響是 錯的,我們並沒有受到索羅斯的影響。實際上,應該 說受的是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影響。。價值投資它的有個特徵是什麼?特徵實際上就是 一個慢慢的建倉,慢慢的吸籌碼的過程。

所以說在前期, 需要很多時間的準備工作。可能這個準備工作會是 5 年,會是 10 年,15 年,20 年都有可能,大家知道這個 巴菲特他是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嶄露頭⻆的嗎?是在 60 歲以後。在 60 歲之前,他不出名,當時在整個華 爾街裡,比他厲害的比比皆是。為什麼呢?因為巴菲特他是逐漸的積澱籌碼的過程。

2020年,房地產與資本市場的哪個回報更可觀?


而房地產呢?房地產的騰飛得益於三個主要前提:

1.中國改革開放釋放的紅利

2.中國加入了WTO

3.我們的城市化的進程。

所以大概從 2003 年開始, 土地招拍掛牌(招標.拍賣.掛牌),直到 2017 年,這 15 年的時間確實是一個黃金時期。而這個時期,如果說 你買了,實際上就等於坐了這個時代的快車。但是,這個僅限於是從一個“小白兔”晉升為“中產”的過程。而一個人沒有實業,僅僅依靠炒房真正發家的非常少。我不排除個例,那是做到了非常極致,把槓桿運用的爐火純青,且 正好趕上2009 年初的4萬億大放水,以及後來的幾次放水。但是這種人終究是非常非常少的。我真正認識到有幾十套房,甚至有上百套房的人, 這房子是怎麼來的呢?實際上很多都是有實業 的。掙到了這些錢之後,然後來買這些房子。

2020年,房地產與資本市場的哪個回報更可觀?


當然了,多數人們購買這些房子尤其是北上廣深的房子,早在限購政策之前就購買了。比如說微博上有個紅人。

她擁有六斤房產證。這六斤房產證是什麼概 念?一斤大概是九個房產證。那六斤就是 54 個,就 是說她有 50 多套房。像買到這麼多套房的人,實際上 都是因為有實體的支撐,大多數都是這樣。至於說是什麼都沒有,完全逢三退一,不停的買,不停的上槓 杆這麼買下去的。我在現實活當中,我還真不認 識。所以說炒房,我個人覺得,他是隻是一個從 小白到中產階級,或者說從中產階級到富裕階級,但 是想真正成為鉅富,我認為是不可能的。(註解:“逢三退一”就是在市場亢奮時作好市場調整 的準備,如果你持有三個物業,就賣掉潛力最差的一個,保持現金實力靜待更好的物業投資機會,達致 不斷優化自己持有的物業組合。) 尤其是經濟它是有周期的,它並不是一個 完全的擴張時期,也不是完全在繁榮時期,通 脹時期。它也有收縮的時候, 說白了潮漲潮落。

你按照康波理論的話,那四個階段,就是繁榮、泡 沫、衰退、最後是蕭條。此外,還有通 脹,通縮。這兩個再跟這四個來配對,形成了很多 不同的階段。並不是說每種階段,都適合上槓杆,所以說 炒房,它也面臨著很多非常現實的問題,它要 捱過很多的艱難時刻。


2020年,房地產與資本市場的哪個回報更可觀?


而現 在主要城市像北上廣深,再翻一倍,那麼結果什麼呢?結果實際上就是實體就徹底完了,一點辦法都沒有, 實際上房地產這房價漲到一定程度之後,對實體經濟 是形成了對手盤。

我們國家對土地的掌控,實際上已經達到了登 峰造極的程度,你可以看政府操盤,有很高的藝術 價值在裡面。如果你仔細去看的話,這套東西在歐美 是完全不可以想象的,首先歐美是土地私有化的, 它對產權契約的尊重,使它很多事情辦不到,也 辦不了。而我們這套經濟思想,實際上是從管仲到商 鞅,再到韓非子,李斯,然後到漢武帝,一脈相承下來。也就是所謂觀山海鹽鐵論,完全政府操盤,官辦經濟。

所以,你看兩千零幾年的時候,就有人在 天涯論壇開始喊空了,說這個租售比的問題。按照西方經濟學的一些指標來套我們這個房地產市場, 就認為要崩盤。實際上一直不崩,即使到今天它 還是不會崩,為什麼?因為它可以不讓你交易。這種不讓交易,實際上這種事情在國外,它是很難 做到的,像新西蘭政府,它不讓海外人買房。也就是說,對產 權契約的這種認同,實際上是套在 他腦袋上的緊箍咒,難以越雷池半步。即使中國的房地產一直到現在它還是不會崩。

2020年,房地產與資本市場的哪個回報更可觀?


現在中國的 房地產,或者說是這個以地為錨,負債套利這套手法,我個人認為是已經走過了一大半,我不敢說它一定走到了盡頭。因為現在已經放水了,現在放水我們放 的是這個大基建新基建,但是誰能保證這些錢不流進 房地產呢?放出來的這些錢到最後去哪呢?它的去 處,它的歸屬,我覺得我們還需要再觀察,起碼不再是三四線城市。

文章這麼贊,轉發一下,分享給更多人學習。本號每篇推文都是經驗總結,超讚好文。關注“眾智晨城”公號。每週還會發送學習經驗乾貨,歡迎關注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