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理論的二分法問題

下面的用詞未必準,但是基本準確:

佛教理論的二分法問題

哲學裡的二分法

孔子說: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哲學裡有形而上、形而下的二分法,這些二分法的指向範圍類似於某些佛學的內境、外境;靈魂、肉體(“靈魂出竅”的“竅”);中國哲學的體、用;婚姻和朋友中的靈魂伴侶、性伴侶;俗稱的上半身、下半身(所謂的“男人用下半身思考”)。

佛教的二分法問題

有的佛教學問把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分成內境和外境(好像在其它學派那裡屬於體和用;形而上和形而下),把自己以外世界,包括人的某些本能需求,如性需求,生產活動歸為外境,追求內境,不取外境,所以包括佛教創始人釋牟摩尼及他領導的僧團在內基本都是出家的,兩千多年到現代,都有一批佛教人員是脫離了生產[1],脫離家庭出家,不生孩子的,但地位比從事“俗世”生產和生育的佛教人員和外人要高的。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而印度的宗教也有類似的觀點,如現代還有的苦行僧,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早期也修苦行,在苦行林中修苦行六年, “加入苦行沙門,一天只食一顆麻麥。”,忍受飢餓痛苦昏倒,幸好被一女人所救。[2]

釋迦牟尼的弟子優波先那尊者也是類似,當時至被蛇咬後,不是急著治療吧,而是想著身體不是自己的,但依然當場去世。[3]

這種屬於二分法跟許多教派一樣分得沒王陽明心學好,心學是把去了私慾的是非之心二分,心外無事、無物,公天下萬物為一體,宇宙就在我的心理認知範圍內,入世致良知,而非脫離“紅塵”,不受世累[4]卻多要受“俗世”人施捨供養(原始佛經裡面大量的說這個詞)生活。

佛教理論的二分法問題

天理和人慾

天理和人慾(私慾)這種二分法,最早可見的在儒學《禮記》/樂記:

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

(白話,後同)人的內心受到外界事物的誘惑而發生變化,人變成了物,就會泯滅了天授予人類的善良本質,去追求無窮的個人私慾的滿足。[5]

《遺書》(《河南程氏遺書》)程顥:

不是天理,便是私慾……無人慾即皆天理。

人心私慾,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滅私慾則天理明矣。

人心惟危,人慾也。道心惟微,天理也。

“天理”變成“良知”

已知良知論最早出現在《孟子》,孟子說: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朱子語類》朱熹:

人之良知,本所固有。

其良知、良能,本自有之,只為私慾所蔽,故暗而不明。所謂“明明德”者,求所以明之也。譬如鏡焉:本是個明底物,緣為塵昏,故不能照;須是磨去塵垢,然後鏡復明也。

義是那良知良能發端處。

在朱熹那,“天理”“良知”“私慾”“人慾”這些詞已經被他多次使用,如有精華:

學者須是革盡人欲,復盡天理,方始為學。(卷四)

心者,主乎性而行乎情。故“喜怒哀樂未發則謂之中,發而皆中節則謂之和”,心是做工夫處。端蒙。

心之全體湛然虛明,萬理具足,無一毫私慾之間。(卷五)

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慾。天理明,自不消講學。(卷十二)

問:‘飲食之間,孰為天理,孰為人慾?’曰:‘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慾也。’(卷十三)

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慾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慾也。(卷十三)

上面這些語句最早我看到出自這些書裡面,如果有出自更早的,歡迎告之。

在王陽明心學那裡,“人慾”變成“私慾”,“天理”變成“良知”,要求去私慾,致良知。

佛教理論的二分法問題


相關閱讀:

《哪個派別的二分法對?》

《三十個門派的二分法錯誤》


來源及釋義:


  1. 《別譯雜阿含經》。釋迦牟尼:“汝今不應作如是事,汝今應當樂阿練若,處冢間樹下,納衣乞食。若是我弟姨母所生,應當修行如是等事。”爾時,世尊即說偈言:“我當云何見?難陀樂苦行,如彼阿練若,冢間坐乞食,山林閒靜處,舍欲而入定。” ↩
  2. 中文維基百科/釋迦牟尼/時代背景。 ↩
  3. 漢譯《中阿含》/第二二一經、英譯巴利聖典Majjhima-63:“有一次,舍利弗尊者與優波先那尊者(都是釋迦牟尼的弟子,釋迦牟尼僧團人員——筆者)一起住在王舍城郊蛇頭巖的林中。那時,有一條毒蛇掉在優波先那尊者的身上,而且咬了他。優波先那尊者就呼喚其它的比丘,說:「各位賢者!我中毒了!你們快來扶我到外面,免得我死在大家修行之處。」這時,舍利弗尊者聞聲來到現場,向優波先那尊者問道:「你的身心流露著安詳寧靜,並無任何異狀,卻自稱中毒,還催促我們將你的身體預置洞外,是何道理?」優波先那尊者對舍利弗尊者說:「尊者舍利弗,若妄認【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是自我或為自我所擁有,若妄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就是自我或為自我所擁有,若妄認【色】、【受】、【想】、【行】、【識】(五蘊)就是自我或為自我所擁有,其人遭逢傷病之際,就很可能失去身心的安詳寧靜。我如實了知它們(六根、六塵、五蘊)不是【我】、不為【我】所有、【我】不在它們之中、它們不在【我】之中,如今雖行將毒發命盡,身心卻依然安穩如常!尊者舍利弗,我早已斷除了一切結使(煩惱),猶如截斷根部的多羅樹一樣,不受各種生存境界的羈絆,不再繼續受生!」於是,舍利弗尊者與比丘們即扶優波先那尊者至洞外,不久他就因為蛇毒發作而入滅了。” ↩
  4. 《傳習錄》。出自學了道家和佛學三十年的王陽明(王陽明《答人問神仙》,《王陽明全集》,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 編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664頁:僕誠生八歲而即好其說,今已餘三十年矣。) ↩
  5. 新浪愛問:陳擾勤 白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