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歷史談文化之義

文化是什麼?然後還會有人問:到底什麼樣的文化才是先進的?這裡我逐一回答,你們聽著就好。不需要你們質疑,因為我的話輪不到你們質疑。

文化是什麼?

——文化是燈塔,讓你知道什麼是光明、什麼是溫暖、什麼是方向、什麼是港灣、什麼是高尚、什麼是勇氣、什麼是安寧、什麼是永恆。還有,什麼是家國,我們每一個人需要守護什麼。

——文化是紐帶,讓你知道什麼是傳承、什麼是血脈、什麼是社會、什麼是交流、什麼是尊重、什麼是真誠、什麼是信任、什麼是仁義、什麼是善良。還有,什麼是家人、什麼是腳下摯愛的熱土。

——文化是戒尺,讓你知道什麼是應為、什麼是可為、什麼禁忌、什麼是公理、什麼是正義、什麼是擔當、什麼是榮譽、什麼是懲罰。有時,它表現得冷漠無情,但冷漠之中卻孕育著溫情。

——文化是刀劍,讓你知道什麼是鋒利、什麼是厚重、什麼是生離、什麼是死別、什麼是剛硬、什麼是堅韌、什麼是殺戮、什麼是守護。刀劍之下固然會暴露人性的殘酷,殘酷中卻也會引人反思、催人救贖。

——文化是船帆,讓你知道哪裡最高遠、哪裡最浩瀚、哪裡最神秘、哪裡最純淨、哪裡最美麗、哪裡最珍貴。它會乘著風,帶你探索千里,讓你眼中的世界越來越大,地球卻越來越小。

——文化又是靈魂,讓你懂得如何去思考、如何去教育、如何去堅持、如何去隱忍、如何去付出、如何去創造、如何去傳播、如何去改進。它讓我們看到並維護人性之美、人性之善,在維護中懂得犧牲,在犧牲中點亮文化之燈、散播靈魂之光。

好吧,以上全是廢話。下面我從構成方面說一下文化的含義。

從廣義上說,人類留下的一切印跡都是文化。有文字、有圖畫、有腳印、有車轍、有金屬、有陶器;有耕地上的麥田,有原野上的羊群;有聖人的語錄,有英雄的傳記;有民族的史冊,有國家的城牆;有縴夫灑下的汗跡,有志士流出的熱血;還有那戰火焚燒後的廢墟瓦片,以及先烈們破碎的身軀骨骸。

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我們去懷念、去敬仰、去冥思、去反省。繼而,去改變、去完善、去創造、去自強。

一切的一切,都可以歸於一句話:自強才是出路,實力方為根基。

違背了這句話,任何先進都將落後,任何堅固都將破碎,任何純淨都將汙染,任何華麗都將黯淡,任何謀略都將虛化,任何驕傲都將卑賤。

違背了這句話,無論你曾經如何高處雲端,也終將跌落塵埃,受人踩踏。祖先那曾經的榮光只能映照你當前的落魄,不能作為任何炫耀的資本。

仔細分析人類書就的厚重歷史和文化印跡中的斑斑血淚,我總結出文化有三寶,缺一不可,不分先後。

第一,道德。它是文化的核心,是文化最為重要的軟實力所在,更是文化是否先進的第一標誌。你能想象一個不提倡道德的文化敢自稱先進嗎?

——道德是人類人性的閃光之點。是人類區別於野獸的最關鍵特徵。雖然我認為野獸也有著基本的道德,但人類的道德顯然是超出族群關係,建立在社會觀念之上的。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理想,是“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貧有所依,難有所助,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大仁大義,是“禮、義、廉、恥”之國之四維。

——道德是億萬國民的粘合之劑。沒有道德空談強國,就如空手握沙,越緊越失。有了道德,泥沙才能形成夯土。有了道德,我們才甘願牽起手、搭起肩,一磚一瓦築起我們的鋼鐵長城。血汗流在一起,屍骨埋於一處。一代一代傳承著民族的榮光,吟唱著民族的長歌,續創那民族的輝煌。

——道德是國家民族的驕傲之系。什麼是國家榮譽感?什麼是民族自尊心?那是金錢購買不來的涵養,那是武力證明不了的高尚。那是建立在道德基礎之上,發自內心的認同感。先認同自己,繼而認同他人,然後認同這個民族,直到認同這個國家,最後才能被這個世界認同。有了認同才能以當國人為榮,心在一起、人在一處,否則心散人走、資金外流。

——道德是生命熱土的美麗之花。文化應該是美的,是引人讚歎、欣賞、敬仰、追尋、親近、擁抱的,是淤泥之中盛開的青蓮,是烏雲籠罩之下的一縷霞光。這種美應該是靠純真、誠信、善良、尊重、勇敢、謙遜等高尚的道德品格來構成,而不是靠自私、虛偽、狡詐、算計、無恥、野蠻等劣根性,更不是靠導師的崇高感、師孃的優美感以及那些不知羞恥為何物的醜書、醜態。

一句話概括:世間萬事,強於真、成於實、凝於誠、傲於淨;務必戒慎,弱於偽、敗於虛、散於狡、卑於汙。

第二,法制。它是文化的骨架,直接決定著文化的硬實力,更是一個國家的剛強之撐。

——法制是社會架構的維護之柱。縱觀歷史,你會發現,最強大的國家一定是最看重法制的。而自古以來最強大的軍隊也都擁有先進而科學、簡潔而高效的法制。為什麼?因為科學的法制能夠儘量控制社會架構的肆意拔高,儘可能讓它矮一些、寬一些,如此便更堅實一些。肆意拔高會怎麼樣?呃,會上重下輕,然後塌掉。如明末,崇禎再如何努力,都扶不住它了。

——法制是社會公義的衡量之稱。人的道德是真、善、誠、信,社會的道德便是公平、正義。靠什麼來維護和衡量呢?說教嗎?儒家說教了數千年,結果變成了腐臭的帝王學說和華而不實的詩詞歌賦。只有法制,也必須靠法制,且必須是那種如萬丈絕壁一般冰冷屹立,對任何人都一個標準的法制,才能真正維護住社會的公平、正義,防範強對弱的極端壓榨。千萬千萬不要把法制當成工具來利用、歪曲和揉捏,那樣就完了。

——法制是國民力量的凝聚之源。儒家聖人說:君子和而不同。從道德上講無可非議,但從國家治理上看卻並不合適。因為在國家治理的執行環節上講究同心同力,不可各行其是。這時便只有依靠法制,必須只有真正普遍公正的法制才能樹立它的權威,才能得到國人的信服、尊重和擁護,然後才能以法制為框,將所有人的力量投注其中,凝聚成滔天巨浪,打造出無敵鐵拳。浪頭所向,無堅不摧,鐵拳所至,洗盡恥辱。這才是強者風範、大國之姿。否則,一天到晚哭訴以往被人屠殺、被人掠奪,很光榮嗎?

——法制是國家秩序的保障之堤。國家是一個複雜而精密的綜合體,各個微小的單元之間既獨立又關聯,在關聯中相互支撐、有序輪轉,從而由小而大,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任何一個單元出現混亂便會影響全身秩序。這時純靠人治根本無法統一節奏、良性輪轉,而人性的貪念更是會危害國家利益、民族事業。必須靠一個有機的法制體系,如同人體那二百多塊大大小小骨頭一樣,靠筋肌聯接為一體,憑剛硬支撐起大國之風。

第三,自然。它是文化的方向,是防止文化走向沒落的思考原理。它曾是我忽略的一環,但隨著太多南轅北轍、拔苗助長、刻舟求劍等荒唐之象的出現,我越來越意識到它的重要性。一個機體,縱然健康有序、充滿力量,但若找不到正確方向行進,結果也只能步步沉淪、漸漸腐朽,甚至可能一腳踏入陷阱、埋頭走向深淵。

——自然是萬事萬物的成長之道。“道法自然”的真實意思是道學於自然,因此必須遵循自然。事物的成長就如種植莊稼,必須開墾土地、植入種子,耐心看著它發芽、長葉、開花、結果,數個月之後才能收穫、食用。又如一個動物體的成長,需要經過受孕、胚胎、幼崽、成年等過程。這是數十億年甚至更長時間形成的生命成長規律,你非要去拔苗助長,去激素催生,短期也許能夠見效,長遠必然釀出災禍。你可以去研究,卻務必慎重實施,切不要斷了我們自然之種。

——自然是機體運轉的輪迴之理。星辰起起落落、天地輪轉生息,這是天體運行的規律,也是“天道輪迴”的理論基礎。但其實世間一切事物,如草木、動物、人類、民族、國家都脫不開這個道理。草木有榮有枯,動物有生有死,民族有合有散、國家有盛有衰。我們要認識到這個輪迴,順應這個輪迴。因為輪迴有良有惡,你若違背一個良性輪迴,妄想線性發展,就必然會陷入一個惡性輪迴。榮時應備其枯,枯時安植其榮。盛時保持憂患以防其衰,衰時藉助輪迴以復其盛。

——自然是生態資源的平衡之基。輪迴是自然的動態表現,平衡則是自然的靜態表現。萬事萬物達到一個平衡,才能營造出一個良性的生態環境,比如那生機盎然的亞馬遜、千古奔流的長江黃河、莊嚴美麗的灕江山水。在一個平衡的自然環境中才能孕育出健康的生命、滋養出豐富的資源。如果破壞了這種平衡會怎麼樣?那將形成天災的引索、貧瘠的荒漠、病毒的溫床、生命的禁地。

——自然是力量恆強的守成之法。都說創業容易守業難,強大容易恆強難。是因為你們沒有看到自然還有另一個法則,就是鋤強扶弱,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本身也是自然的輪迴、平衡之理。那麼為何我還要說如何做到力量恆強呢?是不是違背了自然之道?其實不是,因為力量恆強的關鍵恰恰就在於鋤強扶弱,讓更多的弱者有機會成為強者,避免強者過度壓制弱者,讓弱者永無出頭之日。只有強弱不斷變化才能恆強,甚至越來越強。我們需要尊重強者,卻不要因此而忽視甚至放棄弱者。英明的君主不應僅滿足於一個白起、一個衛青,他應該想的是如何發現、創造更多的白起、衛青,然後在無數白起、衛青的基礎上打造更強的戰神。良好的經濟制度在滋養出一個偉大的公司之後,讚賞之餘,更要防其壟斷一切,以便給其他弱小的公司發展強大起來的機會。如此才能強者叢生、恆強更強。

好吧,我承認,自然的道理來自於道家。其無為而治的真正內涵是“亂為不如不為。”意思就是人為的干預不如自然運轉,因此干預不如不干預,以免破壞了自然的法則,只要合乎自然,則無為也是無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