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你還敢“精緻”嗎?

疫情剛剛好轉,“你想報復性消費還是掙錢”的詞條就衝上了熱搜榜單。

一個多月的雲喝酒、頂氣球、魚缸釣魚後,數億網友已經坐不住了。

“疫情快點過去,我要報復性消費”的呼聲不絕於耳,壓抑許久的消費慾望即將井噴。

禁慾太久,呼之欲出的消費慾望即將井噴。

在浙江,杭州大廈購物城5小時銷售額1100萬。

3月營業才剛剛開始第4天,銷售流水已經直逼上個月全月總額了。

疫情過後你還敢“精緻”嗎?

有人狂歡,就有人流淚。

豆瓣,有這樣一個故事引起了山叔的關注:

“疫情結束後,我再也不買名牌包了!”

原因很簡單,再也虛榮不起了!

宅家一個多月了,美容店的房租照交不誤,孩子上的興趣班還要續費。

老公的公司如今也岌岌可危,可跟老同學借錢又張不開這個嘴。

以前想著有多少錢,就花多少,可現在疫情來了,一點後路都沒留。

我打算把各種名牌包都拿去賣了,現在一家人吃喝都是一省再省。

打折的時間點都摸清楚了,往日不屑的優惠券,如今也會多看兩眼。

如今的生活,再對比之前咖啡館精緻的下午茶,清一色的北歐朋友圈。

疫情過後你還敢“精緻”嗎?

是諷刺,也是教訓。

連她自己都笑笑說:以後再也不亂買奢侈品了。

精心打造的完美生活,在一場從天而降的疫情下現了形。

朋友圈富婆,銀行卡負婆,都紛紛消失在每日打卡的朋友圈。

疫情過後你還敢“精緻”嗎?

在錢不經花的當下,在那些信用卡被刷爆的人面前。

沒錢的恐慌有多深刻?還有多少慾望要被買單?

想必這次,都深深體會了。


人民日報曾對現代人的生活狀態做出總結:

「能買吸塵器就不用掃帚;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麥;

100塊錢一張的面膜用起來也不心疼;口紅兩三隻不夠,要集齊全套;

租房得獨立廚衛,還要帶落地窗。」

但所謂「美好」的背後,皆是人前“調性”,人後“凌亂”。

越來越多的女孩,都在期待成為別人口中「精緻」的人。

去年年初,幾名研究生也因“精緻”走紅網絡。

為了追求儀式感,她們花了近萬元改造寢室,不惜借錢,餓肚子。

疫情過後你還敢“精緻”嗎?

前不久,在廣東珠海,女孩陳某因負債過多而燒炭自盡。

在清理遺物時,陳某母親吳女士發現,月薪僅3000多元的陳某,名下卻有14張信用卡。

疫情過後你還敢“精緻”嗎?

經過銀行網點查詢,月入僅3000的陳某名下的14張信用卡欠款總額達到87萬多元。

這些人看起來摩登精緻,但是私底下卻沒完沒了還著卡債。

“面子”凌駕於“票子”之上的尷尬,每一天都重複循環,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

正如狄更斯所言:

“這個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騙子,相比騙自己的人,實在不值一提。”

疫情影響,忽然斷了收入,馬上出現生存危機,紛紛隱退社交圈。

生活費、房租、水電、花唄、信用卡……全都沒著落了。

花自己的錢,卻為了別人而活,從來都不可取。

疫情大潮退去,誰在裸泳,一看便知。

畢竟,最終為慾望買單的還是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