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三國時期”?

雲飝颺9


這個問題有趣。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統一和分裂是歷史的雙重面貌。古代曾經多次出現“三國鼎立”的局面,但是我們只有一本三國演義,只有一個特定的三國時期。現在人們說起三國,都約定俗稱的指的是東漢 末年:魏蜀吳三分天下的時期。這個主要是因為有一本家喻戶曉的《三國演義》太過於出名了。然歷史上還有以下幾個時期也是比較典型的三國局面:1,南北朝時期的:東魏,西魏,南梁並立,2,南北朝時期的北周,北齊,南陳並立,3,北宋,遼,西夏並立,4,南宋,金,西夏並立。

而在這裡有一個概念,應當要注意作出區分:“小三國”和“大三國”。以上所提及的三國時期,性質,狀態和鼎立局面是不一樣的,有這很大的區別。這其中一個最大的差別就是小和大的區別。東漢末年的魏蜀吳三國是最為標準的三國鼎立狀態:其一,他們都是中原河洛文明的分支,都屬於東漢王朝內部的軍閥分支。其二,他們實力大概相當,一個佔盡天時,一個佔盡地利,一個佔盡人和。其三,他們誰也攻克不了誰。

而到了南北朝時期的三國狀態,形勢則大有不同。首先是西晉時期,中原內部的軍閥和武裝發生了嚴重的內亂,中原河洛文明不再統治黃河流域,伴隨著中原鉅變的是五胡內遷,先後有以下五大遊牧民族,越過秦始皇時期修築的長城,進入關內,他們分別是:鮮卑,匈奴,羌,邸,羯族。

實際上,到了西晉末年,豈止五胡,當時東漢衰落以後,中原文明再也無力像西漢衛青,霍去病,或者像東漢竇固,竇憲那樣能夠“卻匈奴七百餘里”,特別是魏蜀吳三國時期,群雄並起的局面,和西晉初年的“八王之亂”都導致了中原河洛文明的實力大減。再也無力逐鹿草原。

因此,到了南北朝時期,形成的三國鼎立局面,其性質已經是完全的不同,其中北朝裡的東魏,西魏,北周和北齊長期佔據著黃河流域的中心,他們已經不再是傳統的河洛文明,而是五胡內遷和中原漢族長期征戰融合的政權。而這個時期的三國,只有南朝的梁和陳,還算是比較正統的繼承秦漢文化吧。

同樣的道理,到了宋朝時期,雖然也是三國的局面,但是這一次的三國又是對南北朝時期的三國進一步昇華。宋,遼,金三國之間鼎立的局面(其中也有西夏,大理,吐蕃,西遼等)是民族文化融合的進一步呈現。遼的崛起,是從唐朝衰落以後開始的,金的崛起則是東北平原的民族第一次入關的時期。此時,的遼金更加以中華正統自居,他們跟東漢末年的魏蜀吳三國的“正統”之爭又不一樣,魏蜀吳還是基本上以“漢”為正統,而到了宋朝時期,宋,遼,金,都認為自己是正統,特別是金國時期,黃河流域由其主導,他們自稱漢人,稱南宋為蠻族,也正是這一時期特點的體現。


只讀帖不評論


在中國和韓國的歷史上,各自存在“三國時期”。

中國的三國時期,就是指《三國演義》中的曹魏、蜀漢及孫吳三國。

從黃巾之亂開始,到赤壁之戰形成三國鼎立的雛型,再到公元280年西晉消滅孫吳,這不到100年的歷史,就是三國時期的歷史。

對於這個三國,我們真是耳熟能詳,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曹操、司馬懿、孫權等等人物,不用我再廢話了。

因此,我下面主要來介紹一下韓國(朝鮮半島)的三國時期。

朝鮮半島的三國時代(삼국시대)是指公元427-660年之間的歷史,三國分別為高句麗、百濟和新羅。

最終在公元668年,新羅在唐朝的幫助下,征服了百濟,並且消滅了高句麗,最終結束了三國時代,並進入統一新羅時代。

此後,還出現了“後三國時代”(892-936年),這三國分別是新羅、後百濟、泰封(後高句麗)。

“後三國時代”起源於892年的甄萱起兵,隨後導致了新羅的分裂。直到936年,王氏高麗才再度統一朝鮮半島。

這就是歷史上的“三國時期”。


HuiNanHistory


導讀:從正史來看,只有漢末魏蜀吳三分天下單獨作史,是為三國。除卻這個三國時期,另外南北朝時期東西魏南梁並立,接下來宋遼西夏,或者宋金西夏都是三國並立時期,這二者也可以稱之為“三國時期”。

漢末三國時期: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大勢。漢末正統式微,董卓帶兵入京,擅自廢立帝位,把持朝政,導致天下十八路諸侯討伐。天下大亂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中原之地,其子曹丕建魏國。劉備取蜀地漢中,佔荊州,建立蜀漢。孫權佔據江南之地,自成一國,建立東吳。這就是我們平常最常說的,單獨列史的三國。這個就不多說了,畢竟都是耳熟能詳的。


南北朝三國時期:歷史走向往往都是相同的,自衣冠南渡,東晉結束後,亂世的局面又一次回到世人面前,前有五胡亂華,後有朝代更迭不停。此前北方大一統的北魏政權因為社會矛盾的突出,叛亂不斷,平定叛亂後北魏分裂。一邊是以高歡為首的大臣擁立元善見為帝,是為魏孝靜帝,此政權被稱為“東魏”。另一邊宇文泰為首的大臣們繼續支持魏孝武帝,政權被稱之為“西魏”。

與此同時,南方東晉政權因為孫恩,盧循起義導致劉裕迅速崛起,並公元412年代晉稱帝,改國號為宋。公元479年蕭道成奪劉宋政權,改國號為齊。齊朝更是個短命王朝,剛建立不久唐寓之起義而使得國力迅速衰敗,致使蕭衍於公元502年奪取了政權,並改國號為梁。


總之,這個時間段只有這三個政權並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稱為三國時期,但是這個時期政權更迭頻繁,雖然三國並立,然而沒有摩擦出什麼火花以供後人來品評,乾燥無味的很。

宋朝三國時期:這個時期又分為兩種局面。
  1. 宋,遼,西夏並立。趙匡胤建立北宋時候,北方契丹政權已經存在了,在宋朝建立時,他們政權叫遼國,當時皇帝是遼穆宗。宋朝心心念念想把石敬瑭賣出去的幽雲十六州給奪回來,於是在建國初期跟遼國幹了好幾仗,結果都以失敗告終。宋遼的戰爭使得西夏党項人坐大,李繼遷統一黨項各部,李元昊更是在公元1038年建立政權,史稱西夏。於是便誕生了宋遼西夏三國並存局面。


  2. 宋,金,西夏並立。遼國末年,活躍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人在完顏阿骨打的領導下崛起,建立政權史稱金朝,滅遼之後,連同北宋一同被滅。趙構南逃至杭州成立政權,史稱南宋。這個時期又有北宋,金,西夏的並立,也有南宋,金,西夏的並立。

以上就是我國古代為數不多的三國政權並立時代。但凡這種時代,往往是戰亂頻繁的,宋朝比其他兩個朝代好一些,但也事實證明,和平並不是用錢能換來的。

望風瑟瑟


提起三國,大家的既定印象都是魏蜀吳三個國家,但其實在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了八個個三國時期除了魏蜀吳還有其他七個三國時期,在三國時期中,因為三足鼎立,所以三個政權之間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大戲非常精彩,也是許多愛好歷史的朋友非常樂意研究的歷史。我們接下來就來說說,除了魏蜀吳時期,中國還出現過哪些三國局面?

第一個在東漢前期曾經出現過一個三國局面,它是由東漢政權、公孫述政權和隗囂政權組成的,當時劉秀平定了河北又平定了關中地區,之後又拿下了山東於是劉秀就和隴右的隗囂以及位於巴蜀的公孫述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二個三國時期就是我們熟知的魏蜀吳時期,東漢末年,群雄四起,逐鹿中原,劉備建立的蜀漢曹操建立的曹魏,孫權建立的東吳政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對於這一段三國曆史,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孫權跟劉備聯合起來,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之後,孫又和曹操連起手來襲擊了荊州,又在夷陵之戰中大敗劉備,之後就進入了諸葛亮和曹魏與東吳之間的拉鋸戰之後,蜀國被滅只剩下了曹魏與東吳兩個政權對峙,這一段歷史相當精彩,甚至還有後人為這一段歷史著書立傳,也就是我們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魏蜀吳落幕之後,來到了兩晉時期在東晉時期也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那就是由前秦,前燕和東晉所組成的三國局面。早在十六國時期,後趙就曾經打算和成漢一起進攻東晉,但此時前涼和前燕勢力還十分強大, 所以這個時候並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三國鼎立的局面,一直到後趙滅亡以後,才算開始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前秦分裂以後,後燕和後秦開始對峙,後秦滅前秦,又拿下了幾個涼州政權,但這個時候拓跋氏發育起來了,大敗後燕,又將後燕給分裂了,所以三足鼎立的局面就結束了,這一段時期也算是比較短暫的一個三國時期。

第四個三國時期出現在南北朝,分別是由西魏東魏和南梁組成,在北魏發生分裂以後,西魏和東魏就和南方的梁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其實當時西魏和東魏都不是很忌憚南梁,但是兩個政權都在努力拉攏柔然勢力,所以這個三國時期主要還是西魏和東魏兩個政權之間的爾虞我詐,糾葛紛爭,也算是南北朝時期比較熱鬧的一段時間了。後來南梁滅亡,又出現了一個西梁,但是並沒有對當時的大局造成影響。第五個三國時期出現在唐朝,由唐、鄭、夏三股政權組成,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李淵入關建立唐朝以後,就與河南王世充統治的鄭和河北竇建德統治的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後來李世民進攻河南的王世充,王世充扭頭向竇建德尋求幫助,當時唐是最最強大的,所以另外兩股政權會在必要之時合作,但是這一次竇建德出兵救援王世充的時候,在虎牢關戰敗,成為了階下囚,所以這個三國時期也落下了帷幕。

第六個三國時期出現在兩宋時期,主要是由,宋朝遼國和西夏組成的三國鼎立局面,這一段三國時期其實頗有爭議,主要是有不少歷史學家認為這個時間段的西夏,並沒有實力能夠與北宋和遼國併成為三國鼎立,其實西夏的實力還是非常強的,當時元昊在三川口之戰中大敗宋朝,無奈之下北宋反而得每年拿出不少金銀財物給西夏,而當時的西夏還只是藩國的地位,宋朝和遼國打仗都是兩邊勢均力敵,有輸有贏,可是遇到西夏以後確實勝少敗多,由此可以看出西夏強大的實力,後來元昊又在河曲大敗遼國,所以筆者認為,西夏還是完全有實力和宋朝與遼國齊頭並進,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的。

第七個三國鼎立的局面出現在元朝末年,有元朝朱元璋和明玉珍三股勢力組成, 當時朱元璋其實有想和明玉珍聯盟的想法,他曾經給明玉珍寫信說道,你位於西蜀,我位於江左,我們就好像劉備與孫權一樣,如今有個王保保,狼子野心,他的野心並不在曹操之下所以你我二人可以連起手來,就像劉備和孫權一樣,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寫這封信的時候,朱元璋正忙著消滅陳友諒之後,朱元璋又掃平了南方,但是北方還有元朝與夏國,但此時並沒有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主要是因為這兩個政權對朱元璋來說並沒有形成太大的壓力,所以也不算是三足鼎立。第八個三足鼎立時期出現在南明時期,主要是由弘光,清朝和大順軍三股勢力組成。明朝末年,清軍入關,李自成只能敗退到了陝西,而南方的弘光,這下可就坐不住了,實行了一個借虜滅寇的政策,讓清朝親自出手來剿滅李自成之後,清朝又南下直逼弘光,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吳老師談歷史


東魏西魏和南梁的對峙;前燕、前秦、東晉的對峙;北齊、北周和南齊;北宋、西夏和遼朝的三分等都是。前三者的三分天下,簡單來說就是北方以黃河為界出現了兩個強大政權,而南方保留一個政權。。北方政權是在人口數量方面,佔有壓倒性的優勢,因此南方政權難以佔到便宜,只能寄希望於北方雙雄的火拼。以前燕為例,它統治下的人口是戶口245萬,九百多萬人;前秦人口和他相當也是近千萬,而南方的東晉人口也是1000多萬,北方的兩大政權的人口數量超過近一倍,這樣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西夏遼朝和北宋三者的對立,西夏原本是北宋境內的割據實力,在遼朝的支援下,逐漸成為獨立政權。西夏的法寶就是大漠和伏擊戰。西夏獨立後,在夾縫中討生存,遼國大軍一度深入境內,它靠著拖延戰略獲勝。擊敗遼國的西夏,也很快擺正了自己的位置,不斷和遼國聯姻,中國即將滅亡時,西夏皇帝作為遼國的女婿,還派兵支援了遼國。西夏面對的北宋山區居多,西夏善於在山區中打伏擊。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9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11544b38dc84229b12ceb3bdc3303b2\

濤哥逗你樂


所謂三國時期,即一個大一統王朝末期及滅亡後所出現的諸多的群雄逐鹿的小王朝,卻這些小國最後被統一。‘’三國時期‘’只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時期。歷史上這種‘’三國時期‘’最有代表性的當屬晉國後期的南北朝,還有就是唐朝末年的五代十國,這兩個時期都有共同的特點,時間短,時勢混亂,為過渡時代。

南北朝(420——589),它的主要特徵是士族當道,所謂士族就是名門望族及大軍閥等家族,它做官也是世襲制,即子承父業,極大的阻塞有識之士入閣執政,這些人的當政也就代表各自的利益,戰亂自然四起,這也是隋統一後,揚堅開啟科舉考試的根本原因。

導致南北朝局面的出現,也是晉朝本身體制的原因,這個從別人手中搶來的王朝,也是仰仗各方士族勢力而存在,東晉的‘八王之亂’是局勢動亂的開始,接著是‘五胡亂華’,後面的‘侯景之亂’,這幾個大的動亂導致人口急劇下降,社會生產力低下,人們渴望統一,這為隋朝的誕生作了引申和鋪墊。

晉朝的建立也是緣於‘三國時期’,而它的滅亡也是緣於動亂的三國模式——南北朝,真時勢輪迴也。

南朝有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四朝,北朝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朝,它們的朝代雖然在不斷更迭,但南北雙方長期處於對峙狀態,故稱為南北朝。

五代十國是唐朝末年由朱溫建立的後梁開始(約公元907年),依次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代,而這五個小朝的更迭時期,遊離於中原之外的一些小割據軍閥也稱帝稱王,共有十個國家,它們在那建國,這十個國家分別是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北漢十個國家,史學家統稱五代十國。

到了公元960年,五代的最後一個朝代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五代宣告完結。

到了公元979年,趙匡胤經過十餘年征戰,終於統一大部分中國,除了遼國(契丹)與之對峙外,北宋正式翻開暫新的一面。

歷史上象這樣的‘三國時期’,都是民不聊生,戰亂不斷的混亂時期,它無一例外的都是為新的朝代誕生作鋪墊。


近代史的清朝末年也是類似‘三國時期。’


可榮188


比較有名的是兩段:

1.魏漢吳三國鼎立時期。

這一段相信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了。從公元184年黃巾起義開始,東漢天下大亂。在混亂中,曹操趁機統一北方,而劉備靠著侵吞他們劉氏宗族的土地,一統四川和漢中,孫權則是依靠孫家三代人的接力,掌控東吳地區。公元220年,曹丕在北方建立魏國。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漢”國。需要說明的是,劉備的政權,一開始,國號就是“漢”,而是“蜀”。“蜀”只是後人為了區分劉備的“漢”和西漢、東漢而強加給劉備的“漢”的一個稱號。公元229年,孫權在建業稱帝,國號“吳”,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當然,在280年,三國最終都歸於司馬氏的晉朝。

三國並立

2、東西魏和南朝梁、齊周陳三國時期

兩晉之後,中國進入南北朝時期。在南方,劉裕所建立的宋朝最終被蕭道成的“齊”所代替。而“齊”政權在經歷二十多年後,在502年,被蕭衍的“梁”所代替 。“宋”“齊”“梁”

“陳” 這四個南方朝代和起來被稱為南朝。而且為了區分,一般稱為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

在北方,經歷北魏六鎮大起義和“河陰之變”後,統一的北魏逐漸瓦解。534年,高歡扶持北魏孝靜帝,建立東魏,535年,權臣宇文泰扶持北魏孝文帝的孫子元寶炬為皇帝,建立西魏。東西兩魏和南朝梁之間開始了另一段“三國時期”。


東魏,西魏和南朝梁對峙圖

而滑稽的是,這三國誰也沒能統一誰。在550年,在侯景禍亂南梁之時,高歡之子高洋廢除東魏皇帝,自立為帝,建立北齊。於是開始短暫的北齊,西魏,南梁對峙時期。由於南梁陷入戰亂,北齊和西魏趁機大量佔領南梁國土。557年,南梁最終被陳霸先的南陳所代替,而宇文覺也廢除西魏恭帝,自立為帝,建立北周。至此,對峙的三個國家分別被北齊,北周,南陳所代替。三國時的“魏國”,再一次滅亡。

北齊、北周與南朝陳對峙圖

跟前面那魏漢吳相似的是,這三個國家也沒笑到最後。577年,北周出兵滅了北齊。之後,581年,北周被權臣楊堅取代,建立隋朝,587年,隋朝滅南陳,中國再一次獲得統一。這跟前面那個三國統一的過程多麼相似。

除去這兩段,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著名和精彩的“三國時期”

1.短暫的唐夏鄭三國時期

這段時間,歷史上一般歸入唐朝初期。因為時間比較短暫。

在李淵渡過黃河,佔領長安,建立唐朝之時,關東也沒有閒著,竇建德雄踞河北,建立大夏,王世充滅了瓦崗軍,殺了皇泰主,自立為帝,建立鄭國。三個國家開始爭鬥。當然,首先是鄭國攻擊唐軍,李世民率領軍隊攻打王世充。開始洛陽虎牢之戰的前個階段。洛陽城被李世民團團包圍。當然,竇建德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率領軍隊救援王世充。在武牢關被李世民抓獲,王世充也獻出洛陽城投降。大唐一統天下。

2.遼宋夏三國並立時期。

宋朝並不是大一統的政權。從一開始就沒有統一北方。和遼陷入對峙狀態。後來,李元昊在西北成立西夏。遼夏宋三國開始長期對峙。讓人意外的是,1127年,遼、北宋兩國竟然都滅於金國。

3.宋金夏對峙時期。

北宋被金國所滅,趙構在南方建立南宋。與金國對峙。而金國同時與南宋和西夏長期對峙。時間為1127年到1234年。但是另三個國家沒有想到的是,三個國家都被一個新興的,強大的國家——蒙古國(元朝)所滅。“三國歸元朝”呵呵。

4.元明夏對峙時期。

1351年,元末農民大起義爆發。在農民起義中發展起來的朱元璋,明玉珍各自建立政權。朱元璋攻佔南京,滅陳友諒,毀張士誠,於1367年建立明朝。而1363年,在四川,明玉珍在部將擁戴下稱帝,建立“夏”政權。同時,北方蒙古政權還沒有消滅。三個國家暫時陷入對峙。1368年,朱元璋命令徐達,常遇春率領軍隊北伐,攻佔大都,元朝滅亡。1370年,朱元璋軍隊攻佔重慶,明玉珍的兒子明升投降。大明一統天下。

元末群雄割據圖

5.讓人哀痛的、短暫的明清西對峙時期。

1644年,李自成軍隊佔領北京,明朝滅亡。山海關一戰,李自成軍隊敗北。並於陝西九宮山一代被殺(有人說是出家,總之,李自成退出歷史舞臺)。之後,佔領四川的張獻忠的大西政權,佔領北京的大清政權,在南京苦苦支撐的南明政權陷入對峙。讓人痛惜的是,大西政權和南明政權內鬥激烈,外戰無能,最終被清朝軍隊一一消滅。漢人的封建王朝退出歷史舞臺,清朝一統天下。 明末群雄割據圖

小甜甜認為:雖然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是,統一乃是人心所向,乃是民族發展和繁榮的基石。一個統一的中華民族必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填哥講史


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三國時期是曹魏蜀漢孫吳的三國鼎立時期。

南北朝時代也有三國時期,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與南方的梁朝的三國鼎立,還有北齊北周與南方的陳朝的三國鼎立。

後來還有北宋與遼朝西夏的三國鼎立,南宋與金朝西夏的三國鼎立,南宋與金朝蒙古的三國鼎立。


厚德載物49847


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上,天下大勢歷來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亂盛交替,縱觀古今,總覺得亂世比盛世更精彩,更有故事,亂世中的三國鼎立又比群雄爭霸更精彩,而且,世人皆知《三國演義》魏蜀吳三國爭霸,卻是很少有人知曉中華千年歷史上的“三國時代”還有很多,並不只是唯此一例。下面,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的那些風雲變幻的“三國時代”。


一、魏蜀吳三國時代

最為世人熟知的三國時代那必定是曹魏、蜀漢和孫吳三國鼎力立了,一部《三國演義》講述了多少英雄人物的傳奇故事,“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談中”,魏蜀吳三國鼎力,那是當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確實是中國歷史上最精彩的三國對峙和最精彩的亂世。


劉備死後,後主劉禪軟弱無能,終為司馬氏所滅。魏自曹睿死後,政權落入司馬氏手,司馬炎廢魏帝自立,建立晉朝。280年,西晉滅吳,三國終歸於一統,結束了三國征戰的歷史,也結束了一個人才輩出、各領風騷的英雄時代。

二、東魏西魏南梁三國時代

三國之後的南北朝,也是紛爭不斷。

北魏是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權,也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 但是,在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與西魏,於是形成東魏、西魏和南梁三國對峙的局面。

南梁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第三個朝代,由雍州刺史蕭衍取代南齊稱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因皇室姓蕭,又稱蕭梁。

南梁後期國政敗壞,導致侯景之亂


,戰火使南朝的社會經濟遭到巨大破壞。隨後南梁皇室為爭帝位又紛紛招引北齊和西魏為援,使這兩朝趁虛攻奪了南梁大片土地,使南朝實力大為削弱,奠定了南弱北強的局勢。

東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廢孝靜帝,代東魏自立,北齊建立。

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禪位於宇文覺,北周建立,北魏歷史宣告結束。

三、北齊北周南陳三國時代

南北朝後期,北魏分裂而成的西魏和東魏分別被北周和北齊所取代,遂形成了北齊、北周和南梁三國對峙的局面,一時之間僵持不下,互有攻伐。


後期,南梁發生內亂,導致大部分的土地被侵佔:

1、漢中和蜀中被西魏的繼承者北周攻佔;

2、淮河流域被東魏的繼承者北齊攻佔;

3、南梁的繼承者南陳只是勉強控制長江中下游。

儘管如此,南陳領土仍非常廣袤,大片國土的喪失並不意味著南陳就毫無還手之力了。南陳前期勵精圖治,不僅使北方兩朝無法進一步擴張便宜,還曾兩度北伐,收復了不少國土。

三國對峙又維持了幾十年。

太平二年(557年),陳霸先廢梁敬帝自立,定國號為陳,以陳代梁,建立陳朝。 三國對峙局面結束。

四、遼宋夏三國時代

南北朝之後的三國對峙,要算以宋為核心的三國對峙了。兩宋重文輕武,武備一直不振,與遊牧民族為主的遼國和夏形成了長達幾百年的對峙,這種對峙又分為幾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遼宋夏三國對峙,軍事上形成三國對峙。



在宋遼夏之間長達百年的三國對峙後,遼國開始衰弱,無力南北對抗宋金兩個大國。宋帝國抓住機會,終於對夏國取得了戰略上的優勢,並且保持對夏連年用兵,形勢一片大好,宋朝幾乎很快就能滅亡夏國。

五、金宋夏三國時代

但這個時候,女真人的金國崛起,迅速滅掉遼國,結束了宋遼夏的三國時代。

金國在聯合宋朝滅遼國的過程中,對重文輕武的宋朝產生了野心,遂在看透宋朝虛弱的本質後,起兵迅速南下攻宋。整個長江以北都成了宋金的戰場。宋夏對峙的陝西戰場,也在金國攻擊的範圍之內。第二個時期就此形成,即金宋夏三國之間的對峙局面。



後期,本來已經無力反攻,坐等亡國的夏國。開始合縱連橫,縱橫捭闔。在宋金二十年的戰爭裡渾水摸魚,開始逐步的收復了失去的領土,並趁機攻佔了一大塊宋朝的領土。

由於面臨女真人巨大的軍事壓力,宋朝被迫承認夏國的渾水摸魚,並繼續拉攏夏國,希望分攤壓力。夏國一面敷衍,一面繼續在宋金兩國之間通吃。在宋金兩國議和後,夏國也識時務的放棄了繼續擴張。金宋夏三國之間二十年的對峙結束。

天下一統,才是人心之所向

縱觀歷史,歷史上的三國時期並不只是《三國演義》中的魏蜀吳,更並不只是曹操、劉備和孫權,但不管是哪一段三國鼎立的紛爭時期,無不是征伐不斷,生靈塗炭,因此,統一的天下或許沒有三國紛爭的精彩,但是卻是天下百姓的心之所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