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老化機制被科學家發現,為治療人類不孕不育帶來新方法

​卵巢老化機制被科學家發現,為治療人類不孕不育帶來新方法

美國和中國的一個聯合研究團隊發表在《細胞》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發現了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卵巢是如何衰老的,並揭示了幾個可用作生物標誌物的基因,指出用於診斷和治療女性不孕症和與卵巢與年齡相關疾病(如卵巢癌)的治療靶點。

卵巢老化機制被科學家發現,為治療人類不孕不育帶來新方法

卵巢是一個複雜的生殖器官,目前的研究表明,女性天生就有一定數量的卵母細胞,一旦女性年滿35歲,卵母細胞的功能就會開始減弱,從而導致不孕。更好地瞭解卵巢環境以及健康衰老的機制可以為有生育問題的婦女提供新的治療方法。

科學家們比較了年輕和年老的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2601個卵巢細胞,並確定了每種靈長類動物卵巢細胞的基因活性模式,包括卵母細胞發育過程中包圍卵母細胞的卵子細胞和顆粒細胞。

與以往對齧齒動物的研究類似,科學家觀察到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細胞應激和細胞分裂相關基因功能的變化。隨著卵母細胞和顆粒細胞的衰老,一些抵抗細胞應激的基因變得不活躍,從而導致功能受損。

卵巢老化機制被科學家發現,為治療人類不孕不育帶來新方法

科學家們隨後將靈長類動物的數據與21至46歲健康女性的顆粒細胞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兩個抗氧化基因(IDH1和NDUFB10)在保護人類和非人類靈長類卵巢細胞在衰老過程中免受細胞應激方面起著關鍵作用。這些基因是診斷和治療與與卵巢與年齡相關性衰退的有希望的生物標記物或治療靶點。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全面瞭解了靈長類卵巢在單細胞分辨率下老化的具體機制,這有望為老年卵巢細胞的再生提供新的輔助工具。並且我們能夠鑑定出新的生物標誌物,這些基因可能成為有助於保持生育能力的療法

以上由中國醫旅健產業聯盟(公號:china-mth)整理發佈,如涉版權,請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