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孩子养成记:老人常说的“贵人语迟”原来是假的

带娃出去,经常可以碰到2岁大的孩子仅仅可以说出单崩的几个字。这些宝宝通常会通过“咿咿呀呀、嗯嗯啊啊”的发音,或者手脚“比比划划”的表达自己的意愿。

闲聊的老人就会赶紧说:“贵人语迟”,这孩子说话晚,长大以后肯定是个有出息的……

贵人语迟,当真是贵人——语迟吗?

贵人语迟,敏于行却不讷于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出自《论语·学而》。

原本这句话是指人不善于言谈。可是现在这句话却变成了“安慰”意味居多的意思了!

所以,贵人,并不是真的语迟,而是指不善于言谈而已!

聪明孩子养成记:老人常说的“贵人语迟”原来是假的

就像大家都知道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据说爱因斯坦四五岁的时候,还不太开口说话。

父母都有点认为他是一个低能儿了,还特意请来医生检查,核实自己的判断。

答案当然是孩子很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爱因斯坦的妈妈发现:

  • 孩子的眼睛很明亮/炯炯有神
  • 儿时的爱因斯坦经常会有怪主意
  • 总是对一些规律现象很好奇

这足以说明,爱因斯坦从小就很聪明,只是小时候,他没有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所以,

语迟的孩子,不一定是不会说话,只是不善于言谈,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罢了

聪明孩子养成记:老人常说的“贵人语迟”原来是假的

启发孩子开口说话,大人就要多说

对于不说话的宝宝,父母可能也会苦恼于宝宝不说话。我们来看看有没有好的办法让宝宝学习说话?

秘诀给大家:多和宝宝说话

  • 和宝宝对话
  • 给宝宝读书

目的就在于让宝宝多听听大人说话发出的声音,这样有助于引导宝宝开口说话。

有研究表明,孩子说话早晚和养育的父母有直接的关系。

试想一下,妈妈整天不和宝宝说话,和妈妈每天和宝宝说话好几个小时,哪一个宝宝会更爱说话呢?

当然是经常听到说话声音的这个宝宝,会更爱说话一些!

这就像一个潜意识灌输一样,宝宝会对养育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的行为

当他和比较爱说话的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宝宝就知道:大部分事情都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久而久之,宝宝也就会习惯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宝宝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出来。

同样对于和不爱说话的妈妈在一起的宝宝来说,他习惯于安静的环境,习惯于用肢体代替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就会说的少。而且,这样的的宝宝,可能也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想法

聪明孩子养成记:老人常说的“贵人语迟”原来是假的

说完语迟,我们来说说“贵人”

我这里说的“贵人”,就是长大后有作为的人,也可以说是比较有想法的孩子。

“贵人”,小时候肯定是聪明的孩子;但是,聪明的孩子长大后却不一定都会成为“贵人”

这是为什么呢?

毛主席曾经说过:

不要把分数看重了,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训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可见,成绩不是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方法,培养自己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对于小孩子亦如是!

长大有所作为的人,他们的眼光、视野定是高于其他人。他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善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小聪明和大智慧的区别就在于此。

对于小宝贝来说,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是聪明的宝宝呢?

很多人会用“智商”,就是大家常说的IQ(Intelligence Quotient)来衡量一个人的智力问题!

什么是“智商”?

智商是智力商数的简称,它通过一系列的标准测试,测量人在其年龄段的智力发展水平。

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他的学生,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套智力量表,根据这套智力量表将一般人的平均智商定为100,而正常人的智商,根据这套测验,大多在85到115之间。

所以,这里智商数就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的标准,智商数越高,就说明孩子越聪明

聪明孩子养成记:老人常说的“贵人语迟”原来是假的

除了通过IQ来判断宝宝的智力,我们常见的方法,可能被大多数妈妈忽略了

我还记得宝宝几个月大的时候,带孩子去儿童医院做常规检查的场景。

  1. 当时医生让孩子模仿拿摇棒,摇两下的动作
  2. 通过弹跳小球,看孩子的反应情况,是不是跟着运动的物品转头、寻找、伸手去抓
  3. 通过观察宝宝的自主运动,看宝宝的身体协调能力
  4. 医生也有问家长,宝宝都会说了什么词?

可见,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行为、反应,判断宝宝在同月龄阶段的认知水平

根据宝宝的表现,在同月龄宝宝之中做对比。表现突出的,就是聪明宝宝,也就是智商高的宝宝

这也就上面说的能力比较强的宝宝。

聪明孩子养成记:老人常说的“贵人语迟”原来是假的

如何培养聪明的宝宝呢?

我想很多家长可能都会有此一问。我总结下面4个方法,其实都是我们比较常见的:

⒈多和宝宝做游戏

游戏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宝宝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里的游戏,不一定是真的游戏。比方说,日常家务,对于小宝贝来说,就是游戏。可是对于成人来说,就不是真的游戏。

日常生活中,宝宝可以做什么(以我家16-17个月大的宝宝举例)

  • 帮忙拿东西(扫帚、抹布、碗筷勺子、衣物、手机、等等)够不到的地方,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可以让宝宝搬凳子去拿。
  • 帮忙送东西(给爸爸送什么什么)
  • 收拾玩具、物品归位

以上这些都是我家二宝在家经常做的事情,而且宝宝做的很开心!(非常愿意跑腿)

⒉多给宝宝讲故事

读书真的是很好、很有乐趣的事!

讲故事的目的在于,让宝宝经常听到完整的话,而不是单个的词。(这是一只小鸟。)

我家读书形式不限,主要看宝宝心情。

宝宝不指图片的情况下,我都是按照图片或者文字给宝宝讲故事。

如果宝宝对书上什么感兴趣,我会先满足宝宝的好奇心。(注意说完整的话)

⒊多陪宝宝聊天

聊天和读书的不同,就在于,聊天要鼓励宝宝开口说话。给宝宝模仿发音的时间

小宝贝学习一个新的词,从听见、记住、模仿,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1个月、2个月,甚至更长!

在我家二宝大概13个月左右的时候,看到跟狗有关的图片,我就教他“汪汪”叫。直到前几天宝宝终于发出了“汪汪”,并且和狗联系到了一起。

⒋要给宝宝反应时间,家长要有耐心

不论是跟宝宝聊天,还是请宝宝帮忙,还是给宝宝讲故事,都要给宝宝反应的时间。

比方说,

“宝贝,帮妈妈找找手机好吗?”

当宝宝第一次听到这句话,他可能不知道妈妈要他做什么。他的无动于衷可能是在思考。

所以妈妈不必着急,观察宝宝的反应,不要跟放炮似的不停重复这句话,催促宝宝去拿手机。

所以,看似简单的四点,其实并不简单呢!妈妈们~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