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生背景,人物遭遇,電影情緒解析《小偷家族》的悲憫及反思

“電影的存在並非為了審判個人,導演也不是上帝或者法官,設計一個壞人故事,(世界)也許就變得黑白分明。

但我認為不這樣做,反而會讓觀眾將這個問題帶回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反覆思索嗎,那樣的想法基本上至今仍未改變。

我總是期盼看電影的人回到日常生活時,對日常生活的看法能有所改變,能成為他們改掉用批判性眼光看待日常生活的契機”——是枝裕和


上映於2018年的《小偷家族》曾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71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8.7分。

故事說來簡單,就是幾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城市邊緣人組成了一個臨時家庭,他們在偷摸,啃老,失業的顛沛流離中發生的種種瑣事。

但就是這樣一部即沒有波瀾壯闊的宏大敘事,也沒有戰爭,災難助力,更不見吸睛的科幻驚悚懸疑加持的電影,全程平靜的宛如一汪幽靜的潭水,卻從上映之初到現在擊中了每一個觀影人的心,讓他們為劇中人的坎坷遭遇灑下同情淚。

尤其在日本國內,一方面《小偷家族》成為近年來日本本土上座率最高,口碑最好的一部,一方面一些日本國民在網絡上痛罵導演是枝裕和是“賣國賊”,著名美容外科醫學博士高須克彌,作家百田尚樹公開批判《小偷家族》在“抹黑日本的形象”

然而作者卻從大眾的淚水與批判中窺見了電影裡蘊含的悲憫情懷與深深期待。

基於此,本文將從電影人物的原生背景,遭遇,以及電影情緒出發,試分析《小偷家族》的悲憫情懷和基於現實的一些反思。


從原生背景,人物遭遇,電影情緒解析《小偷家族》的悲憫及反思


01,無法決定的原生家庭背景,飽受摧殘的他們依舊渴望親情與家庭

小偷阿治把逃離家暴父母的小女孩尤里帶回家中,女主人信代怕惹上官司,極力想把尤里送回去。

可在尤里家門外聽到其父母打罵尖叫聲後,她下意識抱緊了熟睡在懷裡的小女孩,那時她一定是想起了自己飽受摧殘的童年與噩夢一般的不幸婚姻吧。

也是因此她才收留了被前夫出軌拋棄,孤苦半生的初枝奶奶和她收養的援交少女亞紀,以及跟尤里同樣遭遇的男孩翔太。

信代洗澡時,小尤里看到她胳膊上跟自己身上一樣的傷疤,撫摸著默默流淚,信代笑著安慰她說:“是電熨斗燙的,就吱的一聲,現在已經不疼了。”


從原生背景,人物遭遇,電影情緒解析《小偷家族》的悲憫及反思

①無法決定的原生家庭背景

有關這幾個人悲慘的原生背景,電影並沒有正面交代,僅從別人口中有隻言片語的提及,電影雖然在敘事著極其傷痛的事情,落筆卻在這些人組成的臨時家庭的歡樂祥和氣氛上。

他們同吃著一盆雜菜歡聲笑語,對初來乍到的小尤里,就像久別的親人一樣親切自然,他們普通的就像現實中我們身邊某家鄰居。

但當調查員來家,翔太帶著尤里慌不擇路的避開,跟幾個穿著整齊校服去上學的同齡人相錯而過。

一個沙香在家被父母寵成公主,另一個沙香(亞紀)不得不靠援交謀生,奶奶為區區三百塊錢,每個月去丈夫出軌女人的兒子那裡乞憐(她更看重的可能是那位兒子代母致歉的行為)。

信代跟阿治雙雙失業,在暴風雨的下午,如兩隻困獸一樣纏鬥在一起時,我們才驚覺山川異域,風月不同天,我們習以為常的普通人生活,是他們的可望不可及。


從原生背景,人物遭遇,電影情緒解析《小偷家族》的悲憫及反思

《小偷家族》日文原名是《萬引き家族》,萬引き的意思是指那些在百貨超市裡,裝成要買東西樣子,然後偷走東西的人,就像電影開始時阿治和翔太配合偷東西時的那個動作,那是一個祈求好運氣的手勢。

然而這些東拼西湊來的家人,每個人身上揹負著原生家庭陰影,頭頂上籠罩著巨大經濟困頓,這樣的幸福日常他們能維持多久?

他們的好運究竟何時能到來?電影不疾不徐的走著,我們的心卻已經被他們揪起來。

從原生背景,人物遭遇,電影情緒解析《小偷家族》的悲憫及反思

②即便被傷害被拋棄,她們仍飽含著對親情家庭的渴望

初枝奶奶撿來了“媽媽”信代和“爸爸”阿治,小姨亞紀。

媽媽跟爸爸又分別撿來了“兒子”翔太和“小女兒”尤里。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毫無親情血緣的他們組成了一個三代同堂,其樂融融的大家庭。

看著小尤里歡快的跑在前邊,信代竊喜的對奶奶說:“她選中我啦。”

“父母能自己選嘛?”奶奶感慨的問。

“還是自己選擇的更牢固吧。”信代說。

“所以你選擇了我。”奶奶笑著問信代。


被同一家庭的兩代人分被拋棄的初枝跟亞紀相依為命,亞紀把初枝當成奶奶,甚至媽媽一樣依賴依偎,初枝則從亞紀身上一頂點兒的細微變化,就能發覺她心情的好壞。


從原生背景,人物遭遇,電影情緒解析《小偷家族》的悲憫及反思

自幼遭受父母虐待,成家後又被丈夫家暴的信代,依然對愛情親情無限嚮往,跟阿治算的是貧賤夫妻了,但並沒有百事可哀,就算一盆泡麵也能吃的親親熱熱。

無論初枝,亞紀還是阿治,他們都迥異於大多數因惡劣家庭而放逐自己一生的人,他們雖出身坎坷,卻依舊心存良善。

她們中最反叛的信代,反殺前夫也是在正當防衛的前提下,只能算是過失傷人,就是這樣一個外人眼裡的殺人犯,在看到小尤里身上的累累傷痕時,抱著她哭的泣不成聲。


從原生背景,人物遭遇,電影情緒解析《小偷家族》的悲憫及反思


信代抱著有理哭著說:“他們說喜歡你才打你是不對的,家暴的人都會說,我是太愛你了,才會控制不住打你,喜歡你只會抱著你。”


好的童年治癒一生,糟糕的童年要用一生來治癒。

信代的原生家庭造就了她的如今,極度渴望愛和親情使得她想盡辦法聚攏起一個外表看上去和美幸福的大家庭,然而在這個脆弱不堪的家,就像小孩子在海邊建造的沙子城堡,隨便一陣風浪就會被摧毀於無形。

就像電影結尾時,小尤里在陽臺上朝外張望的場景一樣讓人為之心痛,她一定好想脫離狹小的陽臺樊籠,好想那個曾給予她溫暖,已經不存在了的家。


從原生背景,人物遭遇,電影情緒解析《小偷家族》的悲憫及反思

02,劇中人物遭遇是一個完整的閉環,除了灑一掬同情淚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初枝奶奶去世了,大家雖然很傷心,但失業的信代跟阿治為能繼續領她那點養老金選擇了隱瞞。

翔太覺得他們這樣做跟自己帶尤里去超市偷東西一樣不對,所以在尤里再次想偷東西時,他故意失手引來治安員追趕,摔傷入院,從而引發了家裡深藏的這一系列隱秘。

尤里被送家暴父母身邊,奶奶屍骸被發現了,信代跟阿治因為藏屍與拐賣嫌疑被收容審問,翔太被送進了福利院。

一個溫馨的大家庭頃刻間煙消雲散。


從原生背景,人物遭遇,電影情緒解析《小偷家族》的悲憫及反思

①劇中人物遭遇是一個完整的閉環

尤里是信代,亞紀,初枝等三位女性的童年象徵,初枝則是信代,亞紀,尤里三人的未來象徵。

在翔太事發後,警察找到了尤里的親生父母,他們在媒體前面表現的十分後悔,說希望女兒回到自己身邊,當警察問尤里意願時,她畫出的是充滿歡聲笑語的“小偷家族”卻不知那個令她魂牽夢縈的家早已蕩然無存。

相互依靠的奶奶去世,亞紀又成了無家可歸的孤兒,棲身援交場所尋求藉慰的她,跟當初逃離暴戾家庭,投身援交的信代何其相似。

曾深受其苦的信代,是真心想挽救養育尤里,想維持住她們那個風雨飄搖,來之不易的家,可惜她沒任何經濟來源,僅靠的初枝養老金化為泡影,還要為此去住牢房。

現在的她技藝高超還被工廠辭退,等從牢房出來再找工作必難上加難,到時她的生活該怎麼繼續下去?


從原生背景,人物遭遇,電影情緒解析《小偷家族》的悲憫及反思

而過去的阿治善良勇敢,冒著生命危險把信代從家暴狂手中拯救出來的故事,跟小翔太在超市不惜以身試法,也要阻止小尤里繼續從事偷盜營生的行為如出一轍。

他們都想挽救彼此卻無能為力,但她們定然是彼此灰暗人生裡的一抹溫暖色,也許就因為有這一抹溫暖著困苦的心田,就不至於對人生絕望,會想著也把這抹溫暖傳遞下去。

叔本華說;“有些悲劇並不是狠毒人物帶來的,也不是意外傷害所賦予,他們就發生在普通人的安靜日常中。”

看到電影上的人物遭遇大家都會同情憐憫,但假如現實中遇到他們,我們會怎樣對待?”


從原生背景,人物遭遇,電影情緒解析《小偷家族》的悲憫及反思

②除了灑一掬同情淚之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前年冬天,作者所住小區門外的綠化坪上停了一輛帶棚子的人力三輪,起初大家都不不甚在意,以為是某個小攤販卸完貨暫存在這裡的,直到某天半夜三輪棚子裡傳出小嬰兒的哭叫聲。

第二天一早大家都跑去看,才發現那裡面竟住著一個還沒滿月小嬰兒及其大齡母親,這位母親患有間歇性神經病,動不動就跳下三輪叉腰罵糊塗街,導致孩子跟她的來源都是未知。

先是小區裡的老人們可憐她及孩子,輪番給她母女送飯,後來年輕的媽媽也不時給她送一些羽絨服棉被保暖,這樣過了半個月,物業大叔叨叨說,眼看就到大寒冰天動地的時候了,這娘倆再住街上非凍死不可。

於是熱心的住戶們開始四處奔走,終於在醫院後鍋爐房給她母女找到一個溫暖的住處,燒鍋爐的老夫婦說,取暖,熱水盡著她用一分錢不收,醫院食堂還給了她不少飯票,也不用再天天餓的孩子大人哇哇哭了。


從原生背景,人物遭遇,電影情緒解析《小偷家族》的悲憫及反思

春暖花開的時候社區裡終於也聯繫上了這母女的家人,好好的把她們送上回家的長途車,據社區工作人員說,那位瘋癲媽媽的病已經好了大半,走時哭著對他說,一輩子也不會忘了這個地方的人,讓她萌生了好好活下去的勇氣。

那之前我們小區大家都很少來往,彼此見面甚至連招呼都懶得打,但在經歷了幫助這位病患媽媽後,大家變得格外團結了,見了面親熱的像一家人。

有時也會想,我們幫別人是救得了一時,救不了一世,但有時候,也許就是你我她的這一點一時的幫助,就能讓一個絕望的人或家庭重新燃起活下去的勇氣,人只要有了勇氣與企圖,一切都不足成為問題。

從原生背景,人物遭遇,電影情緒解析《小偷家族》的悲憫及反思

03,掘棄成見,不要非黑即白,平緩的電影情緒裡飽含的悲憫情懷

調查人員不相信他們如此貧困還會收養別人家孩子,反覆誘惑盤問尤里跟翔太,企圖讓他們說出被誘拐的“真相”

信代進了監獄後被警察質問:“你都不能生育,還敢自稱媽媽?”

不能生育的女性,就得放棄當媽媽的渴望嗎?信代一邊咬緊牙關佯裝堅強,一邊無法止住眼淚滴答

翔太給阿治講《小黑魚》的故事梗概:“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要跟家人分開,每個人都要堅守自己的崗位。”

“那你可以叫我爸爸嗎?”

“下次吧。”

被強行送去了福利院的翔太,最終沒當著阿治的面叫一聲他渴望的爸爸,身處其中的人的成見,比之外人更讓人心痛。


從原生背景,人物遭遇,電影情緒解析《小偷家族》的悲憫及反思

①掘棄成見,不要非黑即白

拜那些鋪天蓋地的成功學所賜,這個社會上大多數所謂的成功人士對普通人,尤其是灰色地帶的人是居高臨下,充滿鄙視的。

你不成功就是不夠努力,你做了錯事,就是心思歹毒,與此同理,電影裡的其它人也是這樣看待《小偷家族》中這些可憐人的:信代是殺死前夫的惡毒女人,她會真心收養別人家孩子,拐賣來虐待騙錢倒有可能。

亞紀即便被父母拋棄,眼看著繼妹出國留學,自己卻衣食無著居,也不應該跟信代她們同流合汙,做那種喪盡廉恥的工作謀生。


從原生背景,人物遭遇,電影情緒解析《小偷家族》的悲憫及反思

阿治是個遊手好閒的混混,跟信代一起靠吃初枝奶奶的養老金活著,他沒有腳踩五色祥雲,也不高大威猛英俊,更沒有半點霸道總裁的氣場。

他頹廢蒼老甚至有些猥瑣,大男人卻靠小偷小摸活著,這樣的人會是把信代救出火海的英雄?

電影后半段,有個翔太跟尤里一起看蟬幼脫殼,為它喊加油的場景。

蟬總能脫殼獲得新生,但被原生家庭戕害的他們,想要新生卻異常的艱難,這方面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來自社會大眾的無情成見。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

這世間每個人也一樣都是複雜難以定性的,就像在陽光下折射出不同光彩的玻璃,我們不能簡單用好壞去界定定一個人。

世間色彩也不應該非黑即白,就事論事,而不是僅憑表面言行,就武斷的給人打上終生不變的標籤。


從原生背景,人物遭遇,電影情緒解析《小偷家族》的悲憫及反思

②平緩的電影情緒裡飽含的悲憫情懷

信代先後被父母,丈夫家暴的往事電影中僅有寥寥數語,但在被審問有關尤里的事情時,她問調查員的一段話可說是振聾發聵:

信代:“只要生下孩子就能當母親嗎?”

調查員:“不生孩子當不了母親,我明白你不能生很痛苦吧,所以才去誘拐別人的孩子嗎?”


從原生背景,人物遭遇,電影情緒解析《小偷家族》的悲憫及反思

信代強調的是母親的資質,調查員強調的是既成事實,可當調查員問孩子們有沒有叫過她媽媽時,信代哭了。

她自問也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所以當去了福利院的翔太來看她時,她主動告知了當初帶他離開的家庭地址,卑微如她也有一顆飽含悲憫的心。

此外儘管目睹繼妹過著父母寵愛的公主生活,自己卻棲身援交,亞紀仍對前來尋求藉慰的啞巴男人溫柔安慰。


從原生背景,人物遭遇,電影情緒解析《小偷家族》的悲憫及反思

好好的家庭主婦初枝被出軌,被趕出家門無處可去,依舊帶著與她毫無干係的可憐亞紀,她們被殘酷生活打擊的體無完膚,內心卻依舊保留著深深的悲憫。

電影也沒慷慨痛斥那些家暴父母,家暴丈夫,出軌男們,只是靜靜的陳述著,因他們傷害而改變了人生軌跡的這些卑微之人的喜怒哀樂。


從原生背景,人物遭遇,電影情緒解析《小偷家族》的悲憫及反思

據說導演甚至剪掉了阿治追趕不上祥太離去的車,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的戲。

電影沒放大任何情緒,就把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常現象”一再的呈現給我們。

使我們不得不去正視,被傷害的他們也有正常的情感需求,渴望愛情,親情而不得,所以才抱團在一起,在輾轉流離中得有了片刻溫暖。

很多事情的發生,是整個複雜鏈條所致——既有原生家庭陰影,也有社會成見導致,最後當然還有非常重要的個人原因,導致他們如今境地的並非某一個環節問題,不能把所有不幸都歸引因為他們不努力,不上進,不善良,不進取才淪落成灰色人群。


從原生背景,人物遭遇,電影情緒解析《小偷家族》的悲憫及反思

平靜客觀而隱忍的電影情緒,最終讓我們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對那些徘徊在城市邊緣的群體秉持悲憫寬容。

同情是一種小善良,悲憫是一種大情懷,就像我們同情祥林嫂,從而對她所代表的那個被封建禮教戕害群體滿懷悲憫一樣。

即便做不到換位思考,也請不要用有色眼鏡看人,悲慘的原生出身他們無法選擇,坎坷的人生際遇也非他們所願,即便身處陰溝,他們也有仰望幸福的權利。

能幫他們一二時請仗義出手,也許是你認為不足到的一點幫助,但對他們來說,也許就是一生的救贖。


從原生背景,人物遭遇,電影情緒解析《小偷家族》的悲憫及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