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不能幹活嗎?只能每天睡醒了等吃嗎?

虹宇之家


“每天睡醒了等吃嗎?”,這是對病人不滿、抱怨,又不好直接發火,其實家人的心理狀態也不難理解,照顧病人也是挺累的事情,不過家人還得繼續努力、繼續付出,自己的家人自己不付出誰付出?



乳腺癌發病多中青年,正值人生高峰時期,突如其來的疾病對病人心理打擊是很大的,她們憤怒、焦慮、鬱悶,甚至輕生,雖然配合了醫生治療,但是回家後什麼事也不願意做,什麼事也懶於去管,不想出門見人,整天睡覺,這些表現也都“正常”,家人應該理解一下。如何化解病人的心理壓力?多從病人角度想問題,多些陪伴,多些關心,多些交流。

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是應用最多的術式,腋窩淋巴結需予以清掃,這樣腋動、靜脈、淋巴管均“裸露”出來,術後患側上肢可能淋巴性水腫,運動時疼痛等等,這些術後不可避免的併發症是不適合做某些體力活動的。這也需要家人去理解。

病人自己也要堅強起來,乳腺癌目前治療效果相當不錯,有些還是能治癒的,每天啥也不做只是睡覺,這是禿廢,也討人嫌不是麼?乳腺癌術後沒有“靜養”這一說,建議規律生活,不能勞累,睡眠充足不是總在睡覺,總睡的話也沒有睡眠質量。推薦每週5天以上中等強度的運動,每次30分鐘,微微發點汗也不錯。術後健康的生活癌症也會遠離,愛惜自己動起來。


劉永毅醫生


  • 我媽媽的一位好朋友是乳腺癌家族,兄長和姐妹都得乳腺癌,連帶自己女兒也得了乳腺癌,好在因為自己知道容易得這個病,所以都是例行體檢查出來的早期病變。我在此想說的是她女兒,我叫姐姐的這位患者的經歷,真的特別勵志。

  • 姐姐是位大美女,在電視臺工作的記者,先生是銀行的實權中層領導,妥妥的中產家庭。可惜因為種種原因,家庭不睦,但是因為育有一子、所以都願意維持現狀。我一直覺得姐姐四十歲左右就得了乳腺癌,跟家庭環境壓抑、肝氣鬱結很有關係。她媽媽雖然也是乳腺癌患者,可是六十歲左右才得的,比她早不了幾年。

  • 因為發現的早,第一次就切除了一側乳房。但是大概一兩年後,做鉬靶檢查發現另一側也有疑似病變,保險起見也做了切除。這次手術後醫生說為了防止復發,建議她吃郝塞汀,一年的費用大概是二十萬。這下可把姐姐難住了,其實他們家不缺錢,但是絕大多數收入來源於丈夫,而倆人多年貌合神離,財務早就雙軌制了。姐姐兩次手術,丈夫不聞不問,這郝塞汀的費用還得姐姐自己解決。

  • 姐姐這時候表現出了勵志帝的特質。她把之前投資的一個一室戶小房子賣掉,解決了大概兩年左右的費用。同時,做記者的朋友圈比較廣,那時候微商才剛剛起步,她就做了第一波微商,就賣女士用品(化妝品、包包等)。她的美貌和品位在我們那個小縣城是比較知名的,所以這個微商一開始做就比較成功。但也是很辛苦的,她主要做產品和售後,住在孃家,爹媽就幫她做打包郵寄這些活兒。她自己從沒抱怨過,一直很強勢。但是爹媽心疼她,透露過一些創業不易的細節。

  • 現在一切都好了,治療費用輕鬆覆蓋,還在海南買了度假房,每年冬天都帶父母去住一陣子。此外她自己可能也看開了,幾乎每季度都會在周圍的國家逛逛。

  • 雖然得了癌症之後到底能存活多久只有上帝知道,但是從姐姐的經歷來看,每天睡醒等吃好像也沒必要,保持旺盛的鬥志也蠻有利於身心健康的。


祝願大家幸福安康!


子樂健康科普


也不是這樣說,要做適當的運動。我媽媽是乳腺癌晚期其實我真的不知道她在家裡幹了重活沒有,因為一年四季我們在外地打工偶爾中途回去半個月陪陪她。

可能就是那年的冬天太冷了,本來化療放療都已經把身體搞得沒有抵抗力了。也有可能是癌症晚期到時間都會復發吧!從檢查出到離開剛剛兩年時間就…

到現在快離開一年裡,我都不知道怎麼過的,天天心裡都難受著痛苦著心如刀割一樣,我還得微笑面對生活,家裡就我一個兄弟姐妹心裡話都不知道找誰說…


聽說櫻桃花很美


乳腺癌是臨床常見疾病,只要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治療,還是可以達到臨床治癒的目的。

癌症患者能夠活多久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

1,癌症的惡性程度,惡性程度越高的癌症生存率越低。

2,患者自身的身體狀態,年紀輕,沒有基礎疾病,抵抗力強,那可能對於癌症的抗爭就更有力。

3,心態。心態好,心情自然就好,免疫力就增強,免疫力強癌症就可以更好的被限制增值和擴散。

4,有效的治療和積極的干預,醫院的及時適當的治療干預對於延長癌症患者壽命是有積極意義的。

乳腺癌患者我想只要他還能吃,能動,就可以去吃,可以去動一動,比如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或者去遊遊山玩玩水都可以,不但對於身體不會有壞處,反而加強身體的康復,因為人的注意力一旦被轉移,對於疾病的困擾產生的心裡壓力和疼痛刺激都會有所減輕。久而久之就會產生良性循環。




疼痛診療劉醫生


我是小影大夫。乳腺癌患者不能幹活嗎?乳腺癌患者不是不能幹活,可以幹力所能及的事情。恢復好的,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能不能幹活,看自己身體的恢復狀態。並不是說所有的乳腺癌患者都不能幹活,不僅乳腺癌患者,其他患者也一樣。

癌症患者,可以幹力所能及的活

不僅是乳腺癌患者,其他癌症患者也一樣,可以幹力所能及的活。能不能幹,能幹多少,看自己的狀態。並不是說自己得了癌症,就不能幹活,就只有睡醒了吃,吃飽了睡,覺得自己成為了一個廢人,不能有沒有任何的社會活動。這是非常錯誤的。

癌症患者,自身狀態恢復的好,比如早期癌症切除後,身體慢慢恢復了,自己的社會活動也可以循序漸進的恢復,也可以正常上班、正常的生活。不知情的朋友,都不會相信你是個曾經得過癌症的人。

我以前一個女同事,45歲發現了宮頸癌,做了手術切除,術後放療和化療。一年後又發現了肺癌。又做了手術。休息了大半年。我們叫她出來上班,現在每天正常上班,有說有笑。

但是,如果已經多發轉移,肺轉移明顯引起呼吸困難,骨轉移引起明顯的疼痛,起床走動都覺得困難,那肯定是不能幹活的,因為自身狀態也不允許這樣。

癌症患者,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還可以轉移注意力,讓自己覺得存在的意義,對患者心理的調節也有很大的好處。很多癌症患者得了病之後,心裡都受到了極大的創傷,以為自己將成為廢人,每天胡思亂想。乾點活,可以調節心情,轉移注意力,提升自己的愉悅程度,對抗癌也很有幫助。

所以說,癌症的朋友能幹力所能及的活,也提倡適當的活動活動。


小影大夫


乳腺癌患者不能幹活需根據具體情況,

如果是恢復初期,當然是以休息為主;

如果是終末期,身體狀況很差,那也是休息為主;

至於其他階段,跟正常人一樣可以工作,正常生活,只是不能太勞累而已。

如何讓乳腺癌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筆者平常面對了很多,甚至比乳腺癌更重的病人,生活質量更差的病人,當然也有一些機體機能正常的,但存在心理障礙的。她們有很多經過心理疏導,生存期和生存質量明顯提高了。

因此,要讓乳腺癌病人迴歸社會,必須讓病人對自己疾病有充分的認識,喚起病人對親人的愛,讓病人敢於面對疾病,樹立對生活的信心。

我身邊一位乳腺癌的同事,如果你不十分了解她的病情,一定不會相信她是一位乳腺癌晚期患者,儘管在治療中頭髮掉盡,但戴著假髮的她依然是那麼時尚美麗,一有空就來醫院轉轉,她已經比預期壽命延長了半年。所以說良好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

那怎樣才能讓乳腺癌患者重回社會?

1. 讓病人自己充分認識自己的疾病,認識乳腺癌。人為什麼會怕鬼,就是因為它看不見、摸不著,虛無縹緲,才會讓人感到害怕。因此讓她們充分認識乳腺癌這種疾病,讓她們瞭解自己的疾病,要讓她們知道得了乳腺癌並不等於死亡,還有很多生還的希望。

當然對一些心理比較脆弱的病人,你可以循序漸進的讓她認識癌症,認識自己的疾病。筆者認為,對病人隱瞞病情是不符合倫理的,更不利於病人的恢復。讓病人知道自己的生命週期還有多少,可以讓病人更從容的安排好時間,可以明明白白的離開,這對患者何嘗不是一種關懷呢?

2.心理疏導

A心理疏導不是給予能量的過程,而是讓她們看到、並釋放出自己潛在能量的過程。要相信,她們每個人的內心都蘊藏著巨大的能量。當她們陷入對自己目前的狀況不滿而灰心的時候,我們要告訴她們,這些身體的不適只是暫時的,生活正在重新開始!

B讓她們擁有希望,人不能沒有希望,任何時候都要有希望;人不能沒有愛,對家庭的愛,給予別人的愛,都是幸福的;愛和希望能讓生命延續,在生命延續的過程中,自己活下來才有意義。

如何讓乳腺癌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C讓患者重新找回自我,讓她相信自己能夠戰勝病魔。別把她們當“病人”,患者可能因為疾病而改變體型或因為治療而出現外形的一些變化,我們要避免戴有色眼鏡來看待她們。如果我們不把她們當正常人看待,那她們自己就更難了。這樣她們才會逐漸不把自己當病人。

D讓她們懂得照顧他人,如果她們認識到治療結束後我不再是一個患者,而是一個生存者,迴歸正常社會生活的生存者,是一個正常人,是可以照顧他人。

如何讓乳腺癌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E讓她們學會調整情緒。調整情緒,就是對不良情緒的良好管理。但需記住,是宣洩而不是控制。不良情緒,就像是高壓鍋的壓力,我們要先拔開壓力閥,讓壓力以不傷害別人的方式釋放出去,然後再打開蓋子。情緒不好時多與家人溝通,多與醫生溝通,多與病友溝通。溝通是調整情緒重要手段,多溝通絕大多數的問題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不要獨自一人困在焦慮的圍城裡鑽牛角尖,拋卻畏懼,鼓起勇氣,勇敢邁出交流的第一步,你會發現很多事情隨之明朗!

如何讓乳腺癌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F讓她們維持樂觀的心態。這對她們非常重要。整天唉聲嘆氣,思想負擔重的病友的預後都比較差,有的還早早離去了。我遇到一個患乳腺癌的老阿姨,她的心態特別好,樂觀豁達,每天堅持鍛鍊,做家務,出去旅遊,勞逸結合,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豐富多彩,已經有10多年沒有復發了。

3合理的鍛鍊。生命在於運動,癌症患者可以練習氣功,並儘可能多參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既可以鍛鍊身體,又可以充實自己。我並不是一個廢人。

但是鍛鍊強度不宜過大,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有彈性地進行。對於乳腺癌患者來說,有些運用上肢的活動要諮詢醫生,避免發生上肢水腫,或增加其他新的損傷。

如何讓乳腺癌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4.平衡的膳食 多吃新鮮蔬菜,新鮮的水果,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品;脂肪類食品不要吃太多,多吃蘑菇,苷藍科的蔬菜;不吃反季節的蔬菜,多吃應季的蔬菜和水果等等。日常飲食,參照正常健康人群的平衡膳食即可。乳腺癌患者什麼都能吃,什麼都要吃,不用特意進補,不需要吃成分不明的補品/營養品。

5.控制體重,避免肥胖,注意補鈣和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鬆,不吸菸,少喝酒。

如何讓乳腺癌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6、工作的重要性。很多患者得病的時候還很年輕,還在工作。因為治療,不得不放下工作一段時間,或以病假的方式,或乾脆辭職。當治療停下來,如果病情允許,要根據自己的精力、體力來決定。輕鬆而又可以接受的工作也可以讓病人找到存在感。

如果我們多關心乳腺癌患者,多從疾病、心理、生活、社會等方面幫助她們,她們一定會建立活下去的信心,像正常人一樣擁抱社會。


健康守護神阿波羅


, 乳腺癌術後由於患側的淋巴清掃,導致淋巴迴流及靜脈迴流的受阻,容易形成患側上肢水腫。

所以術後早期正確的功能鍛鍊,可減少皮下積液、皮瓣壞死、疤痕攣縮自己上肢水腫發生。

以後的生活裡,患者是可以運動的,只是儘量避免患側肢體測血壓、抽血、靜脈注射、提重物等,患肢負重不超過5kg。





腫瘤科醫生周劍波


乳腺癌常規治療方式有手術、放化療、免疫治療、中醫藥治療等等。只要選對治療方式,乳腺癌完全可以治癒的,不同的疾病病理特性和分期,治療方式有些差別,晚期乳腺癌綜合治療效果更佳。一般出現轉移手術的意義不大還是以緩解症狀,儘量延長生存期為主要目的。

乳腺癌病人治療的最終目的是恢復健康,並能從事適當的工作和參加社會活動。但由於乳腺癌患者病情的不同,接受治療的種類和治療效果的不同,其工作能力的恢復是因人而異的。首先,如果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能得到徹底根治,恢復正常的工作能力是毫無問題的,許多病人已經做到了。



建議,注意防止病情復發及轉移,提高生活質量,同時注意飲食與必要的運動鍛鍊。以上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朋友,如有不足之處請提出意見糾正。2019.3.19.


農夫老嶽


乳腺癌患者不能幹活嗎?只能每天睡醒了等吃嗎?我的很多病友告訴我不能幹活,她們都是這樣做的。

可見這個提問者是一位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患者不能幹活嗎?只能每天睡醒了等吃嗎?這個問題的關鍵不是你是不是乳腺癌患者,其他癌症患者也一樣,關鍵不是你是不是癌症患者,而是你現在的身體狀態能不能幹活,比如,不管是乳腺癌還是什麼癌,如果都滿肺轉移,呼吸都困難,或者稍一活動就呼吸困難,喘不過氣來,當然就不能幹活,不做事都呼吸困難,更不可能幹活。又比如,全身多發骨轉移,疼痛明顯,止痛藥效果也不理想,活在明顯疼痛中,當然也不太可能幹活。這跟你是不是乳腺癌或其他什麼癌無關,而是得看你的病情到什麼程度。

而如果你也並沒有太多的這些症狀,你就可以正常做事啊,迴歸正常生活和工作,當然,要量力而行(其實沒得癌的人做事也應該要量力而行啊,誰過度透支也不好啊,難道沒得癌症人就可以沒日沒夜的做事?也一樣不行,如果非要這樣做,那後果就是損害健康,所以量力而行對所有人都一樣的要求,這是從健康的角度,你如果說,沒辦法啊,不努力不行啊。是的,這是生活的無奈,這是另一個問題)。癌症治療的最終目的是能活得像個人,活成什麼都不做的廢人,天天除了吃睡什麼也不做,那活著的價值何在?

只要沒有明顯的症狀,只要你可以幹,你就可以幹活,當然要量力而行,不要總是貼著癌症病人的標籤,迴歸正常生活和工作。


腫瘤專科醫生


除非真的到了“終末期”,惡病質。否則,還是爭取做力所能及的工作、自理生活,讓生活更有意義,還可改善預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