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元年,雍正将自己寝宫从乾清宫移往养心殿,其深意到底何在?

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去世,停灵于乾清宫。身为新任皇帝的雍正,在乾清宫西侧养心殿守孝27天之后,却并没有依旧例移住乾清宫,而是将暂居的养心殿作为了自己的永久寝宫。

雍正元年,雍正将自己寝宫从乾清宫移往养心殿,其深意到底何在?

尽管在当时,雍正为他的这一反常举动,作出了自己的合理解释,即雍正下诏内务府总管大臣所说那样:“持服二十七日后,应移居乾清宫,朕思乾清宫乃皇考六十余年所御,朕即居住,心实不忍。”也就是说,乾清宫是康熙居住、理政,生活了六十多年的地方,一踏进乾清宫,容易引起雍正的伤感。但事实又果真如雍正所言吗?

雍正元年,雍正将自己寝宫从乾清宫移往养心殿,其深意到底何在?

其实,我们从雍正移住养心殿后的第一个举措,就不难看出,雍正最大用心还是在这里。

雍正元年,雍正将自己寝宫从乾清宫移往养心殿,其深意到底何在?

也就在雍正正式将养心殿作为自己寝宫几天后,他便把皇子们读书的上书房,也移到了紧临养心殿的乾清宫内。用他自己的说法就是,以便他出入乾清宫月华门时能够就近看望他的儿子们。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也是为更方便地监督这些皇子皇孙们读书学习和他们的言行。不过,雍正对上书房的举动还不止这些,他甚至亲自选派当时朝中地位最为尊贵的朝中重臣,如首辅大臣鄂尔泰、朝中重臣张廷玉,担任上书房的总师傅。

雍正元年,雍正将自己寝宫从乾清宫移往养心殿,其深意到底何在?

应当说,在当时异常错综复杂的朝廷明争暗斗中,雍正之所以如此邹费心思关注上书房,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已四十五岁,在他的众多艰难选择中,如何避开康熙朝的皇子之争,平稳地确定和培养自己的接班人,也是他面临的众多艰难选择中的一个。而在当时,包括他的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五子弘昼其实都在上书房读书。他又该如何确定他的皇位接班人呢?

雍正元年,雍正将自己寝宫从乾清宫移往养心殿,其深意到底何在?

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从雍正继承皇位那天起,他就已经将这个问题纳入到了他的重点考虑对象。将上书房移进乾清宫,方便观察众皇子的平日表现,更成了雍正为建立更加有效的立储制度开始的一种摸索。

雍正元年,雍正将自己寝宫从乾清宫移往养心殿,其深意到底何在?

所以,到雍正十三,58岁的雍正皇帝突然驾崩,皇亲国戚和朝廷大臣们虽然为失掉皇帝而悲伤,但他们并没有为谁来继承皇位而慌乱。因为此时他们已知道,雍正皇帝早已将立储锦匣,秘密放到了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上面已经写好了继承人的名字——弘历,也就是乾隆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