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三國淺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貫看秋葉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一首臨江仙,雖不是羅貫中所做,卻成為了三國演義的開篇。感嘆世間諸事,正像詞中寫的那樣,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每個朝代交替的時代都是亂世,每個朝代滅亡也都有各自的原因。有的是外族侵略,有的是自然災害引起暴亂,有的是奸臣誤國引發。自劉邦開始兩漢傳了四百多年,東漢末年的桓靈二帝時最大的問題就是宦官結黨營私,弄權誤國。

宦官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可以替皇帝做很多大臣做不了的事,不方便做的事。在每個朝代都有受到皇帝寵信和重用的宦官。唐朝的高力士,宋朝的童貫,明朝就更多了,太監擔當了很多重要得職務和得到了太多的寵信。太監為什麼能得到寵信,這裡不詳加分析。

亂世三國淺談

桓靈之時的宦官是當時最大的勢力群體,大將軍竇武和太傅陳蕃應該是武將文官的頭領了,二人謀劃誅殺閹黨,事情敗露被倒打一耙,反而都落得身手異處。當然,宦官的權力多是皇帝或皇太后的信任賦予的。靈帝時,國家出現了很多異象和自然災害,當然在那個年代被認為是上天的一種警示。皇帝還向大臣諮詢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蔡文姬的父親蔡邕上疏,以為蜺墮雞化,乃婦寺干政之所致。皇帝看奏摺的時候嘆了口氣就被宦官發現,出手陷害蔡邕,罷了蔡邕的官。由此可見,宦官的威力真是不可估量。

每到這個時候,天下必會大亂。漢末出現的就是黃巾起義。黃巾起義在三國中代表的都是反面形象,以賊稱之。我認為這是很不公正的。描寫張角遇到神仙等過程是肯定是虛構的。但利用宗教和治病救人來組織群眾的方法,卻被很多造反者所學習沿用。黃巾起義雖然沒有成功,卻把東漢王朝攪的亂成一團。也成就了很多青年英才。劉關張、孫堅、曹操等陸續出場……..。

亂世三國淺談

劉備自述為景帝玄孫,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根別書記載,劉勝有100多個兒子,估計自己的兒子孫子他自己都記不清,劉備的身世可以說是個謎團。但不管怎麼樣,劉備在那個歷史條件下就是漢室宗親。劉關張桃園結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為多少後輩所感嘆並效仿。在這裡有個小小的疑問,如果劉備不是大哥怎麼辦?中國一直的講究長幼有序的,柴榮與趙匡胤和鄭恩結義,先和大哥闖的天下,大哥死了,二哥才黃袍加身。有的人也分析過,劉備必須是大哥,不是大哥的話故事就沒法進行。書中寫到劉備28歲,少時有大志。三個人中,可以說是最有謀略和心機。結義時如果不是最大,可能也會假報年齡爭當帶頭大哥吧,符合最應該當大哥的漢室宗親身份。

亂世三國淺談


評價曹操,有一句話叫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的歷程正和這兩句話一樣。曹操為官宦子弟,舉孝廉,當了幾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官,也體現了治世能臣的能力。可是宦官亂朝綱,特別是黃巾之後,曹操意識到當前已經不是治世的時候了,於是開始了他的亂世奸雄之路。

黃巾起義部隊最終被保皇派剿滅,同樣有戰功的孫堅和曹操都做了大官,而劉關張沒有背景,經過幾番周折才做了個小小的縣尉。歷史都是極其相似的,這個規律到現在也同樣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