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自己的父母特別煩,一句話都不想說,是一種什麼心理?(不是青春期叛逆)?

可愛的十二二


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看過問題之後,

覺得可以解答你的疑惑。

和本老師有7年的心理諮詢經驗,

也是管理學博士,

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都有所接觸,

大多數有問題的家庭,

居然都存在親子溝通不暢的問題!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

大多數家庭的親子關係緊張呢?

這裡面有一個核心點,

親子雙方都忘記關心對方了,

而且經常做一些超過自己能力的事情。

根據2019年錢江晚報,

對杭州幾所學校的抽樣調查,

青少年的心理問題主要來自,

親子關係、同伴關係、學業壓力,

而在這三個方面中,

親子關係問題是最讓學生髮愁的!

也就是說,

家庭不僅沒有給予孩子們溫暖,

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

甚至還變成心理問題重要因素。

和本老師會從這兩個角度去給你分析。

01

到底什麼是關心呢?

舉個例子,

在這方面人類做到極致的關心,

就是男生追女生的行為。

如果一個男生,

想要對一個女生表達關心,

這個男生應該怎麼做呢?

去觀察這個女生喜歡什麼,

然後想辦法讓她感到開心。

但是在大多數家庭中的邏輯,

就讓人感到非常奇怪,

家庭中的邏輯是,

看到對面有什麼缺點,

拼命想要去改變、彌補。


也就是說,

溝通的雙方,

都在挖掘對方的缺點,

這樣能不出現矛盾嗎?

父親平時喜歡抽菸,

但是母女覺得抽菸有害健康,

就拼命想辦法讓父親戒菸;

母親喜歡打麻將,

但是父女覺得打麻將是賭博,

就拼命阻止母親打麻將;

而孩子喜歡打遊戲,

但是父母就覺得打遊戲害人,

就拼命阻止孩子玩遊戲。

還有早睡早起、不要挑食、鍛鍊身體等等

這些事情都看起來很對,

但是真的有關心到對方的需求嗎?

好像沒有吧。


在男生追女生的時候,

不會打著我是為你好的口號,

讓女生去多看書、多寫作業,

誰敢這麼做,基本黃了。

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

這樣做太不尊重對方的生活了,

不要說追上對方了,

九成九女生要離這樣的男生遠遠的。

但是家庭的矛盾就在這裡,

很多時候雙方覺得不舒服,

卻很難脫離這樣的關係,

久而久之,就彼此埋怨。

很多時候,

對方的缺陷是你無法改變的,

這點是必須要承認的,

而矛盾的所在就是因為,

不接納對方的缺陷。

02

而且還存在著另外一個問題,

家庭成員間,

常常做一些超過自己能力的事情。

就簡單的說,

父親抽菸這個事情,

能戒掉他自己早就戒掉了,

還用得著其他人勸嘛?

戒不掉肯定有自己的原因。

可是作為親人,

自己不去理解父親,

哪怕有生命危險都要抽菸,

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打著我是為你好的旗號去指揮對方,

對方非但不領情,還會埋怨你。

很多人思考的角度,

就是要求對方去做什麼,

這個事情明顯就超過了自己的能力,

手腳長在別人身上,

這個事情是要求不來的。

和本老師認為,

在法律允許範圍內,

接受對方的缺陷,

也接受這個事情不受你控制。

在這個基礎之上,

去思考一下,

自己能為對方做什麼?

你會發現父親的需求其實很多,

但是自己一直都沒有去做。

所以你發現了嗎?

家庭中的很多矛盾,

原因之一就是,

大家都不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

而是想去達成自己能力範圍外的事情。

03

在描述完原因後,

和本老師進一步分析,

你說自己【不是青春期叛逆】

和還能提問的情況來看,

你的家庭關係,

還沒有惡劣到無法迴轉的地步。

應該是屬於正常的家庭,

但是出現了親子矛盾,

這可能是因為溝通上的問題。

關於這點,

和本老師希望你能接受,

親子間三觀不同很正常,

尤其是你長大了,

經歷了很多事情,

你會發現很多事情,

和父母說的不一致。

在這裡和本老師要恭喜你,

你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思維,

開始了自己思考世界,

已經不是依賴父母的小孩子了,

——你開始獨立了。

但是父母能還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

他們很多時候的想法,

還停留在你小時候,

會用過去的眼光看到你,

這也是很正常的。

面對這樣的情況,

難免發生很多衝突,

和本老師教你一個辦法,

可以快速緩和親子關係。

如果和父母溝通沒有效果怎麼辦?

那就不要再溝通了,

我們給父母一個擁抱,

表達自己的善意。

當糾紛發生的時候

爭辯事情的對錯,

意義其實不是很大,

就算證明自己的對的,

對方就會認可你嗎?


事實告訴我們,往往不會啊,

甚至雙方的矛盾還變本加厲,

還讓人覺得蠻不講理。

所以很多時候,

事情本身其實不重要,

重要的是維持雙方的親情,

今天沒有溝通好也沒有關係,

最可怕的是親情的丟失。

如果在溝通中,

光用言語表達不行,

那麼可以嘗試一下用肢體語言,

去擁抱一下父母,

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會感受到孩子的善意。

我是和本老師,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


和本博士積極智慧


我帶著孩子跟父母住在一起,有時看到父母也沒好心情,對他們的問題和交代很不耐煩。

孩子上幼兒園小班和中班時,都是父母接送,我自己的時間很少,孩子跟著他們至少不會受委屈;上大班後,我的崗位發生了變化,跟孩子和父母相處的時間變長,孩子也在慢慢長大,我們的矛盾有時就顯現了。

父母年紀大了,身體不如以前,孩子的事,很多我都自己去辦,母親總是問這問那,一百個不放心,鬧得我好煩。父親更是,我管孩子時指手畫腳,很多時候我都懟他。

昨天孩子要參加音樂會,我回來拿東西,母親問我去幹什麼,我回答後,她是一種質疑和不贊同的口氣,也不見得她反對,她只是不會有雀躍的心情,這是她的習慣,母親是負能量的人。我找女兒的小皮鞋,翻了個底朝天找不到,問母親,原來她給放在鞋架上的盒子裡了,我那個氣。出門,父親又來了一句,問去幹啥,真無語,我沒回答,氣呼呼走了。

當然,下午回來進屋,我們都歡天喜地地,父母也很高興,我們都沒事了。事情往往這樣,我自覺做得過分了會反思,會向父母道歉。我真的也會煩,有時嫌沒人幫忙,還給添亂。不過,正是因為父母,我和女兒才有現成飯可吃,我不用做家務,能一心一意照顧女兒。

仔細想來,還是我不對,我應該感謝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有心事,看👉

陳大大新語,我們一起聊一聊吧!


陳大大新語


真心不喜歡自己的父母,父親嗜酒如命母親謾罵成性。從小到大我就是他們的出氣筒,一不高興就混合雙打,父親喝酒時總把我擰著耳朵倒酒桌旁嚷著“我工作這麼累,我是為了誰?你媽❌❌我才吃多少……”,母親懶得要命整天到處玩要不就睡覺看電視。

從小到大對我的一句話就是“你是一個沒出息東西”!小時候嫌我考試不得第一,大了嫌棄我只知道朝九晚五上下班,不知道當官當老闆。沒讓他們過上大富大貴的生活,我父母總覺得對我恩情比天高,他們想要的生活我沒滿足他們所以懷恨在心。父母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這樣的廢物垃圾去替個好人死了算了”。其實想想自己也沒幹違法犯罪的事情呀,有一次我問我的父母“我們有違法犯罪沒有惡習,不偷不搶,你們為什麼總埋怨我”。父母說:“你能偷來搶來錢,還算你有本事呢”。然後輕蔑的哼了一聲,翻了下白眼。

自此以後我的心徹底涼了搬離了那個使我痛苦不堪的家庭。

現在我憑自己的雙手過的很好,人家都說孩子會想父母。不是我絕情我從不想他們,也許是父母給我的印象太差勁了。

人應該遠離傷害自己的人,即使是最親的人。努力追求美好的生活,接近善良聰明的人。我現在還幻相著能遇到一位美麗善良的美女會做我的妻子。


宇宙第1大帥哥


我也是看到我老媽特別煩。都87歲了,要囉嗦囉嗦管了兒子還管孫子。我兒子都生了二胎了。她還說做夢見我老婆(去世十年)送了個男孩,叫我兒要生第三胎。我一聽就來氣了,誰養啊?為你傳宗接代,我這幾年也累得夠嗆。這老人真是老顛東咯。你還有另外的兒子為什麼不生呢?當年生那麼多是怎麼長大的呀,一個個自生自滅,全部是丟在那個沒人管。現在這小孩兒不養行嗎?現在養一個小孩兒是多苦多累,要花多少錢呢?真是說話不知道腰痛。無知還豪強霸佔,管了一代管二代,管了自家管別家,手太長,讓人恨。

況且我是抱養出去的,再繼承也不會延續你的香火。這些老年人真是太封建,太落後,我每個月從我可憐的退休金拿幾百塊錢養你都算不錯咯,真的是活得不耐煩了。我還在生氣。


劉金子


怎麼說呢,也許有人覺得這是不孝,不是當事人,不會體會到那種煩的感覺,我公婆離婚十年了,本身相安無事的,家裡房子造好以後出於孝心,我老公想著讓他們回來,給他們每人一個房間,所有的傢俱家電都是他倆每人一份,原想著讓他們安度晚年的,沒想到是自找麻煩,兩人見面就吵,每天不是婆婆到我老公那裡說我公公不好,就是我公公說我婆婆這樣,那樣,芝麻大的事都要找我老公處理,面對這樣的父母你說會覺得煩還是不煩?


恆太酒水批發榮華


子女多的家庭,父母偏心的也不少。有的父母總以為我是父母,我就老大。不管什麼時候,不管什麼事,不管對錯,父母認為我是父母,我就是我天皇老子,子女就應該聽我的。父母做了一件件傷害子女心的事。這樣子女不恨父母嗎?我表哥就是父母偏心,最後的了憂鬱症,最後常年住精神病醫院。我表哥承受力弱。


福喜珠寶2010


昨天老公打牌輸了幾百元,我心裡一直悶悶不樂,晚上睡覺時我十四歲的兒子走到我床前拉我的手說,媽媽,我長大了絕不會讓你為小錢去傷神。我想什麼叫孝順呢?十四的孩子可能也說不出來該怎麼做,但他知道怎樣讓媽媽高興。連小孩都知道那些己經成年結婚生子的人還在恨父母,你如此恨你父母你又為何生兒育女。這樣的心理的人生出來的孩子又怎麼懂得孝順。


素素美美的


其實我覺得我媽也很煩。

我媽這個人非常的節儉,她的節儉讓人無法忍受,成天往家裡撿廢品,什麼東西都捨不得扔,屋子裡快變成垃圾站了。剩菜剩飯捨不得倒,盤子裡的菜湯也要留著下一頓炒菜時摻上。掉在桌子上或地上的飯菜,她非得再撿起來吃了……

最讓人忍受不了的就是她的固執。比如我弟弟近幾年總是掉頭髮,她非常心疼。就買來黑芝麻,核桃和山藥等要寄給弟弟補身體。為了便於攜帶,就把核桃一個個的剝去殼,把山藥削皮切片曬乾。弟弟極力反對她這樣做。我也告訴她,這些東西哪都有賣的,你不必這樣費心,你捎去的東西大多都是放壞扔掉了。可任憑我怎麼解釋,她都不聽,依然堅持己見。母親有時候和我商量事情,如果我和她的意見不一致,那我就是白說了,她根本就不會採納我的建議。所以有時候我就懶得理她了,明知道說了也是白說。

上星期天,我因為工作上的事情,心情不好。母親又在我面前不時地說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我煩得不行,就沒好氣的回應著她。母親看我生氣了,就像一個做錯事的孩子一樣不知所措地站了一會,就默默地走開了。那天晚上,母親沒有泡腳就早早地睡下了。

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悔得要死。我真擔心母親會氣出病來。想想自己真是太不孝順了。小時候父母是我的依靠,現在父母老了,我就是他們的精神支柱,我應該呵護他們,照顧他們,不讓他們受到傷害。功名利祿都是浮雲,父母和孩子才是我真正的財富。以後我再也不會對母親愛理不理了,更不會惡言惡語地傷害她。我要像對待孩子一樣順著她,哄著她,包容著她,不能再覺得她煩了。





心情晴雨表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就覺得提問者有種很強的逆反心理和自己父母的對立及排斥情緒。但不知道其中有什麼原因,因此只能試著從兩個方面去分析。

一、從對其父母的態度上可以看出,有鄙視怨恨的情緒,不想或不肖與父母溝通交流。從父母方面說有怎麼幾個情況:1、嫌父母沒能力,沒本事,沒有能給你自己想要的生活和人生之路,或者因為他們的原因打亂了或干擾你的你的人生計劃。

2、父母身上有著使你看不順眼的壞習慣,壞語言、行為。

二、從自己本身的情況分析,自己可能存在幼時成長環境的不良,或是教育方法的不當。成長曆程被家庭不良環境所折磨和擠壓變形,早早失去了歡樂、自由童趣。以致理想空無、心理變態、工作消極、生活被動、意志萎靡。因此把所有不如意遷怒父母。

總之,不論什麼原因,你的行為舉止都會讓人看的驚目,也必定讓父母心寒。這種反常心理也是逆反心理的轉化,必須引起自我重視,否則會′影響你的今後的人生道路。

作為一個正常的有獨立行為的能力的成年人首先要有一種健全的善惡、是非、榮辱觀念,和積極的處世心態。主動設計自己,擺脫不良的環境和不良的情緒,並盡最大努力完善自己造就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適應能力。

再者,為人子女,應理解父母,生爾養爾沒有辛勞也有苦勞。把你養大成人也算盡到了他們的撫養義務,也算不欠你的。儘管父母有許多你不認同或看不慣的行為和言語,但是他們或是善意的。即使他們有錯,那也改變不了衣食父母的的事實,作子女的沒有權力讓他們自責寒心。子女要盡力剋制自己,應該主動與父母溝通,去寬容理解他們,進而化解自己的逆反心理,從而使自己在今後的人生路上走的更遠。


何273507911


看到自己的父母感覺很不舒服,甚至是不自覺地情緒變壞,這種現象的確在生活中存在著,也不能想當然地就認定不孝敬父母。

這種情緒是在一個長期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主因還是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做好自己,沒有處理好和孩子的關係,最終導致這種狀態是誰都不願意的,也是很難改變的,因為每個人都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事為人的。

如果很多人看到這個題目,會下意識地感覺這是不孝,其實這是站在了一個“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的立場上來說的,天下也覺對有不是的父母!

約二十年前,有一個已婚養子的小夥子,在一次聊天時說起那個媳婦和媽同時掉水裡先救誰的話題,他毫不猶豫地說自己一定先救老婆的!對此我們感覺有點不以為然,似乎這個的人品有點值得懷疑了,想一下平時的言行,這個小夥子還是人品很好的。

小夥子就給大家講了自己媽媽的很多讓他無法接受的問題。當時還不能很好地理解,不過二十年過去了,自己也做了媽媽,也接觸了很多的家長,聽到的見到的是越來越豐富,對於題主所說的問題也越來越能理解,有這對家長很不好的感覺的人不多,但這絕對不是孩子一個人的錯!必定有家長的不是處!

很多人會說畢竟是自己的父母,兒女不該有這樣的情緒,如果這樣認為,我覺得是道德綁架。這種情緒在一些特殊的親子關係中,真的是逐漸形成的一種條件反射似的心理反應,不是個人主觀可以消除的。

不過儘管我承認這種情緒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人倫的道德也一定要遵守,人是要活人的,活人就必須遵守社會的一些人倫道德觀念,對於一些過於個性的家長,受到兒女的反感很正常,但是做為兒女,需要養老也一定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就是你心理可以不高興,可以反對他的為人處世,可以對他有情緒,但是從經濟上贍養老人,尤其老人老了需要照顧的時候,該自己盡到的責任一定不能少。

兒女小時,親子關係受到父母的主導;父母老時,親子關係受到兒女的主導。這兩個階段的親子關係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家長在兒女小時的言行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自己年老時兒女的言行。

祝福所有天下的父母都懂得,在孩子幼小時,如何好好愛自己的孩子,不要丟失了自己!

圖片來自網絡(天下千樣孩子千樣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