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味极鲜”酱油,你知道鲜味是怎么来的吗?用错了菜变难吃

中国人做菜善于运用酱油,这种用大豆发酵制成的调味品,不仅能为食物提供咸味,还能提供上色的服务,因此酱油常常出现在中国人家庭的厨房里,也为中国诸多家常菜奠定基础。

所谓的“味极鲜”酱油,你知道鲜味是怎么来的吗?用错了菜变难吃


酱油

我们最熟悉的两道用酱油做出来的菜,一个是红烧肉,一个是清蒸鱼。不同的是红烧肉用的老抽,既能上色又能调味,清蒸鱼用生抽,简单淋上一点点就能激发食材的鲜味。但老抽和生抽的概念,不少人不明白,甚至在我国的大部分北方地区,根本没有老抽和生抽的区别。

所谓的“味极鲜”酱油,你知道鲜味是怎么来的吗?用错了菜变难吃


老抽和生抽

生抽和老抽,实际上是沿用广东地区的习惯性称呼,两种调味品都是以大豆为原料,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加工制作成酱油。由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天比较寒冷,日照时间比较短,因此酱油的酿造工艺里没有“抽”这个过程。

所谓的“味极鲜”酱油,你知道鲜味是怎么来的吗?用错了菜变难吃


酱油

而以广东为首的南方地区,冬季温度较为温暖,湿度较高,日照时间充足,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发酵,因此南方地区的酱油多了“抽”这个过程,也就是对发酵成熟后的物料进行抽母油,这个 过程时间越久,酱油颜色越深,味道越浓厚,上色效果也就越好,就成了老抽。

所谓的“味极鲜”酱油,你知道鲜味是怎么来的吗?用错了菜变难吃


酿造酱油

而在诸多酱油当中,还有一个特殊的酱油,也是如今长辈们最喜欢购买的“味极鲜”酱油。这种酱油的鲜味比生抽更浓,颜色更深,更适合用来烹饪鱼、虾等腥味较重的海鲜。当把这种酱油和蔬菜混合在一起之后,蔬菜的香味也能增加不少。那么“味极鲜”酱油的鲜味是从哪里来的呢?

所谓的“味极鲜”酱油,你知道鲜味是怎么来的吗?用错了菜变难吃


酱油拌饭

味极鲜酱油,从用途上来分的话属于生抽的一种。简单来说,味极鲜就是加了味精的生抽,放了它就不用放其他调味料了,因为盐、味精、糖全都融入在酱油中,只用味极鲜就能做出好吃的菜品。

所谓的“味极鲜”酱油,你知道鲜味是怎么来的吗?用错了菜变难吃


鸡精和味精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味极鲜酱油的瓶子,你一定会发现这种酱油里通常加入了“谷氨酸钠”、“鸟苷酸二钠”、“肌苷酸二钠”等名词,用我们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味精、鸡精和提鲜物质,只不过呈现出来的味道不一样。

谷氨酸钠,就是味精的鲜味来源,最早从海带中提出,经过萃取提纯之后,成为我们常用的调味品之一。味精的来源是纯天然,提取工艺是人工的,因此不存在什么吃味精吃多了会秃头之类的问题,因为鸡蛋中也含有谷氨酸钠。

所谓的“味极鲜”酱油,你知道鲜味是怎么来的吗?用错了菜变难吃


海带

肌苷酸二钠,鲜味来自于鲜鱼类,因此属于荤类物质的鲜味,其鲜度是味精的40倍。因此用加了肌苷酸二钠的酱油来烹饪鱼类、海鲜,会让食材变得鲜上加鲜,清蒸海鲜的时候使用最好。

所谓的“味极鲜”酱油,你知道鲜味是怎么来的吗?用错了菜变难吃


鲜鱼

鸟苷酸二钠,鲜味来自于蔬菜类物质,更像是特殊的香菇一样,鲜度是味精的160倍。适合用来凉拌蔬菜,和小黄瓜、青菜、胡萝卜等食材混匀之后,凉拌菜拥有独特的香味。

所谓的“味极鲜”酱油,你知道鲜味是怎么来的吗?用错了菜变难吃


蔬菜

这就是味极鲜酱油鲜味的来源,如果用错了酱油,也许你做的菜就变得不好吃了。不过不太建议大家吃太多这种酱油,因为这种酱油里通常加入糖来稀释原有的咸味,因此经常吃这种酱油的话,摄入的糖分也会比一般普通酱油更高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