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行仁義,秦穆公早就死在韓原了,哪裡還有後來的大秦帝國

公元前645年,卑鄙無恥、忘恩負義的晉惠公姬夷吾趁著秦國鬧饑荒的時機,親自率領大軍開往秦國,準備一舉滅掉秦國,再不濟,也能奪得秦國幾個城池。面對晉國的入侵,秦穆公也是披掛上陣,組織了一場自衛反擊戰。

若不是行仁義,秦穆公早就死在韓原了,哪裡還有後來的大秦帝國

十一月份的天氣還有些冷,但秦晉雙方已經兩軍對壘在了韓原,就是今天山西河津與萬榮之間的黃河東岸。秦軍大罵晉惠公忘恩負義,背信棄義,而晉軍呢,則說天予不取,必遺其殃。雙方由唇槍舌戰升級到了刀劍相向。那時候的戰爭主要是車和人,即車戰和步兵作戰,秦晉作為當時的軍事大國和強國,車戰要多一些,一時間戰場上塵土飛揚,喊殺聲響徹雲霄,屍堆如山,血流成河。

年輕氣盛的晉惠公一馬當先,坐在第一輛馬車上就向秦軍衝了過去。刀劈斧剁,揮戈使矛,刀光劍影,秦軍在晉國的衝擊下明顯處於劣勢。但是秦軍自古以來都以強悍著稱,即使是在晉軍的猛烈衝擊下,依然拼死不退的戰鬥著。雙方你來我往,戰鬥持續了一段時間後,都鳴金收兵,為的是補充點能量,修養調整一下,好進行下一回合的廝殺。

若不是行仁義,秦穆公早就死在韓原了,哪裡還有後來的大秦帝國

在回車的過程中,晉惠公的馬車出事了,陷入了一片泥濘之中,怎麼也出不來。可以想象,在那麼激烈的戰場上,總不能幾個人下車去推吧。晉惠公在馬車上急得跟鍋裡的螞蟻一樣,駕車人也是用力的抽打前面的馬匹,可惜無濟於事。後面的秦穆公一看機會來了,丫丫的,夷吾啊夷吾,真是天助我也,看我不活捉了你!秦穆公的馬車直奔晉惠公,似乎馬上要將晉惠公給擊殺。

晉國軍隊也看到了自己的國君陷入了泥濘,紛紛回救,這一下可坑苦了秦穆公,本想包圍晉惠公,可是被人家來了個反包圍。夷吾在馬車上哈哈大笑,大罵秦穆公愚蠢,而秦穆公也是大罵夷吾卑鄙。在秦穆公即將被晉軍擒獲的緊要關頭,從秦軍中突然衝出一支三百人的敢死隊,他們橫衝直撞,猶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不僅成功的將秦穆公救出,還順手牽羊,反手牽豬的把晉惠公給生擒活捉的,這下子晉軍群龍無首,失去了司令部的軍隊的結局必然是潰不成軍、一瀉千里。

若不是行仁義,秦穆公早就死在韓原了,哪裡還有後來的大秦帝國

這三百人的敢死隊是怎麼回事呢?原來他們都是生活在城外的農民,那時候稱為野人。秦穆公有一匹寶馬走失了,跑到了王城城外,被一幫人給擒殺了,結果可想而知,馬肉進去了大家的肚子裡。那後果更加可以預見,官員們要拿這些人治罪,當上報給秦穆公後,秦穆公不僅要求將這些人給放掉,還賞賜了美酒佳釀,並說:“寡人聞古之賢君,愛民如子。今不能因一畜牲而害人命。食馬肉而不飲美酒,易病,賞賜美酒十壇。”吃了君王寶馬肉的野人們,不僅沒被怪罪,還喝上了美酒,這對於他們來說可謂天大的恩情,所以晉軍來犯時,他們當兵入伍,奮力殺敵,尤其是看到秦穆公陷入危險時,他們不惜拼命也要上前,為的就是報答當年穆公的活命之恩。

《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又說“天佑善人。”看秦穆公行仁義、活人命得來好報的事,我們也應該廣積善緣,多去幫助他人,試想一下,如果當年秦穆公處死了那些人,那麼秦穆公必然會死在韓原的戰場上,如此,又哪來後來的秦始皇,哪來的統一的大秦帝國。如果世界少一些邪惡,多一些善良,少一些冷漠,多一些熱情,少一些自私,多一些奉獻,少一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多一些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那麼我們的社會必然是美好的,溫暖的,幸福的,和諧的。

若不是行仁義,秦穆公早就死在韓原了,哪裡還有後來的大秦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