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出太極拳功夫的人,為什麼這麼少?

​太極拳,大家現在看到的太極拳,一般都是陳式太極拳,陳式太極拳和最初太極拳面世時是很不一樣的。

最初面世的太極拳樣式是楊式太極拳,當時,楊式太極拳=太極拳。到了上個世紀五六十年的時候,有一位學過太極拳的前地下黨員顧留馨同志,把太極拳分為五大門派——楊、陳、吳、武、孫

大多數人聽說、知道太極拳,是因為楊家三代在太極拳傳播中,留下了很多傳說故事。不過,他們三代人在傳授太極拳技藝時,是很保守的。練出功夫的都是跟隨楊家10年以上的弟子,所以有句話叫:太極十年不出門。


練出太極拳功夫的人,為什麼這麼少?

其實想想也正常,楊家三代,都指著這門技藝吃飯,如果學生們兩三年都學會了,練出功夫了,都去傳授太極拳,楊家就吃不好這口飯了。在清末民國初年,跟隨楊家三代學拳的人很多,出功夫的很少。畢竟要跟隨十年以上,是很不容易的,至少家裡得有很多銀子供自己學拳吧。所以呢,那些學業有成的弟子,一是花了很多銀子,二是花了很多時間,在這麼一種情況下,練出功夫然後傳拳的楊家弟子,也是普遍很保守。

另一個情況是,上個世紀50年代,全國面貌煥然一新,當時有句口號: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

據顧留馨同志的回憶,由於他的努力,最高領袖,在號召大家游泳、登山、跑步時,也順帶提到了太極拳。最高領袖的話,就是當時各級幹部的行動綱領。於是,國家體育委員會推出了“簡化24式太極拳”、“48式太極拳”、“88式太極拳”等國家套路。所有動作,全都取之於楊式太極拳。隨之而來,全國各地,風風火火,辦起了太極拳教練速成班,然後在各大公園,都開展了免費的太極拳教學活動。這個傳統,現在很多老公園都還有。學太極拳,免費的。


練出太極拳功夫的人,為什麼這麼少?

現在大家知道,本來楊家傳拳就保守,會拳架動作的人很多,練出功夫的人很少。再加上,全國性的快速推廣,直接的結果就是:會太極拳拳架的人極多,多到幾千萬估算可能都保守了,而練出功夫的極少,按我的估算,在中國,可能100人都不到,而高手是更少。相對於幾千萬會打拳架的吃瓜群眾,遇到真有太極拳功夫的人的機率,跟買彩票中大獎差不多了。

太極拳練出功夫,需要正確方法,不是學個拳架動作幾千上萬遍練習就會自動出功夫的。而偏偏太極拳一兩百年的傳承極其保守,根本沒有花精力去研究太極拳的訓練效率,正確訓練方法的掌握者已經淹沒在茫茫太極拳吃瓜群眾中了。

太極拳,這裡指楊式太極拳,由盛極一時,到現在進化到成為公園老年人活動筋骨的玩意兒,這也符合陰陽轉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