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虛其心,實其足

俗語說:“學海無涯,唯勤是岸”。學習太極拳也是一樣,要虛心學習,不滿足於一知半解,不斷提高--要在理論指導下從實踐中去體悟,不斷提高功力。“拳不離手”,走架在足。練功要有“三心二意”。“三心”分別是:虛心,恆心,決心。“二意”分別是:誠意,實意。

太極拳:虛其心,實其足

虛心就是虛懷若谷。從開始學習入門到功力增進,整個過程都要虛心,每一階段都不滿足於小成,虛心求教於明師,多與同學切磋交流,多學、多問、多思索。

古人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索問題,從理性上去學習與落實於訓練實踐,不畏勞地從走架、打手中學習。兩者要互補。尤其對待師長,應恭敬順聽;或有功力過之,而經驗總不及前輩,亦應虛心請益,擇善而從。

陳鑫先生有《學拳須知》訓示後人:“學太極拳不可不敬。不敬則外慢師友,內慢身體,心不斂束,如何能學藝!"“學太極拳著著當細心揣摩。一著不揣摩,則此勢機致、情理,終於茫昧。即承上啟下處,尤當留心。此處不留心,則來脈不真,轉關亦不靈動;一著自為一著,不能自始至終一氣貫通矣!”“學太極拳先讀書,書理明白,學拳自然容易。”

太極拳:虛其心,實其足

恆心就是練功不間斷,長期定時、定地、定量進行練習;這對初學者更為重要。過去有人說:“一日不練全功盡棄”練拳過程其實也是意志鍛鍊的過程。古人有“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之說。即不論氣候變化如何都要調撥好生物鐘,定時練習,養成習慣,有利於姿式的定型,形成條件反射。馬嶽梁先生談怎樣練好太極拳時說:“恆,就是定時、定量;首先是持之以恆,無論是嚴寒或酷暑都不能間斷。其次是定量,根據各人體質和時間制定相應的運動時間和運動量。時間與運動量均需逐步加強,才能逐漸提高水平。

至於誠意,則是一心一意選擇某種太極拳作為健康的運動。學習必須誠其意,對老師的態度也一樣,一定要有誠意求教。各個師傅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同的風格、不同的學問修為。在這老師看來,動作該如此練,但那個老師卻不以為然,認為動作該那樣練。如果你是個初學者,原無定見,不知真諦何在,不懂分析,那就不知所從。所以學習也應有誠意並較長時間固定跟一個老師學習。如果你對他沒有信心,意本不誠就不要學下去,另選高明。

太極拳:虛其心,實其足

實意就是堅持鍛鍊,堅持自修;從築基開始,紮紮實實、一步步提高。經過學習,熟知各流派太極拳的風格和技法特點以後,如果認為哪個流派比較適合自己,是自己喜歡的,就專下心來堅持研究這個流派的拳藝,做到專心致志。

對某種拳法在沒有深厚的基礎和動作定型以前不可今天學學這種拳,明天又練練那種拳。結果任何一種都學得不倫不類。好像套路是能模仿下來了,其中的精髓卻捉摸不著,始終是三腳貓功夫。這不是學習和研究的態度。任何拳種流派都有自己的優勢的,絕對沒有哪種拳是高級的,哪種拳又是低級的道理。

陳鑫先生寫有一首“太極用功七言俚語”其中有句謂:“人言此藝別有訣,往往不肯對人表;吾謂此藝甚無奇,自幼難以打到老;打到老年自然悟,豁然一貫神理妙。回頭試想懶惰時,不是先賢未說到;說到未入我心中,我心反作多煩惱;天天說來天天忘,有心不用何時曉?有能一日用力尋,陰陽消長自有真。每日細玩太極圈,一開一合在吾身。循序漸進功夫長,日久自能聞真香。只要功久能無間,太極隨處見圓光。此是拳中真正訣,君試平心細思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