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四字密訣”探祕

學太極,上漾太極!點擊右上角處“關注”,關注我們!

“禹襄母舅太極拳四字不傳密訣”——敷、蓋、對、吞簡稱“四字密訣”。“此四字無形無聲,非懂勁後,練到極精地位者,不能知全。是以氣言,能直養其氣而無害,始能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矣”。

太極拳“四字密訣”探秘

這顯然不是通俗的太極拳教材。

“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諸家或避之不釋,或其說紛紜而均釋有未安”。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又如何“沾連粘隨不丟頂?” 類似難題在困惑著人們。

“中國之拳術,雖派別繁多,要知皆寓有哲理之技術,歷來古人窮畢生之精力,而不能盡其玄妙者,在在皆是”。太極拳“有相當之哲理存焉”,前人提示我們什麼是打開太極拳寶庫的鑰匙。

太極拳進入世界主流社會的根本出路在於:

1.能夠用科學的方法論對太極拳理論體系進行分析。用全世界都看得懂的邏輯思維方式解釋太極拳深奧獨特的理論體系和運動特點,從根本上揭開太極拳的神秘面紗。

2.把太極拳理論感性的經驗總結統一於科學理性的方法論原則,使太極拳理論客觀上以主觀認知思維方式為主轉換為在理論原則上遠離主觀,達到主客觀辯證統一。

本文是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詮釋“四字密訣”並分析其中的儒道哲學思想的嘗試。

NO.1

“敷:敷者,運氣於己身,敷布彼勁之上,使不得動也”。

“敷、蓋、對、吞”四字排列具有由淺入深的遞進關係。“敷”表現太極拳推手的基本內涵,是讀懂蓋、對、吞的基礎。而理解“敷”的內涵,牽涉到太極拳的一個重要的原理“用意不用力”。


太極拳“四字密訣”探秘


1.太極拳“不用力”是辯證否定的規律

“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的否定,是為發展自身、完善自身的否定,因而彷彿是回到出發點﹙肯定﹚的運動”,“形而上學孤立地、絕對地看待肯定和否定,在絕對不相容的對立中思維。它的公式是:肯定就是絕對的肯定,就是肯定一切;否定就是絕對的否定,就是否定一切。”

太極拳許多問題的分歧實際是兩種否定觀的分歧。

直立行走是人產生“拙力”的原因:人天生會爬,選擇直立行走是騰出兩手進行生產活動,是人進化的必然。嬰兒蹣跚學步時依靠張開兩臂利用肢體重量來保持重心平衡,是因為無力,也就沒有用力。人通過鍛鍊,走路無需靠手臂張開平衡重心,日常行動已輕鬆到不知道自己在用力,實際是形成了在身體不放鬆情況下用肌肉力量平衡重心的“用力”習慣。太極拳“不用力”、“邁步如貓行”就是對於人的天生會爬行的蹣跚學步狀態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彷彿是回到出發點﹙肯定﹚的運動”。這也是老子“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返璞歸真哲學思想的體現。

2.太極拳“不用力”的原則

“用意不用力”是不用後天形成的“拙力”,“立”是關鍵,而體會自己的體重是去除“拙勁”的根本途徑。越是準確體會重量,感覺越是靈敏,“運氣於己身”就是指這種整體放鬆的貫通。 “兩手即平左右之盤也。腰即平之根株也。‘立如平準’,所謂輕重浮沉、分釐毫絲,則偏顯然矣”,“拳者,權也”是指這種稱量重量的感覺。

根據這個原理我們來體會自己的膀子的重量:可以通過別人來感覺,把膀子搭在別人的肩頭,然後想象這條膀子完全不受自己支配,當對方感覺到有重量時,你就是處於放鬆的狀態。還可以讓對方隨意上下移動,重量不變,你的放鬆就是正確的。然後根據對方感覺你重量的不同,自己去體會有重量時你的感受,然後抓住這種感受自己練習抬起手臂。大多數人都能夠從這種練習中感覺到手臂放鬆的沉。

這種別人感覺到重量,而你沒有用力,或者套路練習自己沒有用力但又感覺到自己膀子很沉就是太極拳的“不用力”。通過象“權物”一樣的放鬆與沉的訓練,全身貫通後身體的任何部位都是化解矛盾的組成部分,“動則生陽,靜則生陰,一動一靜,互為其根”,“一身上下都是太極”。也如同給全身裝上了錘頭,“即渾身上下都是拳”,把進攻和防禦有效結合,把局部和整體有機聯繫。

3.太極拳怎樣“粘”

陳鑫說:“黏,如膠漆之黏,”粘是一個多音字,可以念zhān與沾字通用,也可以念nian與黏字通用。黏﹙粘﹚的基礎是確確實實的重量存在。“用力則顯有力,不用力時,則甚輕浮”就不會有粘,“如搭手如皮條搭在敵膊,所以我未用力,敵覺我手重如泰山矣”。“臂膊如綿裹鐵,分量極沉”所以“不用力”並不等同無力。首先你獲得 “一動無有不動”的內勁,然後是在運動中爭取把這內勁“敷布彼勁之上”,“能從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勁之大小,分釐不錯;權彼來之長短,毫髮不差。前進後退,處處恰合”。“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運動中的“走”是“粘”的表現形式,順與背在相互轉換,雙方都通過“粘”搶佔有利之勢,“無過不及,隨曲就伸”運動中雙方就形成了粘在一起的感覺。

4.“敷”是以我為主的“粘”

而“敷”則是雙方你來我往連綿不斷但始終使對手處於被動的境地,“包獲周匝,‘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氣雖尚在自己骨裡,而意恰在彼皮裡膜外之間”。敷就像給對手全身貼上膠布一樣使對手“不得動也”。“不得動”不能解釋為用死勁把人捆住,而是因為我已經掌握了“內三合”的太極拳內勁的整勁,已經諳熟了知彼的“懂勁”,並且在推手中“沾連粘隨不丟頂”進入了“神明”的階段,而對手則處處別手別腳,“不得動”恰恰是通過動來體現的。

NO.2

“蓋:蓋者,以氣蓋彼來處也”。

“敷”字表達推手的內勁,解決了力的性質的問題。“蓋”字指內勁在推手中明確的方位,體現“上善若水”水往低處流的定向是蓋字的核心內涵。


太極拳“四字密訣”探秘

1. 推手是接觸與留餘的平衡

鐵錘如果貼在木板上,鐵錘就顯露不出擊打的優勢。雞蛋運輸中要用稻草或者成型塑料固定,是通過接觸來保證安全。推手中接觸雙方形勢雖有優劣,但雙方均保持迴旋餘地。從安全角度講,這是接觸但留有餘地的平衡,是雙方都能夠接受的安全的底線,是緩衝帶,王宗嶽的《太極拳論》被稱為“推手經驗的總結”就是因為所有的變化全部是圍繞這接觸但都有運動空間的平衡這個底線完成的,“蠅蟲不能落,一羽不能加”不是求分開,而是追求在雙方認可的接觸狀態之中讓對方承擔接觸的負重,這是問題的核心。你只有掌握了“蠅蟲不能落,一羽不能加”的靈敏反應,才可能把自己的體重交給對手承擔,相反也只有掌握了“蠅蟲不能落,一羽不能加 ”的靈敏反應才可能不承擔對方的重量,點到即知才會出現“點到而止”。

2. 推手是預判的技擊

推手的要點是讓對手承擔重量,我沒有用力,但對手在已經承擔我的體重時卻不可能不用力,任何動機都會讓我有所覺察,等於在對方身上安裝了探測器,可以“聽勁”,但此時的優勢不是勝勢,順勢而走擴大有利的處境尋找機會,“機由己發,力從人借”,“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

而被動的一方既不敢貿然攻擊,“用力”易造成“雙重”被人所逞。推手也忌“丟”,“丟”脫離接觸,就容易門戶大開,相對於雙方的接觸狀態,脫離接觸對雙方都非常危險。一方即使想丟,有經驗的對手也會“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雙方同樣需要利用接觸“柔化”轉換,這就是“粘既是走,走即是粘”,通過對危機的提前發現把危機維持在初始階段,並在這危機的初始階段把自己引向安全的方向,並製造對方更大危機的出現。

3 .“蓋”是接觸中有利形勢的爭奪

“以氣蓋彼來處也”是蓋住象水一樣的氣的來的方向。這種“人不知我,我獨知人”主動權完全掌握在我,彷彿把對手籠罩在我的無形之網之下的狀態。陳鑫在《爭走要訣》中說:“兩人交手,各懷爭勝之心。彼此擠到十分九釐地位,只餘一釐,分勝負全在此一釐地位;彼先佔據,我即失敗;我先佔據,彼亦失敗。蓋得勢不得勢全繫於此,此兩人俱到山窮水盡也。當此際者,該如之何?曰:必先據上游。問:如何據上游?頂勁領住中氣,手略提高,居於敵手之上。身略前侵逼,迫彼不得勢。”這就是“蓋”。

太極拳所謂“放長”運動,是延伸探測距離,以便提前發現敵情並給自己留足轉換空間。

推手有約定俗成的規矩才會出現“觀耄耋御眾之形,快何能為?”陳鑫《擖手三十六病》說明了三十六種推手中被稱之為“病”的違規動作,﹙當時也稱為打手、擖手﹚那是相當嚴格的限制規則。所以雙方不以幾局決勝負的比賽為目的,尤其不能受時空的限制,這種接觸基礎上的技擊是“懂勁”到“神明”的練功方法,才可能出現不以勝負為目的卻以輸贏見分曉。破壞了這些條件,只爭輸贏而不在乎提高,光有接觸而又沒有留餘,雙方視若寇仇推手也很容易變成角力。所以不能脫離特定環境去強求規範。

NO.3

“對:對者,以氣對彼來處,認定準頭而去也”。

1 .“對”字的主觀能動性

“對”字表達的是戰術策略時機成熟時的果斷主動出擊。“對”是“問勁”的試探,也是主動出擊,“對彼來處,認定準頭”就是指掌握出擊的部位和時機,指對手“舊力略過,新力未發”形成了“落空”。

陳鑫注音“空,宜讀去聲”,按現代漢語應讀第四聲,與通常讀空為第一聲,詞意大相徑庭。第四聲“落空”是空檔、空子,包括了對手的所有失誤,也包括第一聲的落空。從主動攻擊的意義上講,陳鑫的註解無疑最接近於武禹襄主動出擊的含義。

太極拳“四字密訣”探秘

2. 太極拳“否定之否定”的週期性

既然是主動出擊,就必須保持衝擊力,而這是“非懂勁後,練到極精地位者”的階段。“當一個週期完成時,彷彿出現了向出發點的復歸,週期的最後一環即否定之否定階段,重複第一環即肯定階段的某些特點、特徵、特性”。

太極拳發勁符合“不用力”的原則,但卻不是不用力,而用力又不是用拙力。從“懂勁”到“階及神明”的幾層功夫,說到底就是不同階段的不同主要矛盾的確定和克服的過程,每個週期矛盾的轉化和解決,是一次質的飛躍。“任何現象,發展到底,轉化為自己的對立物”,這和老子“反者,道之動”、“有、無相生,……恆也 ”驚人的一致。

有人認為《太極拳論》否定了“手慢讓手快”,所以太極拳“不以速度、力量取勝”,這是一種誤解。武禹襄詳盡的發勁的論述,“ 發勁如放箭”,快疾在轉瞬之間,力量極大,可以達到人的能力極限。“以柔克剛”是因柔能生剛,而能剛卻用柔,所以“柔能克剛”。慢與柔是一種策略,是“弱者,道之用”,但並不因此否定“動急則急應”。武禹襄在某些方面超越了“推手經驗總結”的範圍,更傾向太極拳散手,這是對字和敷、蓋最大的區別,這使太極拳搏擊適應於更為廣大的範圍,更具現實意義。

這說明太極拳推手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有所變化。而練習的不同階段、不同場合、不同對象、不同目的,同一時期的推手也可能存在不同的表現形式。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同一個人的拳理著作卻出現看起來相反的觀點的原因,對於這樣的反差,我們不能簡單做非此即彼的否定或肯定。

NO.4

“吞:吞者,以氣全吞而入於化也”。

1. 氣與古代哲學思想

莊子說:“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漢代研究者認為:“太極為氣混而未分的狀態,即元氣”。“氣”也早已作為一種美學觀念運用於美術、書法。中醫更把“氣”作為看病的依據。

東漢趙曄《吳越春秋》“越女論劍”所說:“布形候氣,與神俱往”,就是武禹襄的“以氣運身,務順遂,乃能便利從心”。而 “內實精神,外示安儀”則改動為“內固精神,外示安逸”引用在《十三勢形功心解》。

“ 四字密訣”從頭到尾都談氣,其實是通過氣這一古今各家學派、各個領域共認、思維與物質共存的載體,巧妙地表達不同或者相同的哲學思想,也把許多複雜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現象、可談的和不可談的內涵,都用一個“氣”字“不言而喻”“一言以蔽之”。說有還無,說無又有,畫龍點睛,意在言外,留下豐富的想象。把複雜內涵的不可表述變為可能,是極為聰明的選擇,這也是“四字密訣”寫作特點獨到之處。

2 .“吞”表現為一種境界

“吞” 是 “上窺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的“至人”境界。“無形無聲”卻需要練到“極精地位”才能夠掌握,這是有形到無形,從有法到無法,從物質到精神的昇華。如果說前三個字還有內功修為和技戰術的成分,那麼“吞”字是已臻化境的霸氣,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一種“大象無形”。

3. 武禹襄生活年代的歷史背景(1812—1880)

武禹襄從青年時代開始就經歷了1840年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割讓香港;“1850年太平天國起義到1873年回軍消滅,前後凡24年,中國幾乎極大部分化為戰場”;1851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1860年咸豐帝倉皇出逃,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 馬同文抄譜為亦畬1867年之譜”,由此判斷1867年之前武禹襄已經寫下“四字密訣”。國難當頭他不可能置身事外,設身處地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南宋詞人辛棄疾的“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以氣全吞”寄託的是武禹襄對於英雄氣吞山河的渴望,具有特定的歷史背景。武禹襄太極拳理論講發勁、講“純剛”,恰恰是因為當時國家民族的積弱。武禹襄身為貴族家庭書香門第,雖然早年學習過紅拳,但與反清迷信會黨性質的武術門派結交的可能性卻很小,採用“不傳密訣”的方式未嘗不是為了避嫌。

太極拳“四字密訣”探秘

4 .“吞”的儒家思想

“是以氣言,能直養其氣而無害”、“氣以直養而無害”,取之於《孟子》。孟子認為思想意志是氣的統帥,氣是充滿人的身體的兵卒,思想意志到了哪裡,氣就隨之在哪裡;人不應該崇尚意氣用事,這也就是武禹襄所說“心為令,氣為旗”。

“氣以直養而無害”具有儒家特定的含義:指氣要以正直端方的品格作為養料,象對秧苗一樣養護不去傷害。“非義襲而取之也”,孟子舉揠苗助長說明何為有害於養氣。

“養氣”要“配義與道”:﹙義:宜,《說文解字》﹚;氣的培養要配合相適宜的原則和規律,才能成就“至大至剛”,“無是,餒也”,所以才有成語“理直氣壯”。這既是儒家養生之道也是修為之道。

“ 尚氣者無力”,“尚”違背了孟子“氣次焉”的主從關係,所以無力。“養氣者純剛”就是“以直養而無害”“至大至剛”。孟子的“浩然之氣”,更多是精神力量至大至剛,但“氣以直養而無害”卻也是太極拳內氣修煉的正確方法,這與莊子的至人“不射之射”是相通的,這方面儒、道並無衝突。氣的含義既有物質的氣血、內氣,也是思維的道義與品格和精神的勇氣。

除李本外其它版本寫為“又曰:……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氣如車輪,腰如車軸。”“有氣”和“無氣”的合理性,是這個特定的語境所決定的,因為全句強調的都是“氣”的微觀表現,“有氣”與“無氣”之“氣”指的是“濁氣”。

而 從 “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須要從人,不要由己;從人則活,由己則滯。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此處前後句全是宏觀的原則。它與前者看起來的矛盾現象,其實是微觀與宏觀觀察角度不同,具體與抽象內涵的外延有別所決定的,只是在各自的段落強調有所側重,所以李本和其他版本雖然出現不同卻並不矛盾。

但不能用“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中“氣”的特定含義解釋“氣以直養而無害”之“氣”,在這裡把“直養”之“氣”,理解為“無氣”就與儒家歷史典故失去聯繫,與武禹襄讀書人身份不符,任何解釋必定非此即彼,“四字密訣”也隨之難以自圓其說。

“四字密訣”涵蓋極為豐富卻表述極為簡單,這巨大反差和“無形無聲”的抽象性,決定了它邏輯外延的不確定性。過分強調某一方面,往往顧此失彼,非此即彼又常常掛一漏萬。過分具體可能類似盲人摸象,苛求真實又可能尋枝摘葉,因為無法窮盡所有可能的存在,思考就應該還在繼續。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racleitus)的名言:“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在太極拳理論研究中,方法和過程往往比結論更重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早已超越了簡單的“蒐集材料的科學”或者“整理材料的科學”,而馬克思主義哲學也早已成功運用於社會實踐,這是當今中國的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基礎。

【免責聲明】本文文字和圖片來源於網絡,旨在宣傳推廣太極拳,著作權屬於原作者。如原作者有異議,煩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聯繫郵箱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本文文字和圖片來源於網絡,旨在宣傳推廣太極拳,著作權屬於原作者。如原作者有異議,煩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聯繫郵箱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精彩回顧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武式太極拳

鍾振山,武式太極拳第五代中最具代表性的傳承人,武術八段,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式太極拳傳承人

太極拳“四字密訣”探秘

太極拳“四字密訣”探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