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位之謎: 趙光義稱帝是否合法, 誰才是趙光義稱帝最大的敵人。

很多人都知道斧聲燭影,說的是趙光義殺害兄長趙匡胤,篡位登帝的事情。大部分人因此認為趙光義的帝位來得不正,甚至於連不少史學家也這樣認為。那麼趙光義繼承帝位是否有合法性呢?誰又是趙光義稱帝過程中最大的敵人呢?且聽雨絲慢慢道來。

繼位之謎: 趙光義稱帝是否合法, 誰才是趙光義稱帝最大的敵人。


趙匡胤有五個兄弟,他是老二,趙光義老三,老四趙延美,老大和趙五很早就逝世了,所趙匡胤就成了老大。他們兩兄弟很早就跟隨郭威和柴榮南征北戰,在陳橋事變中,趙光義和趙普合謀把趙匡胤推上了帝位。

稱帝后的趙匡胤對於兄弟趙光義、趙廷美很是照顧,據書上記載,只要趙光義和趙廷美病了,趙匡胤必定隔幾日就親自上門探視,有時候甚至親自試藥,可見三兄弟感情之深,或者說趙匡胤這位兄長很愛兩位弟弟。稱帝后第四個月,趙匡胤要遠征,奉命留守開封的是趙光義,官位是大內都點檢,而趙匡胤就是憑此職位稱帝的,但他一點也不擔心趙光義,可見他對趙光義的信任。

繼位之謎: 趙光義稱帝是否合法, 誰才是趙光義稱帝最大的敵人。


杜太后逝世以後,趙光義更是升任開封府尹、同平章事,在當時,同平章事就是宰相,書上記載有一次,趙匡胤的宰相離職,正好有一件事需要宰相蓋章,趙匡胤本來想自己蓋,趙普以這是宰相的權責為由拒絕,趙匡胤馬上就想到了趙光義,由趙光義蓋章,事情才算搞定,後來趙普就被任命為宰相。

宰相之位還是次要的,開封府尹才是趙光義最重要的職位,在五代十國的時候,如果皇帝想讓誰當太子,就會先任命他當開封府尹,因為開封府尹是直接守衛京師的長官,而在當時,皇帝的權限也僅限於京師附近(其它地方都是屬於節度使的),未來的皇儲肯定先要到這裡歷練,建立人脈關係,為將來稱帝作準備。趙光義為開封府尹,意味著趙匡胤已經想要他繼承皇位。

繼位之謎: 趙光義稱帝是否合法, 誰才是趙光義稱帝最大的敵人。


如此看來趙匡胤很早就計劃讓趙光義接位,杜太后死前,趙匡胤又聽從太后的吩咐,立了個金匱之盟,雖然有人對是否有此盟約持懷疑態度,但有很多史書記載了此事,盟約的真實性還是不值得懷疑的。

趙光義成為開封府尹以後,慢慢的就變了,在以前,因為趙匡胤的江山還沒穩固,趙家是一體的,所以趙光義盡心盡力的輔助兄長,但現在帝位已穩,趙光義就開始考慮起自己的權力問題。

繼位之謎: 趙光義稱帝是否合法, 誰才是趙光義稱帝最大的敵人。


正當趙光義躊躇滿志,準備將來繼承帝位時,他碰到了一位敵人,這位敵人就是趙匡胤最忠心的臣子,趙宋開國功臣之首趙普。趙普很早就跟隨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據書上記載,趙弘殷病的時候,趙普伺侯他比伺候親爹還好。趙匡胤對趙普很尊重,稱帝以後的趙匡胤還稱趙普的老婆為嫂子,幾乎所有的大事都會與趙普商量後再執行,趙普任宰相長達十年。

趙普也很忠心於趙匡胤,趙宋的很多政策都是趙普的建議。不過,趙普對於趙匡胤要傳位給趙光義很反對,因為他明白,所謂兄終弟及只會給國家帶來不穩定,有一次兩個還因為此事爭吵,趙匡胤說傳位於趙光義以後,他還會傳會給自己的兒子。趙普的回答是:“到了那個時候恐怕就由不得你了。”

趙普不但規勸趙匡胤,在行動上也反對趙光義,開封府尹的判官劉嶅受賄,趙匡胤本來想看在趙光義的面上放過他,趙普卻堅持認為不可以,多次上書,最終劉嶅還是被免官,賄賂者則被流放,這件事明裡是處罰劉嶅,暗地裡卻是告訴趙光義,只要有我趙普一天,你就得給我老實待著。趙光義任開封府尹後,趙普擔心他兵政大權一把抓,會危害到趙匡胤的皇位,所以使了個手段,讓趙匡胤軒免了趙光義殿前都虞候之職。

後來還發生了很多類似的事,雖然趙普是真心實意的替越匡胤著想,但趙匡胤最終還是站在弟弟這邊,免了趙普的相位,讓他回家養老,還升趙光義為秦王。趙光義登上帝位後曾感嘆,如果趙普還在相位,他是不可能取得皇位的。

繼位之謎: 趙光義稱帝是否合法, 誰才是趙光義稱帝最大的敵人。


讀史明志:趙匡胤毫無疑問是個仁義之君,他開始的時候讓趙光義繼承自己的皇位,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在五代十國時期,一個年弱的君主鎮不住那些驕兵悍將的,趙光義只比趙匡胤小十二歲,比趙德昭大十二歲,是長君,這樣才可以保住趙氏江山。

但是隨著政權的穩定,趙匡胤的長子趙德昭(實際上是排行第二,老大趙德秀早亡)也成年,特別是趙光義網絡人才,大有與趙匡胤一爭高下的趨勢,趙匡胤也想過削趙光義的權,可惜趙匡胤畢竟太過仁慈,他只是想通過各種手段,讓趙光義感恩兄弟情深,放棄異想。他還讓趙德昭、趙德芳兄弟出來接見朝鮮的使者,大有讓他們替代趙光義的想法,而看到事態不對的趙光義則提前下手,桃子還是讓趙光義摘了,罵名卻是趙匡胤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