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郭子儀等九節度使率兵20萬,卻為何打不過史思明的5萬兵馬?

微笑琳----


公元757年6月,唐肅宗李亨在靈武繼位後的第二年,大唐帝國與回紇結成同盟,正式發起對安史叛軍的反攻,僅一天時間就攻克被安史叛軍所佔據1年之久的長安城。隨後又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把洛陽城也給收復。

在這種背景下,中原地區的唐軍也開始全線反攻,河北地區的24個郡,有17個郡直接掛起大唐的旗幟。於是叛軍紛紛投降,安祿山也在絕望之中被兒子安慶緒殺死。第二年9月,唐肅宗令郭子儀、李光弼等九路節度使共計20萬大軍圍攻安慶緒,打算一舉清剿安史叛軍。

十月,唐軍抵達安慶緒駐守的鄴城,郭子儀最先發起進攻,他先派三千名弓箭手事先做好埋伏,接著指揮自己的部隊佯裝潰逃,叛軍著急追趕他們,結果不小心落入郭子儀提前設好的陷阱,被打得慘敗而歸,安慶緒的弟弟安慶和也被唐軍俘獲,安慶緒只好退守相州,並派出使者向屯兵范陽的史思明求救。

然而,史思明卻直接將安慶緒派來的使者斬殺,同時上書朝廷,說自己願意就此歸降朝廷。肅宗得到報告後十分高興,立即封史思明為歸義王,兼范陽節度使,他的七個兒子都被授予中央高級官員。接著,史思明在朝廷徵召下,率領麾下共計13萬大軍傾巢出動,也來到相州圍攻安慶緒。



到此為止,安史之亂似乎終於要走向結束。對於唐肅宗來說,他也必須要開始考慮下一步的佈局。因為,安祿山自然是大唐的禍患,但郭子儀、李光弼等政府軍也不可不防。事實上,在收復長安和洛陽後,郭子儀、李光弼等人的地位就已經高到不能再高,以至於唐肅宗都不知道該拿什麼來封賞他們。

現在,安史之亂平定已經只差最後的臨門一腳,唐肅宗自然不用再擔心他們,但圍攻安慶緒的這九路節度使的勢力卻日漸高漲,儼然已經成為比安祿山更可怕的潛在威脅。因為,這些政府軍無論是從人數還是戰鬥力,都要遠勝安史叛軍,如果不提前構建好防範措施,就算剿滅安史叛軍,也還會有王祿山、李祿山站起來。

在這種背景下,等到這場最後的相州圍攻戰時,唐肅宗為防止某個節度使借勢做大,就沒有設置元帥一職,而是讓郭子儀、李光弼等九個節度使各自為戰,同時讓太監魚朝恩坐鎮中軍居中協調,並對他們進行節制。



唐肅宗的這種行為,自然讓這些軍方大佬非常不滿意,因為現在叛軍還沒有被消滅,皇帝就用太監來壓制軍人;如果等叛軍被消滅後,軍人們還有活路嗎?所以,等到魚朝恩坐鎮中軍後,九個節度使開始各種牴觸和不配合。

本來,這九個節度使之間就是相互誰也不服誰,誰也不肯接受誰的命令,現在他們更有理由不去配合對方,因為他們的理由實在太充足,總而言之,魚朝恩一個爛太監,懂什麼軍事?他讓我配合某某節度使,完全就是瞎指揮。

在這種內鬥、扯皮和相互推諉之中,大唐軍隊的戰鬥力,自然很難發揮出來,甚至內部還會使各種絆子。而與此同時,安慶緒將大燕皇帝的位置贈送給史思明,成功將史思明再次拉攏回來。於是,在史思明和安慶緒的合作下,很快將大唐軍隊打得大敗而歸。

據說,當時唐軍死傷慘重,死亡的將士屍體被埋葬在相州城北一個南北斜長5裡的大坑裡,被人稱之為“萬人冢”。直到明代,這裡還能看到“萬人冢”的遺蹟。這戰過後,郭子儀則被唐肅宗解除兵權,閒賦在家;史思明則正式稱帝,自稱應天皇帝,年號順天,立妻子辛氏為皇后,封兒子史朝義為懷王、周摯為宰相、李歸仁為將軍,改稱范陽為燕京。安史之亂平定也變得遙遙無期。


我是趙帥鍋


唐乾元二年(759)三月,郭子儀、李光弼、李嗣業等唐軍名將率領的九節度20萬大軍,在鄴城為史思明所敗,諸軍皆潰,成為唐軍在安史之亂中哥舒翰靈寶之戰後的又一次戰略決戰慘敗。叛軍重新勢大,大唐朝廷也由此基本喪失了徹底平定安史之亂的能力。鄴城之戰也成為唐朝後期100多年藩鎮割據的前奏。

唐軍在這次關鍵戰役中的慘敗,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組織圍攻鄴城時間過晚,讓安慶緒恢復了實力,唐軍圍城久攻不下師老兵疲,二是唐軍舉國之兵缺乏統一指揮,三是安祿山叛亂起來特別是史思明再次叛亂後,唐軍中的胡漢矛盾和對立在關鍵時刻嚴重影響了唐軍戰鬥力。

(鄴城之戰形勢圖)

至德二年(757)正月,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所殺。至德二年(757)九月和十月,唐軍先後收復長安洛陽,隨後史思明也投降歸順,被封歸義王,安祿山叛亂看起來馬上就要徹底平定了。剛剛從洛陽逃出的安慶緒手中實力很有限,但唐軍並沒有抓住這個機會徹底消滅安慶緒。安慶緒逃回鄴城後收攏兵力,實力大大增強。一直到將近一年後乾元元年(758)九月,唐朝廷才組織大軍討伐安慶緒,隨後在衛州大敗安慶緒軍,乾元元年(758)十月,唐朝大軍開始圍攻安慶緒的老巢鄴城。

但安慶緒的實力已經得到很大恢復,在唐軍圍攻安慶緒的同時,史思明已經再次反叛大唐朝廷,唐軍在攻城的同時時刻也面臨著史思明援軍來援的風險。攻打堅城的同時要防備強大的外部援軍,軍事上的形勢相當不利。

從乾元元年(758)十月到乾元二年(759)三月,唐軍五個多月時間的攻城雖然讓安慶緒處境相當困難,但最終也沒有攻下鄴城。唐軍在攻城戰中也損失很大,名將鎮西節度使李嗣業戰死。李嗣業是出身於安西的名將,曾經參與過怛羅斯之戰,征戰萬里功勳卓著,安史之亂爆發後帶領一部分安西軍入援與叛軍作戰。

長期攻城不下,損失很大,唐軍的士氣也受到很大影響。

唐軍這次討伐安慶緒,基本動員了所有能參戰的有戰鬥力部隊,可謂舉國之兵盡出。從軍事上考慮,大軍必須設置統一的統帥,令行禁止才能正常作戰。但朝廷對舉國之兵讓一人掌握不放心,沒有設置統帥,只讓宦官擔任觀軍容宣慰處置使,作為監軍居中聯絡協調各軍。一隻缺乏統一指揮的大軍,在戰事關鍵時刻自然會爆發出戰場上致命的種種問題。

唐軍的九節度大軍,最有戰鬥力的郭子儀的朔方軍、李光弼的河東軍、以及李嗣業的鎮西北庭軍,其中以郭子儀的朔方軍最為重要。安史之亂前,唐朝的各節度使大軍,胡兵胡將已經佔據很大比例,朔方軍也是一隻胡兵胡將在其中有重要地位的軍隊。

安祿山叛亂以及隨後的史思明再次復叛,讓很多人對軍隊中的胡人有很大負面看法,認為難以信任。在軍隊內部,這種思潮也有很大影響。唐軍中此時有很大比例的胡兵胡將,胡漢矛盾自然也成一個很大的隱患。

乾元二年(759)三月初六,唐軍在史思明在鄴城北邊大戰。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炅等部先與史思明交戰,雙方均損失慘重,魯炅中流矢,未分勝負。

之後郭子儀部與史思明交戰時,發生了嚴重的內訌事件。史思明再次叛亂時,朔方軍內部的漢將牙前兵馬使吳思禮發表言論:“思明果反,蓋蕃將也,安肯盡節於國家?”。吳思禮的這種不信任胡將的言論大大得罪了朔方軍中有特殊地位的胡將僕固懷恩。與史思明激戰時,僕固懷恩射殺吳思禮,聲稱吳思禮在戰場戰死。

僕固懷恩的行為,讓朔方軍內部陷入混亂,郭子儀本人也懷疑僕固懷恩準備叛亂投靠史思明。此時突狂風大作,吹沙拔木,天色也突變陰沉能見度很低。本來疑懼之下的朔方軍潰逃而去,其餘諸軍隨後也潰逃而去,唐軍大敗。

史思明隨後處死安慶緒,成為新的叛軍首領,隨後洛陽再次被叛軍佔據,叛軍聲勢不下於安祿山剛剛叛亂之時。

鄴城慘敗後,郭子儀也被朝廷解除兵權,長期在長安閒居。直到廣德元年(763年)吐蕃入侵時才再次被啟用。


仁勇校尉






乾元二年(759年)正月初一,史思明在魏州城北興築高臺,自稱大聖燕王,雖尚未稱帝,但已表明他準備取安慶緒而代之了。攻克魏州後,史思明狡猾地逡巡觀望,不再進兵,只派部將李歸仁率1萬步騎兵進駐距相州城30裡的滏陽(今河北省磁縣),對安慶緒遙作聲援,準備坐山觀虎鬥。 李光弼見史思明攻下魏州後逗留不進,於是向監軍魚朝恩建議道:“史思明按兵不動,是在等我軍懈怠、疏於防備,到時他再率精兵突襲。我軍應分兵兩路:我自率軍與朔方軍(郭子儀部)圍逼魏縣,向其挑戰,史思明對嘉山之敗心有餘悸,定然不敢出兵;留下的七路大軍足以圍困相州城。如此僵持下去,日子一久,相州城必被攻克。若安慶緒一死,史思明便無驅使部眾之名,軍心必然動搖。”但魚朝恩認為唐軍兵多,攻克相州城不在話下,根本不聽李光弼之言,各節度使亦互相推諉,態度模稜兩可。俗話說“蛇無頭不走”,由於無人統一指揮調遣,唐軍各自為戰,只是繼續圍困相州城。

事實上,相州城根本沒有魚朝恩想的那麼好攻。唐軍從乾元元年冬圍困至乾元二年春,長達半年,各部唐軍是互相觀望,屢攻不下。鎮西、北庭節度使李嗣業不忿,親自引兵攻城,不料中流箭受傷,不得已躺在營中休養。夜間,他聽到外面金鼓齊鳴,以為與叛軍交戰,遂從病榻上一躍而起,大喊殺敵,以致箭創崩裂而死。肅宗聽聞傷痛不已,追贈李嗣業為武威郡王,諡號“忠勇”。

郭子儀等部見久戰無功,遂加緊圍城,築造營壘兩層,挖壕溝三道,將相州城圍得密不透風;並堵截漳水,使其倒灌入城,城中井水皆從井口溢出,城內房屋全都被淹,叛軍軍只得搭起木架住在上面,形勢可謂危如累卵

狡猾的史思明終於有了行動,見唐軍久攻不下,就親率大軍從魏州來援,直指相州城。他不與唐軍直接接戰,而是命各將領在距相州城50裡處紮營,每營配戰鼓300個,不斷擂動,虛張聲勢震懾唐軍。史思明又命令每營選出500精銳騎兵,每日前往城下劫掠騷擾,一旦唐軍出擊他們就四散而逃,各回本營,騷擾之下,唐軍士氣消沉,疲憊不堪。

三月初六,史思明認為決戰時刻已到,此時,號稱60萬的唐軍步騎兵在流經相州城之北的安陽河(今洹水)北岸佈陣,史思明親率5萬精銳迎戰,雙方激戰多時,死傷略等。激戰之中,淮西節度使魯炅被流箭射中,率軍退走。郭子儀正在其後,受到敗兵衝擊還來不及結陣接替,突然一陣大風颳來,飛沙走石,不見天光。雙方驚恐不已,盡皆崩潰:唐軍向南逃命,燕軍則向北狂奔。拋棄的鎧甲、武器、輜重隨意堆在路上,無人拾取。郭子儀率兵拆毀河陽橋,退保洛陽,原來的1萬匹戰馬只剩下了3000匹,10萬件鎧甲武器幾乎全部喪失。

洛陽百姓聽說60萬唐軍頃刻間星離雲散,大為驚恐。人們爭相逃亡,奔入山谷之中躲避,一時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洛陽留守長官崔圓和河南尹蘇震則一口氣逃到了襄州(襄陽郡)和鄧州(治今河南省鄧州市)。各鎮節度使經此大敗,分別退回各自轄地,潰敗士卒如同土匪,沿途燒殺搶掠,連地方官都不能制止,只有李光弼與王思禮兩部軍紀嚴明,緩緩而退,實力絲毫未損。


征服者帖木兒


我們先要知道安史之亂是在唐玄宗末年是唐代宗初年(755年-763年)由安祿山、史思明發動,因此,這次事情也叫安史之亂,雖然,最終給平定,但是歷經七年的戰爭,給中國後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帶來嚴重的影響,安史之亂也是中國歷史上重要事件,,而這一場戰爭導致唐朝由盛轉衰,從此大唐盛世一去不回。



我們在來說安史之亂的原因,主要是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雖然,在唐玄宗開元年間,社會經濟空前發達,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是,這個時候,土地兼併嚴重,導致均田制破壞而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實行的一種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以及唐朝統治階級的腐化導致人民負擔加重要老百姓進入水生火熱之中,加之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民族之間矛盾、中央地方之間矛盾等最終導致安史之亂的爆發。



我們來說說758年唐肅宗命令郭子儀、李光弼等將領率領20萬大軍進攻安慶緒,開始唐軍的攻勢還是很猛的,攻下衛州,迫使安慶緒退到鄴城,這一切的順利預視著唐軍可能很快就有擊敗安慶緒,在郭子儀下令圍城及水灌鄴城,導致其連連損兵折將,無力再戰,沒辦法只能堅守鄴城,沒辦法只能派出了人馬去找史思明救援,雖然,史思明率軍打敗了唐軍,但是,其援而不救,在等待時機。

我們來說說這一戰唐軍派出的軍隊,其實,可以說雖然聲勢浩大,但是,魚龍混雜,可以說這樣的軍隊沒有一個很好的指揮官,肯定對後期的戰鬥產生影響,這一戰有郭子儀和李光弼兩位大將領銜,沒有一個真正的元帥,而太監魚朝恩來擔任監軍,更導致各大節度使誰也不服誰,為之後戰爭埋下了隱患。

雖然,其十二月攻下衛州,但是一直等待到隔年二月出戰,而這一導致了經過幾月圍城的唐軍,軍隊疲憊,士氣不振,而史思明一直在等待機會,就在這個時候他出兵,勝率就會大大增加,因此,他選擇了出兵。

嚴重的內訌,導致了唐軍內部誰也不服誰,雖然,唐軍剛開戰的時候雙方傷亡差不多,但是,後來郭子儀和史思明交戰的時候,唐軍的內部矛盾爆發,漢胡之間將領的爭吵,導致了了軍心不穩,在加上在開展時候,來了一場大風,導致敵我難辨,導致雙方互不相似,最終就九大節度使,各自率部逃跑,最終,導致官軍戰敗。

這一戰後,太監魚朝恩將慘敗的罪責全部誣陷郭子儀,導致郭子儀給奪走兵權,直到後來吐蕃入侵後才再次啟用。



這一戰的戰敗分析為這幾個原因

第一、未確定指揮權,導致九節度使誰也不服誰,雖然,此戰聲勢浩大,並有郭子儀和李光弼兩位名將領銜,沒有一個真正的元帥,而太監魚朝恩一個門外漢來擔任監軍,更導致各大節度使誰也不服誰,為之後戰敗埋下了隱患。

第二、未把握戰機,李光弼建議過分兵圍攻魏州史思明,但是,魚朝恩未同意,硬是要大軍繼續圍困鄴城,導致大軍疲憊,以及沒什麼士氣,軍心不穩,再加上糧道給斷,到導致這戰必敗。

第三、未在適合時間叛軍致命一擊,唐軍在收復長安後,未及時追擊安慶緒,導致其有了足夠時間恢復,到後來,在進攻安慶緒那個時候他已經恢復了實力,史思明也開始重新和唐軍作戰。

這一戰戰敗後,導致了唐軍沒有了繼續平定叛軍的能力,也導致為患唐朝一百多年的藩鎮作亂的開始。


莫地方


這場戰打的很詭異,郭子儀還沒有來得及佈陣,結果狂風忽至,飛沙走石,樹木連根拔起,瞬間天地間一片灰暗,然後雙方撤軍,唐軍這邊各回各地,各找各媽;叛軍這邊,史思明帶領部隊進了鄴城,順便殺死了安慶緒自立。從表面看來,號稱60萬的唐軍就是因為這詭異的大風敗給史思明的5萬大軍的,但實際上,唐軍的失敗並非偶然。

758年九月,唐肅宗命郭子儀、李光弼等(王思禮、魯炅、李奐、許叔冀、李嗣業、季廣琛、崔光遠、董秦)共九位節度使和一個兵馬使率兵20萬攻打安慶緒部。唐軍在十月攻下了衛州,殺死了安慶緒的弟弟安慶和,又在鄴城附近斬殺叛軍3萬多人,可以說,在最開始,唐軍還是很給力的。但是,後來安慶緒退到鄴城,郭子儀和李光弼下令圍城並且引水灌城,安慶緒不得不派薛嵩(薛仁貴的孫子)去找史思明搬救兵,為了說動史思明出兵相救,安慶緒答應讓位於史思明。於是史思明就帶著13萬兵馬從范陽出發來救援安慶緒。

史思明並沒有直接對唐軍開戰,而是先在十二月攻下了魏州,然後在魏州按兵不動,一直等到二月才進軍鄴城,當時唐軍已經包圍鄴城四個月之久,軍隊疲憊,士氣不振。三月,雙方開戰,李、王、許、魯最先與史思明交戰,雙方傷亡情況差不多,後來郭子儀領兵趕來,還沒有來得及佈陣,就來了一折大風,然後雙方驚懼撤軍,只是唐軍這邊節度使們大多直接回了治所,而史思明卻集結部隊開進鄴城,殺死了安慶緒等,順便接收了安慶緒的勢力。唐軍就這麼敗了,敗得莫名其妙,又敗得理所當然。

下面四姑娘就來分析唐軍失敗的原因:

首先,唐肅宗給了叛軍重整旗鼓的時間。756年,李亨登基為帝,九月就開始派李豫、郭子儀等討伐叛軍,一直到第二年的十月,安慶緒帶著為數不多的士兵逃回了相州,而安祿山早已經被自己這個兒子殺死了。當時的大唐已經收復了長安和洛陽,如果繼續追擊安慶緒,應該很快就能平定叛亂。但是這個時候的唐肅宗卻停了下來,他沒有時間管叛軍的事情,迎回太上皇李隆基以及鞏固自己的權力才是首要的任務,所以一直等到一年後的九月才又討伐安慶緒,而這個時候的安慶緒實力已經恢復的差不多了,投了唐朝的史思明也已經重新作亂了。

其次,唐肅宗不設元帥。以郭子儀和李光弼為首的九個節度使外加一個兵馬使率20萬大軍討伐叛軍,後來更是又大範圍增兵,但就是這樣規模的作戰,唐肅宗卻沒有設置元帥,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兩唐書中記載唐肅宗不設元帥的理由竟是郭子儀和李光弼功勳差不多,讓誰來做都很難統帥大軍,先不說這個理由牽強不牽強,更要命的是,唐肅宗竟讓太監魚朝恩做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監督各軍,成了實際的“元帥”,讓一個外行來干涉內行打仗。在759年的正月,李光弼就建議分兵進攻在魏州觀望的史思明,結果魚朝恩就是不肯,硬是又等了兩個月,等著史思明尋找到合適的戰機來了。

再次,錯失戰機。正如上文所說,魚朝恩拒絕了李光弼的建議,還是讓大軍繼續圍困鄴城,鄴城久攻不下,士兵們早已經疲乏了,哪裡還有什麼士氣,軍心不穩,騷動不斷。而且,史思明在二月準備進攻唐軍的時候,已經派人截斷了唐軍的糧道,沒有糧食,這仗註定打不長久。

綜上,在一陣大風之後,大唐的節度使們撤軍直接撤回了治所,而史思明成了最大的贏家。戰後,魚朝恩在唐肅宗面前誣陷此戰失敗全拜郭子儀所賜。然後郭子儀就被召回京師,兵權被奪。


尚宮女史


756年李亨登基為帝,757年正月,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所殺,同年9月和10月,唐軍先後收復長安洛陽,史思明投降被封歸義王,安慶緒從洛陽逃亡鄴城,如果繼續追殺安慶緒,很快就能平定叛亂,但唐肅宗此時將迎回太上皇李隆基以及鞏固自己的權力視為第一要務。

758年9月唐肅宗命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和一個兵馬使率兵20萬攻打安慶緒部,10月唐軍攻下了衛州,殺死安祿山之子安慶和,安慶緒退到鄴城,郭子儀下令圍城並且引水灌城,安慶緒率軍抵抗,連連損兵折將,無力再戰,只好龜縮鄴城固守;安慶緒以‘禪讓皇位’為條件向歸順朝廷也就半年又叛反的史思明求援,史思明當即便派出人馬前去救援,但卻只讓援軍屯紮於滏陽觀望,援而不救,遙為聲勢而已。

唐軍這次討伐安慶緒,可謂舉國之兵盡出,如此重大的軍事行動、龐雜的軍隊,必須任命一位功高望著的將軍統籌全局、指揮作戰,可唐肅宗認為郭子儀和李光弼二人資歷相當,功高而震主、朝廷失去掌控,所以唐肅宗沒有設置元帥,更要命的是,唐肅宗竟讓太監魚朝恩做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監督各軍,成了實際的“元帥”,讓外行領導內行,九大節度使平起平坐,誰也沒有資格指揮誰,為後來的慘敗埋下巨大隱患。

唐軍圍城已長達半年,糧草短缺,前線將士半飢半飽,士氣低落,沒有統一元帥主事,九路大軍各自為政,‘神通大將’李嗣業見諸大將皆觀望不戰,便獨自披堅執銳率部出戰,不料出師未捷身先死,李嗣業的意外身亡,官軍將士陷入悲痛之中,同時也影響了士氣。

史思明畢竟是沙場宿將,他抓住了官軍乏糧、驕怠、無帥的癥結,他先是派出若干小股遊擊精騎襲擾官軍後方,縱火焚燬糧草輜重,加重官軍糧荒,亂其軍心;見計謀得逞,史思明便率軍逼近鄴城,下戰書,與郭子儀等約3月初六會戰。

唐軍以郭子儀的朔方軍最為重要,其中胡兵胡將佔據很大比例,安祿山叛亂以及隨後的史思明再次復叛,讓很多人對軍隊中的胡人有很大負面看法,胡漢矛盾尖銳突出,成為很大隱患。

759年3月初六,唐軍與史思明在鄴城北邊大戰。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炅等部先與史思明交戰,雙方均損失慘重,魯炅中流矢,未分勝負。

郭子儀部與史思明交戰時,漢將吳思禮一通不信任胡將的言論大大得罪了朔方軍中有特殊地位的胡將僕固懷恩,與史思明激戰時,僕固懷恩射殺吳思禮,聲稱吳思禮在戰場戰死。僕固懷恩的行為,讓朔方軍內部陷入混亂,郭子儀本人也懷疑僕固懷恩準備叛亂投靠史思明。

就在這節骨眼上,趕巧狂風驟起,霎時間吹沙拔樹,天昏地暗,咫尺難辨敵我,酣戰中的兩軍將士皆大為驚恐,嚇得轉過身子撒腿就逃。官軍向南潰退,叛軍向北潰逃,各軍皆將雙方的潰退誤以為是己方的敗潰,於是九大節度使大多各自率部而遁,結果官軍就真的變成了全軍大潰逃。

鄴城慘敗後,魚朝恩在唐肅宗面前誣陷此戰失敗全拜郭子儀所賜,郭子儀兵權被奪,直到763年吐蕃入侵時才再次被啟用。

史思明挾‘大勝’之威,殺掉安慶緒,回軍范陽。四月中旬,史思明於范陽自稱‘應天皇帝’,國號大燕;接續安祿山繼續禍亂大唐,大唐朝廷也由此基本喪失了徹底平定安史之亂的能力,鄴城之戰也成為唐朝後期100多年藩鎮割據的前奏。


美麗青春您真痘


蔣介石為什麼會輸到解放戰爭,一句話來形容,就是蔣介石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統一過中國!蔣介石的政權內部派系林立,各大派系之間又互相立小山頭,誰也不服誰,最終導致的結果,一旦爆發全面戰爭,蔣介石的軍隊會將過半的經歷損失於內耗之中,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看解放戰爭期間,很多的國民黨軍隊互相之間都不救援,這種奇葩的情況會出現,政權都面臨即將顛覆的命運,自己的生死在前方猶未可知,就在這個時候還想著把自己的隊友給弄死的這種將領,你是沒有辦法想象這樣的時代,但是這確實發生過,而且我們所要講的這次的故事的主角郭子儀率領的20萬唐朝軍隊也是問題所在。

安史之亂所持續的時間很長,這一點讓人感到很意外,因為在安祿山死了以後,事實上安史叛軍內部派系林立,十分混亂,此時唐朝軍隊又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一鼓作氣,那當然按時,叛軍沒有辦法,無力迴天,這是事實。可是就是這樣,大唐王朝仍然給了安祿山和他的叛軍一點兒機會。

此時,安史叛軍內部,安慶緒殺了自己的父親安祿山,然後奪得了他夢寐以求的皇帝位置,但是這個時候,郭子儀率領的唐朝軍隊連戰連捷,打到了安慶緒的城門之下,20萬唐王朝軍隊面臨的幾萬叛軍,怎麼著也是手拿把攥的事情,這個時候你是子孫,尤其是唐玄宗的那倆兒子,又開始給安史叛軍送大禮。

20萬軍隊確實軍隊很多,但是派系複雜,號稱有九路大軍,九六大軍,咱先不論這久路大軍名頭有多麼響亮,光著指揮權的問題就亂得足夠讓當時的前線指揮部頭疼不已。一般來講,遇到這種情況,派遣一個德高望重的,而且跟個大派系都有關係的,能夠有能力的將領過來指揮,這是最好的事情,所以大家就說郭子儀和李光弼這兩個人能力強,服役的時間長,而且在朝內很高的威望,讓這兩個人的其中之一來當前線的指揮官,這是最好的結局,但是李姓子孫這個時候多疑的毛病又犯了。

安史之亂名義上是一次背叛,但是事實上對於各大軍閥來講,這是一次刷功勞和搶領土的最好的時機,大家可以去參考一下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以後,(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各地的軍閥迅速做大的這種情況,所以理性子孫覺得這個時候不能夠讓這些將領去殺功勞了,應該派一個屬於中央派系的人過去監管一下這些人,並且把這次最大的功勞攥在自己的手裡面。

那也太了一個太監叫魚朝恩,過去作為這次名義上面的總指揮官,有這個人做總指揮官,一旦安史叛軍徹底被剿滅了,最大的功勞肯定是這個太監了。

但是這個太監卻把這一次行動看成是一次撈錢的行動,沒錯,地方派系給你用,他們要全力,中央派系過來,他們要錢,就這麼一個奇葩的王朝,你說能不衰敗嗎?就這麼著,這個太監開始猜忌他身邊的一些重要將領,其中一個最重要的人就是郭子儀,結果郭子儀,當然他一生可以說活了很長時間,在朝中的威望很高,但是跟他明事理,懂進退是有很大關係地面對這種情況,很顯然,大唐王朝軍對手握勝券也不需要自己出來指揮了,趕緊明哲保身,自己就退了。他這一退不要緊,他一退,李光弼也跟著想退,為什麼?郭子儀替大唐王朝做了那麼多的。功勞,而且是中央派系的,結果被人猜忌到這份地步,那他一個地方派系的手握實權的將領,怎麼可能不受中央的猜忌呢?所以李光弼也想退。這個太監這麼一東折騰,手底下的人一下子開始離心離德了。

不在這個時候,由於前線指揮出現紊亂,此時有些人不聽命令,擅自行動,結果單方面的被敵人給你呀,安史叛軍從局部獲得了勝利,並且利用這一次勝利大肆的打擊大唐王朝軍隊的自信心。與此同時,軍隊內部的矛盾進一步的加劇。

大家都知道,整個大唐王朝真正屬於李姓子孫的軍隊,是郭子儀率領的中央軍,但是中央軍內部真正起到主導作用的,或者是作為先鋒部隊,作為整個軍隊的劍尖的,是朔方軍,朔方軍是一支由少數民族組成的一支部隊,在這種生死存亡之際,有人又開始犯糊塗了!不僅開始猜忌,而且甚至於直接出手辱罵朔方軍的軍事將領。

你說這批人,仗還沒打完呢,就開始想著如何搶功勞的事情,而且開始清理自己內部的事情。那歷史上面死於這種毛病的軍隊還少嗎?恰巧在這個時候主事的人,或者說管理軍隊的人又不是郭子儀和李光弼,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死太監!軍隊內部的混亂,士氣的低迷可見一斑。就在這個時候,安史叛軍由於被逼到了絕路,此時也沒辦法輸死一搏,所以大家也就緊緊的抱在一起,抱團兒取暖。

一邊兒是已經喪失了軍心,而且沒有任何指揮可言的20萬雜兵,另一方面是幾萬士氣正盛,而且哀兵必勝的叛軍,戰爭的結果相信不用再接著說下去了。

挑戰結束以後,郭子儀被解除掉均值,這進一步的傷害了軍隊對於大唐王朝的信任。很多人都說大唐王朝的衰敗始於設置節度使,但事實上大唐王朝自己對於軍人的不信任,和對軍隊內部降臨所做的種種事情,也是這些軍隊最後拋棄大唐王朝的真正原因,雖然安史之亂被鎮壓下去了,但是大唐王朝想要恢復以前的盛況,這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


漩渦鳴人yy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唐范陽、盧龍、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叛反,爆發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叛軍勢頭甚猛,官軍幾無招架之力,東京洛陽失陷。翌年正月初一,安祿山於洛陽僭稱大燕雄武皇帝,國號‘燕’。整好一年,安慶緒弒殺‘父皇’安祿山,自己當上了燕帝。然犬子根本不具備虎父的雄才,沒多久便丟失東、西兩京(洛陽、長安),安慶緒率領殘兵退守鄴郡(今河南安陽市)。留守叛軍大本營范陽(今北京市西南隅)的叛軍悍將、范陽節度使史思明見風使舵,舉地率部歸降了朝廷,朝廷授其范陽節度使,封歸義郡王,仍鎮范陽。

趁著安慶緒勢蹙,朝廷組織大軍攻伐,意圖畢其功於一役,徹底平定叛亂。乾元元年(758)九月,唐肅宗詔令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河東節度使李光弼兩位中興大將率領大軍二十萬征討安慶緒;再加上後來陸續增援的部隊,官軍合起來有六十萬之眾。按理說,如此重大的軍事行動、龐雜的軍隊,朝廷本應任命一位號令三軍的統帥以統籌全局、指揮作戰,而統帥也只能是由功高望著的郭子儀或者李光弼擔任。可由於唐肅宗認為郭、李二將皆為中興元勳,地位、爵位、軍功、名望相當,難相統屬,故不便設置統帥。更重要的是,唐肅宗擔心二位大將功大無可賞(此時二位皆已位列三公,正一品;郭為司空、中書令、爵代國公,李為司徒、侍中、爵薊國公),功高而震主;同時也擔心二人擇一為帥,為帥者風頭過盛,朝廷掌控失去制衡,易出麻煩,故寧可冒著兵家之大忌的風險,也不肯不敢設統帥,而是派了個不懂軍事的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凌駕於眾大將之上。故而龐雜的官軍並沒有一位真正號令三軍的主帥,九大節度使平起平坐,誰也沒有資格指揮誰,誰也不負戰役勝負的責任,為後來的慘敗埋下巨大隱患。

安慶緒率軍抵抗,連連損兵折將,無力再戰,只好龜縮鄴城固守;同時遣使持厚禮書信趕往范陽,向史思明求援,並情願‘禪讓皇位’於他。史思明歸順朝廷也就半年又剛剛叛反,此時他已擁有十三萬兵馬,實力雄厚。他見安慶緒甘願以讓出‘皇位’為酬謝求援,自是大喜,當即便派出一萬三千兵馬前去救援,但卻只讓援軍屯紮於滏陽(今河北磁縣)觀望,援而不救,遙為聲勢而已。

官軍將鄴城鐵桶般圍困起來,修築了兩重城壘,深挖了三道塹壕,並堵塞漳河之水灌城,困守孤城的安慶緒插翅難逃了。看看安慶緒被拖耗得差不多了,史思明遂於十二月自范陽起兵南下,年底攻破魏州(今河北大名府東北)。轉年正月初一,史思明於魏州僭稱‘大聖燕王’。二月中下旬,史思明率領大軍開向鄴城赴援。他命諸將遠離鄴城五十里各自紮下大營,自率大軍屯紮於距離鄴城西南四十五里的安陽城,伺機出戰。

轉眼間官軍圍困鄴城已經半年了。由於官軍圍城曠日持久,官兵也被耗得沒了精氣神兒,早已倦怠鬆懈。六十萬官軍人吃馬嚼的,糧草耗費巨大,後勤保證跟不上,因而軍營糧草短缺,前線將士半飢半飽地硬挺著,弄得士氣也很低落。由於官軍人多勢眾,長圍困城,呈主動態勢,故將士皆產生了麻痺驕傲的輕敵心理。更要命的是,由於官軍沒有號令三軍的統帥,九大節度使只能是各顧各,六十萬大軍分散為九大塊,沒能形成拳頭。

由於官軍沒有大帥主事,九路大軍互相觀望,久圍而不戰,結果空耗得師老氣竭,沒了鬥志。北庭節度使李嗣業是勇冠三軍的猛將,威名震敵膽,人稱‘神通大將’。李嗣業見諸大將皆觀望不戰,便獨自披堅執銳率部出戰。不料出師未捷身先死,李將軍被流矢射中,回營療養;忽聞營外金鼓震天響,知有大戰,遂奮然而起欲戰,誰知創口崩裂,流血數升而殞命。猛將李嗣業的意外身亡,官軍將士陷入悲痛中,同時也影響了士氣。

史思明畢竟是沙場宿將,精通韜略善算計。他抓住了官軍師老、乏糧、驕怠、無帥的四大症結,開始對症下藥了。他先是派出若干小股遊擊精騎襲擾官軍後方,縱火焚燬糧草輜重,加重官軍糧荒,亂其軍心;見計謀得逞,史思明便率軍逼近鄴城,下戰書,與郭子儀等約期會戰。

三月初六日,是雙方約定大會戰的日子。六十萬官軍在鄴城北四里的安陽河(即洹水)北岸列開陣勢待敵,史思明率領五萬精兵出戰。託大的官軍將士果真未拿這點兒兵馬當回事,還以為是叛軍的遊動部隊呢,因而並沒有作出交戰的準備。史思明利用官軍的麻痺輕敵,突然揮軍發起進攻,徑衝官軍的前陣。前軍河東節度使李光弼、淮西襄陽節度使魯炅、關內潞州節度使王思禮、汴滑節度使許叔冀四大將立馬揮師迎戰。

激戰多時,雙方殺傷相當,誰也沒能佔得上風,呈勢均力敵態勢。混戰中,魯炅不幸被流矢射中,負了重傷。其部眾見主將受傷,不免有些慌亂退卻。魯部陣後負責接應的是郭子儀的部隊,而這個‘二梯隊’竟然還沒能來得及排兵佈陣,再經退卻的魯軍一衝擠,就更加沒了陣型,將士也跟著慌亂起來。就在這節骨眼上,趕巧狂風驟起,霎時間吹沙拔樹,天昏地暗,咫尺難辨敵我,這仗還怎麼打?酣戰中的兩軍將士皆大為驚恐,嗷的一聲,嚇得轉過身子撒腿就逃。官軍向南潰退,叛軍向北潰逃,甲仗輜重扔得塞滿道路。而龐雜的官軍由於沒有統帥,導致號令不一,各軍皆將雙方的潰退誤以為是己方的敗潰,於是九大節度使大多各自率部而遁,結果官軍就真的變成了全軍大潰逃。

安陽之戰官軍折損慘重,萬匹戰馬僅存三千,甲仗損失十萬;唯有李光弼、王思禮二將臨危不亂,整勒部隊全軍而還。雙方本是打個平手,可由於大將負傷、風雲突變等原因,官軍稀裡糊塗地渡河南撤,史思明‘大獲全勝’,真是撿了個天大的便宜;而唐肅宗只能是窩囊地吞下自己釀造的苦酒了。

官軍全線崩潰,郭子儀被迫切斷要塞河陽橋(在今河南孟津縣東、孟州市西南黃河上),派兵防守洛陽的外圍重鎮河陽(今河南孟州市西),自己退保東京洛陽。

待風息天朗,史思明探知官軍大潰退,趕忙撒出軍隊打掃戰場,獲得大量戰利品。史思明挾‘大勝’之威,殺掉安慶緒,回軍范陽。四月中旬,史思明於范陽自稱‘應天皇帝’,國號大燕;接續安祿山繼續禍亂大唐。

安陽一役,六十萬官軍對陣十三萬叛軍,九大節度使也多為名將、猛將,史思明又屢屢是郭子儀、李光弼手下敗將;無論是兵力對比,還是大將素質,官軍皆佔盡優勢,完勝應該毫無懸念。可由於朝廷措置失當,未設討伐軍統帥,致使前線官軍出現了無帥、師老、乏糧、驕怠的現象,並最終導致不應有的全線崩潰。安陽之戰敗延緩了朝廷平叛進程。此役過後,官軍處於被動防守狀態,而史思明則趁勢坐大,稱帝建國,與大唐分庭抗禮,使安祿山之亂演變為安史之亂,進一步給國家和軍民帶來了更加深重的災難。


用戶97166608897


安陽之戰發生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兩軍參戰兵力,官軍兵為六十萬,史思明部十三萬;雙方各以約半數的兵力投入戰鬥。從戰況看,雙方殺傷相當,未見勝負;只不過因為突變的天氣與官軍誤判等原因,史思明撿了個大便宜,僥倖獲勝罷了。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唐范陽、盧龍、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叛反,爆發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叛軍勢頭甚猛,官軍幾無招架之力,東京洛陽失陷。翌年正月初一,安祿山於洛陽僭稱大燕雄武皇帝,國號‘燕’。整好一年,安慶緒弒殺‘父皇’安祿山,自己當上了燕帝。然犬子根本不具備虎父的雄才,沒多久便丟失東、西兩京(洛陽、長安),安慶緒率領殘兵退守鄴郡(今河南安陽市)。留守叛軍大本營范陽(今北京市西南隅)的叛軍悍將、范陽節度使史思明見風使舵,舉地率部歸降了朝廷,朝廷授其范陽節度使,封歸義郡王,仍鎮范陽。

趁著安慶緒勢蹙,朝廷組織大軍攻伐,意圖畢其功於一役,徹底平定叛亂。乾元元年(758)九月,唐肅宗詔令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河東節度使李光弼兩位中興大將率領大軍二十萬征討安慶緒;再加上後來陸續增援的部隊,官軍合起來有六十萬之眾。按理說,如此重大的軍事行動、龐雜的軍隊,朝廷本應任命一位號令三軍的統帥以統籌全局、指揮作戰,而統帥也只能是由功高望著的郭子儀或者李光弼擔任。可由於唐肅宗認為郭、李二將皆為中興元勳,地位、爵位、軍功、名望相當,難相統屬,故不便設置統帥。更重要的是,唐肅宗擔心二位大將功大無可賞(此時二位皆已位列三公,正一品;郭為司空、中書令、爵代國公,李為司徒、侍中、爵薊國公),功高而震主;同時也擔心二人擇一為帥,為帥者風頭過盛,朝廷掌控失去制衡,易出麻煩,故寧可冒著兵家之大忌的風險,也不肯不敢設統帥,而是派了個不懂軍事的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凌駕於眾大將之上。故而龐雜的官軍並沒有一位真正號令三軍的主帥,九大節度使平起平坐,誰也沒有資格指揮誰,誰也不負戰役勝負的責任,為後來的慘敗埋下巨大隱患。

安慶緒率軍抵抗,連連損兵折將,無力再戰,只好龜縮鄴城固守;同時遣使持厚禮書信趕往范陽,向史思明求援,並情願‘禪讓皇位’於他。史思明歸順朝廷也就半年又剛剛叛反,此時他已擁有十三萬兵馬,實力雄厚。他見安慶緒甘願以讓出‘皇位’為酬謝求援,自是大喜,當即便派出一萬三千兵馬前去救援,但卻只讓援軍屯紮於滏陽(今河北磁縣)觀望,援而不救,遙為聲勢而已。

官軍將鄴城鐵桶般圍困起來,修築了兩重城壘,深挖了三道塹壕,並堵塞漳河之水灌城,困守孤城的安慶緒插翅難逃了。看看安慶緒被拖耗得差不多了,史思明遂於十二月自范陽起兵南下,年底攻破魏州(今河北大名府東北)。轉年正月初一,史思明於魏州僭稱‘大聖燕王’。二月中下旬,史思明率領大軍開向鄴城赴援。他命諸將遠離鄴城五十里各自紮下大營,自率大軍屯紮於距離鄴城西南四十五里的安陽城,伺機出戰。

轉眼間官軍圍困鄴城已經半年了。由於官軍圍城曠日持久,官兵也被耗得沒了精氣神兒,早已倦怠鬆懈。六十萬官軍人吃馬嚼的,糧草耗費巨大,後勤保證跟不上,因而軍營糧草短缺,前線將士半飢半飽地硬挺著,弄得士氣也很低落。由於官軍人多勢眾,長圍困城,呈主動態勢,故將士皆產生了麻痺驕傲的輕敵心理。更要命的是,由於官軍沒有號令三軍的統帥,九大節度使只能是各顧各,六十萬大軍分散為九大塊,沒能形成拳頭。

由於官軍沒有大帥主事,九路大軍互相觀望,久圍而不戰,結果空耗得師老氣竭,沒了鬥志。北庭節度使李嗣業是勇冠三軍的猛將,威名震敵膽,人稱‘神通大將’。李嗣業見諸大將皆觀望不戰,便獨自披堅執銳率部出戰。不料出師未捷身先死,李將軍被流矢射中,回營療養;忽聞營外金鼓震天響,知有大戰,遂奮然而起欲戰,誰知創口崩裂,流血數升而殞命。猛將李嗣業的意外身亡,官軍將士陷入悲痛中,同時也影響了士氣。

史思明畢竟是沙場宿將,精通韜略善算計。他抓住了官軍師老、乏糧、驕怠、無帥的四大症結,開始對症下藥了。他先是派出若干小股遊擊精騎襲擾官軍後方,縱火焚燬糧草輜重,加重官軍糧荒,亂其軍心;見計謀得逞,史思明便率軍逼近鄴城,下戰書,與郭子儀等約期會戰。

三月初六日,是雙方約定大會戰的日子。六十萬官軍在鄴城北四里的安陽河(即洹水)北岸列開陣勢待敵,史思明率領五萬精兵出戰。託大的官軍將士果真未拿這點兒兵馬當回事,還以為是叛軍的遊動部隊呢,因而並沒有作出交戰的準備。史思明利用官軍的麻痺輕敵,突然揮軍發起進攻,徑衝官軍的前陣。前軍河東節度使李光弼、淮西襄陽節度使魯炅、關內潞州節度使王思禮、汴滑節度使許叔冀四大將立馬揮師迎戰。

激戰多時,雙方殺傷相當,誰也沒能佔得上風,呈勢均力敵態勢。混戰中,魯炅不幸被流矢射中,負了重傷。其部眾見主將受傷,不免有些慌亂退卻。魯部陣後負責接應的是郭子儀的部隊,而這個‘二梯隊’竟然還沒能來得及排兵佈陣,再經退卻的魯軍一衝擠,就更加沒了陣型,將士也跟著慌亂起來。就在這節骨眼上,趕巧狂風驟起,霎時間吹沙拔樹,天昏地暗,咫尺難辨敵我,這仗還怎麼打?酣戰中的兩軍將士皆大為驚恐,嗷的一聲,嚇得轉過身子撒腿就逃。官軍向南潰退,叛軍向北潰逃,甲仗輜重扔得塞滿道路。而龐雜的官軍由於沒有統帥,導致號令不一,各軍皆將雙方的潰退誤以為是己方的敗潰,於是九大節度使大多各自率部而遁,結果官軍就真的變成了全軍大潰逃。

安陽之戰官軍折損慘重,萬匹戰馬僅存三千,甲仗損失十萬;唯有李光弼、王思禮二將臨危不亂,整勒部隊全軍而還。雙方本是打個平手,可由於大將負傷、風雲突變等原因,官軍稀裡糊塗地渡河南撤,史思明‘大獲全勝’,真是撿了個天大的便宜;而唐肅宗只能是窩囊地吞下自己釀造的苦酒了。

官軍全線崩潰,郭子儀被迫切斷要塞河陽橋(在今河南孟津縣東、孟州市西南黃河上),派兵防守洛陽的外圍重鎮河陽(今河南孟州市西),自己退保東京洛陽。

待風息天朗,史思明探知官軍大潰退,趕忙撒出軍隊打掃戰場,獲得大量戰利品。史思明挾‘大勝’之威,殺掉安慶緒,回軍范陽。四月中旬,史思明於范陽自稱‘應天皇帝’,國號大燕;接續安祿山繼續禍亂大唐。

安陽一役,六十萬官軍對陣十三萬叛軍,九大節度使也多為名將、猛將,史思明又屢屢是郭子儀、李光弼手下敗將;無論是兵力對比,還是大將素質,官軍皆佔盡優勢,完勝應該毫無懸念。可由於朝廷措置失當,未設討伐軍統帥,致使前線官軍出現了無帥、師老、乏糧、驕怠的現象,並最終導致不應有的全線崩潰。安陽之戰敗延緩了朝廷平叛進程。此役過後,官軍處於被動防守狀態,而史思明則趁勢坐大,稱帝建國,與大唐分庭抗禮,使安祿山之亂演變為安史之亂,進一步給國家和軍民帶來了更加深重的災難。


風光藝境


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對戰史思明,本來任命兩人中任何一名作為總指揮都行,但肅宗卻用了個昏招,派了個太監魚朝恩作為去做個觀軍容使,監督各位節度使,估計肅宗對這九位節度使也不怎麼放心,這太監在那一通瞎指揮,一個專業的打一個業餘的的結果可想而知,真是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所以嚴格來說不是史思明打敗了九位節度使,是史思明打敗了魚朝恩和他的主子肅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