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霹靂手段-淺析明宣宗朱瞻基如何徹底完成削藩大業

前言: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一代雄主朱棣在北征途中駕崩。八月十五日,皇太子朱高熾在北京登基。可憐朱胖胖當了二十年太子,卻繼位不到一年就駕鶴西去,留下內憂外患的江山給皇太子朱瞻基。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十二日,匆匆從南京趕回的朱瞻基在北京即位登基。

真·霹靂手段-淺析明宣宗朱瞻基如何徹底完成削藩大業

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祖孫三代

此前雖然經過他爺爺朱棣不懈的努力,各地藩王的勢力已經得到了極大的削弱。但現在擺在朱瞻基面前有實力的藩王還有:二叔漢王朱高煦、三叔趙王朱高燧,秦王朱志均、晉王朱濟熿、楚王朱孟烷、蜀王朱友堉、肅王朱贍焰。

從親疏程度上來說,朱棣在位的時候諸王不是兄弟子侄、就是親生兒子,大家和皇帝之間的血緣關係是非常近的。而到朱瞻基作皇帝以後,諸王之中血緣最近的也就是兩位叔父漢王和趙王,其他諸王和他的血緣關係已經有點遠了。因此朱瞻基在削藩的時候手段更加激進,遠比他祖父朱棣少了很多顧忌。

拔出蘿蔔帶出泥:由漢王逆案引發的連鎖反應

  • 起因:漢王朱高煦謀反失敗,削國除爵

漢王朱高煦,朱瞻基親二叔,太宗文皇帝朱棣第二子。漢王仗著自己在靖難戰爭中的赫赫戰功,始終存著奪嫡的念想。永樂十五年三月,朱棣逼著朱高煦到山東樂安州就藩的時候曾經告誡朱瞻基:

吾為君父在上,彼尚敢然,將來何有於爾父子?爾但毋忘吾言,有危宗社者,當為宗社除之。周公誅管蔡,聖人所為也。(《明太宗實錄卷一百八十六》)

當然史書是勝利者書寫的,朱棣肯定是捨不得殺掉漢王的,不排除這段話是明宣宗朱瞻基在修纂《太宗實錄》時候的自己發揮。但無論如何漢王心裡始終是不服氣的,終於在大侄子登基之後第二年的八月初一,朱高煦效法他老爹,也要來個奉天靖難。連討伐檄文也是一樣,他老爹稱齊泰等人是奸臣,漢王則稱夏元吉等人是奸臣。

高煦遣百戶陳剛齎奏言仁宗皇帝不當違洪武、永樂舊制,與文臣誥敕、封贈。謂上不當修理南巡席殿等事,為朝廷過。遂斥二、三大臣為奸臣,而指夏原吉為首,並索誅之。末為危語,以撼朝廷。又為書諭京師公、侯、大臣,指斥乘輿,索誅奸臣,造誣飾詐,極其詆譭。且言已分兵守要害,以防奸臣之逸。(《明宣宗實錄卷二十》)

真·霹靂手段-淺析明宣宗朱瞻基如何徹底完成削藩大業

漢王朱高煦

但是朱瞻基不是朱允炆,朱棣對“好聖孫”苦心孤詣,甚至連御駕親征也要帶皇太孫在軍營的培養此刻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八月十日,朱瞻基留下皇弟鄭王朱瞻埈、襄王朱瞻墡居守北京,自己率領大軍御駕親征。戰爭過程不再贅述,結局就是八月二十一日,朱高煦向大侄子投降服輸。八月二十四日,漢王父子及家屬被押赴北京。

(宣德元年九月)丙申,命行在工部新作館室於西安門內,處高煦夫婦男女。其飲食、衣服之奉,悉仍舊無改。(《明宣宗實錄二十一》)

至於朱高煦後來是否被朱瞻基做了燒烤,史書未載,不敢妄議。但是此後在明朝歷代實錄中再沒有出現過任何有關朱高煦本人和他子孫的活動記錄,這種反常的現象只能說明一件事,漢王一家人死得反常。

  • 經過:趙王朱高燧兔死狐悲,解除武裝

知道二哥造反以後,趙王朱高燧一直就生活在恐懼之中。從現有的史書記載來看,漢王起事之前,和趙王是有過接觸的。因此在八月二十九日宣宗平叛成功,班師回京的時候,戶部尚書陳山建議皇帝移兵彰德(趙王封國所在地)將趙王一併擒拿。在宣宗予以拒絕之後,九月八日參與審訊漢王同黨的法司給出二王勾結的實錘,再次強烈要求逮捕趙王。

(宣德元年九月)戊戌,法司言高煦同謀叛逆者詞連趙王高燧,宜並治之。上曰:“趙王雖其親弟,素無異心,不可問。”(《明宣宗實錄二十一》)

當年十二月,行在戶部四川清吏司主事李儀察覺到皇帝處理漢王之後,不欲再將唯一的叔叔逼上絕路的想法後,獻上“去其護衛,抑其威權”的計策。宣宗在和夏原吉等重臣商量之後,給趙王寫了一封親筆信,隨信附上文武群臣彈劾趙王的所有奏章。朱瞻基在信中軟硬兼施,既提到我已掌握你跟漢王勾結的證據,又提到永樂二十一年常山中護衛指揮孟賢企圖擁立趙王為帝的往事。最後話鋒一轉,給朱高燧指出一條活路,就看這位三叔機靈不機靈了。

(宣德二年正月)丙午,上遂貽書趙王曰:...侄之本心,但欲兩無嫌疑,同享貴富於永遠,非有他也。天地、祖宗鑑臨在上。...(《明宣宗實錄二十四》)

真·霹靂手段-淺析明宣宗朱瞻基如何徹底完成削藩大業

明仁宗、漢王、趙王三兄弟

趙王朱高燧收到這封信之後立刻讀出了其中的意味,他毫不猶豫地向侄子表示願意交出趙王府護衛,只求活命。原文如下:

(宣德二年二月)庚申,趙王高燧奏曰:昨奉敕書,以人言臣速謀不軌,示以奏章。皇上聖仁,俯垂矜念,赦其必死之罪,加以再生之恩,臣不勝感荷。伏惟陛下天地之量,容臣舊惡,當圖自新。然兵衛未除,恐人言未弭。 謹以常山中護衛及群牧千戶所官軍,並儀衛司官校歸之朝廷。 伏望矜從,使得自安,即拜陛下保全之德。(《明宣宗實錄二十五》)

宣宗對趙王的表態非常滿意,最終朱高燧得以在宣德朝善終,享年50歲。

(宣德六年八月)戊午,趙王高燧薨。...上聞訃悼慟,輟視朝三日。遣使致祭,命有司治喪葬,諡曰簡。(《明宣宗實錄卷八十二》)

  • 結果:晉王朱濟熿慘遭株連,晉府廢封

解決完漢王和趙王之後,宣宗下一個目標對準了晉王朱濟熿。朱濟熿是晉恭王第三子,小時候在南京讀書的時候就和漢王朱高煦、周府汝南王朱有爋一起被稱為“無賴三兄弟”

。永樂朝的時候通過誣告長兄晉王朱濟熺成功,被朱棣封為晉王。漢王造反的時候除了聯絡弟弟趙王,同時也聯絡了晉王朱濟熿。至此事發,宣宗將朱濟熿廢為庶人。而晉王府所屬太原三護衛官軍則一併削除。

(宣德二年四月)甲子,敕武進伯朱冕、尚書張本及太原三護衛:晉王濟熿謀為不軌,得罪天地、宗廟,具有顯徵。已恭遵祖訓免為庶人,安置鳳陽。其護衛官軍,除舊撥侍各郡王者不動。其原在大同守備官軍四千人,令總兵官武安侯鄭亨就彼分撥衛所,家屬隨住。見在太原護衛官軍內調三千人,連家屬住宣府,聽總兵官、都督譚廣分撥衛所。其餘官軍、校尉取勘明白, 儀衛正、副改為正副千戶,典仗改百戶、校尉。妳公女戶悉改充軍,就彼分調太原緣邊各衛,家屬隨行。 凡調去官軍及家屬緣途悉給口糧,毋令失所。(《明宣宗實錄二十七》)

宣宗不但一舉拔掉晉府護衛這支強大的兵力,順帶著狠狠打壓了整個晉王系宗室。直到宣宗死後,明英宗才封前晉王朱濟熺之子朱美圭為晉王,按《明史》的說法“晉國絕封凡八年”

政治高壓,不留漏網之魚

處理完漢、趙、晉三王后,朱瞻基並沒有鬆勁。因為在他的名單上還有秦王、楚王、蜀王這幾位既實力雄厚,但又一直奉公守法的親王。對於這幾塊難啃的骨頭,宣宗通過輿論戰頻頻施加壓力,最終迫使各路親王自覺上繳護衛,從而徹底解決了困擾朱棣祖孫三代的藩王威脅中央的問題。

  • 秦府西安三護衛:

宣德四年十月,行在兵部尚書張本突然向宣宗上奏稱永樂十七年秦府安定王朱尚炌謀反,西安三護衛中參與謀逆的人員雖已誅殺,但這些人的老鄉卻仍然當官的當官,當兵的當兵,甚至秦府中還有漏網之魚。根據祖制,這些都屬於政審不能通過的人,不能再留在親王身邊。

(宣德四年十月)丙子,行在兵部尚書張本奏:“安定王謀逆之時,西安三護衛從逆正犯以伏誅。 而同籍為官者尚仍舊任,為軍者仍原伍,亦有遺下人丁皆在秦府。 舊制有過之人,難充護衛隨侍,宜調邊衛。” 上以陝西去甘肅近,令俱發戍甘肅。(《明宣宗實錄卷五十九》)

這純粹屬於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要知道安定王謀反之事距離宣德四年已經整整過去了十年。張本現在突然跳出來舊事重提,背後自然是有所指。緊接著秦府護衛軍張嵩便奏稱秦王謀反。此時距離晉王廢封不過兩年,預感大難臨頭的秦王朱志(土+挈)求生欲非常強,馬上在十二月上奏請辭三護衛。(前秦王朱志均已於宣德元年十月去世。)朱瞻基口中表示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今姑強從,然王不可無侍衛之人,聽留一衛以備使令。其二護衛,令兵部調來北京。(《明宣宗實錄卷六十》)

  • 楚府武昌三護衛

宣德五年三月,平江伯陳瑄派他兒子陳儀向宣宗上了一本密奏。

湖廣,東南大藩。襟帶湖江,控引蠻越,實交、廣、黔、蜀之會。 人民蕃庶,商賈往來,舟車四集。楚府自洪武初立國,有三護衛。 官軍及儀衛司旗校俱無調遣。四五十年之間,生齒繁育,糧餉充積。 造船以千計,買馬以萬數。兵強國富,他藩莫及。 而衛所之官,多結為姻親,枝連蔓引。小人乘時或有異圖,實難制馭。 伏乞皇上勿為疑慮,斷自聖衷。於今無事之時,託以京師糧儲不充。 命重臣與湖廣三司選其護衛精銳官軍給糧與船,令運至北京。 因而留使操備,則剪其羽翼,絕其邪謀,王可以永保國土,而朝廷恩義兩全矣。(《明宣宗實錄卷六十四》)

從陳瑄的密奏中確實可以看出楚府的強大實力,事實上宣宗本人就曾經在宣德初年多次抽調楚府護衛官軍征剿交阯叛賊。因此對陳瑄的密奏,朱瞻基雖然假惺惺地給出一句“鄙哉瑄也”的評價,私下卻讓人把這個消息悄悄捅到楚府去。

真·霹靂手段-淺析明宣宗朱瞻基如何徹底完成削藩大業

楚昭王陵園

果然楚王朱孟烷聽到這個消息後大驚失色,立刻派儀賓魏寧,長史楊振上奏朝廷:“

府中三護衛願留一衛,請以二衛歸朝廷。”朱瞻基像收到秦王上奏一樣假意推辭一下下後就欣然接受了。

(宣德五年十一月)壬子,改武昌中護衛為武昌護衛。調左護衛於東昌,改為東昌衛。右護衛于徐州,改為徐州左衛。(《明宣宗實錄卷七十二》)

之前晉府的太原三護衛都還是就近調撥,而楚府武昌左護衛調撥山東,右護衛調撥徐州,和原封地武昌路途遙遠,絕無可能再重新勾結。由此可見朱瞻基對楚府的猜忌之心有多重。

  • 蜀府成都三護衛

在秦府、楚府相繼繳械之後,蜀王朱友堉也終於坐不住了。在朝廷無形壓力的壓迫之下, 宣德六年六月,蜀王朱友堉奏請成都三護衛中以中、右二護衛歸朝廷,留左護衛官軍供役。

上嘉其能省約,從之。命都督王彧,兵部侍郎王驥持書諭王所歸二衛,皆令赴南京。所過給糧與舟,仍命彧等途中善撫綏。(《明宣宗實錄卷八十》)

(宣德六年九月)丁丑,改成都右、中二護衛官軍之調南京者,為龍虎左、豹韜左二衛。(《明宣宗實錄卷八十三》)

溫情脈脈的面紗下面依然是猙獰的面目,成都二護衛官軍被千里迢迢安置到南京,足可體現朱瞻基對蜀王府的“信任”。

  • 肅府甘州二護衛

宣德七年七月,肅王朱瞻焰奏稱:“甘州中、右二護衛官軍皆聞逸無差遣。欲止留一衛,請以一衛歸朝廷助備邊。”雖然肅王動作最慢,但是戰略目的已經達成的朱瞻基並未追究,只是表示“今叔以國中無事,而為朝廷慮邊,足見至親體國之篤。” 遣都督僉事王彧,副都御史賈諒赴寧夏將一衛官軍挈家屬赴甘州,補前、後二衛守備之數。

真·霹靂手段-淺析明宣宗朱瞻基如何徹底完成削藩大業

肅王府遺址

結語:至此,藩王們強大的都軍事實力被徹底剪除,在明太祖朱元璋戰略構想中應該起到拱衛王室作用的藩王們都成了無牙老虎。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發生後,宣宗朱瞻基長子朱祁鎮被俘,第二子朱祁鈺被立為新皇帝。當朱祁鈺向宗室親王發出勤王令,可惜像當時仍在世的肅王朱瞻焰搜光家底也只能拼湊出五百人的勤王部隊而已。再遙想永樂七年淇國公丘福北伐失利之後,朱棣下達全國總動員令,光秦王府和慶王府就能調集護衛官軍19000人。真是此一時彼一時,真是削藩一時爽,一直削藩一直爽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