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老師隔靴搔癢,學生兩極分化,家長的這些報怨火了

從2月17日起許多地方,都進行了“停課不學”,有的地方還進行了錄播或直播,到今天為止已經三個星期了,最開始的各種網播翻車事件和趣聞到現在是少了不少了,學生的新鮮勁也少了,家長也煩了,今後的網課會越來越難上,效果可能會越來越差。很多老師都在說,累死了,又沒有什麼效果,可還得繼續,我們該怎麼辦?

網課:老師隔靴搔癢,學生兩極分化,家長的這些報怨火了


01老師:隔靴爬癢抓不住學生,累

老師們上網課的方式五花八門,有直播、錄播、有在釘釘的,有在荔枝微課的,有在騰訊課堂的,還有在QQ直播間或直播和在線教育平臺的,也有通過QQ,微信等即時通信進行指導和講解,但是無論老師們採用何種方式,都有種拳頭打空氣的感覺。

網課自主性很強,有許多學生多天沉底,不出來冒泡,無論你用什麼辦法就是不動,而有一部學生採取種辦法應付,還有的拖延。老師們對網絡課程的方式感到尷尬。一方面,他們希望盡一切可能在雲端監督學生,但面對來自網絡的數據反饋,他們不知道是否應該相信。

為了克服這些問題老師們想盡辦法,有的老師每天,都會使用課前檢測的方式開課。這樣做的目的是試圖找出學生對舊知識的掌握程度。另一個作用是讓學生使用此方法代替打卡。還有的老師讓小組長清理人數在上課。

網課:老師隔靴搔癢,學生兩極分化,家長的這些報怨火了


雖然不允許強迫學生打卡,但家長會要求老師照顧好每一個學生。對老師來說真的很難。也有老師通過提問點名回答的方式來監督學生。也有的老師通過發題收作業來監督,但是無論怎麼做都只能看到那些認真的孩子,成績差的始終是神龍見首不見尾,黃鶴一去無音信。許多老師都有同樣的困惑,沒有辦法只是能選擇相信學生。發出感慨什麼方式都不如與學生面對面。

有老師爆料:班上一學生她缺席在線課程。與父母聯繫後,她得知孩子早上睡過頭,這個同學還經常在上課時做其他事情。她是一名典型的“網課學困生”,在網上課堂上學習困難。面對這種情況,老師只能提醒她,這是老師目前唯一可以履行的義務。還有一個老師說:班上一學生不上線,老師打電話,孩子的媽媽說:家裡沒有網絡,手機流量用完了,不上了。

老師除了要備課。改作業,還要上報各種數據,填各種表冊,完成各種臨時任務,一天要在家長群,學校工作群,班主任工作群,年級工作群,少先隊工作群,學科工作群中來回穿梭,有是弄得頭暈腦脹。

一位爆料說為聯繫家長收集學生信息,他一小時打了二十幾個電話,結果運營商短信通知,疑似誘騙,暫停服務,手機鎖定。

總而言之這一久累,效果不好。我們該怎麼辦?

網課:老師隔靴搔癢,學生兩極分化,家長的這些報怨火了


02學生兩極分化:

網課自主性非常強許多老師都擔心,疫情過後,學生之間的差距必須拉開,對於意識強的學生來說,網絡課就像助推器,有很大的積極激勵作用。對於自控能力差的學生來說,這相當於變相放長假。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表現的兩極分化程度越來越大,這是所有老師都關心的問題。

有一部學生則因為家庭經濟或無手機,或者無網,一些山區的孩子則更是困難,網絡不好時斷時續也必然影響學習效果。

第二部同學是不適網課,有學生抱怨幾個小時的疲勞之後,我什麼也沒學到。老師提出的問題都是電子版的。我還要把它抄下來,抄就浪費很長時間。

網課:老師隔靴搔癢,學生兩極分化,家長的這些報怨火了


而有一些學生沒家長監管,要麼不學,要麼網上找一個答案或者照抄同學的答案傳給老師。

考試對於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是公平,這個時候誰更自律,誰時間的使用效率更高,誰就更能在未來的考試取得勝利。誰不認真,就在開學後拉開更大的差距。

03家長的抱怨

這一久由於網課家長與子女是摩擦不斷,杭州一家長在朋友圈發文:“網課不到十分鐘,母慈子孝瞬間崩塌”感嘆到:“啊這神獸,還是留給宅家辦公的人吧!”這句話不到一天時間更刷爆杭州家長的朋友圈。

四川一家長說:“一日三餐+辦公+神獸=我要瘋”也是火了一把。

網課:老師隔靴搔癢,學生兩極分化,家長的這些報怨火了


假如在網上提一個問:

如果明天學校開學,讓孩子們重新上學,您作為父母怎麼看?

@有同學的父母可能會說,“我必須冷靜地對我的兒子說:‘寶貝,你明天就要上學了。媽媽我想把你留在身邊啊’”

實際上,心裡面早就喜上眉梢,歡呼雀躍轉體360°,然後托馬斯迴旋,但這些都不足以表達家長內心的興奮和喜悅。

央視主持人說:如果您想問父母何時最不高興,那一定是輔導作業的大麻煩!您可以烘烤,手工製作,使用計算機並瞭解生活。您精通十八般本領。你有三頭六臂,從金烏西沉到薄霧黎明,整個社區都能聽到你的吼聲,而你必須停下來告訴自己,這個孩子是自己的,無論如何也不能扔掉他,總之一句不談論學習,父親和藹,兒子孝順,家庭和睦,談論學習,雞飛狗跳,嗷嗷大叫。

網課:老師隔靴搔癢,學生兩極分化,家長的這些報怨火了


​概括起來:宅家學習,父母不慈,子女亂叫,莘莘學子變成了 “網課學困生”。

一位網友調侃說:在線課堂太難了。家長至少需要建立六個支持小組:1.技術支持小組(數據下載和打印,網絡調試,視頻切換); 2.監督管理小組(禁止步行,喧鬧,小動作); 3.服務支持小組(茶水烹飪,各種道具); 4.攝影和錄像小組(錄像照片收集痕跡); 5.聯繫交流小組(始終注意釘釘、微信,QQ群信息)6.安全團隊(防止第二個孩子隨時帶著玩具衝入現場)這帖子也在網上走紅。

學生被迫在家中接受知識的洗禮。父母在家中體驗在線辦公室+在線課程。他們承受著雙重壓力,一團糟。

孩子的鬧鐘一天要響七八次,家長是督學加書童兼班主任,要幫助孩子制定周計劃,日計劃,還是要幫孩子歸納總結,找學習漏洞。如果每天每週都按計劃完成,那麼應該祝賀你們家了。

網課:老師隔靴搔癢,學生兩極分化,家長的這些報怨火了


最後作者要提醒大家:必須讓學生知道,這個特殊時期的意義不是假期延長。除了教科書中的知識外,學生還應具有社會責任感,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一定能夠成功。

網課從現在這種情況來看,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各方反應也不好,但是網課也是可以改變的,目前通過各方努力,基本上都在適應了,在疫情得到徹底控制之前,為了學生安全,上網課是最好的辦法,所以網課可能是目前最主流的學習方式,就疫情消退後,怕也是一種主要的學習方式了。

各位是否同意作者觀點,同意請點贊分享,有不同意見請在討論區留下寶貴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