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孩子宅家线上学习,但其实,我们都欠孩子一堂课

“告别”是人类绕不开的话题。我们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生处处是离别。死亡是所有人的宿命,总有一天会来。但是,作为一个凡人,如何优雅地和世界告别,你知道答案吗?

不,我不知道。从小爸妈都对我说,人死了就会升天,会在天上保佑后代。我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我害怕靠近垂死的人倒是真的。我印象里,祖母临死前瘦的像一具骷髅,躺在医院病床上,浑身插满了管子,然后等待着死神把她带走。我也只是怯怯地隔着玻璃远远看了一眼,就被我妈拉走了。

因为大人们说,小孩子看不得这样的场景,会做噩梦的。

于是,我从来没有真正地认识死亡,更不知道人老了,如何优雅地面对死亡。而关于死亡这件事,我上学时,从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直到疫情期间宅在家,我在豆瓣阅读上无意看到一本书《最好的告别》,才发现死亡并不可怕。

疫情期间,孩子宅家线上学习,但其实,我们都欠孩子一堂课

1、尊重生命的自然进程

在这医疗水平不断进步的年代,病人家属把病人生命的余日交给医生,不管病人身体和心理上的舒适度,只求医生全力抢救。这个过程可能会花费整个家庭终身的积蓄,也挽救不了病人的性命,但是依旧有95%以上的家属选择不计代价,全力挽救。

于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 病人没法跟自己的至亲再多说几句再多看几眼,浑身插满了管子,仓促地在痛苦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柴静曾经就报道过一个老人的故事。

一位老爷爷因为肺部阻塞感染,造成急性呼吸衰竭,被家人送到医院抢救。

老人早年就跟老伴讲过,自己将来一旦治愈无望,就不要再抢救了。但当他的病急性发作的时候,家人还是舍不得。

于是,老人在医院里经历了了一轮又一轮的抢救,维持,抢救,再维持,如此循环。

最后,家人为了延续他的生命,选择了插管治疗。


于是,他的咽喉被切开,一根拇指般大小的呼吸机导管,从他脖子中间的气管插进去。
医生说,他已经不可能脱离呼吸机生存,最多的时候,他身上要同时插五到六根管子:胃管、静脉导管、尿管……
老人常常被痛苦折磨得说不出话,只能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清醒的时候,老人用口型对老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恨你”、“恨死你了”。
4年后,老人带着痛苦离开人世。而全家人也背负了一身债,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疫情期间,孩子宅家线上学习,但其实,我们都欠孩子一堂课

本书的作者阿图·葛文德提出,与其让病人在痛苦中离开,不如在最后的日子里,让病人舒舒服服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生命是一条单行线,生老病死的进程不可逆。正是如此,末期病人和老人才会成为无效治疗和精神照顾缺失的牺牲品。不可逆的抢救,对病人反而是一种伤害。

2、我们为什么要思考死亡?

思考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正如《死亡哲学·耶鲁大学第一公开课》这本书中说到,这世界有件事是确定无疑的:最终我们都会死亡。死亡虽然是每个人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

所以,至于人类为什么要思考死亡,那些理由不仅仅是在生命的尽头或者是生命枯萎时才变得紧要,而是在人的生命过程中都紧要。思考死亡,让我们更珍爱生命,更珍惜生活,更懂得生命的价值。

人虽然会死,但是他在生命历程中,给别人造成的印象,给社会创造的价值却永恒存在。大到改变世界,小到生儿育女,甚至你做的每一件事,和别人说的每一句话,都被在乎你的人牢记着。

疫情期间,孩子宅家线上学习,但其实,我们都欠孩子一堂课

记得小时候看的动画片《大耳朵图图》,其中有一集是,图图爸爸教图图认识死亡。

图图幼儿园的一个生物课堂上,有个老师说到鹦鹉的平均寿命只有七年。小朋友们听了之后非常的伤心。觉得七年之后鹦鹉就离开了世界。而且还联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这让他们更难过了。回家之后更是茶饭不思,觉得所有人都会慢慢离开这个世界。


后来周末,爸爸妈妈就带图图去看画展散心,希望缓解他的不开心。


看到了毕加索的画,爸爸告诉图图:虽然毕加索爷爷死了,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很多画。大家只要看见画,就会想到毕加索爷爷,那么他的生命,就永远的活在这些画里面,陪伴着我们。


后来下午一家人去公园草地上玩。图图看见一片树叶枯萎掉下了,就问爸爸“它死掉了吗?”

爸爸跟他说:它表面上看起来是死了,但是它会化作肥料,变成大树的营养物质,明年大树就能长出很多新的树叶来,这个就是这片树叶留个这个世界的礼物。


图图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不是画家,也不是音乐家,他们又能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礼物呢?爸爸妈妈告诉他:他们留下礼物很多,其中最大的礼物就是图图,送给了这个世界一个可爱的孩子。


所以,图图后来明白了:人活着,生命的意义就是不断的给这个世界留下礼物,这样我们就能永远的活下去,活在我们留下的礼物里。


疫情期间,孩子宅家线上学习,但其实,我们都欠孩子一堂课

这部动画片,关于生命意义的解释特别让人触动。所有人都会死,但是我们要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留下“礼物”,让那些活着的人,因为我们曾留下的这些东西,而时常想起着我们。所以思考死亡,是让我们活着的时候,多创造价值,多给世界留下“礼物”。

3、中国为什么缺乏死亡教育?

白岩松说,在我们的教育里,一直缺席死亡这一课。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是小学生,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一是,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有回避死亡的倾向。

提到生命,大多数人会感到敬畏;而提到死亡,大多数人都会忌讳莫深。在我们的文化里,“死亡”是忌讳的字眼,很多爸爸妈妈会刻意回避孩子的死亡教育。然而,“死亡”却是无法避免的,当我们的亲人离世时,孩子必然会有自己的感触。

古人的观点是:不谈论死亡,就是最好的心理防御,我们不应该去主动涉及死亡。这种观点很被动,如果我们不去探讨它,我们又如何去对待即将离开的亲人?既不触碰禁忌,又何谈接受和面对?这不可能办到。

家里有亲人去世了,面对小孩子的询问,成人往往用“去了遥远的地方”来敷衍搪塞,并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可能是大人们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谈论这个话题,也或者是为了保护孩子,但是,这种缺失的死亡教育并不能让孩子得到保护。

疫情期间,孩子宅家线上学习,但其实,我们都欠孩子一堂课

二是,应试教育体系下,死亡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现在大的教育环境下,小孩子的学习压力其实也很大。很多父母他们自己也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教育,所以也没有科学的方法来教会孩子认识死亡。学校里,文化课也被安排的满满的,就算有哪个学校推陈出新,开展“死亡教育”的主题讨论,也会引来家长的不满。

我读大学期间,给一家儿童教育机构做过辅导老师,其中有死亡教育的课程环节。我们还没有正式上课呢,很多家长看到课表就来投诉,说这样会吓着孩子,这种晦气的东西不能这样明讲,长大了孩子自然会懂,结果那节课就不了了之。

疫情期间,孩子宅家线上学习,但其实,我们都欠孩子一堂课

4、我们应该如何开展死亡教育?

01 从绘本和动画开始,带领孩子认识死亡

在欧美国家,死亡教育已成为小孩子的必修课。有一本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就用孩子的口吻讲述了一个爷爷和孙子告别的故事。类似的绘本还有《小小的她的来访》、《我永远爱你》。

还有一部评分特别高的电影《寻梦环游记》,这部电影值得每个家长带着孩子看看。它对死亡的规则,有一个充满善意和爱的解释。

无论是电影还是绘本,都是帮助孩子逐渐形成死亡的概念,帮助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死亡,明白死亡是我们必然要经历的过程,生命有开始就有结束,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则。生命到了这里,就该让它自然地离开。

疫情期间,孩子宅家线上学习,但其实,我们都欠孩子一堂课

02 让孩子体悟四季转换,认识生命轮回

对于死亡,再小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直接或间接的体验,回避死亡话题,反而会压抑他自然的生命体验和感受。家长可以用比如拟人的方式解释“死亡”这一生理现象,不要回避话题。

比如,给孩子看一颗大树,你让他知道大树有生长,有开花,有结果。然后到了秋天,会有落叶,落叶就相当于大树的死亡,但是落叶的养分又给予了树根,然后明年春天又长出新叶子。这就是生命生生不息的过程。

孩子们都有感知力的,我们可以帮助引导,感受生命的伟大,也尊重生命的自然规律。在孩子提出“人为什么会死”这一问题时,我们能坦然地回答,而不是遮遮掩掩,那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疫情期间,孩子宅家线上学习,但其实,我们都欠孩子一堂课

03 构建孩子的精神内核,用爱意驱散恐惧

《蓝色的天空》一书中写道:

离开的人永远也不会回来,或许他们住在天堂里,或许他们游荡在一个未知的时空,或许他们如烟尘般消失地无影无踪。但无论如何,爱他们的人会一直寻找,永无止境,因为寻找爱的过程同时也会获得爱。

之所以人会害怕死亡,害怕消失,其实是害怕被遗忘。但是我们有一种方法可以驱散这种恐惧——学会爱。跟死亡相比,爱要更绵长恒久,它是我们死后都不会忘记的事,像是永不熄的灯,照亮着亡者的内心。

面对亲人的离开,不要过度悲伤,而是带着他们对我们的爱,好好的生活,将这份爱传递给更多的人。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我们可以为世界创造自己的价值,给更多人留下“礼物”。

就算多年以后,我们从地球上消失了,我们的爱和“礼物”还留存着,会有很多人记得你,想念你。这时候,死亡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孩子有了这种精神内核,就会更客观的看待生老病死,不再畏惧,也不因亲人离世而过度悲恸。

疫情期间,孩子宅家线上学习,但其实,我们都欠孩子一堂课

写在最后

一直以来,我们对待生老病死常常持回避的态度,但是衰老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怎么面对生命的枯萎和老去,如何让孩子理解生命的自然规律,都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上海市教委的一项调查指出:在抽查的2500名中小学生的取样中,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有1.71%的孩子自杀未遂,有34.39%的孩子曾有过“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

这些数据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如果这些孩子在遭遇到挫折、迷茫、产生了结束生命的冲动时,脑中能够闪现出一丝对死亡的敬畏、对生命的珍惜,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我们倾尽所有去教育孩子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赚钱,但我们却忽略了教孩子认识生死。

我们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