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收答案到撕答案,家庭信任從家長冷暴力開始消亡


這是一個關於家庭教育的問題,與數學沒有多大的關係,但這件事起源於對數學答案的處理。當看到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出現問題進,作為老師,不提醒,也不行。寫出此文,又違背了頭條的“內容垂直”原則。但只要家長有收穫,我也就滿足了。

前兩天,為方便開展網絡直播教學,學校通過快遞的方式把書本資料逐一發放到了每一個學生手中。我在要求家長協助收一下數學練習冊的答案時,部分家長硬生生地把一個“收答案”變成了“撕答案”。

一件小事,反映的是我們家庭教育中出現的一個缺位問題——家庭信任的缺位。

家長注意:收答案到撕答案,家庭信任從家長冷暴力開始消亡


在“收”與“撕”之間有區別嗎

“收答案”是請家長代為保管答案。一方面,可以防範部分自覺性缺乏的學生抄襲答案,在作業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更多的知識。另一方面,這個答案還可以被利用。數學學科的特點就是熟悉計算法則和推理過程。但是,對於有一部分題目,我們在計算或證明時,所依據的法則或方式方法是否正確,一時也無法準確判斷,這個時候,就需要依託參考答案幫助我們進行校驗。

“撕答案”讓家長乾淨利落,一了百了,但也就斷了學生進行校正學習的可能。

家長注意:收答案到撕答案,家庭信任從家長冷暴力開始消亡




有老師輔導,還需要參考答案嗎

家長認為:每天有老師在網上輔導,學生就根本不用參考答案了。他不懂的問題,會問老師,不會的老師會講。

這裡有一個客觀條件存在,那就是網絡直播教學受到時間和空間限制,導致有很多任務是無法進行逐一解決的。說得具體一點,就是學生每天都會面對系列的直播課程,一堂接一堂,每一個學科都有統一的教學任務或輔導任務要完成,而這些任務,主要還是針對的大多數人所需要的,無法顧及到每一個學生的需要。

而我們的學生接受知識的進度和水平都是有差異的,決定了每一個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必然不一樣。出現疑難知識問題的時候,多數學生無法第一時間與老師取得聯繫,這個時候,用參考答案進行學習效果的對照和糾正就成了最有效的形式。

對於學習優秀的學生,他們也經常從參考答案中獲取與自己的思路或方法不一樣的知識,在他自己的思路基礎上,增加參考答案提供的,可能異於自己的思考的方式方法。

家長注意:收答案到撕答案,家庭信任從家長冷暴力開始消亡




答案在家裡應該如何使用?

對自覺性差的同學,答案由家長保管。完成作業後,家長掌握參考答案,學生只能見到自己完成的題的答案,進行第一次訂正。方法是由學生念答案,然後家長只需要告訴他哪些題做錯了,不要告訴他正確答案。然後請他自己再次修改。完成後,第二次訂閱,對於還是錯誤的題,家長可以聽子女的意見,由他們決定是繼續先修改再對答案,還是知道答案,學習參考答案的思路。最後,可以把當天完成的作業的參考答案完整地提供給子女,由他自己掌握使用。

對有較強自覺性的孩子,也可以在把作業完成了的情況下,把答案直接交給他們,自行訂正。

對於有強烈學習願望,能嚴格要求自己的學生,參考答案就直接交給學生保管,也沒有問題。

家長注意:收答案到撕答案,家庭信任從家長冷暴力開始消亡




從“收”到“撕”帶來什麼思考?

無論是“收”,還是“撕”,都帶有強制性。“收”是一種約束,更傾向於中性,特定條件下可以把“強制”轉化為“尊重”,實現對子女的從“準信任”到“信任”的成長過程,體現的家庭關係是一種有條件的自由。“撕”是一種嚴厲,是一種不可置疑的強勢管理,屬於“冷暴力”型,家長處於絕對權威地位,子女只能單向地接受管理,體現的家庭關係是絕對服從。

“家”是學生心靈的歸屬,家庭文化對子女的成長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作用,父母的思維方式、行為模式、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對事物的態度、對子女的期待和信任,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

家庭教育需要給孩子一個可以信任的平臺,給父母與孩子一個交流的機會,“收答案”也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對話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