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到、用不起進口抗癌藥?這些藥都是“中國製造”,不用花天價

手術很成功,但癌症也沒有因此放過他。

半年後,他的癌症復發了,出現轉移。醫生建議用化療,第一療程結束後,檢查指標發現並沒有緩解,而且因為副作用,小梁的身體情況急劇下降,人也瘦得不成樣子,最終只能停止化療。

小梁經過多方打聽,知道有一種靶向藥效果很好,無奈的是,小梁跑了很多家醫院都沒找到那個藥。

有個醫生說:這是進口藥物,在國內比較難買到。

小梁心想,中國已經這麼發達了,為什麼癌症病人的“救命藥”還得從國外引進?

是呀!小艾寫過很多國外抗癌藥在國內上市的文章,都有不少網友在底部評論:為什麼中國沒有自己的抗癌藥?

今天,小艾就來彙總一下國產抗癌藥。

買不到、用不起進口抗癌藥?這些藥都是“中國製造”,不用花天價

買不到、用不起進口抗癌藥?這些藥都是“中國製造”,不用花天價

研發一款抗癌藥到底有多難?

第一,金錢成本

開發一個新藥的平均成本大約為25.6億美元,其中包括11.6億美元的同期投資損失和14億美元的研發開支(包括機會成本),而且這還沒算每個藥物平均3.12億美元的售後開支。最新研究顯示,抗癌藥的研發成本遠低於塔夫茨報告中的數字。

買不到、用不起進口抗癌藥?這些藥都是“中國製造”,不用花天價

第二,時間成本

數據顯示,一種抗癌藥從研發到獲批上市的中值時間為7.3年,範圍在(5.8-15.2年)。研究人員分析了2006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十年間只有1種藥物獲美國FDA批准上市的製藥公司,結果發現,這10種藥物中,5種藥物(佔比50%)獲得美國FDA加速批准,另外5種藥物(佔比50%)通過正常審批程序獲批。

買不到、用不起進口抗癌藥?這些藥都是“中國製造”,不用花天價

第三,要承擔失敗風險

藥物研製的成功率並不高,縱觀國內,國內有幾個製藥公司的市值能達到20億美元以上,即使有這麼多家底,又有幾個人願意將未來砸在一個單獨的產品上。

隨著癌症患者越來越多,抗癌藥逐漸變成了一種“剛需”,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要去國外買藥呢?

買不到、用不起進口抗癌藥?這些藥都是“中國製造”,不用花天價

為什麼大部分抗癌藥來自國外?

2010~2014年,全球共有49種抗癌藥上市,目前在美國、英國上市的數量分別為41種及37種抗癌藥,而在中國上市的只有6種抗癌藥。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臨床研究部主任洪明晃說,新抗癌藥研發的關鍵在於足夠的人力、財力和設備等的投入,可現實中,由於臨床醫生投入臨床研究的時間太少,又缺乏編制補充人員,加上床位數太少等多個原因,導致臨床試驗也存在困難。

買不到、用不起進口抗癌藥?這些藥都是“中國製造”,不用花天價

買不到、用不起進口抗癌藥?這些藥都是“中國製造”,不用花天價

當抗癌藥研發問題逐步解決,國產抗癌藥日益增多

(1)審批流程優化加速國產抗癌藥上市

藥品審評審批制度和藥品招標,醫保目錄制度等關鍵環節的改革紅利,抗癌藥等藥品不同於商品,上市前要先做臨床試驗,而臨床試驗先要得到國家藥監部門審批,試驗後還要通過國家藥監部門上市審批,才能開工生產,生產完後還要進行藥品招標、醫保等流程才能進入醫院。而2015年之後,我國在新藥、抗癌藥臨床試驗審評、上市審批和藥品招標、醫保目錄制定等方面進行了大改革,對各個環節的流程進行優化、時間明顯縮短。

例如抗癌藥達伯舒,從開展臨床試驗到拿到上市批件,總共花了26個月,如果放到改革之前,至少也得五六年。

買不到、用不起進口抗癌藥?這些藥都是“中國製造”,不用花天價

(2)從“五年1個”到“一年5個”!

年過90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燕說到,“十一五”期間,我國只批了1個抗癌藥;“十二五”期間批了2個抗癌藥;而去年一年的時間,就批了5個抗癌藥,其中,擁有全球知識產權的達伯舒抗癌藥更是達到了國際水準。

最後小艾列了個表格,裡面都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抗癌藥,供大家查閱:

買不到、用不起進口抗癌藥?這些藥都是“中國製造”,不用花天價

雖然對比美國,我國研製的抗癌藥數量比較少,但目前來看,我們不僅有了自主研發的抗癌藥,審批速度也一步步加快,面對如今已經“轉起來”的國內新藥產業,我們一定要擁有信心,我們的信任,必將成為研發人員的動力,最後獲益的是所有中國人。

1、張紅.做國人用得起的抗癌藥[J].經貿實踐,2017:60.

2、抗晚期胃癌新藥國內上市[J].《家庭醫生》,2015(3期):47-4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