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冬棗、大山燒雞……濱州還有哪些特色美食和民間藝術?

一道美食就是一種文化,一種口味就是一份享受。飲食文化的形成與當地物產和飲食習慣有密切聯繫,經年累月,逐漸形成獨居特色的飲食習俗而代代傳承,成為繾綣在味蕾之間的鄉情滋味。

濱州市沾化區面臨渤海灣,又是黃河沖積平原,土壤偏鹼性,氣候也很獨特。在鹽鹼化和地上懸河的雙重威脅下,沾化的土地連最好活的白蠟樹也長不好,很難算得上傳統意義中的“沃土”。可冬棗卻在此繁茂成林,平均單果重20克左右,有“小蘋果”之稱。沾化冬棗色澤光亮赭紅,味質極佳,皮薄肉脆,細嫩多汁,甘甜清香,營養豐富。更有意思的是,這種棗樹只在沾化能開花結果,其他地方要麼光長樹不結果,要麼結出果子也不好吃。“茫茫棗園連天碧,串串瓊珠接地紅。”這是沾化冬棗成熟時節的情景。沾化冬棗帶富了一方人,染綠了一方土。

沾化冬棗、大山燒雞……濱州還有哪些特色美食和民間藝術?

味道不只是來自自然的恩賜,有時也是生活方式的印記。濱州地處魯北通向京津唐一帶的要道上,南來北往的過客,口味各異,卻對快捷、便攜、耐飢的食物有著共同的需求。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山燒雞成為過客們一飽口腹之慾的首選。

沾化冬棗、大山燒雞……濱州還有哪些特色美食和民間藝術?

大山燒雞起源於無棣縣碣石山鎮(原大山鎮),是頗具地方風味的濱州特產之一,因其“肉嫩味鮮,外酥內軟,色澤鮮豔,風味獨特”而香飄京津冀魯。製作大山燒雞需經老湯泡煮、白糖燻烤等多重工序,煮雞的老湯有二十年以上,用這種老湯浸泡過的燒雞不但香味獨特,而且不膩。老湯中含有多種中草藥,用量比例精準,增一分或減一釐都會導致味道變化,這是大山燒雞口味獨特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每家的燒雞味道不一樣的緣由。揭開烤鍋,色澤鮮豔、香味撲鼻的大山燒雞便把人誘惑得直咽口水。選一隻,輕輕一撕,整隻雞熟爛易撕,口感香而不膩,有股獨特的香味。

除此之外,鍋子餅和芝麻酥糖也是讓濱州的味道在人們記憶裡鮮活起來的小確幸。鍋子餅是用鏊子烙制的軟麵餅,捲入多種餡料,香酥柔嫩。芝麻酥糖以上等白芝麻和白蔗糖熬製,手工抻拉成銀絲麻花狀,甜脆可口,堪稱美食界一絕。

沾化冬棗、大山燒雞……濱州還有哪些特色美食和民間藝術?

濱州鍋子餅

從明初以來,隨著人口遷徙與自然環境的影響,濱州區域從種種民間生產、生活中相繼形成了一整套民俗。這些民俗活動與民間美術和傳統技藝相伴而生,又結合當地特色物產,從而孕育出一系列獨具特色、自成體系的民間藝術。

天然植物編結技藝始於舊石器時代的結繩記事,在我國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它是利用野生植物、農作物的皮、稈、莖、葉等編織而成。地處黃河下游的濱州,地勢低窪,水環境優美,溼地遍佈,垂柳、蘆葦、菖蒲等植物生長茂盛,這些都是編織工藝品的理想原材料。加之當地普遍種植的玉米、高粱等農作物產生的秸稈和白蠟木等經濟作物的枝條等,為編織工藝提供了更豐富的選材。

草柳編織技藝在濱州廣為普及,伴隨於人們生產生活之中。濱州植物編結主要原料包括葦草、蒲草、麥草、玉米皮、高粱稈、柳條、桑條、紅荊條、白蠟杆等,編結技法有平編、勒編、絞編、經編、模編、纏、穿、系等20多種,花色品種上萬個。草柳編結具有環保、可持續等優勢,集實用性和文化藝術於一體,作為勞動者集體創造的民間美術和傳統技藝,真實地表達了人們的物質和精神追求,是濱州非遺文化中濃墨重彩的組成部分。

沾化冬棗、大山燒雞……濱州還有哪些特色美食和民間藝術?

今天,草柳編結工藝正伴隨著濱州其他的特色物產一起,邁出國門,走向世界。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吸收了草柳編結元素的西班牙館引起世人的注意。這座場館便是由40多位濱州藝人以藤柳混編的工藝打造而成。上海世博會期間,這座古樸的“濱州籃子”讓全世界看到了濱州的獨特魅力。


聯繫人:劉豔飛

郵箱:[email protected]

雜誌訂閱、廣告合作與應聘

聯繫人:王瑞琨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眾號:jianghezaz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