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为什么不敢杀袁绍?

何事男儿不读书


董卓要杀袁绍,《三国志·袁绍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董卓呼绍,议欲废帝,立陈留王。是时绍叔父隗为太傅,绍伪许之,曰:“此大事,出当与太傅议。”
卓曰:“刘氏种不足复遗。”
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

这是陈寿的原文,裴松之在这段文字下面作注,更能说明前因后果:

裴松之引用《献帝春秋》说:

卓欲废帝,谓绍曰:“皇帝冲闇,非万乘之主。陈留王犹胜,今欲立之。人有少智,大或痴,亦知复何如,为当且尔;卿不见灵帝乎?念此令人愤毒!”
绍曰:“汉家君天下四百许年,恩泽深渥,兆民戴之来久。今帝虽幼冲,未有不善宣闻天下,公欲废適立庶,恐众不从公议也。”
卓谓绍曰:“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
绍曰:“天下健者,岂唯董公?”引佩刀横揖而出。


这里的情节比《三国志》的更详细,而且董卓大骂袁绍为竖子,并且威胁袁绍说“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

袁绍这是也表现出极为英雄的一面,针锋相对道:“天下健者,岂唯董公?”且“引佩刀横揖而出”。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这样的情况下,火药味极浓,一言不合便可失控,董卓何如能放任袁绍安全离开长安。

即便是董卓曾受过袁绍叔父的恩情,“司徒袁隗辟为掾”,这也不足以保证董卓不杀袁绍。

所以在引用这个故事后,裴松之在下面做了自己的评论:

臣松之以为绍於时与卓未构嫌隙,故卓与之谘谋。若但以言议不同,便骂为竖子,而有推刃之心,及绍复答,屈强为甚,卓又安能容忍而不加害乎?且如绍此言,进非亮正,退违诡逊,而显其竞爽之旨,以触哮阚之锋,有志功业者,理岂然哉!此语,妄之甚矣。

很明显,裴松之认为,董卓骂袁绍并说要杀袁绍的话是虚假的,不可信。

这应该是为了描写董卓的恶而已有意如此写的。

袁绍也不会早董卓如此强硬的,

《三国志》中记载:

先是,进遣骑都尉太山鲍信所在募兵,適至,信谓绍曰:“卓拥强兵,有异志,今不早图,将为所制;及其初至疲劳,袭之可禽也。”绍畏卓,不敢发。

这是董卓在废帝之前的事,“绍畏卓,不敢发”,可见袁绍是畏惧董卓,在董卓面前表现的很顺从,即便是装作顺从,他也没有跟董卓对着干。

等到袁绍离开长安,亡奔冀州之后,他才敢明确反对董卓,召集各路人马讨伐董卓。

此外即便董卓便袁绍有杀心,当袁绍离开长安之后已经迟了。

袁绍离开后,董卓身边有人给他出主意:

夫废立大事,非常人所及。绍不达大体,恐惧故出奔,非有他志也。今购之急,势必为变。袁氏树恩四世,门世故吏遍於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则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袁氏家族的底蕴很厚,“树恩四世,门世故吏遍於天下”,董卓不得不要顾忌袁家的影响力。


微史春秋


汉末,世族(汝南袁氏、弘农杨氏四世三公家族为代表)、宦官(十常侍为代表)、外戚(何家为代表)相互制衡,始终没有董卓这种良家子出身登上最高政治舞台的机会。


董卓想掌控中枢,必须、只能与三者之一合作。宦官名声太臭且遭遇致命打击,外戚已经垮台,经历党锢之祸,世族掌握舆论的威力天下人都看的清清楚楚。董卓几乎没有选择,必须、只能与世族合作(可惜世族绝不可能允许良家子破坏规矩)。


汝南袁氏、弘农杨氏这两颗参天大树,蔡邕、郑玄这样的天皇巨星、经学大师(胡孔明、八顾八骏八厨八及这类名士),颖阴陈氏、颍阴荀氏、汝南许氏这样掌控舆论的超级名门。那一个也不是董卓原意得罪的,那一个都是董卓必须拉拢的。


不论袁绍再如何得罪董卓,只要还有一线缓和希望,董卓也不会轻易撕破脸的,他没的选择。皇帝支持又如何?宦官集团强大又如何?外戚嚣张一时权倾天下又如何?党锢之祸极大的打击了世族集团又如何?天下的根基是世族集团、舆论掌控在世族集团,与世族集团为敌,良家子出身的武夫没有胜算。曹操杀边让、孙策屠江东,都要付出代价,都不可持续,最终仍要妥协。


隋炀帝征高句丽,侵害了七家五姓门阀的利益,天下大乱被李唐渔翁得利;李世民努力平衡关陇军事贵族、七家五姓传统门阀,不惜将其代言人魏征宽恕,貌似言听计从,不过是吸取隋炀帝教训,向七家五姓传统门阀妥协罢了;董卓远没有隋炀帝、唐太宗的优势,当然也不会有对抗世族的魄力。


空手入白刀


董卓是武将,出自凉州地区,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董卓残暴血腥的一面,但实际上董卓也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的人,董卓入京的名义是诛杀宦官,宦官在东汉末年十分嚣张,世家大族和士人都对此非常厌恶,其中的冲突不少,以致后来发生“党锢之祸”。

因此,董卓入京并除掉了宦官后,拥立了刘献为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必须拉拢士人和世家大族以及刘氏宗亲。《后汉书·董卓列传》载:

卓乃与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俱带鈇锧诣阙上书,追理陈蕃、窦武及诸党人,以从人望。于是悉复蕃等爵位,擢用子孙。卓素闻天下同疾阉官诛杀忠良,及其在事,虽行无道,而犹忍性矫情,擢用群士。乃任吏部尚书汉阳周泌、侍中汝南伍琼、尚书郑公业、长史何颙等。以处士荀爽为司空。其染党锢者陈纪、韩融之徒,皆为列卿。幽滞之士,多所显拔。以尚书韩馥为冀州刺史,侍中刘岱为兗州刺史,陈留孔由为豫州刺史,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

从以上两段原文可知,董卓进京后,不仅“擢用群士”,连被宦官害死的陈藩、窦武等士人及大族也得到翻案和追封,同时自己的嫡系部下则“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其目的就是“以从人望”,捞取政治资本,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因此,董卓不是不敢杀袁绍,而是想拉拢他,使他为己所用,不想杀他而已。至于袁绍后来逃走,再兴起讨董大旗,则是董卓没有想到的了。


孤舟钓江雪


时间

八月二十八日,天子刘辩返回皇宫,剿灭宦官的政变结束。并州牧董卓乘势进京。

八月二十九日,董卓官拜司空,得以进入朝廷。

董卓与袁绍交恶是在商议废立之事之时,时间推测是当年的八月三十日。

次日,即九月一日,太傅袁隗、司空董卓主持废立。陈留王刘协登基,刘辩贬为弘农王。


人物关系

袁隗:时任太傅,辅佐年幼皇帝,掌尚书台事。

董卓:时任司空,原为袁隗公府故吏。

袁绍:时任司隶校尉,乃袁隗之侄。与袁隗合力剿灭宦官。

袁术:时任虎贲中郎将,亦袁隗之侄,与袁绍为同父异母兄弟。政变时,率先攻打宫门。


废立前后

董卓招纳百官商议废立,袁隗是不在场的,所以袁绍才有借口说,要去找袁隗商量。

袁隗身居太傅,上公之位,又掌尚书台,显然是朝廷中说话最有分量的人,董卓欲废立,袁隗是默许了的。次日,在朝堂之上扶下刘辩,扶上刘协的人正是袁隗。

这个废立之谋出自董卓,没有任何可疑之处,袁隗的默许行为,也成了董卓的帮凶!

《袁纪▪卷25》:(董)卓以废帝议示太傅袁隗,隗报如议。

袁绍正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选择逃亡的:董卓,一个叔父的故吏,一个嚣张跋扈的凉州老兵油子,在政变之时身无寸功,居然能顺利爬上三公之位!更过分的是,他居然提出废立这种事来,我的叔父,居然还同意帮他!

所以,在我的解读中:袁绍的离开,是出于对叔父、董卓的不满与愤怒。

袁术走得晚,在事后加封为后将军,过了几个月,袁术也跑路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切题

董卓不杀袁绍的原因,史书上写的很明白:卓新至,见绍大家,故不敢害。

这句话的意思是:董卓刚到京师不久,知道袁绍是世族大家(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人,所以不敢加害于他。

——道理就这么简单。

袁绍逃亡至冀州勃海郡后,董卓还听从其他人的建议,为了笼络袁绍,特意给袁绍加了渤海郡太守的官。

可是袁绍一点都不感激,继续拿着司隶校尉的官印也不归还,董卓也不能怎么样,导致“司隶校尉”一直挂在袁绍的名下。

一直到第二年,袁绍参与组织关东反董事后,董卓这才问司徒王允,推荐谁接任司隶校尉合适。

范书《盖勋传》:(董)卓问司徒王允曰:“欲得快司隶校尉,谁可作者?”

董卓这才确定:袁绍这小子是铁了心要跟自己对着干了。


浔阳咸鱼


首先,董卓本是袁式故吏。汉时,官员讲究出身,礼法上对自己的举主,荐主就像对待君主一样。熹平年间,司徒袁隗征董卓为掾吏。这样董卓和袁式就有了门生和师长的关系。

其次,董卓武人出身,不通政事。袁式四世三公,天下士人尽出其门,袁绍又为士人领袖,因此,对于袁绍,董卓是以拉拢为主,希望其帮助自己治理天下。

最后,袁式势力庞大,杀袁绍一人,天下就可能会大变

因此,袁绍杀不得。


天天好心情142322


董卓是西凉的一个军阀,何进是朝廷的大将军(后来司马懿也做过大将军)何进想独断专权,就想让董卓进京帮助自己灭了宦官“十常侍”。



(董卓)

袁绍是何进的铁哥们,袁绍劝何进不要诏董卓进京,但何进不听,后十常侍先下手为强,干掉了何进,董卓虽然知道何进被杀了,但依然带兵进了洛阳城。这才引出董卓为祸朝廷的好戏来。

董卓进京,很快控制了朝廷,董卓位高权重,拜太尉,进位相国。他看皇帝刘辫不好控制,就想废掉何进的外甥刘辫,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目的就是立威和进一步打压外戚的势力。

有一天,董卓上朝对文武百官说出了这件事,众大臣惧怕董卓没有一个敢提反对意见的。当时袁绍愤怒按剑而出,说道:“皇帝并没有犯错,无故废帝就是谋反。”董卓看到袁绍居然跳了出来,决定枪法出头鸟,于是威胁道:“难道袁校尉想试试我的宝剑锋利否?”袁绍昂然说道“难道仅是你的宝剑锋利?我的也不是吃素的!”一时之间剑拔弩张,空气仿佛瞬间被凝固。



(袁绍)

袁绍这哥们不傻,还没等董卓从气蒙的状态回过味来,嘴里嘟囔了几句,快速大踏步的闯了出去。

这是袁绍明智,董卓虽然是武夫,但董卓智商不低,假如他下令杀掉袁绍,当时吕布就带兵围在大殿四周,试想袁绍能闯的出去吗?

【弄清了事情来龙去脉,回到本题。】董卓不杀袁绍,完全是想笼络当时朝中有名望的人物,他启用了许多士族阶层的人,袁绍就是出身名门望族,当时朝中的“四世三公”说的就是他家的身世。袁绍虽然当时的官职并不高——中军校尉,但掌控者京师3万御林军,这是董卓不敢小觑袁绍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袁绍家世在朝中耕耘多年,树大根深门生故吏遍布全国,堪称当代第一豪门。当时董卓正在笼络士族子弟的人心,此时万万不能杀袁绍,以免投鼠忌器。

其实董卓也是有智谋之人,有一件事很说明问题,当初董卓没有兴旺发达之时,有几个朋友去找他去,此时董卓家贫,为了款待朋友,董卓杀了自家耕牛来招待朋友。(这个故事春秋君曾写过,有兴趣可搜一下)这个故事说明董卓并非只是一个鲁莽的武夫。如果换作是张飞,你想袁绍能活着出去?




(袁绍)

所有这些因素的叠加,才有了董卓放过了袁绍的一幕。不过后来还是反目成仇了。这件事也成全了袁绍,最后他成了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总盟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