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的一气周流到底是什么

中医里的一气周流到底是什么

1937年,民国。陕西省民国政府于西安举行中医师考试,一位名叫麻瑞亭的中医名冠榜首, 这一年他34岁。此后他悬壶于西安市东新街,专凭一副加减“下气汤”便纵横杏林,名满天下、 活人无数。随后新中国成立,麻瑞亭又就职于西安市中医院应诊、带教。直到1997逝世,享 年95岁。

麻瑞亭的医术是何人所授,为什么他仅凭一副“下气汤”便能活人无数?

原来,麻瑞亭曾在15岁时,身患重疾,险些丧命,幸而得遇名医李鼎臣(黄元御第四代传 人)的救治,得以痊愈,随后,他毅然拜李鼎臣为师,学习黄元御的中医理论8年。麻瑞亭跟 随李鼎臣苦学医术,学业有成之后,麻老于宗师黄元御的《四圣心源》书中,只取方子一个, 此方便是“下气汤”。他一生行医,单凭一个下气汤,来回加减,活人无数。

1992年,麻老不顾已经90岁的高龄,为了给后人留下点东西,埋头整理黄元御的书籍,直到 逝世,这便是今天我们得见的《黄元御医学全书》,其中包含了黄元御一生11本著作。

那么,黄元御又是谁?他所著述的中医学理论又有什么过人之处?

黄元御,字坤载。生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世代簪缨、书香门第的他,从小接受着最一 流的教育,立志要以功名高天下,只可惜人有旦夕祸福,其在30岁那年,一只眼睛不幸患上 了眼疾,更不幸的是居然还碰上几个庸医,不仅没把眼疾治好,反而把一只眼睛给治瞎了。当 时五官不全者不得做官,仕途无望而又对庸医深恶痛绝的黄元御,决心弃仕从医。虽然黄元御 30岁才开始学医,但人家可没找什么捷径,而是踏踏实实的一边苦读经典,一边勤奋的做笔 记,此十数年如一日,时间到了乾隆十五年(1750),45岁的黄元御游历京师,恰逢乾隆皇 帝患病,众太医萎思无策,经臣工力荐,黄元御入宫视疾,药到病除,重获健康的乾隆皇帝, 亲封黄元御为御医,并为其亲书 “妙悟岐黄”金匾以示褒奖。

此后,无论是黄元御作为护驾医生,随驾乾隆皇帝下江南,还是署理川军军医馆——久真堂, 为西南平叛将士解决水土不服,瘟疫流行问题,期间著方调药,皆有神效,深得乾隆帝及内外 臣工赞誉,乾隆十七年(1752),黄元御完稿了奠定其杏林宗师地位的著作《四圣心源》, 其后黄氏一派不仅仅诞生了上文中的麻瑞亭、李鼎臣等名医,近代的彭子益也正因受此启发而 写出《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从而影响了李可、刘力红等诸多名医。

故事说得这么玄乎,那么神医的《四圣心源》到底说了些什么?

中医里的一气周流到底是什么

我们从一则黄元御的医案讲起:

乾隆年间,黄元御的同乡老钱,务农为生,突然得了很要命的病——吐血。严重到每天早晚都 要吐一碗的地步。话说老钱虽然姓钱,可是人却穷的叮当响,这病也看不起,一拖就是半年。 半年后,老钱吐得挺不住了,请来黄元御。

黄元御经过询问,得知病人不仅仅是吐血,还伴有舌苔厚腻、头痛、周身发麻、出汗无食欲、 脚肿、大便不成形、喘咳睡不踏实以及遗精等症状。

黄元御看完,认为老钱就是脾湿太重,没什么大不了的,为其开了茯苓、甘草、半夏、丹皮、 干姜、牡蛎、桂枝、白芍等药物。

老钱看了药方,不由得悲欣交集,高兴的是这些药都很便宜,自己负担得起。悲伤的是这些平 平无奇的药物能治愈自己的怪病吗?

黄元御看出了老钱的忧虑,为了使他安心治病,于是为其讲了身体圆圈的故事。这个故事一讲 可了不得,后来彭子益就是听了这个故事,写就了风行业内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个圆圈。

中医里的一气周流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的肾水处下,它既有肾阴又有肾阳。肾阳属火,其性上炎,我们的脾负责吸收水谷精 微,在肾阳的帮助下,脾土温暖,得以更好的工作,这就是火生土。脾气接着上升抵达肺,金 肺主布输,会把脾带来的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

接下来再说肾阴,肾阴属水,肝属木,在水的滋养下,肝气得以左升,我们的肝虽然在身体右 侧,但是肝气是走身体左侧的,这就是中医讲的肝随脾升,此时身体左边的肝脾之气上升到顶 点。

肝属木,木生火,于是心火也得以旺盛,洵热周身血脉,万物都是物极必反。

由于肺属金,主肃降,于是心火会随着肺气右降,抵达肾中,使得肾水不至于太过寒凉,这就 是中医讲的水火既济。

我们的胃接收了食物,其气也是下承,胆气随降,这就是胆随胃降。

这就是黄元御著作中最重要的理论。一气周流,明白了这个,也就明白了中医是怎么看病了。

回过头来说老钱,他是怎么回事呢?

黄元御经过诊断认为就是脾湿。

那么为什么脾湿后会出现这么严重的情况呢?

因为脾处中央,所以脾湿横在身体的中央,圆圈彻底动不了了,圆圈不转动,后果很严重!该 往下的气机下不去,该往上的气机上不来,心火过旺而无肾水来救,肾水寒凉也无心火相济。 这样一来热的越热,凉的越凉。

所以严重的脾湿使得右降之气无法下降,于是这些气就全往上面去了。所以老钱胃气上逆则不 思饮食,胆气上逆则头痛欲裂(因胆经经脑侧);心火上炎则吐血不止、肺气上逆则咳喘难 平,由于肺主皮毛,所以他还出汗、忽冷忽热。

该下降的气下不去,那么该升气也难以上升。

脾湿、脾气升不上去,由于脾主肉所以周身麻木,大便不成形;肝气不升又导致头晕;肾水寒 凉难以封藏则下肢水肿,遗精。

那么黄元御的药方是怎么把老钱的圆圈再次转动起来的呢?

茯苓除湿健脾直达病灶,甘草补中益气坐镇中州,半夏平降胃气使气下行,干姜温暖下焦使肾 水不寒,牡蛎下行收敛浮火,桂枝暖肝升陷,丹皮、白芍清肝胆之火而又滋补肝阴,使肝气不 再横逆。

无一味药多余,也没有一味止血药物。结果仅仅一个月,老钱就得以彻底痊愈!

所以,根据一气周流的理论,黄元御并未被老钱乱七八糟的症状迷惑了。而是着重治疗其因脾 湿导致的肝气横逆之症状。如果老钱头疼治头,脚疼治脚,那么他把所有的科室都转一遍恐怕 也治不好。

一气周流这个圆圈,是中医理论的基石。

身体任一脏腑有问题,都可能造成这个圆圈转动不灵,但是懂了这个圆圈的运动规律,就可以 知道诸多病症之原因。比如耳侧头痛是胆气上逆,呕吐多是胃逆,鼻炎可能是肺气壅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