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大义的谥号:为何历朝都有“文帝”“武帝”,聊聊谥号的发展

微言大义的谥号:为何历朝都有“文帝”“武帝”,聊聊谥号的发展

汉文帝剧照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我们知道,作为古人,除了本名之外,他们的称号实在太多:名、字、自号、赠谥、世称……而当范围缩小到人间帝王,出于为尊者讳的考虑,当时的人大多不会直接称呼他们的名、字,起到替代作用的,就剩下了“号”。

一般说来,帝王的号有四种:年号、庙号、谥号、尊号。

人们也许不知道刘病已,但知道汉宣帝,人们也许不知道福临,但知道顺治皇帝……皇帝的号,当然是有讲究的,相对于出现较晚的年号、并非人人都有的庙号、随时间发展日益加长的尊号,谥号是持续时间长而褒贬较明确的一种通行的称呼。几乎每个朝代都有的文帝、武帝,就是谥号。

一、 谥号的缘起——所谓盖棺定论

1.周代制谥

按传统的说法,谥号根据谥法起的,谥法是周公定下的。“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当然了,儒家的理论大多追述到周公,出于可贵的怀疑精神,近现代学者们根据更多文献资料,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提出了新的结论。郭沫若《金文丛考》认为谥法起于战国之时,王国维则认为起于宗周共懿诸王之后。——或许后人只是托周公之名,但考古材料和名家考证还是让我们确定,谥法的确是在周朝出现、发展、并影响后世的。

微言大义的谥号:为何历朝都有“文帝”“武帝”,聊聊谥号的发展

周公

然而一事物的起源和开端还是不同的。两者的差别譬如河流,河流的开端或许是山间一眼泉水、一道小溪,说到它的起源,却要追溯到高山之上的冰雪,极寒之地的甘霖。

总的来说,三代之内,周是集大成者。夏朝,“君主”本质上只是一个部落联盟的酋长,商代四处征伐,也只是依附于鬼神的下民,但是周,逐渐使夏商的制度更为完善、固定,并有所发展。谥法由此而兴。

2.兴起缘由

具体来讲,商周时期人民的天命观发生变化,由“事神敬鬼”变为“尊祖敬宗”;人民的国土范围发生变化,由“赤县神州”变为“开疆拓土,四夷宾服”;统治制度发生变化,由 “方国林立”变为“分封宗法”。焕然一新的思想和日渐稳固的政局,方方面面,构成了谥法成熟的温床

谥法的规范化,一方面,是上承夏商,对于甚至可能追溯到尧舜时期的总结、归纳,另一方面,也出于臣权的发展。一方面是历史发展的惯性,一方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中央集权还遥遥无期的时候,对君主的评价是对君王本人的赞许或者批评,也给继承人提供了榜样,对君主的行为有所限制。这一点,被后来的读书人发扬光大,做出花样文章。

我们知道,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可是就像之前所说的源头与开端的关系一样,孔子的思想,有不少源出于周公,或者说,是他理想之中的周公。谥法由此被收录到儒家的思想体系里,成为了臣子限制君主的法理武器,是理所当然的,也是顺应发展的。

3.谥法作用

尽管这种原始的上谥号的方式所起到的限制作用因人而异,

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但仍然不失为一种可取的限制君权、要求仁政的措施。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政治上,皇帝是风水轮流转的,但思想上,一旦接受了儒家的评价体系,孔子就永远都是“素王”。

尽管谥法的出现如此顺理成章,也还是有反对的声音:“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于是秦不恤下民,二世而亡,不由使后世喟然叹息。

微言大义的谥号:为何历朝都有“文帝”“武帝”,聊聊谥号的发展

孔子

二 、谥号的发展——唯辟作威

1.随时而化《尚书·洪范》有言:“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我想无论是秦代的废除谥号,还是魏晋以来的谥号渐渐失去原有意义,究其原因,都是皇权受到挑战之后的反击。而且,臣权在中国的大环境下,是必然衰落下去无法完成反制,于是谥号也就越来越“识时务”,丧失了对君主的威慑作用。

2.按朝索骥

先秦的谥号,通常是一个字、两个字,言简意赅。齐桓公、楚灵王、赵武灵王 ……几字定功过。汉代以后,对于谥法的管理和认定更为严密,有“大鸿胪”专司此事,汉代谥号通常是两个字,汉代“以孝治天下”,汉文、汉景、汉武,其实都应该是孝文、孝景、孝武。魏晋又改成了一个字,或者与“

复周公之政”有关?

但是总的来说,唐以前,都还比较客观、克制。唐以后,时代变了。

唐代开始,谥号出现了两种变化,一种是逐渐加长,一种是生前加谥。逐渐加长的结果是造成了明清时期动辄十几二十字的特长版谥号,除了祭祀大事,平常没人用这个称呼,于是逼得读书人用年号甚至用陵号称呼皇帝。至于生前加谥,也就使得谥号充满了溢美之词。——如果有例外,那么“先皇”大概率是前朝的亡国之君。

从此,谥号就从臧否人物的利器,变成奉承皇帝的方式,也成为驾驭群臣的手段。谥号的变异毕竟是单方面的,所谓“惟辟作福,惟辟作威”,给皇帝的谥号充满了溢美之词,给群臣的谥号,也在皇帝的授意之下,越来越暗藏玄机。对文臣,在某些历史时期,“文正”,“文贞”成为了最高评价;对武臣,“忠武”成了难得的美谥。

微言大义的谥号:为何历朝都有“文帝”“武帝”,聊聊谥号的发展

汉武帝

尽管明清时期中国的皇权达到了顶峰,对皇帝的赞美更是形成了制度、规定,但追根溯源,谥号的异化,是在唐朝时期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从制度设计上讲,明清只不过是在唐宋的基础上修修补补而已,已经没有变革性的创造了。

三 、谥号的意义——微言大义

谥号的意义,主要有三种,美谥、平谥、恶谥。在谥号还没狗腿化之前,他们的评价还是挺客观公正的。好的,就是文、武、景、成……“不大好”的,就是厉、灵、炀之类,应该说还是有所寄寓、对君臣有所警戒的。

然而,如果按照《谥法》解说一遍意义,不免照本宣科,十分无聊,而在规规矩矩的谥号之外,我们结合现实,还是能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1.追尊贤不肖

比如,夏桀、商纣。一种说法是,帝辛名受,而受、纣在古时同音,那么商纣,其实也就不是谥号,而只是难免的转音、讹传而已。但是,这种解释不适用于夏桀。——夏桀名履癸,履癸跟桀,转不了。所以,桀,是实打实的谥号。而且有实际意义:翼善传圣曰尧,仁圣盛明曰舜,残义损善曰桀、纣。

问题在于,谥号在周朝才出现啊。那么,我们也就能够顺理成章推出另一个结论:

“尧舜禹汤皆名矣,盖古者帝王之号皆以名,后代因其行,追而为谥。”——这是周朝给的。再比如,一些“特殊”的字眼。

微言大义的谥号:为何历朝都有“文帝”“武帝”,聊聊谥号的发展

汉惠帝剧照

2.意味深长

其一,惠。我们都知道汉高祖和文景之治,但是这中间夹着一个皇帝,汉惠帝。尽管文帝夺了惠帝的江山,但毕竟是自家大哥,而且惠帝本性不坏,也不是个昏君,总之, “惠”是个美谥。

“柔质慈民曰惠,爱民好与曰惠……”然而,在之后,出现了晋惠帝司马衷,所以后来的帝王,颇有点“人从晋后羞号惠”的意思。

其二,献。“博闻多能曰献;惠而内德曰献;智哲有圣曰献;聪明睿智曰献;文资有成曰献;敏惠德元曰献;圣哲有谋曰献;贤德有成曰献;智能翼君曰献;学该古训曰献;智质有理曰献;智质有操曰献;智质有礼曰献。”

但脱离谥法,汉献帝的谥号偏偏是曹魏给的,不明就里的人,往往只看出“拱手献江山”。

其三,顺。“慈和遍服曰顺;慈仁和民曰顺;柔质慈惠曰顺;和比于理曰顺;德合帝则曰顺;受天百禄曰顺;柔德承天曰顺;德性宽柔曰顺;淑慎其身曰顺;德容如玉曰顺;克将君美曰顺;好恶公正曰顺;德协自然曰顺”

恭、顺的意思相似,逐渐就成了亡国之君的专属。

3.文武

总算说到文武了。由于周文王周武王珠玉在前,一般来说,各朝各代不仅都有文帝武帝,而且文帝比武帝更受人尊崇,约定俗成的惯例是,文帝是父,武帝是子,而且是开国的父子。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汉代。由于秦代废除了谥法,汉代对谥法的恢复,就不免添加上时代与个人的因素,可以算奴隶制谥法被废除,而封建制谥法还没定型。

微言大义的谥号:为何历朝都有“文帝”“武帝”,聊聊谥号的发展

汉献帝剧照

四 、小结

谥号,本来是作为评价君主的方式,后来推及群臣,再后来出现私谥,这可以算作谥号的平民化。但是谥号从“乱臣贼子惧”变成了一种谄媚,终归是一种退步。幸好,这种评价其实并没有消失,令人欣慰的是,庙号在后期隐约承担了谥号本来的作用。原本,庙号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的,但是,就像谥号逐渐成为奉承一样,庙号也成为每个皇帝的标配。于是,群臣“下有对策”,昏庸的皇帝,他的庙号也就“不太好”了。

总的来说,谥号在庙堂上,演变成君臣自欺欺人、政治作秀的道具,在草野间,成为文人墨客的风雅。靖节先生如是,戎马书生亦如是。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也就如此传之古今了。

参考文献:

1. 《逸周书·谥法解》

2. 《“三号”及“三号”对帝王的称说》

3. 《洪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