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業佈局的6大優勢中,看廣東石化未來發展重點在何方?

導語:


石化產業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資金技術密集,產業關聯度廣,在我國和廣東省工業經濟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經過多年培育發展,廣東省石化產業總體規模持續壯大,生產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明顯提高,已成為我國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廣東作為我國石化產業大省,是國內外大型石化企業重點佈局的地區之一,廣東省石化產業現狀及優勢如何?未來該如何發展呢?

從產業佈局的6大優勢中,看廣東石化未來發展重點在何方?

01

談談廣東省石化產業發展的現狀及優勢

2018年廣東石化產業重大新聞不斷,繼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國有石化企業和跨國公司殼牌落戶煉化一體化項目後,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外資企業紛紛在廣東投資重化產業,外商在中國重化工行業成立獨資企業,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第一例。

無論是對於國內還是國外的石化企業,廣東已成為全球石化企業競相投資的熱土。2019年公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到2035年要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創中心,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廣東石化產業發展現狀如何?又有哪些優勢呢?

1、廣東石化產業基礎雄厚,部分產品處於國內外領先水平。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改革開放以前,廣東的石化工業基礎很薄弱,在全國產業大盤子中的地位無足輕重。改革開放以後,廣東利用毗鄰南海和作為我國對外貿易窗口的優勢,積極利用外資和先進技術,在沿海地區高起點佈局建設起先進的石化工業,迅速成為我國領先的石化大省。

2018年,廣東省規模以上石化工業主營收入約為1.23萬億元,居全國第三位,並形成了從上游原油開採、煉油、乙烯生產到下游合成材料、橡膠加工、精細化工等較完整的產業體系,且規模在全國舉足輕重。

從原油開採來看,廣東海洋油氣開採業起步晚但發展快。在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的推動下,廣東以珠江口近海和湛江為中心的原油生產規模不斷擴大,2018年原油產量達1393.5萬t,比起步的1986年增長80倍。

從產業佈局的6大優勢中,看廣東石化未來發展重點在何方?

從煉油、乙烯來看,以中外合資中海殼牌公司為代表的廣東煉化工業異軍突起,發展迅猛。2018年廣東省的煉油、乙烯產能分別達6370萬t/a和357萬t/a,形成了中海油惠州大亞灣石化基地、中石化茂名和湛江石化基地、中石化廣州石化基地、中石油揭陽石化基地四大煉化基地。廣東正在加速朝著1億噸煉油超級大省跨進,在全國煉化產業中的地位和權重不斷抬升。

從化工來看,廣東民營經濟發達,已培育了金髮科技、新宙邦、天賜材料、嘉寶莉、光華科技、新華粵等一大批在各細分領域深耕並獨佔鰲頭的領軍企業,如新華粵石化成功開發了裂解汽油苯乙烯抽提成套技術,建成了國內第一套、國際第三套3萬噸/年裂解汽油抽提高純度苯乙烯工業裝置,項目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獲得了2015年度廣東省科技獎一等獎。

從產業佈局的6大優勢中,看廣東石化未來發展重點在何方?

目前,廣東省部分重點化工產品如抽提苯乙烯、異戊二烯、石油樹脂、塗料、膠粘劑、改性塑料、電子化學品等均已處於國內領先水平,部分省內企業自主研發的尖端產品如氨基複合材料、呈味核苷酸、氣相法白炭黑、稀土熱穩定劑、阻燃劑、K樹脂、MES、間位芳綸纖維、納米碳酸鈣的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著眼未來,《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規劃(2017~2030年)》提出了構建“一心兩極雙支點”發展總體格局。

從產業佈局的6大優勢中,看廣東石化未來發展重點在何方?

2、廣東石化產業高度集聚,建設化工園區,推動產業集聚,在基地化、一體化、產業帶發展上遙遙領先。
化工園區對於土地和資源集約利用、環境集中治理、安全統一監管、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特別是對於實現產業集聚、轉型升級、管理創新和區域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為推動廣東省石化產業佈局調整、吸引外資、促進行業與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廣東石化工業主要分佈於廣州、惠州、佛山、珠海、湛江和茂名等地市,呈明顯的“一體兩翼”格局(以珠三角石化產業帶為一體,以茂湛地區和汕潮揭地區為兩翼)。

廣東石化產業最重要的石化基地有五個,分別是廣州石化基地、茂名石化基地、湛江石化基地、惠州石化基地及汕潮揭石化基地,形成了“一體兩翼”的產業格局。以粵中(廣州石化基地)為中心帶動粵西(茂名石化基地、湛江石化基地)和粵東(惠州石化基地、汕潮揭石化基地)石化產業齊發展的格局。

巨頭扎堆佈局、產業高度集中集聚,不斷推進廣東石化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石化企業加快投資力度、改革創新的步伐,向價值鏈高端延伸,並不斷彰顯降本增效的成果。

3、跨國公司積極佈局,搶佔市場份額,為廣東石化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後勁。

廣東省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特別是近年煉油乙烯的大力發展為化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原料配套,吸引了眾多跨國公司到廣東省投資建設石化項目。

可以看出,一批由跨國巨頭、國內央企主導的高端石化項目正在扎堆向廣東沿海石化基地彙集。不計當地民營煉化企業,目前僅中石油、中石化、中國海油三大巨頭在廣東省佈局的煉油產能就已接近1億噸的規模,項目建成後,廣東將成為繼山東之後又一個煉化超級大省,廣東將以雄厚的高端煉化產能為基礎,更好地開啟下游產業鏈擴鏈、補鏈、升鏈的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4、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廣東石化業跨越升級的最佳宏觀環境和市場條件。

智者謀國,粵港澳大灣區的橫空出世,離不開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騰訊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提交的一份《關於發揮協同創新優勢-打造粵港澳世界級科技灣區的建議》,建議案提出要在粵港澳“9+2”城市群建設繼美國紐約灣區、美國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之後的世界第四大科技灣區。

從產業佈局的6大優勢中,看廣東石化未來發展重點在何方?

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點內容,這對於先進原材料工業的加快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具體來看,規劃提出“支持裝備製造、汽車、石化、家用電器、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做強做精,推動製造業從加工生產環節向研發、設計、品牌、營銷、再製造等環節延伸。

加快製造業綠色改造升級,重點推進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開發綠色產品,打造綠色供應鏈。這對廣東石化產業的跨越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有了明確的要求和期待。

我們測算,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帶動下,未來5~10年內珠三角地區的高端化學品和精細化工產業主營收入的年均增速有望保持在全國增速的2~3倍,並顯著快於其他沿海石化大省的增速。

5、廣東省地緣優勢明顯,毗鄰廣袤的北部灣腹地和東南亞市場,戰略縱深廣闊,石化產業發展的後勁和空間更大。

石化業屬於典型的“大出大進”型重化工業,臨海和港口是發展石化工業得天獨厚的條件。同為東部沿海石化大省,廣東省在地緣上有著獨一無二的優勢,那就是一方面與人口稠密、地域寬廣的南中國市場毗鄰,另一方面就近輻射廣闊的東南亞市場。而目前不論是南中國市場還是東南亞市場,都是整個東亞經濟區塊中為數不多的石化產能非飽和藍海市場。


南中國加上東盟十國總人口近10億人,區域內的煉油能力不到3億噸/年。相比之下,美國3億多人口、煉油能力逾10億噸/年,中國近14億人口、煉油能力為8.5億噸/年。作為巨大藍海市場的前沿陣地,廣東省石化產業顯然有著更大的想象空間和發展潛力。

另外,從海運條件看,廣東省離世界油氣資源主產地中東更近,與山東省相比距資源地縮短了1000海里以上的運距,而且廣東熱帶季風氣候海運條件也更佳。

6、廣東省服務型政府建設卓有成效,產業發展必需的社會環境、政策環境、營商環境、創新環境和人才條件等相對俱佳。

近年來全國各地以“放管服”改革為抓手,優化改善營商環境的新一輪競跑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中國財富網和萬博新經濟研究院聯新近發佈的《2018年中國營商環境指數研究報告》顯示,從軟環境和硬環境兩個維度35個指標來考察,東部地區營商環境最優,其中排名前十的分別為上海、北京、江蘇、浙江、廣東、山東、天津、福建、遼寧和湖北。


報告中,北京、上海、廣東等經濟發達省份包括金融環境、技術創新環境、人才環境、文化環境、生活環境在內的軟環境正成為其核心競爭力。優越的營商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溫床,為廣東石化等產業經濟的率先轉型升級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良好條件。

02

廣東石化產業發展重點

1、緊抓發展機遇,打造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集群。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提出“支持裝備製造、汽車、石化、家用電器、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做強做精,推動製造業從加工生產環節向研發、設計、品牌、營銷、再製造等環節延伸。加快製造業綠色改造升級,重點推進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開發綠色產品,打造綠色供應鏈。”這對廣東石化產業的跨越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有了明確的要求和期待。為此,廣東省石化產業必須抓住機遇實現石化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加強綠色化、智能化、園區化和集群化發展,著重加強產業鏈下游應用研究,協調好供給與需求、基礎與創新、存量與增量的關係,實現產業鏈融合創新和協同發展,打造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集群。

2、優化產業結構,打造一體、兩翼、多園區的特色產業佈局。

加快打造沿海石化產業帶,依託石化基地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多渠道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重點發展基礎有機原料、日用化工原料和高附加值中間原料,提高有機原料品種自給率和生產效益。

以茂名石化基地為例,可著力打造廣東省重要的煉化一體化基地、華南地區乃至全國橡膠生產基地、華南地區乃至全國醇醚生產基地、全國最大潤滑油基礎油生產基地等四大特色產業佈局。

3、加強園區化管理,打造智慧化、綠色化化工園區。

新建化工項目須進入合規設立的化工園區,推動環境敏感區、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入園,實現“三廢”治理由企業分散治理向園區集中治理轉變。

化工園區必須全面完成產業規劃、總體規劃、詳細控制性規劃、安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安全評價、節能評價等規劃和評價工作,確定併發布合規化工園區。逐步完善化工園區產業升級與退出機制,優化調整化工園區佈局。

4、高度重視安全環保,全面提升安全環保管理水平。

石化產業安全環保,關係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礎,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從產業佈局的6大優勢中,看廣東石化未來發展重點在何方?

中創產業研究院彙集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專家學者、新興產業、創新企業、投資機構、創新者、企業家和產業家等各方面的資源,是體系開放、多方協同的新型研究機構,努力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為政府部門、企業和產業集團提供產業發展諮詢,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健康發展。中創產業研究院堅持“研究產業、服務產業、引領產業”的理念,目前已形成醫療產業研究中心、區域經濟研究中心、新材料研究中心、先進製造研究中心和產業資源中心,組建成立了各研究方向的專家庫。



歡迎公眾投稿,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歡迎大家關注“中創產業研究院”產業研究信息分享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