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你有哪些書推薦?

黃屋獅



要想了解傳統文化。要讀諸子百家各個學派的經典。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時間。那就只讀儒家和法家經典。因為諸子百家之爭,華夏文明史的進程,其實主要就是儒法之爭。

儒家的經典必讀《論語》、《孟子》、《荀子》、《左傳》、《尚書》、《詩經》、《禮記》、《周易》。

法家經典必讀《商君書》、《韓非子》。

先介紹法家思想。

法家是用1+3捍衛君權,奴役臣民。

1是一個條件,即勢:讓君主擁有絕對的權力。法家創立的郡縣制,就是把天下的權力集中於皇帝一人。

3是刑罰、陰謀詭計、愚民。刑罰和陰謀詭計是奴役臣民的低級手段。愚民才是高級手段。其目的是使人民成為沒有思想,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任由君主驅使。

法家思想集中體現在《商君書》和《韓非子》中。

《商君書》主張尚奸,即選拔重用奸惡之人。尚奸必出惡政。惡政包括馭民六術:貧民、弱民、疲民、辱民、愚民、虐民。其中核心是愚民。

《韓非子》主張三綱理論和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從主之法,順主之為,專心於事主者,為忠臣。寡聞從令。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此天下之常道也, 韓非子甚至提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主而誅臣,焉有過!

法家主張法律體現君主的意志,君主必須牢牢鉗制刑罰,寧枉勿縱,夷族連坐。

法家無疑是民主、法治的頭號死敵。

再介紹儒家思想。

儒家與法家的觀點針鋒相對,水火不容。

儒家提倡約束和限制君權。孔子曰:君君、臣臣。首先,以君道的標準約束君主。然後,再以臣道的標準約束臣子。就是以禮法把權力關進牢籠。而人民卻擁有廣泛的自由——禮不下庶人。今日謂之——憲政。

儒家還提倡立法為民,司法獨立,疑罪從無,不罪無辜。孔子才是人類法治思想的鼻祖。

另外。孔子最早提出革命一詞——湯武革命,革之時大矣。


楊朱學派


要學傳統文化可不容易啊,總結一下,可概括為4個字,“經史子集”。具體如下:

一,經:是指儒家列為經典和註釋經典的著作,如“四書五經”。“四書”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五經”指《詩》、《書》、《禮》、《易》、《春秋》。從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經,即易、書、詩、周禮、儀禮、禮紀、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二,史:史書,即正史,記述歷史史實、地理疆域、官職等的書。有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歷史事件的編年體歷史著作,如《左傳》;有以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的紀傳體歷史著作,如《史記》;有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於南宋的紀事本末體的歷史著作,如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有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述的國別體歷史著作,如《國語》、《戰國策》等。

三,子:指戰國以來諸子百家的著作及工、農、醫等各種科學技術著作,諸如《墨子》、《莊子》、《韓非子》、《本草綱目》、《夢溪筆談》等。

四,集:凡歷代作家的散文、駢文、詩、詞、曲等集子和文學評論著作,均歸入此類。屬於一人所有的稱為別集,匯選若干人的作品稱為總集,有關詩的集子稱為詩集。諸如《樂府詩集》、《古詩九十九首》、《全唐詩》、《古文觀止》等。

當然,這些書讀完了,人也不行了。我們可以選讀其中的一些內容去讀,比如,四書,《道德經》,《莊子》,《墨子》,《荀子》,《韓非子》,《史記》,《唐詩宋詞》節選等。




飛飛貓說話


想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首先知道國學是什麼?

近來國學裡面,魚龍混雜。充滿了雞湯大師和傳銷騙子,讀者請謹慎甄別。


國學一詞出現的時候很晚,近代著名的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說

國學是“一國固有之學”,是從黃帝以來,歷經堯、舜、禹、夏、商、周曆代相傳中國之學。

注意,從名詞的意義上看,從古代到當代,凡是這個國家相傳的文化都可以稱之為國學,其中的精華部分。略微推薦。

從年代上可以簡略分為

先秦諸子百家(法、儒、墨、道、農、雜、名、陰陽)、史學、經學、玄學、道學、理學、明清實學,詩賦、駢文、宋詞、元曲、小說。

從類別上可以簡略分為

古代哲學、史學、訓詁學、小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中醫學、農學、術數、地理、政治、經濟及書畫、音樂、建築等。

但是中國文化傳統又是不分門別類的,但是他們的源頭都來自《易經》

《易經》作為百經之首。可以說是華夏文明的源頭。現代人缺乏古文知識,《易經》就顯得非常難度。


給初學者一個建議,可以先了解一些常識性的文化入手,培養興趣。比如學者關於《易經》的講解之類的。

學習文字

文字作為了解知識的基礎知識是必須學的。文言文是打開古代典籍寶藏的鑰匙,不能繞過去。除非你破門而入。

然後,可以開始學習古文。其中推薦兩本書,《說文解字》和《古文觀止》。

《說文解字》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字典,其中意義一目瞭然,不言而喻。

《古文觀止》一書是集合了古代優美的文章。《古文觀止》是用來背的,讀完,理解完,在背下來。直到你可以看其他的古代典籍為止。

《古文觀止》一書翻譯的本意是,古代文章只需要看這一本就可以了。由此可見作者迷之自信。


瞭解歷史

瞭解歷史的作用在於知道思想文化創造的年代的基本情況。起初不需要太詳盡。

推薦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年代比較近,方便讀者閱讀,當然也可以選擇其他的國史。

先看一本通史,其他的以後在學習相關知識的時候再補上。


之後你就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入門了。當然你也可以先了解自己嚮往的部分,只不過沒有文字和歷史基礎會有些麻煩而已。


還有一本《什麼規》的很有名的。讀兩年成聖人,幸福人生一生無憂。孔子、老子、公孫衍、文天祥、朱熹、曾國藩、梁啟超等都沒有學過。

一個在清代都沒有名氣的人寫的一本沒有名氣的從來沒有大師去學過的童蒙行為準則規範。

【完】


奇縝君


讀“四書五經”,經、史、子、集。


沃克特爾


諸子百家學說


本昌談歷史


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有不同深度的瞭解,有不同偏好的瞭解。所以,要做到人人合適,很難推薦讀哪些書。我只能根據我的讀書心得來推薦,僅供參考。


如果只能推薦一本書,那我只能推薦《六祖壇經》。我認為這是當之無愧的一本書,可以算是中國文化瑰寶裡的明珠,最能夠代表中國文化。也許很多人不太認可,因為讀過這本書的人不多。我認為這是中國禪文化的代表作,是中國人寫的佛文化著作裡唯一被公認為“經”的著作,和釋迦牟尼講的經可以相提並論,可見其地位之高,在中國傳統經典裡無出其右。其重要性,在於將外來的佛文化徹底的轉化為中國禪文化。而禪是世界各國都沒有的文化,這是中國最獨特的傳統,其重要性無論如何強調都不過分。我讀各種國學經典很多,最後還是在《六祖壇經》裡找到了根,找到了中國傳統文化最獨有的元素。這也是我面對西方文明能夠真心驕傲的中國禪文化。建議所有中國人都人手一本《壇經》,這將是最寶貴的傳家寶。即使你暫時看不懂,也要留給祖孫後代,永遠流傳。


如果能夠推薦兩本書,那麼我在《壇經》之外,再增加《道德經》。《道德經》是《壇經》之外最有中國傳統元素的經典,沒有之一。如果說《壇經》是中國禪的代表,那麼《道德經》就是中國道的代表。正是由《道德經》將中國老祖宗們的大智慧濃縮為一個“道”字。一個“道”字,包含中國人無量的智慧,其中的韻味只有中國人才能意會。不懂中文的人,恐怕很難理解。這就是“道”的博大精深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特點。有時候心情不佳,朗誦一遍《道德經》,馬上心胸開闊,精神愉悅開始積極上進。這就是中國最傳統的正能量!

所以,個人的看法,要了解中國文化,最多讀《壇經》和《道德經》兩本書足矣。或者選擇其一讀也可以了。因為“禪”和“道”是中國傳統文化裡最具標誌性的元素。不學禪就學道,二者必學其一,這才是傳統的中國人必備的基本素質。


當然,有些人可能喜歡儒家的一些經典,如四書五經等。儒家的四書五經,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這些書曾經為歷代科舉所重視,對中國傳統社會也產生過深遠的影響。但是,個人認為禪和道是根的性質,四書五經是樹幹的性質。最具備中國傳統元素的,還是《壇經》和《道德經》。最關鍵的是,相比於四書五經,《壇經》相對容易理解,《道德經》讀起來朗朗上口,真的是非常適合作為一生精讀的經典。


無憂行者


百度了一下,發現很多,就說個大師吧,木心。木心先生作為傳奇式大師,其作品深解中國傳統文化。例如他的《木心談木心》中的“文化像風,風沒有界限,也不需要中心,一有中心就成了旋風了”,讓人不由讚歎其的深度。整理了一下,下面是他的一些作品。

《哥倫比亞的倒影》

木心的第一部簡體中文版作品,內中選編《九月初九》、《哥倫比亞的倒影》、《上海賦》等最能表現木心行文風格的散文13篇,並全文刊印1986年5月9日紐約《中報》副刊《東西風》發起的“木心的散文專題討論會”文本。

《溫莎墓園日記》

木心的小說選集。經過年近八十的作者手訂,小說集刪去了原來繁體字版《出獵》一小節,把“我”隱得更深,實際上是更耐人琢磨了。每一篇都在嘗試新的視角,“從彼岸回來的人”,原來是這麼瞭解人世的酸楚,生活沒有“退息”,他對此岸洞若觀火。

《瓊美卡隨想錄》

在書中,讀者可以一如既往地體會木心行文“豐沛而嫻熟”的技巧,他“善用漢賦般的奇字”以及“在別人說不下去的地方說出別開生面”的話的特色。

《即興判斷》

木心的散文選集,同樣是為生活而沉思,為人生而尋覓。

《素履之往》

總覺得詩意和哲理之類,是零碎的、斷續的、明滅的。

《魚麗之宴》

木心關於文學的答問錄。

書籍分享:https://cloud.189.cn/t/AvU3airYnyMn


小花妹妹201184152


在民國二十年代,當時的清華大學,請梁啟超替他們開國學書目,梁啟超開了兩百部他認為中國學問中最重要的書。

但是那些清華大學的學生認為,兩百部太多了,就再拜託梁啟超開少一點,於是梁啟超挑選了二十幾部,說:“以上各書,無論學礦業、學工程,皆需一讀,若並未讀,真不能認為中國學人矣!”

其實就這二十幾部,就連現在的中文研究院畢業的博士生,可能都沒有讀完。很少有人把這二十幾部讀完過。中國文化啊,真的沒落了!

所以後來錢穆先生又開了一個更簡單的書單,只有七部,叫做“中國文化七書”。就是說,你要了解中國文化,必須讀這七本;或者說,如果連這七本都沒讀過,那不要說自己是有文化的人。

這七部就是《論語》《孟子》《老子》《莊子》《近思錄》《傳習錄》《六祖壇經》。

就這七本。

看這篇文章的各位,你們都看過沒有?如果這都沒讀過,那真是慚愧了!愧為中國人也!


傳統文化與生命成長


推薦以下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書籍:

1.“四書五經”

是中國的“聖經”。“四書五經”是《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四書)及《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五經)的總稱。這是一部被中國人讀了幾千年的教科書,包含了中國古代的政治理想與治國之道,是我們瞭解中國古代社會的一把鑰匙。書裡許多語言,如“當仁不讓”、“名正言順”、“巧言令色”等等,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2.《老子》

《老子》五千言,震古鑠今。老子是中國第一個純粹的哲學家,老子的思想成為中國人根深蒂固的一種思想傾向。道法自然、清靜無為的思想,幾乎對每一個有文化的中國人都有重要影響。《老子》文字簡約,說理透徹,含義深邃,富有辯證精神,特別能啟發人的思考。《老子》文字不是特別艱深,歷代注家又多,選一種較好的版本當能有助於閱讀理解。

3.《莊子》

繼承發揚了《老子》的思想,與《老子》一起合稱“老莊”,成為道家的經典。莊子對生死的態度十分達觀,“鼓盆而歌”成為莊子的典型畫像。《莊子》文字上汪洋恣肆、豐瞻華美,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對中國古代散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書中運用了大量的寓言來說理,比如《庖丁解牛》就是著名的一篇。

4.《韓非子》

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韓非子思想是在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佔統治地位的思想。法家思想是中國古代政治以力服人的“霸道”的代表,與“四書五經”代表的以德服人的“王道”一起,互為表裡,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或多或少都受它影響。

5.《孫子兵法》

誕生於春秋幾百年戰亂的背景之下,涵蓋了軍事中一切重要問題,被我國曆代軍事家奉為圭臬。它還被譯成多種外文,具有世界影響。《孫子兵法》簡潔的語句中蘊藏著豐富的內容,對當代商業社會中人的行為處事亦頗多啟發。

6.《史記》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開創了我國紀傳史編纂的先河,成為歷代官修正史的典範。《史記》記述了上古至當時的歷史,其中“書”的部分較難懂,但卻是司馬遷歷史思想集中表述的部分。全書精華在於“世家”與“列傳”,司馬遷為我們描繪了許許多多有個性、有感情的歷史人物形象,他在歷史人物身上傾注了自己的情感。《史記》不僅是一部歷史著作,還是一部文學著作。

7.《世說新語》

本書故事短小精悍,文字精煉上口,思想或清新揮灑,或沉鬱勃發,讀起來往往有會心之處。

8.《資治通鑑》

我國古代編年體歷史著作的代表,北宋司馬光著。《資治通鑑》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為統治者作借鑑之用。本書記事條理清楚,畫人風神畢肖,說理明晰透徹,是《史記》之後,文學成就最高的史學鉅著。後來的《續資治通鑑》、《清通鑑》與之形成一完整的古代編年史系統。

9.《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是所謂中興名臣,又是當時的理學領袖,在戎馬倥傯、公務繁忙之餘寫給家人子弟的書信,表現了他對於家事,用封建理學觀念指導之下的家人成長的看法,在當時及以後,獲得了極高的聲譽。他在封建社會末期,試圖重振封建道德,但其中一些基本的修身齊家處世的觀念,也很有意義。毛澤東同志青年時說過:“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彥姊情感觀


中國歷史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浩如煙海,要想了中國文化,首先要了解中國的歷史脈絡及文化的傳承。做為普通人不是做專業研究,成為專家學者,只是對中國文化有所瞭解,就沒有必要花費過多精力和時間閱讀髙古深澀書籍。畢竟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既要學到知識又要寓教於樂,建議讀者在讀書可先粗後精,先近後遠,先淺後深,逐步提高。

推薦書目;《中華上下五年》可以對中國歷史文化有概況瞭解。《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可以瞭解漢,宋,清三個朝代的歷史文化,又不感到深澀乏味。《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古文觀止》,《菜根譚》等註解版也是了中國文化不可短少的讀本。

儒家和道家思想主導影響中國文化二千多年,要想更深一步瞭解中國文化,對《四書五經》,《道德經》等古經典書籍可再深入閱讀和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