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多能互補 新能源與傳統能源將包容式發展

■ 中國工業報記者 孟凡君

近年來,發展清潔低碳能源是中國能源結構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在日前舉行的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 “新能源發展瓶頸問題探討”分論壇上,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專業副會長兼秘書長曾少軍認為,近年來,中國在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熱能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呈現出 “風”頭已過、陽 “光”升起、 “生”機勃勃、 “熱”氣騰騰的現狀。他指出,未來新能源將向分佈式發展,並和傳統能源一起向包容式發展,因此要不斷創新關鍵技術,做好煤炭減法、綠色加法、能效乘法,實現多能互補。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區域項目主管普拉森·阿加瓦爾表示,加快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應發展具備全面性的技術,如識別和確認可再生能源的位置,開發可融資項目,減少工業耗能,新增新能源交通工具,部署數字通信技術等。

新能源以 “擴市場、降成本”為方針

曾少軍指出,中國能源革命有減量革命、增量革命和效率革命三條路徑。能源減量革命包括主體、手段、客體三個方面,但減量革命不是 “一刀切”,簡單絕對量的減少,而是 “結構性減肥”,對能源總量的控制應慎用行政約束指標。能源增量革命包括傳統能源、新能源和海外能源。傳統能源發展應以 “調結構、重環保”為主,在綠色開採、清潔使用、提高效率上下功夫。新能源應以 “擴市場、降成本”為方針。能源效率革命包括能源網絡和市場體系,能源網絡主要是加快智能電網建設,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應考慮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互聯互通,油氣管網

要完善,形成全國聯網的大系統;擴大西電東送容量,特高壓輸電應擺上議事日程。市場體系方面主要是放開市場準入,引入競爭;改革政府管理能源方式,加快價格改革,合理分配利益,調動各方積極性。

曾少軍認為,目前,中國新能源方面,一是 “風”頭已過。中國風電產業十多年間發生鉅變,經歷了爆發式高速發展又跌落低谷再轉入復甦的曲折過程,目前正處於穩健發展的時期。

二是 “陽”光升起。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發展迅速,已成為世界太陽能熱利用生產應用第一大國,行業經歷了迅速發展的成長期,目前正在向冷靜發展的成熟期過渡。

三是 “生”機勃勃。作為中國未來綠色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質能產業正顯露著勃勃生機。面對能源緊缺、環境汙染的雙重壓力,生物質能作為一種清潔環保可再生能源是十分理想的替代選擇,即便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國生物質能行業發展依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四是 “熱”氣騰騰。中國地熱資源十分豐富,由於在開發利用過程中還存在技術難、投資不穩定性等風險因素,目前中國地區地熱資源利用量還比較有限,其在能源結構中佔的比例還不足0.5%。但從未來發展趨勢來看,中國地熱能的開發利用前景廣闊。

儲能是能源互聯網核心環節

山西省委財辦秘書處處長柴林樑指出,目前中國新能源發展勢頭較好,裝機量佔比達30%,但發電量佔比不足10%,與新能源利用水平較好的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對此,太原理工大學電氣與動力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博導韓肖清認為,新能源對中國能源的發展至關重要,當前中國電力系統中的新能源問題主要是,2018年中國新能源裝機佔比18%,預計2050年將突破50%。但是,2018年中國新能源棄電超1000億度,超過了三峽一年發電量。

晉能清潔能源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晉能清潔能源科技股份公司總經理楊立友表示,新能源行業剛從高補貼的時代逐漸邁向平價時代,在未來幾年當中,能夠讓全球大部分地區用上清潔高效價廉的清潔能源,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推動技術進步,降低使用成本,提高轉化效率。

韓肖清認為,作為應對新能源併網問題的有效解決措施,儲能是能源互聯網中能源供需互動的核心環節,儲能技術可作為電網與天然氣網絡、供熱系統、電氣化交通網等其他網絡的連接橋樑。儲能特性將由高成本、低性能、短壽命、低密度向低成本、高性能、長壽命、高密度轉變,由此可預見,未來儲能以輕量、小型、低價、高效、即插即用的形式存在,這為能源供需提供了與傳統電網完全不同的形式。

推動能源革命縱深發展

曾少軍給出的結論是,風電今後發展的關鍵在海上,核心是要解決環境問題。太陽能光伏發電方面,晶硅技術路徑關鍵是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管理水平,薄膜更應該重視市場應用;太陽能熱發電需要在商業化示範項目建設上有更多突破,以便吸引投資,實現規模化發展;太陽能熱利用出路在於工程化應用與跨季儲熱;生物質能發展的核心是解決原材料收集半徑的問題,這與中國法律信用環境相關;淺層地熱的利用要著重做好環境影響評估,大規模開發利用要做好地下水回灌和避免汙染。

展望未來中國新能源發展,曾少軍表示,一是分佈式發展:即新能源的分佈式發展。未來光伏、風電、生物質能、地熱能等能源系統的分佈式應用、創新發展將成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內容。二是清潔化利用:即傳統能源的清潔化利用。實現傳統能源安全、高效、清潔、低碳的開發和利用,將是中國能源發展的一大變革,也將對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應大力推進煤基醇醚燃料、煤制油、天然氣替代等清潔化利用方式,多途徑促進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循環發展。三是包容式發展:即新能源與傳統能源包容式發展。新時代的特點:混合經濟是發展方向,國有傳統能源與民營新能源包容性發展是實現 “帕累託”的最佳選擇。四是多能互補:即建立以儲能為核心的多能互補能源體系。建設高效、靈活綜合能源體系,大力發展以儲能為核心的多能互補體系,通過風、光、水、火儲多能有效

結合、發揮各類電源優勢,調峰調壓、提升消納能力、增加新能源應用比重、緩解 “棄風、棄光、棄水,實現能源經濟穩定高質量發展。五是關鍵技術創新:即關鍵技術研發與重大工程佈局。未來,能源發展的側重點將由速度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因此必須重視關鍵技術研發攻關,加快培育能源發展新動能。六是市場化改革:即深化以市場化為導向的能源體制機制改革。深化市場化改革在能源領域中的體現就是要運用市場化的體制機制,推動能源革命縱深發展。

  • 聯繫我們(新聞中心):010-68325610 010-67410611

  • 中國工業新聞網:010-6741065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