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箇中國女婿寫的《中國藝術史》,被牛津、耶魯用了40年

知道這本書是5年前,方振寧先生在微博上分享春節讀書計劃寫到:蘇立文寫得好啊,

沒有一位中國美術史家可以有這樣的文筆和犀利客觀的眼光


邁克爾·蘇立文寫的《中國藝術史》,是牛津大學、耶魯大學等世界名校沿用40年的入門教材。


1箇中國女婿寫的《中國藝術史》,被牛津、耶魯用了40年


蘇立文先生與中國有著不解之緣,這位英國劍橋大學的高才生,早在抗日戰爭期間,就以國際紅十字會的英國救濟分隊志願者的身份來到中國,作為卡車司機為重慶、成都、昆明等地運輸藥品補給。


沒過多久,他在成都與一位中國女生——吳環邂逅,這位日後成為他妻子的女人,帶領他了走進中國藝術的大門,在抗戰期間和張大千、關山月、林風眠等藝術家都成了朋友。


作為教科書,這本書卻不像所有我們讀過的教材那樣讓人昏昏欲睡。


比如說第二章介紹商周藝術的開篇,“好幾個世紀以來,河南安陽附近小屯村的農民常常在雨後或者犁地時,從田地裡撿到一些奇怪的骨頭”,像這樣有故事性的

段落穿插於全書的,讀起來有種口述歷史的感覺,初學者比較容易保持閱讀的興趣。


1箇中國女婿寫的《中國藝術史》,被牛津、耶魯用了40年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甲骨文


而外國學者的身份,使他沒有中國人寫中國歷史的那種思想包袱,讓他能用客觀的眼光及全球的視野來寫。


寫中國早期佛教雕塑,對印度犍陀羅、笈多藝術的淵源著墨頗多;寫元明清的中國建築,他不必避諱“中國建築變得越來越沒有創新性”;寫中國繪畫,他會適當與西方繪畫類比使其更好理解……


在插圖的選擇上,也是放眼全球。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波士頓美術館、弗利爾美術、東京國立博物館等地收藏的中國藝術品被大量的引用至書中。


1箇中國女婿寫的《中國藝術史》,被牛津、耶魯用了40年

印度笈多風格佛像局部,圖片攝於故宮博物院——公元400-700年印度與中國雕塑藝術展


最令人讚賞的是,他用通俗的語言,對某個歷史時期、某件藝術作品特色或神韻的描述


介紹世界最高的純木塔——山西應縣木塔時,蘇立文先生這樣寫到:“這座佛塔是目前僅存為數不多的宋式佛塔之一,細節豐富,斗拱靈活,而建築比例透露著高貴的氣質

。”


對於曾在木塔下領略過它的風采的我來說,“建築比例透露著高貴的氣質”,可以說精確傳達出了這座塔給人的感覺


1箇中國女婿寫的《中國藝術史》,被牛津、耶魯用了40年

▲梁思成先生應縣木塔手繪圖


本書關於中國繪畫的內容,尤其是宋、元繪畫的內容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部分。如果你對中國繪畫特別感興趣,相信這本藝術史也能一定程度上幫助你入門。


蘇立文先生將西方繪畫研究的傳統、關注的重點借用到對中國繪畫的介紹上。風格源流、技法特點、對形式的把握、作品給人的感受……相比氣、勢、韻這樣玄妙的中國特色詞彙,更容易讓初接觸者理解。


1箇中國女婿寫的《中國藝術史》,被牛津、耶魯用了40年

北宋·溪山行旅圖,范寬。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全書以中國的歷史時代、不同藝術出現的歷史進程為線索,全面介紹了陶器、青銅器、建築、書法、繪畫等各大中國藝術(主要是視覺藝術,文學、音樂、舞蹈等方面沒有涉及),是一本極佳的入門讀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