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企業都沒有績效管理,都在認認真真走形式!(一語中的)

點擊右上角“”+關注“”【全優績效諮詢顧問】頭條號,更多薪酬、績效、股權合夥人乾貨和觀點的分享!

大部分企業都沒有績效管理,都在認認真真走形式!(一語中的)

績效就是一個企業的效益,往往都是企業老闆們最關心的,最想做好,最想有一個好的結果的,為什麼偏偏大部分企業都沒有績效管理呢?即使有績效管理的企業,很多也只是在認認真真的走形式,企業主自己給自己留的一點心理安慰,那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大部分企業都沒有績效管理,都在認認真真走形式!(一語中的)

大部分企業沒有績效管理的原因

中小企業沒有績效管理的原因

很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由於缺乏專業性,對績效的理念認識不足;中小企業往往一人身兼數職,公司的HR負責人不但一人負責HR全模塊的工作,有的甚至還兼任其他方面工作;

中小企業普遍存在專業技術能力不夠,普遍採用對市面上傳統的考核工具採用拿來主義,缺少專業輔導情況下,只能靠碰運氣,用的不好的情況下直接棄之,覺得績效即浪費了人力,也沒收到什麼效果;

績效管理應該是個系統工程,一個完整的績效管理應該分為績效計劃的制定、績效輔導、績效考核、結果應用等環節。其中的績效考核只是績效管理過程循環中的一個環節,很多企業都只做了簡單的績效考核,而沒有一個PDCA的績效管理的閉環。

大部分企業都沒有績效管理,都在認認真真走形式!(一語中的)

一些看似正規的大企業沒有績效管理的原因

一般規模較大的企業,人員配置、企業內部流程都比較規範、完整;配有專門的績效考核專員或經理,月度考核、年度考核等的執行都有標準的內部執行流程。;

我們說薪酬績效的核心價值在於驅動力;我所說的大企業沒有績效管理的原因是它只有薪酬績效的形,而沒有薪酬績效的魂; 如果薪酬績效缺了核心價值的驅動力,那隻剩下一堆流於形式的制度流程;就是我標題中所說的:認認真真走形式

大部分大公司的薪酬模式可能更關注於規範性和公平性,驅動力和增長性不足,這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現象:員工抱怨公司不加薪;老闆抱怨員工工作不積極,不好管理。如何破解?很多老闆束手無策

大部分企業都沒有績效管理,都在認認真真走形式!(一語中的)

大部分公司所採用的的薪酬績效模式列舉:

1)固定薪酬,是目前很多企業都在採用的一種薪酬模式,簡單粗暴直接省事,在某種程度能保證員工的安全感,但是顯然,這也是一種缺點比較明顯的薪酬模式。

固定薪酬員工安全感是相對的,時間長了,員工又會覺得自己收入低,想要更多,而這種模式,限制了員工的創造力,幹好幹壞一個樣,誰還有動力去拼搏?養了閒人,逼走有上進心的人。對企業來說,固定工資是固定成本,並且沒有將企業和員工當中找到利益共同體,所以也沒法發揮到薪酬給員工的激勵價值。

2)底薪+提成

這也是比較常見的模式。看起來非常合理,有高業績者得高收入,計算簡單方便。然而,員工容易只關注業績、容易忽視客戶服務、回款、成本、費用等

公司業績雖然可能上來了,但是企業可能付出了更多的成本,利潤也就下降,公司利益和員工利益是處於部分統一狀態,還沒有達到完全的統一

3) KPI 式/評分式考核

KPI式考核通常拿出20-40%的薪酬作為績效工資進行考核,公司往往設置一個比較高的KPI目標,員工往往很難完全拿滿績效工資,對員工以扣罰為主;員工對KPI考核往往有本能的抗拒,缺乏向上的動力。

評分式考核,通常採用360度或90度,對員工的工作進行主觀式評價,由於此種方法主觀性太強,容易流於形式

大部分企業都沒有績效管理,都在認認真真走形式!(一語中的)

績效管理的正確姿勢應該是什麼樣的?

企業如果驅動力不夠,很難獲得好的效益;沒有驅動力的企業就好比老闆一個人在前面拉著企業這輛大車艱難的前進;員工是缺乏目標和被動被管理狀態。

老闆和員工的利益趨同很重要,同時配以有效的激勵機制激發出員工內在的潛能,同樣是企業這輛大車現在是被員工們奮力的推車朝著同一個方向快速前進,企業自然會充滿生機,蓬勃發展。

因此績效管理的首要目標、應該就是解決員工驅動力問題,讓員工與企業的利益高度趨同。

企業向員工購買的是什麼? 是體力、時間、學歷等嗎? 顯然不應該是!

企業向員工購買的應該員工能創造的顯性價值,員工的薪酬應該從哪裡來?應該從員工創造的價值裡面來!

大部分企業都沒有績效管理,都在認認真真走形式!(一語中的)

因此需要設計一套員工薪酬與其創造價值直接關聯的薪酬績效模式,個人比較推薦目前最具經營型的KSF/PPV薪酬全績效模式;

KSF/PPV薪酬全績效模式

一般管理層使用KSF,操作層使用PPV,部分崗位可以採用KSF+PPV模式

KSF理念:倡導員工為自己而幹,員工的收入高低與貢獻價值正相關,激勵員工積極主動的工作,強調結果導向、效果付費,為員工加薪當不增加企業變動成本比率

傳統薪酬模式與考核系統弱掛鉤,勞動報酬不能體現員工全部的價值表現,自然也做不到很強的激發力。薪酬全績效做到了將薪酬與考核完全融合,薪酬與員工的價值創造實現了強耦合,薪酬對價值創造的傳動效率非常高,保證了員工有很強的價值創造動能。相比薪酬模式薪資彈性大大增強,大大增強的激勵性。(對於此部分有不清楚的,歡迎讀者與我一起私信探討、互動交流)

大部分企業都沒有績效管理,都在認認真真走形式!(一語中的)

最後,績效導入環節的統一思想和訓練能力是往往會被很多企業忽視的,會相當然的認為績效的成功只與方案制定者或輔導者的專業能力有關,事實上員工的思維想法;各級直線領導、中高層領導的績效思維往往是成敗的關鍵。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評論、交流!

分享是一種美德,如果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或幫助,歡迎轉發、分享!!!

您的支持是我們創作的動力!

私信“績效”,更有100分鐘績效管理乾貨視頻分享給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