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D2機身,騰龍35 1.4和適馬24-70 2.8怎麼選?

晚風晚風呀


主要看你的拍攝需求,兩款都是副廠頭,我給你分析一下兩款鏡頭:


騰龍35 1.4

  1. 我現在用的是原廠一代35定,非常好用,基本算是我的掛機頭;
  2. 光圈大,拍攝室內暗光或夜景比較好,靜物、美食等特寫虛化好;
  3. 晚上想拍攝夜空的銀河,加上6D2的高感,讓你立刻有“非一般的感覺”;
  4. 限於焦距,有人多或者大場景,35定展現不出震撼的畫面,你真的會捶胸頓足。

適馬24-70

  1. 24這個廣角,在廣角端有“一寸廣一寸強”的說法;
  2. 比起35定,這多出9M焦距,那差別是相當大;
  3. 只有2.8的光圈,有時候拍攝夜景需要開高感或降低快門來解決;
  4. 鏡頭比較重,有2斤,適馬的鏡頭通常比較重,但有黑科技。

兩款都不衝突,各有優點,不差錢都上,需要注意的是,兩款鏡頭有個別存在跑焦現象。


另外您可以考慮原廠的24-105

雖然F4的光圈比2.8小了2擋,但一代價格才3000元左右,二代也才5000左右,非常適合你先練練手,非常實用。


個人建議

  1. 您要是經常拍攝、家用,建議買24-70,它可以涵蓋日常景物了;
  2. 要是你想練習構圖,不經常拍攝,建議35定;
  3. 目前騰龍的35定價格在4000元左右,適馬的24-70價格在7000左右;

長腿袁大叔


6D2機身,對於騰龍35mm F/1.4 與適馬24-70mm F2.8 這兩支鏡頭都可以適配,在拍攝中沒有明顯的瑕疵。怎麼選的問題,其實是自身拍攝習慣於應用場景的選擇。

騰龍35mm F/1.4,這支鏡頭,從焦段來說,更適合於人文拍攝,平時拿來掃掃街也是可以的,在F1.4下光圈全開,其銳度表現都相當的出色,虛化完美,過度柔和自然;在弱光、漫反射環境中,色彩純正,潤感十足,色彩還原和層次感表現不俗。除了自重有點重外,這是一支適用於人文、人像以及景物題材的優秀的高性價比鏡頭。

適馬24-70mm F2.8是一款帶防抖功能的標準焦段的標準副廠鏡頭,性價比沒有上一代高,在70mm的銳度下降嚴重。如果只是追求便攜,幹活或者日常記錄用,不上三角架子和濾鏡,要尋一個掛機頭的話,是一個很好的高畫質選擇。

綜上,還是先考慮下定位吧,如果後期需要更進一步,建議直接上原廠鏡頭吧,原廠小痰盂也不錯,後期有需要在添置更好的鏡頭。


點不點點


用6d2機身,因為是全畫幅,35㎜就是這個焦段的,至於用騰龍的35/1.4,還是適馬的24/70/2.8,我自己的選擇是,買騰龍的35/1.4。長時間的拍照,以前覺得變焦鏡頭方便,現在拍照,按快門的次數少了,思考的東西多了。反到覺得定焦的鏡頭有魅力,對於攝影無外乎就是多走前幾部和退後幾步的關係。這樣卻讓我多了很多的思考和拍照的樂趣,尤其在定焦鏡頭下,要比變焦的鏡頭成像,銳度上好很多,讓我更專注攝影,這也是我現在很喜歡定焦鏡頭的原因,不過選鏡頭也是各人想法不同,只要是你自己喜歡的就是最好的。


林楓2016


如果這兩個裡面選,建議24-70,我就用的佳能的這隻鏡頭,很適合做掛機頭,但是副廠鏡頭據說容易跑焦,我買的二手鏡頭,7000多。如果你就算買一個鏡頭,建議你買原廠的50 1.4,這個鏡頭可以滿足你日常的拍攝需求,室內棚拍攝影師很多都有這隻鏡頭,拍外景跑的有些累,但是大光圈很出片。我對器材研究的也不多,我身邊的攝影師用50的非常多,僅供參考哦


攝影師滿媽


我是6D2的,我有騰龍150-600 騰龍90 佳能16-35 佳能70-200。換著用。騰龍35適合風光,24-70用途廣,套機,人像,旅遊風光都可以,


台州阿德


35 1.4 和24-70壓根就不需要選,看你用途和手頭的銀子說話。願意拿多少錢來買,買來幹嘛。

35是定焦,人像頭 拍攝

24-70變焦 旅居鏡頭 拍攝寬容度比35更大


聽靈魂在呼喊


這兩個鏡頭其實並不能相互比較,如果你是新手,日常拍照或者旅遊用,建議選擇24-70,這個焦段能應付日常百分之八九十的拍攝,以後熟練了,可以再買一個定焦35鏡頭,不過不建議買騰龍,我覺得不如適馬好!


十禾攝影


看你相機的利用率,不經常出去拍攝的話兩個鏡頭都可以,更推薦35焦段一點,因為這個焦段是拍人文的黃金焦段,而且有助於提高自己構圖的能力,24-70使用率會更高些,好多題材都能勝任,是許多攝影師的掛機頭,幾乎人手一個!


龍肆娃


視頻中會根據你的需求不同,給出不同的建議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2c01b0bed3b44eda60d0bd6689141f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