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俗拾遺(一):最初的二月二,但見"人踏青",不見"龍擡頭"

剃龍頭了,趕快去理髮吧!"一到農曆二月初二,母親總會這樣催促我。

這一天,理髮室門口總會排成長龍,無論你來得多早,也排不到前面去。

節俗拾遺(一):最初的二月二,但見

二月二,剃龍頭

好不容易理好頭,顧不上洗一洗,就飛快地往家裡跑。跑得慢了,就搶不到了"龍食"吃了。

二月二這一天,無論什麼食物都貫之以"龍":麵條,叫龍鬚;餃子,叫龍耳;油糕,叫龍膽,煎餅,叫龍鱗;一盤子豬頭肉,叫龍頭。

節俗拾遺(一):最初的二月二,但見

龍鬚麵

"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千百年來,二月二一直是一個全民性質的傳統節日,備受人們重視。

那麼,二月二最初的形態是什麼樣的呢?二月二與龍又有什麼關係呢?龍到底又代表了什麼呢?又是什麼深層文化心理把龍和這個春天的節日聯繫在一起呢?

今天,讓我們走進二月二,一起來探尋這一節俗的淵源,揭示"龍抬頭"的本來面目。

盛唐方有"二月二"

"二月二"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其內涵豐富,包括龍抬頭節、青龍節、社日等。

關於二月二的起源,目前學術界,尤其是民俗界有多種觀點。

節俗拾遺(一):最初的二月二,但見

敦煌壁畫《春耕圖》

有的認為最早可追溯到上古伏羲時期的土地崇拜,稱伏羲"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飯,御駕親耕";有的認為最早起源於周代,稱周武王每年二月初二舉行盛大儀式,號召文武百官都要親耕。

然而,上述觀點均是根據故事傳說得出結論,學術界普遍認為不足為據。

事實上,在中國傳統節日體系中,二月二是個較為晚出的節日。

據現有資料來看,目前可見有關"二月二"的最早文獻記載,出自成書於開元年間的《唐六典》卷二十二:"每年二月二日,進鏤牙尺及木畫紫檀尺",朝廷常在二月二這一天,以這類製作精美的尺子賜給大臣。

節俗拾遺(一):最初的二月二,但見

唐代紅牙撥鏤尺(正反面)

詩人白居易就曾得到一支紅牙銀鏤尺的賞賜,他揮筆寫就《中和節謝賜尺狀》:"下明忖度之心,上表裁成之德",表達了被賜尺的大臣們對朝廷感恩戴德的心情。

這種尺子,後人多稱為"撥鏤牙尺",製作方法是把象牙染成紅綠諸色,表面鐫刻上各種花紋並塗上色彩,十分精美。

節俗拾遺(一):最初的二月二,但見

唐代綠牙撥鏤尺(正反面)

皇帝為什麼要在二月二向大臣賞賜尺子呢?

據《禮記·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角鬥甬,正權概",這段話意思是說,二月乃"日夜分",是日夜平分的月份,要在這段時間內,對"度長短"的尺、"數多少"的量、"示輕重"的衡等標準器具,進行確定和校正。

之所以選擇"日夜分"的時節,是因為我國古代傳統社會崇尚和踐行順天應時這一法則,古人認為,在這個時間校準度量衡器,可使公平準確。

朝廷在二月二這一天舉行賜尺儀式,其象徵意義就是希望臣子們順天應時、蹈規循矩、秉公辦事、正當行使權力、權衡協調好各種關係。

節俗拾遺(一):最初的二月二,但見

古代度量衡

值得注意的是,《月令》所載校正度量衡器具的活動,原本只是在仲春之月,並沒有明確的固定日期。到了唐代,這一活動已固定在二月二日,這無疑表明二月二日在當時的時間制度中已經較為特殊。

不過,此時的"二月二",還只是官方進尺賜尺儀式舉行的時間而已,尚未成為一個節日。

據考證,二月二成為節日,大約是在中唐以後。

目前可見的文獻資料,主要有白居易的《二月一日作,贈韋七庶子》《二月二日》《和夢得洛中早春見贈七韻》等三首詩、李商隱《二月二日》,以及李淖《秦中歲時記》、韓鄂《歲華紀麗》、龐元英《文昌雜錄》中的相關記載。

節俗拾遺(一):最初的二月二,但見

唐人遊春踏青

上述資料都明確顯示,在中唐以後,二月二已然是一個民間節日,其主要民俗活動有尋花、挑菜、踏青、宴遊、迎富(包括吃迎富果子)等。

宋代二月二,沿襲了唐代的風俗習慣,不過,在節日流行範圍和熱鬧程度上,比唐代更盛。

在宋代文學作品中,"踏青""挑菜""迎富"等詞屢見不鮮,並有了挑菜節、踏青節、迎富節等專門稱呼,說明這些習俗在當時已經非常普遍。

節俗拾遺(一):最初的二月二,但見

宋人遊春踏青

如賀鑄《薄倖》:"自過了收燈後,都不見,踏青挑菜";魏了翁《二月二日遂寧北郊迎富故事》:"才過結柳送貧日,又見簮花迎富時";張耒《二月二日挑菜節大雨不能出》:"久將菘芥芼南羮,佳節泥深人未行。想見故園蔬甲好,一畦春水轆轤聲"。

由此可見,唐宋時期的二月二,已經成為了一個全民性質的娛樂節日,其活動主要是在戶外進行踏青、挑菜和迎富等,體現了當時人們對大自然的親近、熱愛,以及對富有生活的追求。

不過要注意的是,唐宋時期的二月二,跟"龍抬頭"並沒有什麼瓜葛。

元代始見"龍抬頭"

元明以後,唐宋時期二月二的踏青、挑菜、迎富等習俗,仍然傳承不廢。

不過,元代以後,人們又給節日注入了新的觀念,那就是普遍以二月二為"龍抬頭"的日子,並有了關於撒灰和禁忌的明確記載。

節俗拾遺(一):最初的二月二,但見

二月二,龍抬頭

至此,二月二變成了以引龍祭龍為主的節日,人們因此還把二月二稱為"青龍節""春龍節"。

有關"二月二,龍抬頭"習俗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元代熊夢祥《析津志▪輯佚▪歲紀》:"二月二日,謂之龍抬頭。五更時,各家以石灰於井畔周遭,糝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內,男子、婦人不用掃地,恐驚了龍眼睛。"

元雜劇《朱太守風雪漁樵記》第三折中有這樣一段對白:"我直到二月二,那時可是龍抬頭,我也不敢抬頭。"

這些資料表明,宋元之時民間普遍認為,二月二是龍抬頭的日子。

到了明代,與龍抬頭、撒灰相關的習俗記載日漸增多。此外,這一時期又有引龍、填倉、驅蟲、迎女、祭社等習俗活動逐漸出現。

節俗拾遺(一):最初的二月二,但見

二月二“撒灰”習俗

比如沈榜《宛署雜記》第十七卷載:"二月引龍",並在注中進一步解釋:"宛人呼二月二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委婉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

劉侗、於亦正《帝京景物略》載:"二月二日曰龍抬頭,煎元旦祭餘餅,薰床炕,曰燻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

節俗拾遺(一):最初的二月二,但見

二月二填倉節

《嘉靖雄乘》載:"是日也,將鯉席逆女,仍以禮饋之。"《夏津縣誌》載:"仲春之月,二日用灶灰圍屋避蟲鼠。"

此外,嘉靖年間的《萊蕪縣誌》《淄川縣誌》均中有"填倉"的記載,《淳安縣誌》中有"以二月二為花朝,鄉間祭里社"的記載。

節俗拾遺(一):最初的二月二,但見

二月二“引龍”習俗

這些新的節俗活動的出現和舉行,大大豐富了二月二的節日內容,使其從一個娛樂色彩濃厚的單純節日,轉化成為一個以重農務本、崇龍祀土、驅蟲避害、祈求風調雨順、期盼生活康寧富有為核心內容的複合型節日。

那麼,今人最熟悉的二月二剃頭習俗,是從什麼時候興起的呢?

二月二剃頭習俗,始於清朝,盛於民國。這一時期,是二月二節俗的興盛期,不僅流播空間得到極大擴張,活動內容也更加豐富多彩。

節俗拾遺(一):最初的二月二,但見

二月二剃頭習俗

據相關資料顯示,全國三十多個省級行政區劃,除了新疆、西藏和青海以外,其餘均有關於二月二節的記載,也就是說,清朝至民國時期,全國各地普遍都有二月二節。

這段時期的二月二節俗活動,在繼承前朝主要內容的基礎上,繼續圍繞著崇龍祀土、驅避害蟲、祈求風調雨順、期盼安康富有等內容展開,但更加豐富多彩,並在更大範圍內得到認可和實踐。

這一時期的節俗內容主要有撒灰、引龍、祀神、占卜、迎女、剃頭、踏青、迎富、驅蟲、試耕、種菜、飯牛、戴龍尾、燃明燭、吃犒勞酒、開筆取兆、上墳祭祖、擊房梁炕沿等,並形成了特定的節日飲食和節日飾品,也有不少禁忌。

二月二日龍抬頭

"二月二,龍抬頭",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句話,那麼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二月二,龍抬頭"節是專門祭祀龍神的節日,它是由農業生產與某種天象的聯繫而起,並逐漸演化為祈求龍神賜福的活動,是由驚蟄節和春社節發展而來的傳統節日。

節俗拾遺(一):最初的二月二,但見

敦煌壁畫《春耕圖》

我國古代農業生產,基本上是靠天吃飯,風調雨順是中國人永遠的期盼,也是是五穀豐登的前提和保障。

春耕時節最需要的是雨水,而春天的雨水相對來說,非常稀少,所以有"春雨貴如油"是說法。

龍,不僅是司水神祇,吉祥瑞獸,也是君權象徵,在華夏先民的信仰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凝聚著古人豐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情感認同。

節俗拾遺(一):最初的二月二,但見

龍的傳人

"潛龍在淵,隨雲上天",古人認為,在每年秋分以後,龍就沉潛到水中不出來,要想讓龍行雲布雨,首先就得將它從睡夢中喚醒,設法讓它抬頭升空。

正如《左傳·桓公五年》所載:"龍見而雩"。雩,即雩祭、雩禳,即為求雨而舉行的一種祭祀活動。

具體到實踐中,就是在二月二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舉行一些祭祀活動,比如要撒灰將龍引回,並頂禮膜拜,以祈禱神龍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還要千般討好,萬般央告,把水餃叫龍耳,把春餅叫龍鱗餅,把麵條叫龍鬚麵等。還設下種種禁忌,如婦女不準動剪刀針線,怕戳了龍眼、穿了龍頭;又忌用刀,怕砍了龍頭;不能用磨,怕壓了龍頭等。

節俗拾遺(一):最初的二月二,但見

二月二“填倉”習俗

所有這些節俗活動,都是在對龍崇拜信仰的基礎上進行的,都是為了祈求風調雨順、期盼來年有個好收成。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二月二,龍抬頭"與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二月星象、物候、氣候及其之間關係的認知有關。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農業生產最緊要的,就是不誤農時。

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古人通過仰觀天象,俯察地理,發現特定星象的方位在不同時間各不相同,根據其所在方位,便可判斷當時的季節,以提醒農時,及時耕作。

節俗拾遺(一):最初的二月二,但見

二十八星宿圖

具體來講,中國古代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個星座,俗稱"二十八宿",並將其作為天文觀測的參照系統。

二十八宿又按東、西、南、北四方,劃分為四組,即所謂的"四象":東方蒼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古人稱之為"東方蒼龍",其中的角宿、亢宿為龍角、龍頸,其餘為龍身、龍尾。

節俗拾遺(一):最初的二月二,但見

“二月二龍抬頭”星象圖

由於東方龍星的出沒週期和方位,總是與一年中的農時週期相始終,因而格外受到關注。

春耕臨近,特別到了農曆二月二這天夜晚,龍星便開始顯露頭角,"龍"的兩隻"犄角"(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慢慢升起,這時整個"天龍"的身子尚隱沒在地平線以下,便被人們形象地稱為"龍抬頭"。

二月二被命名為龍抬頭,突顯和強化了二月二與季節轉換和農耕生產之間的關係,使二月二在農耕社會中的標誌性意義增強。

節俗拾遺(一):最初的二月二,但見

二月二“填倉”習俗

當然,民俗在傳承過程中,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內容肯定是會發生變異。所以,"二月二"節俗也就在流變中產生、發展和豐富起來,並由於地域原因而產生分支,形成了南方以祭社為主、北方以祭龍為主的南北不同的"二月二"節俗。(張文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