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殲-20隱身戰鬥機,我們還要繼續生產殲-10C,研發殲-10D嗎?

lianzichen


未來一段時間殲10系列仍然是我國空中力量的主力機種之一,殲10C也還會繼續生產,但是估計不會有殲10D了,中國空軍將用一種隱身中型戰機接替殲10。

殲10是我國自主研製的一款單發輕型戰鬥機,目前已經發展出A、S、B、C等數個型號,自2004年服役以來已經生產愈500架。

目前殲10最新的型號為殲10C,使用了一臺以AESA雷達為核心的先進航電系統,信息化能力優異。改用了進氣效率更高的蚌式進氣道,配合以推力增加的99M1發動機,機動性能出色。殲10C是當今較為先進的三代半戰機,與F16最新型號F16V性能相當。

目前我國正在打造一支“以四代機為骨幹、三代機為主體”的戰略空軍,在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來看,三、四代戰機將聯袂出戰,相互配合,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目前我國空軍正在以殲20、殲16、殲10C打造面向未來的戰術空中力量。

殲20作為我國當前最先進的隱身戰鬥機,將憑藉優異的隱身性能、態勢感知能力、超音速機動性和載荷航程能力,承擔攻勢制空、打擊地方重要節點的高端任務,發揮“一根針破一張網”的效果。

雙發重型三代半戰機殲16除了要配合殲20承擔一部分制空作戰任務,更重要的戲份是發揮自身載荷性能強、掛載條件好的優勢,主要承擔地面縱深打擊任務。

而殲10系列作為單發輕型戰機,制空作戰的戲份將越來越少,而更多執行近距離支援、防空壓制等“打雜”任務,化身為靈活機動的空中多面手,就像美國空軍F16那樣。

殲20固然那那都好,但是卻也貴的出奇,難以大規模裝備。而考慮到中國空軍尚有4、5百架殲7、殲8亟需替換,相對殲20、殲16更便宜的殲10C肯定還得繼續生產一段時間。

而近期使用太行發動機的殲10C定型也說明中國空軍將繼續採購殲10C,不然也不會費時費力的研發太行版殲10C。

至於殲10系列的後續型號發展,很多軍迷暢想研製一款隱身殲10,也就是傳說中的殲10D。但是以筆者之見,研製隱身殲10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世界上沒有一款隱身戰機是由傳統戰機改裝而來,殲10系列腹部進氣的基本結構也難以設置內置彈倉,而半隱身化改進付出的成本太高而收益很低,不具備技術可行性。

而根據未來空戰趨勢,殲10C終歸會被淘汰。以目前的情況分析,殲10C還將持續生產幾年,然後就會停產,中國空軍將採購新一代中型隱身戰機,與殲20形成某種意義上的高低搭配。當然,筆者並不認為新中四一定是上面這位。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有了殲20,還會繼續改進向殲10D嗎?當然有可能,但更可能是投向國際市場。

殲10C基本上已經很完美,有源相控陣雷達,多感知,多用途,半隱身,實現了飛火推。但還可以繼續發展到D型,可以說又一次大改,猛龍戰鬥機做成沉默猛龍。

第一、儘量做外形隱身,比如機身儘量做成多面體,讓各個波段雷達,主要是X波段雷達儘量少漫反射,達到隱身的效果。

第二,儘量把武器藏起來,這是隱身的一個大方面。可以效仿沉默鷹或沉默大黃蜂,做一個大蠶式彈倉,貼敷在殲10的表面,這一點比美國先進,重的放在機身的中央,或者近身兩側。,紅外導彈做成小彈倉,稍微靠外一些,類似於蘇57的蠶式彈倉。中央一個到兩個大的,兩邊兩個小的。

第三就是保形油箱,美國戰鬥機愛裝保形油箱。其實保形油箱有利有弊,利是不怎麼增大阻力的情況下擴大航程,弊就是無法扔掉,用完之後會成為死重,看客戶怎麼選擇了。

第四是動力,可以選擇俄羅斯的117,也可以選擇渦扇10B,甚至渦扇15,當然還要看客戶的戰術和需要。

當然,如果沒有國際客戶需要,殲10C將是最終型號,因為中國有其他戰鬥機形成體系。殲10C提高的是電子系統核武器,就沒必要型號升級了。



大志遠思想空間


要不要搞一款終極型殲-10?世人早有猜測,2018年底漢和就說,有可能有款“完美版”殲-10要問世,帶矢推的“太行”發動機,網友們亦做如是猜想,類似F-16 Block 70。我們有了五代機殲-20,還需要四代的殲-10C,乃致殲-10D嗎?要的。強大的美國空軍手中猶保有大量的三代機F-15和F-16,海軍有了F-35,同時不捨F/A-18E/F和F/A-18G,並做為主力使用,用之可以完全碾壓大部分國家的主力機型。能用則用,能堪大用,幹嗎不用,對不對?我們一樣,不只裝備殲-10,而且還擁有大量的殲-11系列戰鬥機,作為主力機型在使用。

七架殲-20同框

空軍宣傳片,《藍天有我,感恩有您》,有7架殲-20同框畫面,“威龍”是隱身刺客,不必集中使用,我們這樣做,不是擺拍,可能與國慶重大活動安排有關。不過也說明一樣事,成熟的殲-20正在批量投產,不再是空軍試裝的狀態。作為高端五代機,現在的定位,是空軍骨幹,如總師楊偉寫給它的信,正在擔當起它應有的使命,成為海天的堅強衛士。一個好漢三個幫,“威龍”逢事不必事必躬親,還有兩款戰鷹同樣可以擔當大部分任務。

大美河山江山多嬌

如圖,畫面唯美,多年期待今日成真,我們百感交集。航空工業人經過多年努力,已形成五代機為骨幹,四代為主力的大國空軍佈局,實現了攻防兼備。技術全部自主化和國產化,想有便有,可以根據自己的作戰需要,而打造任何想要的裝備。有了殲-20,同時保有兩款四代機,在數量上可以滿足需求,在質量上也可以不同需求,而對四代機進行改進。殲-10C如果稍感不足,那麼還有殲-11系列,已有一款殲-16橫空出世,單座制空型殲-11,有沒有殲-11D,要問殲-10C是否殲-10終極型號,一型遠程,一型近程對陸,都有D型,都是好的。


魂舞大漠


這個問題“天明”是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有了殲-20是肯定還會繼續生產殲-10C,研發殲-10D的。殲-20目前對我國航空只是有戰略性的突破只有少量的飛機服役,還無法達到作戰規模,數量還沒有達到完全替代殲-10戰機的地步。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繼續生產殲-10C和繼續研發殲-10D呢?
殲-20戰機(圖)

首批2002年入伍服役的殲-10戰機,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將近18年。按30年3000飛行小時的壽命算,其實有些飛機由於飛的多,可能已經達到了退役的標準。再加上延壽這一說法,還是有些飛機陸續達到了壽命即將退役。所以我們需要生產殲-10飛機來進行替換退役飛機,來填補這個空缺。



殲-10A戰機(圖)


殲-10戰機作為我國三代戰機正處於主力狀態,還有許多部隊沒有進行更換新機,還在使用者我們的即將退役二代機殲-7戰機。同時也盼著部隊能給換裝,所以殲-10戰鬥機,肯定是不能停止生產和研發。再加上平時飛行訓練也會存在一定量的戰損,所以殲-10戰機。肯定還是需要生產的。
殲-10B戰機(圖)

隨著科技的發展、時間的度過,為了滿足當今部隊作戰要求,部隊會對當時一些老舊版本的電子產品進行升級,或者需要增加更多的用途對飛機進行換代,殲-10A空優戰機,到殲-10B攻擊機,再到殲-10C的多功能多用途戰機。雖然說殲-10C當時是對外生產的一款出口型飛機,但是誰說新版本我們部隊就不能裝配呢?

殲-10C戰機(圖)

有了殲-20就不需要研發殲-10D了?這明顯是一個錯誤的想法。隨著時間的流逝,飛機的航電系統雷達發動機、武器系統也是都將面臨著全面升級,在機動性、雷達探測、鎖定、武器掛在數量、種類,使飛機多功能、多用途化,不在是單一功能的戰鬥機。



殲-10D加大油箱、添加隱形圖層(圖)

而根據我國戰機三代替代的慣例,“老、中、新”機機型的替代,想要殲-10停止生產和研發,必須要等到6帶機問世,5代機要成為主戰機種,所以等殲-20達到滿天飛,裝配到整個部隊,這個時候殲-10系列戰機就可以圓滿的完成任務,可以逐漸退役了。
殲-20戰機7架小編隊(圖)

而現在殲-10系列正當壯年,正承擔著我國航空承前啟後的任務。殲-20戰機面臨量產,殲七系列等二代機,馬上退役完畢。所以殲-10系列戰機目前是不會停止生產和研發的!


墨家荊天明


近幾年來,第五代隱身戰機殲-20和最強四代半戰機殲-16的批量服役,讓眾多軍迷的眼界提高了不少,在軍迷的眼中似乎只需要大量生產殲-20和殲-16戰機就行了,昔日的“明星戰機”殲-10已經可以退休了,也不用繼續改進生產什麼殲-10D了,果真如此嗎?

其實,不管是殲-20也好,還是殲-16都是重型戰鬥機,殲-20的主要任務是“踹門”奪取制空權打掉對方預警機和戰鬥機編隊,然後由殲-16負責對地對海精確攻擊。而殲-10是中型機,其主要任務就是執行國土防衛和巡邏,所以殲-20和殲-16的先進性對於定位為中型機殲-10來說都不衝突!

況且,殲-20是第五代隱身戰鬥機,其生產難度和1億美元的成本是其他戰機所不能比的,短期內根本不可能像殲-10等四代機那樣那樣大批量生產,所以很多任務還是要交由殲-16以及殲-10來執行!

另外,殲-10戰機在執行國土防衛和巡邏方面的經濟性要比殲-20、殲-16等重型機好很多,就像殲-10的成本也就在3000萬美元左右,相比殲-20和殲-16要便宜不少,而且殲-10維護起來也相對簡單也不需要像殲-20那樣恆溫機庫,所以在日常巡邏等小場面方面十分適合(而且未來發生大戰的可能性已經不大)!

所以,對於中型機的存在還是很有必要的,布武認為如果同為中型機的FC-31驗證機不轉正,或者轉正但也只是專為海軍艦載機沒有空軍型的話,殲-10很有必要繼續改進發展推出殲-10D戰機的,畢竟未來中型機的存在還是很有必要的!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推出殲-10D的話,似乎要在機動性和航程方面都有所提升,而在機動性方面的提升目前已經有渦扇-10 TVC矢量發動機的存在,如果這個發動機真正批量裝在殲-10D之上將會使殲-10D的機動性大幅度提升。

而在航程方面,目前殲-10C掛三個副油箱的最大航程已經可以達到3200公里,作戰半徑也已經達到1250公里,其實對於中型機來說這一水平已然不錯,提升不提升已經不再重要,但可以掛載更多的導彈提升載彈量以提升戰鬥力!


天下布武


其實,殲-20的批量生產和是否繼續殲-10系列戰機的發展其實並不存在矛盾性,四代機技戰術指標固然誘人,就當前發展現狀來看,恐難全面取代三代機,至少在短時間內還不會出現,有關這個邏輯世人早有定論。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所謂的殲-10D早在前幾年就在坊間有所傳言,也是國際上戰機系列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例如美國的F-16戰機,先後就發展出了F-16A/B、C/D等多種型號,各批次說白了就是不斷的推進技術升級;既然F-16可以系列化發展,殲-10有何不可。

自從去年珠海航展上殲-10B矢量技術驗證機進行了語無論比的過失速飛行表演,如眼鏡蛇機動、落葉飄等,國產矢量發動機首次展示在世人面前;有諸多小消息迅速將矢量噴口技術和還處於傳言的殲-10D結合在一起,認為殲-10D將成為殲-10系列正式安裝矢量發動機的型號,這也並不能說是不可能。

從殲-10的發展歷程來看,殲-10A/B型主要傾向於制空作戰,由A到B型,機載航電設備進行了升級改進,在氣動佈局設計上也更注重隱身設計;殲-10C是在殲-10B的基礎上大量運用四代機技術進行升級,換裝了有源相控陣機載雷達,優化了機載航電設備,更加突出多用途作戰性能,這也是殲-10C列裝部隊後成為殲-20黃金搭檔的主要原因之一。

從中國空軍與泰國空軍聯合訓練相關報道來看,早期的殲-10在國外三代機面前並不佔據優勢;在國內的金頭盔比武中,和國內重型空三代機對抗也是敗多勝少,已經說明問題了。在後續的改進升級中,短時間內連續推出了B/C兩個型號,尤其是殲-10C的多用途性能出眾,基本達到空軍的作戰需求,但是在制空作戰領域尚有較大差距。

在2022年左右,中國周邊將有250架左右的F-35隱形戰機,殲-20雖不如批量生產,但在數量還是顯得捉襟見肘,而且中國空軍還有數量不少的二代機服役,武器裝備更新換代問題也略顯的緊迫。在這個背景下,中國空軍還需一款中近距制空作戰比較突出的戰機,為此引進了24架蘇-35戰機。

倘若果真如外界傳言,殲-10D有望成為裝備國產矢量發動機的戰機,這對於提升空軍國土防空作戰有極大助益;在當前殲-10C的基礎上,換裝矢量發動機,進一步升級航電設備和機載武器系統,殲-10D的空戰能力將得到顯著提升。

採購俄製蘇-35一定程度上還是由於其出色的機動性能,而這種能力由來自於其117S矢量發動機。矢量技術對於戰機的性能提升主要體現在,一大幅縮短戰機短距起降能力,提升戰機作戰靈活性;二大幅提升戰機機動性能尤其是過失速機動能力,有利於提升戰機空戰性能;三提升戰機生存能力,使得戰機具備一定的導彈規避能力。

歐洲的颱風、陣風戰機之所以外界給予高度評價,主要原因在於其所裝備的EJ-200和M-88型發動機就配備了矢量發動機技術,再結合極其先進的航電設備。由此可見,矢量發動機技術對於三代機綜合技戰術指標提升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為三代機改進升級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我國當然也不例外。

殲-20目前已經開始批量裝備部隊,但由於配套發動機的研製工作進度限制,殲-20並沒有達到最佳技術狀態;與殲-20列裝同步推進的還有周邊國家開始逐步部署F-35隱形戰機,我國面臨的空防壓力依然嚴峻。殲-20技術先進但同樣造價昂貴,美國人從上世紀末就開始裝備使用隱形戰機,其F-22隱形戰機裝備數量也不過187架,F-35正處於量產中,想要全面取代現役的三代機還需一條很長的一條路走。

我國同樣面臨這種問題,迄今我們還沒有實現二代機和三代機之間的裝備更新換代工作,更別說一步跨越直接用四代機取代現役的二三代機了,這顯然不符合循序漸進的自然發展規律;因此,殲-20 的量產和其他三代機改進升級工作進度並不存在實質性的矛盾,反而使得整個作戰體系構建和裝備更新換代工作進程更加合理。

綜合上述,推進殲-10後續型號的研發工作,有利於縮短我國三代機與國外戰機之間的技術差距;生產殲-10C戰機,有助於推動空軍新老裝備更新換代工作,完善空軍裝備作戰體系。不是說,有了四代機三代機就一無是處,基於作戰體系支撐下的三代機還是尤其獨到之處,要清楚現在講的是體系作戰概念。


鷹鴿分析


殲20不僅製造工藝最強,大家請看下圖,謝謝!更重要的是殲20戰鬥力也是最強,其得益於更先進的航電系統,雷達和作戰半徑以及搭載的空空導彈。殲20沒有機炮,但是現代化戰爭殲20是不可能去跟你近距離作戰的,況且蝸扇-15馬上服役,到時候殲20更是在發動機推力上面趕上來,戰鬥力更強,遠遠超過F22和蘇57!








活好當下方可談未來


肯定要的,產多少的問題罷了。

美國上個世紀就裝備F22了,你看現在也就不到兩百架而已。

F35據說已經產了三百多架,不過,有不少都是交付其他國家的,比如日本墜落的這架。

中國情況還不一樣,大約還有400-600架二代機需要換代,光殲二零是補不起來的,而且,太貴,有些活,根本不需要殲二零幹,拉貨用皮卡五菱就很好,用奔馳S600是浪費。比如買的SU35,性能不差,航程還大,巡航利器啊,在合適不過了,用殲二零幹這個活,那就真是浪費到家了。除非周邊國家出來的都是五代機,而且,咱麼的四代半無法應對,才會排除殲二零。


強我國防愛我中華


當然是要繼續生產。現代戰爭是體系與體系之間的對抗,這一點在空軍方面也是相同的道理。殲20隱身戰鬥機的定位於尖刀,其在戰時,憑藉著隱身能力,對敵方的雷達系統,防空指揮部進行打擊,並擊落敵方的同代機保衛己方的,奪取制空權,將敵方的防空網撕開一個口子。為後續的大規模的空中打擊,近距離空中支援提供空中保障。

但殲20戰鬥機畢竟是典型四代機,啥都好,價格昂貴,儘管中國現在不差錢,但也熬不住殲20這樣燒錢,而且造飛機花錢,養飛機也要花錢,再考慮到飛機的飛行壽命,過多的殲20造成的經費花銷,是一筆沉重負擔。

而殲10C和殲10D,則兩款戰機無論是作戰性能,信息化程度,還是製造成本,都可以滿足未來我軍的空戰需求,能夠擔任日常的空中巡邏,空中封鎖,以及對地支援等作戰任務。

同時,考慮到現在服役的還有如殲7,殲8這樣的二代機,說明殲10系列產品應該還是無法滿足空軍的作戰需求,而殲20從各類角度來看,只能是作為先鋒使用,而大量的平常空中作戰,則需要像殲10戰鬥機這樣的三代機完成,畢竟二代機無論是從作戰性能,信息化程度都遠遠落後,只能看家護院,未來要進行對外作戰,還得需要信息化集成更高,一體化更高的三代四代機搭配來打天下。


兵說


當然有必要繼續生產殲10C,而且也肯定會把他們改進提升為殲10D,畢竟殲20戰鬥機雖然已經開始進入軍中服役,但是他的數量目前還不夠多,而且價格很高,無法實現全軍全部換裝殲20,未來也必然會有新型的第五代隱身中型戰機去取代這些第四代戰鬥機,彌補殲20生產規模的不足。

圖為殲10C、殲16和殲20戰鬥機並飛,他們的聯合訓練證明了,未來一段時間內,他們依然是需要緊密配合的“戰友”。

不可否認,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出現,讓世界主要軍事強國對第四代戰鬥機的需求開始出現大幅度的下降,倒不是因為用不上第四代戰鬥機,而是因為第四代戰鬥機實在是難以同第五代戰鬥機對抗,但是第五代戰鬥機取代第四代戰鬥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正如第二代和第三代戰鬥機也依然在中美俄這樣的軍事大國中服役一樣,因此有必要對這些戰機進行升級改造,讓他們適應未來的戰爭。

殲10C具備空中加油能力,雖然航程半徑是他的短板,但是可以通過副油箱和空中加油擴大航程。

殲20固然強大,而且取得了對世界其他五代機的質量優勢,但是世界上目前擁有五代機的國家也不過美國、中國、俄羅斯、日本、以色列、英國、意大利等國,最多還會有參與到F35研發計劃中的土耳其、西班牙、德國、波蘭、希臘等國,而且目前除了美國裝備了大約500架五代機(183架F22A、300多架F35)、中國裝備了30多架殲20外,其餘國家裝備的五代機數量大都只有10架左右,俄羅斯更是隻有2架(蘇57量產型)。

圖為殲20戰鬥機,五代機固然先進,但是目前世界上裝備量不大,就算是美國也沒有達到30%,可見未來一段時間裡,四代機依然要在空軍中“扛大樑”。

這也就意味著,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沒有五代機的國家佔比超過了90%,而且在那些擁有五代機的國家中,四代戰鬥機的佔比也超過了90%,甚至是幾乎全都是第四代和第三代戰鬥機,就連五代機最多的美國,也還有2000多架第四代和第三代戰鬥機,比如F15、F16、F4等生產於幾十年前的老舊機型。這就說明,四代機依然會是未來10-20年內世界空戰當中經常出現的主角,也會是大多數國家未來50年的主力裝備,在這個局面下,四代機依然有他生存和發揮作用的空間。

圖為使用複合掛架的殲10C戰鬥機,他的掛載能力遠比之前的殲10A要強。

殲10C本來就是非常強大的四代半戰鬥機,他進行了諸多的改進提升,包括使用更加流暢的機頭氣動外形設計,新換裝了AESA有源相控陣雷達,優化了機體外部表面設計,減少了突出物,減少了雷達反射面積,增加了一套電子對抗設備,提高了複雜電磁環境下的作戰能力,提高了複合材料使用比例,機身更加輕盈,總之,殲10C戰鬥機目前從技術狀態上已經超過了歐洲的陣風和颱風戰鬥機,同為抬式佈局的中型四代機,殲10C在遠程發現和中距離交戰上優勢明顯。

圖為使用矢量發動機在珠海航展上進行飛行表演的殲10B戰鬥機,他表演了落葉飄、J彎等過失速機動動作,震驚了世界,體現出良好的飛控系統性能和機動能力。

殲10C也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比如說他的發動機就可以進一步的增加推力,還可以更換最新的軸對稱三維矢量尾噴,畢竟殲10B戰鬥機已經開始測試這種新型的尾噴口,殲10戰鬥機本身就藉助中距耦合的鴨翼設計,具備很強的大仰角機動能力,飛機的總體翼載荷較小,升力較大,高速性能優秀,如果進一步換裝了矢量發動機,那麼在空中對抗中將會徹底壓制米格29、陣風、颱風、F16、JAS39等同屬第四代的中型戰鬥機。

圖為殲10C戰鬥機,他的機頭部分比起殲10A和殲10B做出了一些改進,更加尖銳,高速性能更好。

何況,在我國最新公開的《國防白皮書》中,殲10C已經和殲16、殲11B、殲20等被列為我國空軍現在和未來一段時間的主力機型,他們將會互相配合,組成一套有機作戰體系,實戰中會由殲20率先出擊,依靠隱身能力和精確打擊能力打開敵人防空系統的缺口,然後由殲16戰鬥機在強電磁壓制下完成對敵人縱深目標的攻擊,而在這些行動中,都需要反應速度更快、後勤保障便利、出擊效率更高、使用成本更低的中型四代機的全程制空作戰保障,殲10C就是發揮這個作用的不二機型。

圖為殲10C戰鬥機,在他服役的時候,殲20已經開始小批量生產,所以殲20對他並沒有替代關係,要取代他的肯定是一款全新的五代中型戰鬥機。

因此,著眼於未來的空戰,著眼於當今世界的空軍力量構成,我們還需要繼續生產殲10C,而且需要繼續對其進行改進,這都是毫無疑問和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