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1500,入耳式耳機有沒有好推薦!非知名品牌就別打廣告了?

條頭小王


三千是個門檻,預算1k5跟1k基本沒區別,你需要的不是勒緊褲腰帶,而是找準耳機聽感的剛需,比如,你喜歡聽什麼?

作者:筆點酷玩,努力做最酷的產品評測師。

數碼控很容易陷入喜新厭舊的惡性敗家循環,這也是我今年經常跟大夥強調“無剛需不圍觀”的根本原因。以耳機為例,為了追求耳膜刺激,入手新品只要不是太貴,能連續戴半年都挺稀罕。家裡入耳式耳機前前後後攢了十幾條,只有兩三條成了“耳道常客”,其餘統統束之高閣。如何判斷哪一條買的最不值當?有個笨招兒大夥可以試試,你只需要把這些老夥計都碼到桌面上,你記不起哪一條,哪條就該“分手”了。

咱們的雙耳其實沒那麼嬌氣。數九寒天,大頭有棉帽子護著,耳朵露在外面也不會一朝凍掉;盛夏衝個涼,偶爾耳朵進水跳跳腳就甩乾淨了。但是,你想找一副耳塞取悅它,卻要大抵隨緣。別跟我提金耳、木耳之別,哪怕你對欣賞音樂並不是很在行,一副不太適合你的耳機也會在發聲之後因“不適”而被下意識的嫌棄,這種感覺幾乎是從聲音響起的一瞬間就從心底湧出的,無法抗拒。而這種貨色,再高級也得送走。從這個角度看,那些口口聲聲喊出“三千以下聽個響(還有喊萬元以下)”的人,要麼是礦多不怕敗的燒友,要麼是雲點評的衝浪客,理(pin)智(qiong)的我,是不會為所謂極佳體驗而預設拜金門檻的。

所以今天跟題主和大夥聊的這副入耳式耳機,售價並不讓人腎痛,800元,給題主節省不少,就拿到了這款擁有雙磁路動圈單元、具備Hi-Res高解析度認證的山靈ME100。

咱不敢妄談性價比,只說這可換線材、多匹配耳帽、自帶收納盒的配置滿足了我的心理預期,而他的HiFi水準究竟如何,拋開山靈的30年品牌積澱背書,我必須要“親耳嘗試”才能知曉。

順便說一句,山靈ME100也非初出茅廬之輩,2018年日本fujiya-avic獲年度金獎,戰勝了水月雨Liebesleid那款“花灑” ,高強度鋁合金“水滴”腔體造型也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播放器老廠能搞出這麼一個大動靜,各位資深燒友肯定不眼生。

開箱前瞅瞅包裝細節,正面白灰底色加真機“心型”亮相照,左上角山靈LOGO,右下角金色Hi·Res AUDIO標記坐鎮。

背面圖文設計與正面素雅氣息一致,用中英日三語標明耳機特徵,下方是參數。

除10mm雙磁路動圈單元、可以降低共振的水滴高強度鋁合金腔體外,八股高純度無氧銅混編可替換線纜,以及一個頗有復古氣息的定製皮革收納盒也是山靈ME100的特色配置。

取下封套、打開磁吸“扉頁”,除皮質盒外,數這一組耳套逼格最甚。

記得去年發佈時,這“好看的皮囊”也有布藝和金屬盒等定製可以另選。不過我還是更傾向於皮革帶來的溫潤感。這個顏色略淺,如果深一點可能質感更盛,不過考慮耳機是純黑色系,這樣搭配能反襯出一些活力。

耳套分為紅色的三組人聲套,黑色有三組低頻套,三組均衡套(M已預裝耳機上)還有一套M號的記憶海綿套,誰敢說嬌氣耳朵不慣病,讓它更舒服一點,顱內潮水才能噴湧淋漓。

取出耳套組和收納盒,開盒先。耳機獨立嵌入海綿槽,與線纜隔離。由於盒蓋上方還有空間,目測再塞入一副備用耳機也夠裝。

除這些主要部件外,耳套槽板下面還有一個小盒裝有說明書和一個清理刷。

線纜一瞥,紅藍頭對應右、左耳,自帶紮帶,足長1.3米。

繞耳後的塑料管彈性適中,可以貼合耳後,線纜末端為膨脹插針設計,鍍金有質感,左右耳對應藍紅二色,不會接錯。

分線處金屬活節,灰色磨砂啞光處理,有一處山靈LOGO,質感不錯,摸起來冰冰涼。

另一端的鍍金插頭,同樣的啞光灰配色,質感精緻。尾部有塑料軟管做線纜彎折緩衝,插頭兩側有與大拇指甲等寬的凹陷,容易受力,方便插拔。

去年至今,“水滴”這兩個字時常出現在全面屏手機產品的屏幕設計文案中,其實在耳機圈內,水滴造型也是靈動的存在。這種優美的身段,讓男士也能感受到女士們獨享的“耳飾”之美。

正面來一張。自然流暢的曲線只是亮點之一,高強度金屬腔體+弧面鋼化玻璃帶來的一定的重量,避免擾亂音質的共振,將力量感賦予山靈ME100,能夠戰勝水月雨花灑的特質裡,一定包含這種“剛柔相濟”。

取出雙耳單元,來張特寫。耳機為常見的MMCX接口,鍍金膨脹插針壽命長,連接穩固,為日後更換線纜帶來更多自由度。

耳機左右單元內側L/R標記旁有ME100型號標記。據說在工藝製作流程上,山靈ME100歷經山路十八彎的打磨,最終能呈現出這般觀感和質感,也在意料之中。

將線纜與耳機對接。手持時感到些許份量,不過繞耳式設計可以將力量均勻分散到耳廓,匹配合適大小的耳帽後,並不感到墜耳,甩頭不易掉,但要避免劇烈甩頭。

線纜。八股OFC混編線材每股擁有18線芯,好處之一便是降低音質失真和信號損耗,而音腔解析力也得以發揮,聲底自然,不能說黑到底,也很純淨。用料方面可與一些兩三千的耳機線纜材質相提並論。

線纜外層的TPE材料相對柔韌,因此摸上去線纜蠻結實蠻耐造,但線纜的彎折自由度高,在日常使用、放置、圈線收納時不會出現彈力大,不好打理的一面。

說說硬實力和音質。

由於搭載雙磁路雙腔體符合振膜動圈單元,ME100自身磁場能量爆發出更強的瞬態表現,耳機阻抗低至16歐,靈敏度達到111±3dB,頻響20~40kHz,不但可以用HiFi播放器驅動,手機使用也無負擔。10mm符合振膜為PU和PEEK複合材料,並輔以CCAW音圈,這樣的配置,使得山靈ME100擁有足夠出彩的中高頻表現力。拿到煲機一週後,這種聽感更加明顯。

說說聽感。

今年開春跟著家裡事兒忙,平時聽歌解壓傾向於“心靈音樂”,流行歌單也常備。整體看來,山靈ME100在音質解析方面水準優秀,可以將人聲和樂器的聲音精準還原,在不同音量下高頻無失真,低頻下潛足,中頻通透有質感,配合不同的耳帽可以獲得“全耐受”的音質體驗。

由於ME100的定位是中端耳機,相比3K-5K的高端耳機來說還是有一點點差距。個人點評的話,ME100音質偏暖,介乎力量與溫和之間,可躁動可安靜,並在欣賞一些人聲作品時更耐聽。在佩戴步行時,略有一點聽診器效應,不過相比大部分同價位耳機而言,基本可以忽略。使用場合方面,ME100適合日常洗耳朵,也可以出街提氣。煲機前後聽感差距不大,但音質的通透感會加強一些,不屬於那種必須“嬌聲”慣養之輩。當然,以山靈ME100的水準,不煲機時耳朵也是很舒服的,這是我對它好評的前提——一開始就沒讓耳朵牴觸,最後還是要盯著這10套耳帽說說事兒,這種“富足感”,燒友都懂。

總結

山靈ME100入耳式能夠取悅我的耳朵,“第一聽”得到的溫潤醇厚是必要前提。有些耳機雖然體質健康,卻彷彿沒操練過的新兵,總得調校一番才能安心欣賞,因此初次使用時總有一種“不適合我”的心理;相比之下,擁有雙磁路雙腔體符合振膜動圈單元的山靈ME100,更像是一個乖巧秀氣的練習生(但非籃球佬),既有成熟青春的一面,也有可一定的可塑性,解析度精準、聲場規整、醇而不悶,全頻段的自然暖音可以讓我第一時間喜歡上它。顏值方面,“金玻一體”材質、右紅左藍的耳機單元“水滴”造型設計,8芯高純度無氧銅可更換式混編線纜,以及多達10套的專業耳帽,讓ME100在觀感、質感方面都籠罩了一層專業色彩,戴起來整個人也精神許多。都說人因美飾心情好,男人戴上一副養眼的耳機,跟女生戴首飾的感受大抵相當。

在音質上許多人有不同喜好,比如有些人很喜歡強大的力量感,有些人則對女毒情有獨鍾。對我而言,ME100屬於不盛氣凌人的一類,它無需“嬌聲”慣養的煲機,勝在音質“醇厚而沉浸”,容易上耳,更耐聽。最近一段時間更喜歡聆聽優美舒緩的純音樂和情緒濃郁的人聲,這時ME100的實力主要體現在將聲音的溫度表現出來,而不是像手頭另一款同樣擅長人聲的TFZ耳機逆向產生一種刀般冰冷,這樣就可以讓我在聽歌時得到最大程度的壓力釋放。 按照“聽以自慰”的剛需而言,我沒有選錯。


筆點酷玩


百元看調音,千元聽解析?

一千五以內沒有什麼暴強的耳機,更多的還是綜合流行向和低頻哄頭流,基本上也是沒前端的上限價格了

綜合向比較好的有天使吉米氧氣(流行人聲最強?),艾巴索it01s,JVC的fd02,final e4000(吃前端),水月雨KXXS(有kpe,千元內暴力解析,ie40p不算😂)

暴強低音天龍c820,n3ap都是很能打的

其他的不熟,這個價位吃香的基本上都是國產品牌,國際大廠沒特別強的


洛雨軒Ly


個人聽音取向偏高保真,也就是俗稱的HIFI,追求聲音的真實而非明顯音染。聽過的耳機不少,但是也只能理論上接近高保真…實際上,沒有任何的耳機能達到真正的HIFI…舉個其中的原因吧,就是你在聽交響樂現場的時候,實際上現場的每一個樂器的聲音,左右耳都能聽到的,只是音量音色會有不同;同時,聲音是會反射的…我們聽到的不僅是樂器直達的聲音,還有反射聲。以上的種種形成了我們聽到的真實的聲音。

而耳機分成兩個聲道,右耳是聽不到左耳耳機的聲音。單憑這一點就決定了耳機是做不到HIFI。

因此,如果你也喜歡HIFI這種風格,真要推薦的話,只能說從三頻還原的真實性儘量去靠了。

1500元檔:鹹魚淘二手AKG K3003-個人覺得這個是獨一檔的,畢竟原價是3K上下了。除了高頻比起真實的要暗一點,別的真的無話可說。雜食性耳機

1000元檔:吉米天使氧氣,水月雨KXXS,AKG N25。這三個比起K3003是低一個檔次的,而前兩者的高頻會比真實要明亮一點,有一點音染。中頻有時候會薄一點。其他沒啥大問題

我推薦的不考慮品牌,因為這個價格段做得好的國外品牌真不多,國內品牌選擇多太多,當然坑也不少。另外,每個人聽音觀不同,正如有些人喜歡蘋果手機拍出來的,偏真實的照片。但也有很多人喜歡安卓手機的AI美顏 AI調色~~還是看你自己喜歡。畢竟聽音樂也無非取悅自己~


messisu


你這個價位推薦給你入耳: 索尼 XBA-300AP性價比一級棒,值得使用和收藏。冬天了帶個大耳也可以而且還防凍耳朵。給你推薦鐵三角msrqB也值得可以收藏使用。



股網v金來


索尼wi1000x,可藍牙,可插線,降噪牛批,開機後音質沒得說,現在降價到1200了,很適合入手。本人使用半年了,耳機可以區分出酷狗無損和高音質,雜食向吧,降噪能力出眾,坐飛機開降噪開一點點音樂基本上聽不到飛機轟鳴,地鐵除了人聲過濾沒有bose qc30理想,其他的都不輸,關鍵是性價比巨高!!


咖啡會冒泡


這個價格不要去選擇品牌貨. 有些燒友DIY的耳機性價比很高,我用朋友七千多的舒爾動鐵做過對比雖然音質是有差別但是從價格上來說還是超划算,1500品牌貨買不到什麼正真好的耳機!


手機用戶5916842687


akgN5005,威士頓w60,Sony-ier-Z1R Hi-RES都可以考慮下


6點47分


推薦:昱坤的sr-688 價格好1488 低音厚 高音亮


工地會


可以試試“達音科•隼”,單動圈。價格不到1500,有人說有了它就退燒了[呲牙]


用戶9434471222478


jvc fd02。 試試吧 絕對不會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