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機真的是一分價錢一分貨嗎?

艾小城


我耳機玩了小十年了,是從低端的mx500 px100一直玩到森海和拜亞的量產旗艦,耳塞和頭戴都玩過。拋開現在很多首飾性質的樣子貨,這個東西總體來說是一分價錢一分貨,十分價錢三分貨,兩千檔拉千元內耳機的距離要比五千元檔拉兩千元檔的距離大,而萬元到五千檔有時候並不容易分開差距。就像我手頭玩的HD800S和T1MK2我並不覺得和009有素質差距,更多是風格的區別。

至於好耳機為什麼那麼貴,我覺得沒有有些人說的是炒的價格,這是由高端耳機的消費群體小,而高端耳機研發成本高,還有高端耳機市場是寡頭市場,賣方具有定價權共同決定的。畢竟製作一副高端耳機是一件非常困難和精細的事情,需要很長時間的研發,調整,尤其是頭戴大耳機,大到新單元的研發,小到耳罩厚度對調音的影響,都是一個費錢的過程,這些研發成本攤銷到小眾的消費群體上自然很貴,這個行業的廠家單件產品沒有百分之三百往上的利潤很可能存活不下去。而對於高端消費者選擇很少,而且玩到高端的消費者對聲音也極其挑剔,所以也就接受廠商的高利潤定價。

有點跑題了拉回來,之所以我開頭說是一分價錢一分貨,十分價錢三分貨是因為這是個邊際效用遞減的過程。從一個非常粗糙平面什麼密度聲場都沒有聲音如k420到聲音差不多立體有一定聲場密度如K701,你只需要花幾百塊錢就可以。但要聲場擴大一點點,聲音再真實一點點,那就要多掏大幾千,算上整套系統隨隨便便就上萬了,錢多花了十倍,提升也就百分之二十不到,而且還不好量化。還有對於廠商來說技術提高對於產品的提升也是邊際效用遞減的,比如從DT880到T1,拜亞動力研發出新的線圈技術,新的腔體設計,這麼多新技術,實際體驗的差別我個人聽來也不是天翻地覆,聲音是更加真實,自然,但要硬究素質,差不多也就是現在兩代手機日常使用速度的差別,不對比有時候都察覺不到。而且這個東西對於人耳來說是有極限的,最簡單的是現在很多耳機能做到10hz-40khz,但人耳實際的極限聽音範圍是20hz-20khz,剩下什麼解析之類的,現在量產旗艦都到了人的極限了,錄製的東西都能纖毫畢現。還有我要說些可能玄學的東西,那就是底蘊。我現在耳機選擇還是喜歡玩森海拜亞這樣的大廠,因為我相信大廠調音的功力,也就是所謂的廠家的底蘊,他們的調音師對聲音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並把這些帶到自己的產品裡,這是一些小廠無法做到的,製作一個hifi器材不僅要懂電學聲學,還要懂音樂。

接下來要譴責一下,現在國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對生活享受質量要求也提高了,有很多山寨廠商和非專業出身的廠商開始進來要分一杯羹,畢竟那麼高的利潤率,還有玄學成分,在自己產品還沒過硬的情況下無底線的定高價再找一些槍手寫槍文,來坑一些沒什麼聽音經驗的新手,因為貴的東西容易開腦放。我去過幾次展會,聽到一些沒什麼名氣的高價器材,其中很多聽完以後我的反應都是什麼破玩意,也敢定這麼高的價。這讓hifi的水越來越深。

最後奉勸準備入坑或剛入坑的燒友們,多聽少看,理性發燒,杜絕yy,杜絕腦放。耳機儘量買大廠,淘寶的小作坊很多都沒法做到左右單元匹配,還談什麼hifi,而且大廠質量有保障。


雪祭21121822


跟房價一樣,都是炒上去的。

00年以前前,大陸市場銷售的主流的耳塞只有日系廠家在做,Sony的888,愛華的553,741,都算是頂級的一批耳塞中,銷量最高的,價格也都是100~400,歐美系的品牌還沉浸在音箱和頭戴式動圈耳機的開發中無法自拔。

後來森海成了第一家吃螃蟹成功的,成功推出了三頻連貫且均衡的mx500和mx400,售價200以內,大氣的聲音加高性價比,迅速侵佔了日系市場,並讓森海,歌德,AKG,拜亞等頭戴式耳機品牌進入國人視野。

在此之前,不到400元的Sony的頭戴式耳機V600還是頭戴和監聽的最大優選方案。後來歐系一批200~600左右到頭戴迅速佔領中端和低端市場。湧現出很多高性價比耳機。高端頭戴耳機中除去奧菲斯,k1000等廠家用來炫技實用度和性價比超低的奇葩之外,知名度比較高的旗艦就是森海的HD580和HD600,也就1500~2000的價格。

再看看現在的耳塞或耳機,就是在拼價格,品牌外觀口碑銷量成了首選,聲音放在後面,完全符合有錢人的消費模式,不賣對的,只賣貴的。真正想要性價比高點的耳機,建議還是淘淘老型號


老花32


基本上是的。或者說很多商品也基本上是這樣。

不過麼當然所有商品也有價格虛高的。

虛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潮牌效應,明星效應等等。這兩個尤為明顯。

在這麼多耳機裡面,在圈內被吐槽最多的估計就是beats了,音質不怎樣,就是樣子好看點,代言的人有名氣點,然後價格比較虛高。大概是音質200,價格2000的感覺。另外蘋果耳機差不多也是這樣感覺

另外我個人覺得還有BO和BOSE也有些虛高。這兩款耳機在某孔雀綠色裝修的電器連鎖店就能隨便試聽,從幾百到3-4千都有,當然也不是每一間都那麼全,但是我還是都走了好多家聽了。音質來說,不差,但是打著商務定位,針對有點小錢有點追求,但是又不是真的那麼懂聽的白領,價格也是稍微虛高了一些些。感覺是 如果音質值800塊,價格會賣到1500這樣的感覺

四大品牌,還有鐵三角,這些專攻音頻系統的,價格都還比較公道。基本上一分錢一分貨。

而索尼,飛利浦,這些小電器方面做的比較雜的,耳機價格也稍稍有那麼一丟丟虛高。比喻的話,音質值的話500塊,會賣到價格700塊,大概這樣的感覺

還有很多都可以評價,但是就不說了,因為耳機聽著爽不爽,還有個人的因素,包括喜好,聽力,對於價格的敏感等等。同一副耳機,有人覺得值那個錢,有人覺得不值,很難統一的。


tintinguitar


耳機有很多種,有些買手機盒子裡面就送耳機的,如果講究很好的音質,那就得買很好的耳機了。

一分價一分貨說這個說法還是是不錯的,如果不講究很好的音質一百以內的耳機都有很多性價比高的耳機的。

漫步者,JBL都有高性價比有線或著無線耳機,對於一般來說音質也不錯了。

想要更好專業的音質那就更高的價格買很專業的耳機,如果平常用不追求更好那就買一般耳機就好了。

又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多多評論指正,感謝🙏。


回眸一笑丶一驚訝


我發表一下個人的見解,首先耳機的價格,從大的角度來講基本是一分錢一分貨的。但是呢,也有一些特別情況。 比如倉庫清倉之類的活動,就有可能貴的便宜賣;也有佔用地理優勢,方圓幾公里就一家,把便宜貨賣得很貴。可能大家會想到網店上的,網上的有假貨也有真貨,但基本也是一個樣,一分錢一分貨,我買過最多五百塊的的耳機,用了三個月掉了,但音質確實好……拮据的時候也買過十多塊的耳機,音質確實一般,而且還經常接觸不良,不是這個就是那個問題,沒有貶低那個價位產品,可能是我真的沒有遇到便宜買到好貨的情況……但我堅信確實有這樣的。

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希望能幫到你。


程運志


如果真是這樣多好,買耳機就只考慮預算就行了,何必去問和了解,也沒有大神推薦了。反正,1000元的肯定比800元的好嘛。

不過,某些原來賣2000現在賣300的怎麼說,難道賣300時聲音就變差了?或者像K701那種幾百的貨,又如何解釋呢?


傑長老


也不一定,買好了比如森海家的,索尼家之類的有可能一分錢兩分貨甚至三分貨,但要是不懂買什麼beats,魔聲,三分錢一分貨吧,大概,耳機定價也是懸殊挺大的,一分錢一分貨,兩毛錢兩分貨,三塊錢三分貨 基本就這麼懸殊,還得看自己怎麼選,對了,我是姨夫粉




起個網名怪累的


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肯定是沒錯~我沒用過太好的那行好幾千的,但是我用過4.500的,感覺跟名創優品麼30的差不多~捂臉~而且線控連接處都很脆弱……總壞……我乾脆就一直買名創優品30塊錢一對的那種了,最起碼壞了不心疼


遊蕩45


個人感覺吧,是到了一定價位的時候那個使用的加工工藝已經到了目前的頂級。如果需要更好的突破就只能使用另外一種價位更高的加工手法,但是即使如此,材料的開發也無法獲得一大步的突破。還有就是黑科技的研發了。森海的IE800。比百元耳機還好小的體積卻擁有百元耳機比不上的效果。光是這個輕巧就在市場上值不少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