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塊的耳機和上千的耳機差別在哪兒?

PandaDpr


對於愛好音樂的人群來說,一副好的耳機可以令聆聽者漸入佳境,老徐我也使用過不同價位的耳機,從幾十元到上千元,那麼不同價位的耳機究竟差在哪裡呢?

首先就是耳機單元的不同,耳機和手機電腦一樣,一般配置越好的耳機解析力越強,聽感就越好。耳機單元分動鐵和動圈,一般好的耳機都是動鐵和動圈搭配使用來提升耳機的綜合實力。再者就是調教優化上,耳機大廠不僅堆配置還會對耳機的音質做整體優化,包括耳機腔體等設計上,一些看似簡單的設計也會對音質有更好的提升。

幾十元的耳機不僅做工差,而且聲音渾濁無力,根本沒有什麼音質可言,當然不排除有些DIY的耳機利用二手或普通單元製作而成的耳機音質可能會出奇的好。老徐我用過的幾十元的耳機,如華為原裝和一些tb的DIY耳機都用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壞了。

選取一款性價比較高的耳機還是很有必要的,可以看看小米圈鐵pro,魅族flow等手機廠商做的耳機,不僅便宜,做工和設計也都不錯。


老徐開箱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其實有一句老話說得好:一分價錢一分貨。用來回答你這個問題再好不過了。

作為一個業餘的數碼愛好者,我本人也對耳機有點自己的看法,也體驗過beats,sony,AKG,魅族Flow各種不同品牌的耳機。當然在小時候也用過10塊錢地攤上的耳機,綜合我的個人看法來看,說說自己的看法。

好耳機和差耳機的最大不同:聽感

聽了200以上的耳機,才知道架子鼓是幹什麼用的。聽了600以上的耳機,才能明白為啥貝斯手地位那麼高。聽了2000元以上的耳機,才能明白我們平時說的音色,甜美、清澈、厚重分別是什麼東西。

用一張圖很好的來看看(圖片來自耳機吧)

好耳機和差耳機的第二不同:質量

一分價錢一分貨,好耳機無論在做工還是用料上都比便宜耳機好很多。就拿我最近在聽的魅族Flow耳機來看金屬拉絲工藝,高精度手工CNC 紋路切割,輪廓與人耳貼合的恰到好處。帶上以後真的舒服。

好耳機和差耳機的第三不同:調校

無論對任何產品來說,硬件聽感是基本,調校是第二重。試想一下,10元一條的耳機會花大價錢讓專業人士來調教麼?

總的來說,現在人們的生活水準也提高了,對任何產品不僅僅是追求能用而是更好的體驗和服務。就拿這幾天我在用的魅族Flow耳機和AKG來說吧,魅族Flow耳機599的價格採用了定製級兩鐵一圈單元組合,而且在魅藍6發佈會上李楠說了魅族Flow耳機全部換婁氏單元。婁氏單元啊不簡單哪.

要論耳機好壞,我覺得個人有個人不同的感覺。比如有的人喜歡DJ,那肯定覺得beats好啊;有人喜歡音質,AKG和魅族Flow也不錯啊;

有人喜歡質感和隔音,那麼sony的也行啊。

重在你自己的體驗了,不過那種幾十塊錢的耳機還是別入手了,官方自帶的有可能都比呢個好。


科技那些事兒


之前看過一個視頻,模擬不同價位的耳機聽起來的差別。

各位可以戴上耳機感受一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a0ac00057a0a36e778fd\

億尚億尚亮晶晶


便宜的耳機可以有9元包郵,貴的耳機可以上萬元,那麼它們的差別僅僅是反映在價格的差距上嗎?肯定不是的,幾塊錢或幾十塊的耳機和上千元的耳機至少有兩方面是可以非常直觀地體現出差距的,首先在佩戴的舒適性上,幾十元的耳機的外觀設計、耳廓尺寸設計通常都比較差,所以佩戴的舒適度會非常差,如果佩戴的時間長一點,很可能造成耳朵疼痛。而上千元的耳機的外觀大部分都會經過人體工程學計算,在外觀設計、耳廓尺寸等方面都更精確,可以有效降低長時間佩戴時引發的耳朵不適等問題。同時,耳機的外觀設計也會考慮聲音的輸出,在內部結構上作出優化。

另一個明顯的差距是在音質上,幾十元的耳機可以談不上有什麼好的音質了,或者說幾十元的耳機在聲音輸出較大時不出現破音已經算不錯,更不要談什麼低音震撼了。而上千元的耳機在聲音上是有一定優勢的,由於採用了相對高端的動圈或動鐵單元,所以在聲音的輸出和幾十元的耳機有明顯差別,比如是人聲和詮釋上還原更真實;在高音方面的準確度更高,而且不容易出現破音的現象;至於低音的表現上,如果是聽鼓或大提琴那一類的樂器演奏時,那種聲音的震撼感真的好像在現場一樣啊。另外還有動態範圍和瞬態爆發力等方面的表現,這些在幾十元的耳機上都是不存在的,即使是上千元的耳機在這些方面的表現也各有不同,有優有劣。

另外在線材與接口材質等方面,上千元的耳機在線上的選擇上都是採用超低抗阻的高純度銅線,以及高品質鍍金插頭。當然,更高端一點的還能夠支持更換線材。

所以,幾十塊的耳機很可能把古典音樂變成電子合成音樂咯。


科客


你好,我先給你大概說說發燒界公認的價格標準,600元以下均屬於入門級耳機,800-1500算是中檔次耳機,2000-4000算是高端級別,再往上就是Hi-End了,之所以說這個是想讓你建立一個概念,600元以下的耳機耳塞都存在種種明顯的缺點,但也不是不能聽,同價位裡也有幾款相對出色的型號,下面我一一介紹我比較推薦的幾款耳機的優點和缺點。

其實買耳機很注重耳機風格是否適合自己,有時也還要考慮和播放器的搭配,所以我也捎帶把推薦的耳機的風格和所適應音樂類型說說。

500元以下的耳機裡不推薦森海塞爾的,因為論競爭力實在有限,多年前的老MX500還比較有特點,現在的MX760等等後續型號都沒有很出彩的地方,而CX300、MX90這些附屬型號同樣沒有亮點,聲音比較白,森海現階段有競爭力的也就是HD650了。

我首先推薦的是索尼的EX85,相對同價位耳機來說在解析力上有一定優勢,聲音比較有監聽味道,中高頻中規中矩,低頻緊湊有力,聽一些流行樂都比較不錯,大動態稍顯緊張(這裡提一句,想聽大動態不可能在這個價位找到任何一款可以滿意的耳塞的)。

然後是國產達音科的EX01G,這款耳塞讓我領略到國產耳機業的發展趨勢,其素質在300-400元價位基本是相當高的,甚至可以和5、600元價位的耳機相媲美,聲音比EX85更具音樂性,解析稍差,高頻延伸更好一點,低頻量大,中頻密度不錯,聽流行樂比EX85更好一點,聽輕音樂可能會差一點(感覺有點浮躁)。

接下來是Koss KEB 24,這是一款低音出色的耳塞,如果你喜歡搖滾樂可以選擇這樣一款耳塞,不過它的素質不像前兩款那麼高,就是挺刺激的聲音,在這裡捎帶提一下。

最後推薦鐵三角的CK6,我聽過CK7,CK6就是在CK7基礎上素質下降10%左右,價格下降50%,CK7著實是一款不錯的耳塞,風格上帶有典型的日系染色,高頻華麗柔美,中頻迷人,低頻不多不少下潛比較好,聽輕音樂、流行都可,如果喜歡柔美音色即可選擇這款入耳。

以上耳機均為入耳耳塞,有什麼問題可以再問


APP耳機XX二狗子


在不考慮聲音玄學的基礎上,耳機的的成本高低直接或間接影響其音質與佩戴體驗好壞。

比如說:

造價高低:好的耳機所使用的線材、發聲單元、耳罩等都比較好,設計上也得體。

調音程度:一副耳機的好壞當然體現在三頻及各方面表現上,調音可是非常重要的。

品牌效應:品牌價值高,耳機也會更貴。

以上三點都與成本,即錢,息息相關。

作為中國原創耳機品牌的1MORE,對耳機調音有自己的一套系統,在產品成本控價較好,大多數耳機有良好的性價比,設計前衛,音質優異。

比如,這款1MORE四單元圈鐵耳機。

有格萊美大師Luca為其調音,音質有保障,定價1299,性價比高,值得入手。


科技偵探社


雖然用過的耳機不算很多,但足夠回答這個問題了,主要體現在聽感、佩戴舒適度、功能、質量四個方面

聽感應該不用多說了吧?幾十塊的耳機肯定就是聽個響而已,你還能追求什麼音質?而上千的耳機可以做的文章就非常之多,頂尖動圈、雙單元動鐵、圈鐵耳機都能出現在這個價位,它們擁有更好高中低音解析度,能夠展現出幾十塊耳機不能展示的音頻範圍,例如幾十塊的耳機低音十分混亂,就像是一團棉線,理不清楚,但上千元的耳機低音下沉可以非常完美,不會有那種轟腦的感覺(Beats例外啊喂)。而且三頻之間的銜接很順,不會出現階躍式的轉折。

什麼?你不知道耳機佩戴舒適度很重要嗎?幾十塊的耳機大部分都是仿蘋果的EarPods外觀,半開放式設計,由於抄了磨具,佩戴還是不錯的,但是上千元的耳機卻會提供更多佩戴方式,例如舒爾的耳掛式佩戴,真的讓人很舒服,還有效降低了聽診效應。入耳式的還會提供多尺寸耳塞供你選擇,保證隔絕外接噪音效果,其中我就比較推崇使用記憶海綿套,或者說是C套,舒適之餘隔音效果棒棒。

一個破耳機能有什麼功能?你就打錯大錯特錯了,因為千元耳機很多開始採用MMCX插針接口,意味著你可以給耳機換上更加高級的線材,什麼無氧銅、鍍銀線、雙平衡線據說能提升耳機的音質,是不是玄學還得你自己聽過才知道,但這就是低價耳機不能具備的。

最後就是質量問題了,千元耳機都會採用一些比較稀罕的設計和採用特殊材料打造腔體,為的就是追求美觀以及更好的聲音,同時都擁有完善的售後,壞了都會有保修,但是街邊幾十塊的耳機都是沒有質量保障,模具精度差容易損壞,兩者差距非常大。

總的來說,500元以下的耳機都是聽個響,聽感區分起來不大,但再往上走就不一樣了,只會越來越好,但耳機圈又是一個玄學的領域,一分錢一分貨,一塊錢兩分貨,五塊錢三分貨。選耳機還是按照自己的價格承受能力來看吧,貴肯定有貴的道理,但也不一定就是好貨。



超能網


額,這個我並沒有特別多的研究,既然都邀請我了那就說說我的一點感想吧!



\n本人以前是木耳(至少幾個月前還是),玩耳機也只是最近的事,將八算個微(偽)燒友。以前一直用的蘋果的小白,從前就很憧憬蘋果耳機的設計,所以覺得音質已經很屌了。大學期間玩過室友的beats麵條耳機、森海IE60、小饅頭、拜亞動力的一款頭戴(長相賊苛責,型號忘了),愛科技AKG K420,個人覺得和小白相比並沒有多少進步,價格還貴了不少。當時寢室有倆人就喜歡玩耳機,自稱發燒友,還專門買了“前端”,這時候想想這些耳機才算燒到哪兒呢?


\n引起我對耳機強烈興趣的是我一朋友的索尼MDR-1ADAC,拿到手就覺得這玩意兒做工還不錯,戴起來也挺舒服,聽了幾首歌~臥槽~這低頻!~臥槽~這音質!說實話,當時的我只能用倆字形容----驚豔!朋友也是對我一堆安利,晚上回到家坐地就上京東買了個1A(手動斜線),可能是當時的我有點衝動加上對什麼DAC和前端並沒有什麼概念,到手後一聽~臥槽~這低頻!~臥槽~這聲場!~唉!~總感覺有點不對勁啊?音質明顯不如朋友那個啊!接口貌似也不一樣?上網一查,臥槽!特麼買錯了!不過同時也瞭解了煲機和前端的相關知識,唉,吃一挫長一智嘛。打聽到好的前端可以把1A帶的飛起,坐地打電話給老弟要ipc,雖然他很不情願,但在我的各種威逼利誘下還是交出了珍藏多年的ipc。再插上一聽,嗯!很有味道!比手機直推好太多了,音色得到了不少改觀,聲場也感覺比手機推大些。(是不是腦放過度?)從此走上了“發燒”之路~



\n這個時候再回去聽小白,半個小時就叫苦連篇!網上查閱了不少信息,都說入耳式耳機音質普遍比不上頭戴式,這點我差點就信了!自從我遇到了三星S8的原裝耳機~



\n這個時候哈曼貌似被三星收了,AKG儼然成了三星的調教對象,所以S8配上AKG的耳機我一點都不意外,意外的是我那朋友居然買了個S8!然後他的1ADAC就再也沒看見過了。我還很見外的詢問他耳機的事,他聽完只哼了句“嘿嘿嘿”嚇得我一身刺弄,隨後轉手把這耳機遞給了我,我一瞅這耳機也挺稀奇,索性聽了一聽。........我勒個去啦!這音質,酸爽得簡直不敢相信啊!用手機推就有如此素質,又是一骨骼驚奇者,若打通任督二脈估計完爆我的1A也不是事(有可能只是我比較喜歡AKG的調音)。一打聽這耳機不單賣,但是為了這麼一個耳塞子買個S8也太□△了,網上賣的有可能是假貨,便就此作罷~



\n為了滿足日益膨脹的我,前幾天還是管不住自己的手又在網上拿下個IE80(手動滑稽)。聽說這耳機是耳機吧的吧黑,有聽說這耳機不煲夠300小時根本沒法聽,確實是實話,初聽感覺低頻有點轟頭,音質稍微有點糊,聲場也感覺打不開,現在正在積極煲機中~希望不要讓我失望。

要我說幾十塊的耳機和上千的耳機有啥區別?肯定有區別啊!花幾十塊聽個響和花一千塊聽個響先不說音質,怎麼想也得有點心理上的因素吧?若有機會也一定不要放棄好好試一試,若實在覺得沒有區別,那我只能說----真省錢啦!!!


PandaDpr


這個就跟你想吃飯一樣,一10多塊錢的一份快餐,也有好幾百的一份牛排。這有什麼區別麼?區別大了去了。這麼說吧,10多塊錢的快餐用的肉基本上都是一般養殖場或農戶的豬,也沒做過驅蟲、免疫等等,檢疫證明是看著差不多就給了,然後就上了餐桌。而那種牛排呢?你知道一份好的牛排從母牛肚子裡就開始生產了,首先是懷孕的母牛不能有強烈的應激性,生出來的小牛就用牛乳飼餵,而不是常見的代乳粉,不同階段下還會定期驅蟲與免疫,若是生病之後,照料的可能比一個感冒的人還要精心。從小就讓他們聽著舒適的音樂,保證肉質的鮮嫩與口感。在屠宰時,可不是一般情況下的白刀子進紅刀子出,而是在音樂聲中,使用二氧化碳瞬間致死,保證肉質中的激素降到最低,然後冷藏24小時後,將肉去酸後,再進行深加工,全程冷鏈操作,並且是紫外線殺菌。這就從源頭保證了肉的原汁原味,最後到餐桌一直是冷鏈,所以能賣到好幾百也就不是那麼的簡單了。養殖大學堂就是為了食品安全的最初一公里,保證減抗少抗的搞好養殖,所以現在知道為啥同樣是吃肉,差距那麼大了嗎?


養殖大學堂


首先,聽了200以上的耳機,才知道架子鼓是幹什麼用的。

其次,聽了600以上的耳機,才能明白為啥貝斯手地位那麼高。

然後,聽了2000元以上的耳機,才能明白我們平時說的音色,甜美、清澈、厚重分別是什麼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