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以及疫情後的樓市

股市自2月25日大比例拋售之後又陸

續清掉了所剩的零星倉位。所以目前

是空倉的狀態,資金已暫時轉移到了

活期銀行理財裡。浮盈縮減並

定格在76萬左右。

簡單總結一下從去年6月份2822點

左右參與以來的得失。初入市的倉位在

450萬,然後基本是實在砸低了就吸納,

逢高不減倉的動作。2750點左右,

補過一次倉,節後第二天補過一次倉。

唯一的一次過3000點以上

的加倉是覺得950萬不順眼,

湊個整加了50萬。所以最高加倉倉位在

1000萬,大致平均持倉倉位

在700萬左右。

這裡面,逢低吸納的動作與點位算可圈可

點,但加倉的選股上有一定偏差。

我是總共持有了8支股票,我每次加倉時

都選擇了6月份參與以來,表現最差的,

也就是沒漲過的,甚至還微跌了一些,

覺得沒漲的至少有些安

全邊際,結果呢,窪者恆窪,弱者恆弱,

漲得好的繼續漲,加倉不漲的個股繼續

溫吞不漲

對於平均持倉量來說,大致是八九個月

時間收益10%左右吧,不算高的收益,

好的方面是,我除了砸低了吸納以外,

是不做操作的,付出的精力十分有限,

所以這個收益顯得有一定的性價比。

本來呢,玩票的初衷,說賺它個300萬,

然後腐敗一把,把保時捷換成牛或馬

之類的高性能車,看來這個願望得延後了。

2月26日的文中我有提到過自己陸續

清倉的緣由。但其實心中還有一個隱約

的感覺沒寫,一方面無法確認,另一方

面畢竟當時自己在裡面還有兩三成的倉

位沒撤出,怕寫了不吉利。

但現在既然已經全部清倉了,那屁股決

定腦袋,不存在不吉利,把所有的感覺

其實現在大家爭議的焦點是,這究竟是

牛市,還是猴市?

有沒有認為是熊市的?鳳毛麟角,

幾乎沒有。我也不覺得。

我作為一個習慣性無缺損的思考者,

從來不會漏過任何一個可能性的視角。

即便這種概率低到感覺發生概率極為

渺小,但思考的角度從來不會缺失。

一方面,我既然較大的倉位參與了,

本意一定不是為了這點70萬的蠅頭小

利的。我提到過一個概念,當利潤之

雷打下來的時候,我得在場。

這次雖然沒有被利潤之雷打到,但人們

可以看到利潤之雷的雛形。就是一旦踏

準點位,我所一直調侃為賭市的市場,

確實也是一門造富機器。

所以我完全相信,將來的某一天,

賭市會下砸更為劇烈的利潤之雷。

講得籠統點就是:短空長多。

既然是長多,那何必清倉呢,短空就當

看不見啊,下殺再劇烈就當鴕鳥好了。

這個也是我在樓市上的策略,短空就當

看不見啊,所以物業可以持有那麼多年。

但問題是,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樓市,

在調整回撤時,鮮有20%以上的調整幅度。

但對於賭市來說,個股回撤下調個30%

,40%太常見了,甚至回調個50%也不

鮮見。就拿星期六這支股票來說,

一天時間就能從高位回撤20%的幅度。

我1000萬放進去,你給我回撤個20%

到800萬,我可以就當沒看見,但如果

直接回撤個40%,50%,去500萬了,

雖然也玩得起,但如果說也當沒看見,

是不是就有點鴕鳥的意味了。

那麼,熊的概率雖然極小極小,但作為

一個視角,我們不妨也展開一下。

我在2822點進去的時候,我覺得屬於

較低的點位,結果後來出現了2733點

好在還是處於浮盈的狀態,所以就把

這個新低點當作一場意外。而節後在

砸出2685點更低點的時候,雖然說是

有特殊緣由。但客觀上來講,那些原

先認為似乎再也回不去的低點

似乎在一次又一次的“意外”

中顯現了出來。

這個反而是值得警惕的,有時候我們

習慣了有緣由就諒解:這只是意外。

哦,因為疫情,所以砸出了2685點,

那會不會沒有疫情也能砸出2685點呢?

畢竟沒有疫情也砸出了2733點。

會不會市場本來就打算這麼走,僅僅是

特殊事件的誘導提前砸出了2685點呢?

另外一方面,我之前提到一句賭市中的

一種說法:反彈不是底,是底不反彈。

這句話其實一方面是形容K線圖的,

另一方面恐怕是指向人群情緒的。

我們來字面解析一下,反彈不是底說

的究竟是什麼。

反彈,從形態上來講也是上漲的一種,

但它不同於慢慢的,猶猶豫豫得上漲,

而是如球體直上直下的一種快速拉昇。

那為什麼通常反彈不是底呢。

我們來看6000點那波牛市,以及5000

點那波牛市它牛市初期的上漲是非常收

斂非常猶豫,慢慢的上漲的,

類似所謂的慢牛。

尤其6000點那波牛市,蹊蹺到什麼程度,

1000點慢慢漲到3800點時,

部分專家才輕聲輕氣,不太有自信得

來了句:會不會是...牛市來了?

如果以今天的情況來比喻當年,就類

似當初1000點剛漲到1300點,

就已經牛市的傳言沸沸揚揚了。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人群,畢竟三根陽線

改變信仰嘛。何況節後直接開出罕見8

連陽,那就等於8根陽線改變信仰。

事實上,歷次大牛市的初期,都有一個

特點,就是散戶會到牛市中期時才意識

到牛市來了。

這次有點蹊蹺的是,人們似乎在牛市初

期就直接點燃人群的情緒:牛市要來了!

似乎這次牛市格外體恤人群,希望人群

能從牛市初期就不錯過,吃牛的全段。

這個有一點點反常。當然歷史不會簡單

重複,不是說在這點上完全不能例外。

另外我還有這樣一個觀點。

我一向覺得最美妙的底部與最美妙的頂

部從來都是雙底或雙頂的結構。

這個緣由是什麼呢,因為

雙底可以把恐懼擴大到最大:

任何抄底都會被套。

雙頂可以把貪婪擴大到最大:

任何逃頂都會踏空

所以往往歷史大底都不是N型,

而是W型。

也就是需要兩隻靴子落地,才能反轉。

那麼第一隻靴子究竟是那隻,這是最

難以判斷的。如果說2733是第一隻靴

子,2685是第二隻靴子。

那情況就簡單了:現在就是牛市通道了。

而如果說2685是第一隻靴子,那還

得等第二隻靴子。那情況就略複雜,

但也不難理解:牛市會來,但被疫情

略延後了。

而最複雜的情況是:

如果說2440點是第一隻靴子......

而此次抗疫情的標兵張文宏

的說法也很有意思,他說

當世界範圍的疫情達到頂峰時

那麼接下來情況就慢慢變好了,

這時候他會考慮進一點股票。

就此打住,咱不去臆測賭市,

更何況我現在是空倉的,有了屁股,

觀點就未必能做到客觀。

何況賭市本就是個多變的市場,

短期的走勢根本就是類隨機事件。

這貨如微觀粒子一樣,不是個穩定態。

還是等它自己走出答案來吧。

再來說說樓市,畢竟我其實是個

樓市博主。

年初我大致給出今年樓市的大方向是

今年沒啥顯著投資機會的,

能橫著的城市就已經算強勁的城市了。

甚至樓市慣例的3月樓市小陽春我也

沒提,覺得發生的幾率不大。

結果疫情突現,直接相當於不開市,

所以更沒有討論的前提。

那麼疫情過後呢?

這次,鮮有的:樓市得看股市臉色了。

如果疫情過後,股市表現靚麗,樓市

則繼續不受人們關注。

如果疫情過後,股市表現差強人意,

則原本三月的成交旺季會產生於疫情之後。

這裡還是得區分剛需與投資。

剛需的,可以趁現在疫情尚未結束,

很少有人看房與出價。

砍價餘地較大,該入手就入手,

疫情一結束,即便掛價沒變,

但肯定不如現在那麼好砍價。

舉個例子,年前我一粉絲朋友砍價一套

690萬的房子,砍到最後,房東最低讓

到666萬,說對房子有感情,真的是底

價了。一分不能再讓了。朋友問我意見,

我說,晾著,這又不是賣方市場,還能

由得他高出個零頭?結果,小几個月過

去,現在房東打電話給他主動認慫,

說660萬就賣。粉絲又問我意見,我說,

你很剛需的話就拿,否則就不急,

你可以回個650萬繼續晾著。

雖然我屬於房東的群體與立場,但客觀

來說,這年頭房東賣房子已經不比往年了,

大概率跟個孫子似的,不免得受點氣的。

談好了的價格,下家又反水不買了,這種

情況其實是不少見的。畢竟市場是很公平

的,當初談好了的價格,上家不賣了的情

況也是比比皆是。

我疫情結束後還打算去另一個城市賣兩套

拆遷來的房子,(可選擇裝修出租,但異

地打理略麻煩,還是主賣為主)

到時候估計也免不了受點被砍價的委屈,

當然這種意料中的委屈就不算什麼

真委屈,畢竟作為房東群體確實享受過

之前資產的增值如大風颳來一般的感受,

是該到還點的時候了。

簡而言之,疫情過後如果股市不靚麗,

則樓市會有短期的成交回暖,但不用

指望價格大幅的上揚,到年底又會回去,

今年全年來看能橫著的城市已經算支

撐力強的。

疫情過後如果股市如果很靚麗,

那樓市成交回暖幾乎都不用指望了。

弱的城市,如果是鬼城小區

開得多,概念新區開得多的城市,

無論何種情況已不可避免得走向

漫漫陰跌之路

以上,祝健康、安好。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