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市概況

江蘇省鹽城市下轄東臺1個縣級市和建湖、射陽、阜寧、濱海、響水5個縣,以及鹽都、亭湖、大豐3個區,設有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鹽南高新區。共有26個街道、96個鎮,2432個村(居、社區)。人口826萬。

鹽城市概況


鹽城位於江蘇沿海中部,地處北緯32°34′~34°28′,東經119°27′~120°54′之間。東臨黃海,南與南通市、泰州市接壤,西與淮安市、揚州市毗鄰,北隔灌河與連雲港市相望。鹽城有著得天獨厚的土地、海洋、灘塗資源,是江蘇省土地面積最大、海岸線最長的地級市。全市土地總面積16931平方千米,其中沿海灘塗面積4553平方千米,佔全省沿海灘塗面積的67%;海岸線長582千米,佔全省海岸線總長度的61%。射陽河口以南沿海地段還以每年10多平方千米的速度向大海延伸,被稱之為“黃金海岸”,是江蘇最大、最具潛力的土地後備資源。鹽城海陸空交通便捷,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鐵路、航空、海運、內河航運五位一體的立體化交通運輸網絡。城市快速公交(BRT)運行,鹽城成為全省第二個、江北首個擁有快速公交系統的城市。鹽城南洋機場和鹽城大豐港區、濱海港區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鹽城市是同時擁有空港、海港兩個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的地級市,鹽城空港開通國際、國內航線30條。新長鐵路鹽城站開通全國客貨運。鹽靖、鹽通、鹽連、徐淮鹽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

鹽城市概況


鹽城是滬、寧、徐三大區域中心城市300千米輻射半徑的交會點,是江蘇沿海中心城市,長三角新興的工商業城市,溼地生態旅遊城市,是江蘇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點發展沿江、大力發展沿海、發展東隴海線”的三沿戰略及“海上蘇東”發展戰略實施的核心地區,是“京滬東線”的重要節點,是國家沿海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兩大戰略的交匯點,鹽城在區域經濟格局中具有獨特的區域優勢。

鹽城市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擁有海洋和灘塗資源、岸線港口資源、石油天然氣資源、生態旅遊資源等自然資源。

鹽城市概況


土地資源。鹽城市國土面積16931平方千米,其中農用地面積10935平方千米、建設用地面積2820平方千米、未利用地面積3177平方千米,分別佔全市國土面積的64.58%、16.66%、18.76%。

海洋和灘塗資源。全市海岸線長582千米,佔全省海岸線總長度的61%;全市海域面積1.89萬平方千米,佔全省48%。全市灘塗總面積4553平方千米,佔全省67%,其中潮上帶面積2080平方千米,潮間帶面積1139平方千米,輻射沙洲面積1334平方千米。

鹽城市概況

金灘銀蕩


岸線港口資源。鹽城沿海岸線總長582千米,約佔全省海岸線總長的61%,已規劃港口岸線128.24千米,其中深水岸線64.9千米,已利用24.67千米。海域面積1.89萬平方千米,其中內水面積1.21萬平方千米,領海面積6753平方千米,沿海海域是中國唯一無赤潮的內海水域。鹽城港下轄大豐、射陽、濱海、響水4個港區。大豐港區北距青島港210海里、距連雲港港120海里,東距日本長崎港460海里、距韓國釜山港465海里,南距中國臺灣基隆港620海里、距上海港280海里,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濱海港區地處江蘇沿海中部、連雲港與長江口之內,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10米等深線離岸最近處為1.22海里,深水直通大海,可建5萬噸至10萬噸級碼頭泊位,是江蘇沿海水深條件最好的岸段之一、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射陽港區擁有建成生產性碼頭泊位23個(萬噸級以上泊位2個),泊位年綜合通過能力436萬噸,2017年獲批國家一類臨時開放口岸。響水港區距連雲港港27海里,距日照港59海里,集、疏、運條件比較優越,國家一類臨時開放口岸。至2017年底,鹽城港建成國家一類開放口岸2個,臨時開放口岸2個,生產性碼頭泊位91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9個,泊位年綜合通過能力9659萬噸,集裝箱年通過能力10.7萬標箱;擁有國內外航線28條。鹽城港全年貨物吞吐量完成9016.63萬噸,集裝箱20.8萬標箱,其中外貿吞吐量完成2459.33萬噸。

生態旅遊資源。市域東部擁有太平洋西海岸、亞洲大陸邊緣最大的海岸型溼地,被列入世界重點溼地保護區,溼地保護區內建有世界上第一個野生麋鹿保護區和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為聯合國人與自然生物圈成員。市域西部地處裡下河地區腹地,大縱湖、九龍口、馬家蕩等湖泊水域面積近百平方千米,為典型的潟湖型湖蕩溼地,原始生態環境保存較好,被譽為“金灘銀蕩”。2017年,全市有景點94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點)12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