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渡口區”概況

大渡口區位於重慶市主城區南部,在東經106°23'-106°31'、北緯29°20'-29°30'之間。大渡口區東南與巴南區 花溪鎮、魚洞街道以及江津區 珞璜鎮隔江相望,東北、西南與九龍坡區九龍、中梁山、銅罐驛、陶家、石板、 華巖鎮毗鄰。南北長17.25km,東西寬13.75km,幅員面積102.82k㎡。

大渡口區

地質地貌

大渡口區位於川東南弧形構造帶, 華鎣山帚狀褶皺束東南翼觀音峽背斜東翼,其構造骨架形成於燕山晚期褶皺運動。構造形跡從西向東依次為:中梁山斷裂帶、金鰲寺(化龍橋)向斜、龍王洞背斜,沙坪壩至重慶解

重慶“大渡口區”概況

大渡口區(20)

放碑向斜。區內褶皺均為緩傾沒的平緩開闊式,軸部、翼部均由上沙溪廟組砂岩、泥岩組成,褶皺傾角2-8°,岩層產狀平緩,傾角3-15°。中梁山斷裂帶從大渡口區的西南部穿越境區,屬壓扭性逆衝斷層。

大渡口區屬於川東平行嶺谷區,地貌類型受地層巖性、地質構造的影響,背斜一般隆起成山,向斜長期剝蝕後形成丘陵。整個區域由西北向東南呈階梯狀逐漸由高向低變化,西部屬中梁山脈,以低山為主,最高點海拔為650米,中部和東南部以中丘、淺丘、平壩和沿河階地為主,最低點位於區內長江出境處海拔為150米,相對高差500米。

氣候特徵

大渡口區屬 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8.7℃,冬季最低氣溫平均在6-8℃,夏季平均氣溫在27-29℃,常年日照總時數1000-1200小時,冬暖夏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

河流水系

大渡口區境內河流均屬 長江水系,流域面積大於10公里(除長江外)有三條,分別為跳蹬河、桃花溪和伏牛溪。長江干流繞區境而過,境內流程32公里;跳蹬河發源於九龍坡區華巖鎮,經跳蹬鎮從小南海匯入長江,境內流程25.8公里;伏牛溪發源於八橋鎮公民村,匯入長江,長6.2公里;桃花溪發源於石橋鎮,經城區直接匯入長江,長32.0公里。

先秦時期,大渡口地屬巴子國 江州。

秦漢時期,區境始屬巴郡 江州縣。

南北朝時期,南齊永明五年(487年),改江州縣為墊江縣,區境屬 墊江縣;北周明帝武成三年(561年),撤墊江縣、 枳縣置巴縣,區境為 巴縣屬地。

隋、唐至北宋末,為 渝州所屬巴縣地。北宋末至南宋初,為 恭州所屬巴縣地。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為重慶府所屬巴縣地。

元代、明朝,區境仍隸屬巴縣。

大渡口原名北渡口,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在巴縣長江北岸馬桑溪設義渡,以江寬水緩,過江人眾,渡口規模為沿江數十里之首,人稱“大渡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65年,重慶市人民政府為服務重鋼,設立大渡口區,面積7.46k㎡;1995年,重慶市區劃調整,大渡口轄區面積增至102.82k㎡。

重慶“大渡口區”概況

大渡口區

礦產資源

大渡口區礦產資源以非金屬礦為主,主要有石灰石、白雲石、泥岩、砂岩、河沙等。其中,石灰石主要分佈於中梁山背斜低山地帶, 白雲石主產於雷口坡組地層。

水能資源

大渡口區 水能資源主要是地表徑流和過境水資源。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4390萬立方;過境水資源量達2805億立方。

人口

重慶“大渡口區”概況

大渡口區

2017年,全區有戶籍人口為26.4萬人,比2016年增加2609人,其中:男性13.0萬人,女性13.4萬人。全年出生人口3166人,出生率為12.0‰;死亡人口4925人,死亡率為18.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6.7‰。全區常住人口35.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4.58萬人,城鎮化率97.41%,比2016年提高0.09個百分點。

民族

截止到2012年底,大渡口區有少數民族人口約3000人,佔總人口的0.1%,主要有 土族、 回族、 苗族、 滿族等28個少數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