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廣州“海珠區”概況

海珠區位於廣州市區南部,四面為珠江廣州河段環抱,北部與荔灣、越秀、東山、天河區隔江相鄰,東部、西部、南部分別與黃埔、芳村、番禺區相望。區域的主體為海珠島(河南島),此外還有官洲島和丫髻沙島。[6]

海珠區氣候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由於瀕臨南海,受溫溼的熱帶海洋氣團影響,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溫暖溼潤、全年溫差較小、乾溼季節明顯的氣候特徵(本節實測數據資料均取自番禺區,因兩區氣候有較大的相似性)。[7]

一、日照

海珠區位於北迴歸線以南,一年中太陽先後2次直射,因此光熱資源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503.6小時,年日照率34%。日照時間下半年大於上半年,其中10月最長,平均為180.1小時,3月最短,平均為55.6小時。

二、氣溫

年平均氣溫為22.4℃,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為28.7℃,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為14.0℃。1991—2000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7.3℃,極端最低氣溫為0.0℃。由於受城市“熱島效應”影響,東北部人口稠密區比東南部果林區氣溫要高。

三、風

海珠區的風受季風支配,其主導風向是冬半年(9月至次年3月)盛行北風和偏北風,夏半年(4—8月)盛行東南和偏南風。每年的4月、9月為季風的轉換月份。在夏季風盛行季節,特別是7—9月常受熱帶風暴侵襲。[8]

四、降水

1991—2000年年平均降水量為1783.8毫米。受季風氣候的影響,降水量的季節變化明顯。每年4月上旬開始進入雨季,至9月底結束,雨季長達6個月,集中了全年80%以上的降水量。一年中降水6月最多,達328.1毫米,11月最小,只有25.8毫米。前汛期(4—6月)主要由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帶來降水,後汛期(7—9月)則多受颱風(熱帶氣旋)等低緯度熱帶天氣系統影響帶來降水。而冬半年(9月至次年3月)受極地大陸氣團控制,帶來低溫、乾燥、少雨天氣,此間降水量一般小於年降水量的20%。

森林植被

區內的森林植被主要是分佈在村落附近臺地上的雜木和人工栽種的馬尾松林、小葉桉林、臺灣相思林、竹林和一些被稱作“風水林”的樹木。[10]

(一)雜木林

這類林木主要生長在漱珠崗低緩崗地和臺地上,是以常綠闊葉樹為主的次生林。樹種主要是潺膠木、破布葉、陰香、朴樹、鹽膚木等。也有一些人工栽培的鳳凰木、銀合歡等混生,林下灌木有九節木、算盤子、羅傘樹、了哥王、黑麵神等。草本植物有土牛膝、地膽頭、野莧、鳳尾蕨、腎蕨等。一些古老的村邊林多作為“風水”樹保護下來,林相較密。[11]

(二)馬尾松林

主要分佈在侖頭、北山等崗地。喬木以馬尾松為主,林下灌木稀疏,以桃金娘、野牡丹、白背葉、算盤子、黃牛木等為主。草本植物常見的有芒箕、鷓鴣草、野古草等。[12]

(三)小葉桉林

主要分佈在北山、黃埔、赤沙等崗地,林下灌木主要有桃金娘、崗松、梅葉冬青、山芒麻、金纓子等,草本植物有鹹蝦花、鬼針草、鴨嘴草、狗尾草等。[13]

(四)臺灣相思林

主要分佈在琶洲、石榴崗等崗地。林下灌木有山芝麻、馬纓丹、排錢草等,草本植物有馬鞭草、土荊芥、海芋、蟋蟀草等。[14]

(五)竹林

主要分佈於赤沙、北山、侖頭、官洲、琶洲、紅衛、鳳和、石溪等村,其中以赤沙、官洲較多。常見的是粉單竹、勒竹、撐篙竹、青皮竹等。此外,曉港公園竹樹品種達103種。[15]

庭園植被

主要有喬木樹種榕樹、大葉榕、木棉、南洋杉、樟樹、陰香、鳳凰木、白蘭花、木麻黃、桉樹、紫薇、肢腸樹、假檳榔、南洋楹、石粟、羅漢松等。灌木主要有桂花、茶花、含笑、黃蟬、大紅花等20多種。草本花卉有長春花、金粟蘭、蘭花、龍吐珠、五色椒、百日紅、夜合、秋海棠、仙人掌等。藤本植物有爆仗花、綠蘿、使君子、爬牆虎、夜來香等。海幢公園和曉港公園等花圃還盛產鮮花和盆景。

將軍廟

清代,河南有天后廟、關帝廟等頗有聲名,但至當代均已毀。倒是一座紀念勇衛鄉梓義士的“將軍廟”至今猶存。此廟位於二龍街(今屬龍鳳街)將軍直街內,始建於明代中葉,重建於光緒三十年(1904)。據傳,有一位姓周的龍導尾鄉更夫(司保衛之職),在一次與盜賊的浴血奮戰中身亡,鄉民十分尊重他的勇敢,尊稱他為“將軍”,特把其駐地建成小廟,塑像祭祀,稱“將軍廟”。

該廟面積為81平方米,是磚木結構平房,兩進深,中間有一小橫廳。正門有石刻陽文的對聯:“功冠虎賁昭大勇,恩垂龍導煥重光。”廟內有幾塊石碑鑲在牆上,字跡已經模糊。塑像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建築結構基本完好。[23]

聖旨牌坊

在海珠區龍潭村有一座“樂善好施”牌坊,因這座牌坊是秉承皇帝旨意修建、上刻“聖旨”二字,又稱“聖旨牌坊”。[24]

南宋狀元井

相傳是張鎮孫故宅的水井,人稱“狀元井”。張鎮孫(1236-?),別字鼎湖,南宋鹹淳辛末年(1271)進士,欽點為狀元,先後任過秘書監正字、婺州通判、龍圖閣待制等官司職。他為人持正不阿,甚得時人稱頌,但又因此得罪了權貴,被罷官回到廣東老家。及至元兵入侵,南宋瀕危,又被起用廣東制置使兼經略安撫使(地方軍事長官),負責守備廣東。曾組織民眾在謝村、石壁一線同元兵打過幾場硬仗。後來元兵攻打廣州,他據城死守,但終因軍餉不繼,城破被擄,在押解京師途中,自殺殉國於粵北大庾嶺。當時文天祥聽到這個噩耗亦非常悲痛。他生前著有《名臣言行錄》、《見面亭集》和《四書析義》等書,是一位忠烈而且有學識的愛國將領。後人在其龍導尾故宅宅基上立廟塑像“千秋奉祀”紀念他,並稱他為龍導尾鄉開鄉之祖,把他遺下的水井稱作為“狀元井”。[25]

黃埔村古港

黃埔村古港位於新滘鎮(現琶洲街)黃埔村和石基村一帶。明代,河對岸的扶胥港(波羅廟)淤淺,這裡河面寬闊,村裡有馬鞍崗,是天然避風良港。清康熙年間,這裡為外國商船碇泊所、粵海關的掛號口,一時船舶雲集,有駁船直達十三行。當時此處是住有數千人的市鎮,商旅輻輳,店肆鱗次櫛比,甚是興旺。如今尚有遺蹟可尋。一門樓石刻“海傍東約”、“咸豐四年仲秋”等字;一石碑乃道光十七年(1837)泐石,文字內容述及當時的交通情況;還有英文石碑等物。村中街道佈局與建築風貌有古代濱海城鎮痕跡,殘存的洪聖廟、天后廟等顯著古港特徵。天后廟前對聯“跡著莆田恩流鳳浦,德敷海國澤被鳳洲”可證當時這裡航運發達。古時此村名凰洲、鳳浦,後才稱黃埔。今建有凰洲、鳳浦牌坊。居民在清代出洋不少,新加坡著名僑領胡璇澤原籍此村。這裡是廣州最早的僑鄉。[26]

文物古蹟

廣東廣州“海珠區”概況

海珠區(3)

在工業大道與昌崗交界處、同福路海珠區少年宮對面分別發現恐龍蛋片化石,對研究海珠區的地質地貌、礦產資源以及史前生物史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1954—1955年,在新港西路的中山大學校園內紅巖土崗出土屬於新石器時期的石斧等物,證明廣州河南(今海珠區)範圍內早有人類居住。1996年7月,在海幢公園南門西側發現的漢代瓦窯遺址,可證明海珠地區早在漢代就有手工業。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區內數處出土漢墓45座,墓中各類文物也可見今海珠地區在漢代社會經濟的發展。明代至民國時期的區內文物建築,反映了海珠地區建築藝術及社會發展的文明史。

從現存的舊址、名人故居、紀念雕塑,充分反映區內人民可歌可泣的光榮革命傳統和敬仰先賢的優良傳統。這些名勝古蹟已成為海珠區愛國愛鄉教育的基地,也是吸引旅遊者的可貴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