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淡化的流血事件,揭示东汉宗室的没落,源于刘秀打击北宫五王

建武二十八年夏,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任皇后郭圣通去世了。然而,丧事未完,就在郭圣通的灵前,发生了令人惊骇的事件:一群衙役突然冲进灵堂,对参加吊唁的宾客大肆搜捕,甚至当众动刀,死伤多人;刘秀的次子沛王刘辅也被捕入狱;紧接着,一场全国范围内大搜捕活动展开,导致数千人被处死!

历史淡化的流血事件,揭示东汉宗室的没落,源于刘秀打击北宫五王

“太后尸柩在堂,洛阳吏以次捕斩宾客,至有一家三尸伏堂者,痛甚矣!”——《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夏六月丁卯,沛太后郭氏薨,因诏郡县捕王侯宾客,坐死者数千人。”——《后汉书•光武帝纪》

前皇后灵前屠杀宾客,这种事史上绝无仅有,史书对事件的记载,明显采取了淡化的手法,把相关的细枝末节隐藏于各个角落,但是数千人的血是无法掩盖的。

那么,仁君圣主刘秀,为何竟然在曾经的爱妻郭圣通灵柩前,做出此等骇人听闻的事呢?

显性危机:五王结交宾客,引发的治安问题


历史淡化的流血事件,揭示东汉宗室的没落,源于刘秀打击北宫五王

事件的起因,跟刘鲤杀人案有关:

“寿光侯刘鲤,更始子也,得幸于辅。鲤怨刘盆子害其父,因辅结客,报杀盆子兄故式侯恭,辅坐系诏狱,三日乃出。”——《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这个刘鲤是更始帝刘玄的儿子,刘秀登基后很大度,不光没有伤害刘玄的家人,还将他的三个儿子都封了侯,刘鲤后来成了刘辅的宾客。

刘玄当初被建世皇帝刘盆子的部下谢禄杀害,对刘玄忠心耿耿的式侯刘恭(即刘盆子的大哥),为了替刘玄报仇,亲手杀了谢禄。

虽然刘恭没能保护好刘玄,但是他对刘玄也算做到了仁至义尽,刘鲤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竟然将父亲的死,归咎于傀儡皇帝刘盆子和刘恭。他借着跟刘辅交往过程中,结识了刘辅身边的豪强,通过豪强的手,杀了刘恭。

历史淡化的流血事件,揭示东汉宗室的没落,源于刘秀打击北宫五王

因为这件事,刘辅受牵连被捕入狱三天。可问题是,直接处理始作俑者刘鲤就好了,刘秀为何灵前大开杀戒,还全国捕杀宾客呢?事件显然没那么简单。

原来刘鲤事件不是个案,诸王宾客犯罪事件屡屡不断,大臣们多次上疏奏请刘秀遣诸王就藩,刘秀一直没有理会。在刘秀的纵容下,诸王“竞修名誉,争礼四方宾客”,尤其郭圣通的五个儿子,常常为了礼聘名士,往往一掷千金,他们居住地北宫,几乎成了一个小朝廷。

阴丽华的弟弟阴就,曾经利用五王渴望礼聘隐士井丹的急迫心理,从北宫诈骗走了一千万钱,被朝野传为丑闻。

诸王暗战、宾客犯罪、权贵火上浇油,诸王之间的“人才军备战”,成了东汉帝国引发社会治安问题的动乱之源。

隐性危机:诸王背后,暗潮涌动的政治摩擦


历史淡化的流血事件,揭示东汉宗室的没落,源于刘秀打击北宫五王

如果仅仅是治安问题,刘秀或许还能容忍,逐渐地诸王之间的“军备竞争”变了味,就在事变发生前,有人给刘秀上了一道奏疏,引起了刘秀的警觉:

“及郭后薨,有上书者,以为肃等受诛之家,客因事生乱,虑至贯高、任章之变,帝怒,乃下郡县收捕诸王宾客,更相牵引,死者以千数。”——《后汉书•马援列传》

肃,是指王肃,王莽的侄子王磐的儿子。新朝虽然灭亡了,王磐和王肃父子俩富贵依旧,他们与新政权的上层权贵们(包括刘秀的儿子们)打得火热。王磐就因为卷入苏邺、丁鸿案件,死于狱中,王肃丝毫没有触动,依然穿梭于北宫。

贯高是汉初赵王张敖的国相,因为刘邦对张敖无礼,贯高在柏人县布下埋伏,准备谋刺刘邦,亏得刘邦改变行程才躲过一劫。任章是魏桓子的家臣,曾经献计联合赵韩,谋害了智伯。

历史淡化的流血事件,揭示东汉宗室的没落,源于刘秀打击北宫五王

上书人的意思很清晰,前朝权贵跟王爷们打得火热,这些家伙跟贯高他们性质一样,说不定什么时候唆使王爷们对陛下您不利!

奏疏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刘秀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诸王势大,自己百年之后,新皇帝能镇得住他们吗?

这一年距离刘秀驾崩还剩五年,就在前一年,刘秀下旨为自己修建皇陵,暮年的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必须身后事做打算了。

面对诸王势力的强盛,大臣们再三上疏,刘秀一忍再忍。刘鲤明目张胆的行为,以及前朝危险分子王肃的介入,终于使刘秀意识到,诸王之间,以及诸王与皇权之间,必然会发展成政治集团之间的利益搏杀!

倘若如此,皇权的安全怎么保障?政权的安危如何保证?这封奏疏,正好撩拨到刘秀最敏感的神经,他一怒之下,大开杀戒!

历史淡化的流血事件,揭示东汉宗室的没落,源于刘秀打击北宫五王

危机根源:郭圣通废后,引发的政治斗争

郭圣通的五个儿子之所以成为事件的“重灾区”,除了他们宾客最多外,还有一个刘秀说不出口的痛楚:嫡庶之争。

刘秀十一个儿子,前皇后郭圣通生五子,现任皇后阴丽华生五子,许美人生一子。废太子刘彊是长子,生母郭圣通,现太子刘庄,生母阴丽华。

建武二年,由于河北集团接连爆发谋反事件,为了安抚河北集团,刘秀册立他们的利益代表人郭圣通为后,渡过了东汉政权的第一次政治危机。建武十七年,因为度田事件引发政治动乱,为了安抚势力强大的南阳集团,刘秀被迫废掉郭圣通,改立南阳集团的利益代表人阴丽华为后,再次渡过了政治危机。

皇帝的婚姻被政治绑架,刘秀内心对郭圣通母子,及郭氏家族充满内疚,期望通过加恩来弥补。郭氏一族得到了刘秀超乎寻常的礼遇,废太子刘彊一人兼得两郡二十九县封地,诸王与太子一同开府建衙。刘秀似乎想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郭氏并没有被抛弃,他们依然是朕的最爱。

历史淡化的流血事件,揭示东汉宗室的没落,源于刘秀打击北宫五王

其实作为政治家,刘秀应该清楚,感情永远也左右不了政治利益,否则他就不需要出卖婚姻了。同样,他对郭氏及五王再优厚的待遇,也改变不了政治势力的驱利性,随着嫡庶易位,原本平衡的政治派系,势必重新洗牌。

由嫡系降格为庶系的五王,他们的势力班底不可能轻易放弃既得利益,刘秀为他们创造的宽松环境,恰恰成了他们发展势力的助推剂。同样,由庶变嫡的阴丽华的儿子们,以及他们的政治班底,就站在了北宫五王的对立面。

新的政治斗争就这么形成了!

处置措施:清洗旧嫡系,刘秀不尽公平的抉择

一生英明的光武大帝,面对感情问题,始终以新债补旧债的方式左支右绌,结果是,旧债未了,新债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历史淡化的流血事件,揭示东汉宗室的没落,源于刘秀打击北宫五王

面对政权安危,这么大的重负,刘秀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同时,热火朝天的陵寝工程也在提醒他:该做最后的了结了!

刘秀的决定是:全力打压北宫五王势力!

在上演了血溅灵堂,刘辅被捕和全国大捕杀事件后,刘秀又勒令郭圣通的四个儿子,和许美人的儿子刘英,全部离京就藩,仅留下郭圣通尚未成年的幼子,而阴丽华的儿子们,则全部留在了京城。

这一次,刘秀无力再搞感情补偿,他以不公平的方式,快刀斩乱麻地将郭圣通的儿子们,踩在脚下。

做完这个选择,刘秀心力交瘁,当郭圣通被废后的那一刻起,恐怕就注定了今天的结局。

事件影响:厚此薄彼,刘秀身后结出了恶果

“血溅灵堂”事件,绝对是光武帝晚年最严重的政治事件,刘秀对这件事的处置存在着明显的偏向性,在为皇太子刘庄清除了政治威胁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

历史淡化的流血事件,揭示东汉宗室的没落,源于刘秀打击北宫五王

1. 恩怨难了,诸王谋反不断

刘秀驾崩后,十一个儿子,除了早夭的刘衡和汉明帝刘庄,其余九子中,四人牵扯进谋反案。

其中楚王刘英的谋反案,牵连数年,导致数千人被杀和流放。让人最不可思议的是,谋反最积极的竟然是刘庄的同母弟弟刘荆,他在刘秀灵前伪造书信,唆使废太子刘彊造反。刘康和刘延则是郭圣通的儿子。

刘英、刘康、刘延三人的谋反惊人地一致:作图谶。他们三人的谋反团队也存在着交集,郭圣通的女儿定陶公主刘红夫的丈夫韩光,也牵涉其中。这些细节表明,刘秀驾崩后的诸王谋反,其实就是早年皇室恩怨的延续。

2. 兄弟阋墙,刘庄延续并放大了皇室恩怨


历史淡化的流血事件,揭示东汉宗室的没落,源于刘秀打击北宫五王

面对兄弟们的谋反,汉明帝刘庄显得很大度,一再宽恕他们的罪行,竭尽所能地减轻对他们的处罚。其实这是表面现象,我们仔细对照刘庄的同母弟弟,与其他六位兄弟,就会发现刘庄所表现出来的宽仁,实在是虚伪得很!

同母兄弟刘荆四次谋反,第一次刘庄替他掩盖,第二次遣就国,第三次限制他身边的人,第四次刘荆自杀。自始至终,没什么实质性的处罚。再看看其他三位。

刘英,事发后立刻被废掉爵位,迁徙异地,赐五百户汤沐邑,到达目的地刘英就自杀了;刘康一次夺六县封邑;刘延被改封到偏远的阜陵,仅有两县,后来又被汉章帝夺一县。

再看看刘庄对其他两位同母弟弟的优待(还有一位即早夭的刘衡)。

东平王刘仓,汉明帝打破藩王不得留京做官的禁忌,任命他为骠骑将军辅政,位在三公之上。对刘苍的赏赐,动辄几千万钱,布几十万匹,奴婢几百人。甚至有一次刘庄给了他十九枚列侯印,五岁以上的孩子随便封。

历史淡化的流血事件,揭示东汉宗室的没落,源于刘秀打击北宫五王

琅琊王刘京,对这个骄奢放荡的幼弟,刘庄加赐六县,赏赐的金银财宝,多到王府横木都用金银装饰。最过分的一次是,刘京听信妖言,说境内的五个县不吉利,强行跟废太子刘彊换了两个大县。

刘秀当年的不公平,延续给了儿子刘庄,刘庄虽竭力装作宽仁,但处处又暴露了自己在兄弟之情上的虚伪,也给东汉宗室的没落,开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头。

3. 宗室衰退,给外戚和士族崛起让道

宗室势力作为政治势力的一部分,起到过负面作用,也起到过积极作用,实际上,无论那一股政治势力,都是如此。政治讲究的是平衡,过度削弱某一方势力,其结果就是另一股势力的野蛮生长。

东汉开国,在刘秀的一手导演下,宗室势力刚有苗头就被扼杀在摇篮,谁来充当皇权的拱卫势力呢?外戚和豪门士族集团,趁宗室势力的缺位,迅速填补了政治空白,并成了东汉二百年历史,左右皇权的大老虎。

历史淡化的流血事件,揭示东汉宗室的没落,源于刘秀打击北宫五王

为了对付这两股势力,皇权后期不得已培养了宦官势力,正是这三股势力的无休止绞杀,扑灭了东汉政权的星火。

英明的光武大帝,恐怕也不曾料到是这个结果吧。

结束语

《后汉书》站在儒家立场,出于褒扬刘秀的目的,刻意将建武二十八年“血溅灵堂”事件,隐藏在史料的边边角角。我们不能说这次事件刘秀处理得完全失策,在他剩余不多的人生里,也实在难以让他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历史淡化的流血事件,揭示东汉宗室的没落,源于刘秀打击北宫五王

不过,刘秀在打击北宫五王时,所表现出来的偏袒,确确实实在儿子们之间,种下了仇恨的种子,也直接导致宗室势力的过度削弱。

如果让刘秀再有一次选择机会,或许他从建武十七年的度田事件开始,就能寻找到一个不需要靠出卖婚姻,就能解决问题的方案吧。


历史淡化的流血事件,揭示东汉宗室的没落,源于刘秀打击北宫五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