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擋住你升職道路的:不是你不如他,而是你自認不如他


真正擋住你升職道路的:不是你不如他,而是你自認不如他

一、是什麼阻止了自己升職?

前段時間,小姨給我打電話說:“你說你哥是不是傻啊?老闆讓他當主管,帶團隊,他居然給推辭了!”

我問小姨:“為什麼啊,多好的升職加薪的機會!”

小姨說:“你哥他說去年的那些業務單都是運氣好才簽下的。”

我說:“也許我哥就是走了狗屎運,簽了幾筆大單呢?”

小姨說著都哭起來了:“你們都不知道,他為了那些單子晚上不睡覺的準備材料,還每天跑客戶、陪客戶吃飯喝酒。他是走運還是努力,我是知道的呀!

小姨還說:“我們都讓你哥去,可是你哥非說自己不行,去那個職位還不夠格,唉,最後這個職位就給了別人了,白白浪費了這個機會。”

像我哥這種情況,職場中不少人也發生過。明明自己很優秀,卻總認為自己不夠好,過分謙虛,最後錯失了很多升職加薪的機會,這種症狀可能就是“冒充者綜合徵”。

真正擋住你升職道路的:不是你不如他,而是你自認不如他

什麼是“冒充者綜合徵”呢?

冒充者綜合徵又稱為自我能力否定傾向,個體按照客觀標準已經取得的成就,本人卻認為歸功於外界因素,而不是自己的努力,無法正確客觀的評價自己的成就,覺得自己名不副實,或者沒有底氣接受更大的挑戰。這一觀點源於Facebook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的著作《向前一步》。

著名演員艾瑪·沃特森就是典型的“冒充者綜合徵”,她曾對媒體表示,自己經常懷疑自己的表演才能,能夠出演《哈利波特》也只是運氣好,而別人越是誇讚她,她內心就越不安。

真正擋住你升職道路的:不是你不如他,而是你自認不如他

二、為什麼職場人士容易得“冒充者綜合徵”?

(一)投射性認同

投射性認同由心理學家克萊因於1946年提出,是指我們按照他人對我們投射的內容作出他人期望的行為。

也就是說,我們會按照別人對我們的看法作出相應的行為。用網上一句話來說就是,“你總說我沒用,後來我真的沒用了”。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從一開始被大家認為是妖怪,並用各種方法去對付哪吒。

結果哪吒就想:“既然你們都認為我是妖怪,那我就是妖怪。”做出了一些傷害百姓的事,這就是百姓對他的“投射性認同”導致的。

中國傳統教育模式當中,當我們取得一點成績的時候,並不會得到父母或者老師的讚揚,他們告訴你還不夠優秀。

長此以往,我們再取得成就,往往也會認為自己不夠優秀,這就是父母的”投射性認同“影響了我們的行為。

真正擋住你升職道路的:不是你不如他,而是你自認不如他

(二)歸因理論

歸因理論是指個體對自己或者他人的行為、現象進行分析,推斷出現這些行為或者現象的原因,進而指導個體下一步的行為方式。這一理論由社會心理學家海德於1958年提出。

簡單來說,就是分析自己產生目前現狀的原因,根據原因繼續採取積極或者消極的應對方式。

“冒充者綜合症”的歸因方式就屬於“外歸因”,即把取得成就的原因歸到外界、他人影響、環境調節等等。

我有個發小,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考入名校,拿到了博士學位,並在一所名牌大小當老師。

我們都認為她很優秀了,而她說自己的這些事都是因為運氣,高考那年正好降分了,自己不過是壓著線進入了那所學校。

直到現在,她每天都在擔憂單位因為她沒有真才實學而開除她。

發下就是典型的外歸因,在優秀中過分謙虛,妄自菲薄,導致“冒充者綜合徵”。

(三)正向反饋不夠

生理學中,正反饋是指在自動控制系統中,受控部分發出反饋信息,方向與控制信息方向相同,促進並加強控制信息的效果。

也就是說:當個體的行為受到激勵時,個體會努力繼續把這件事情做好,這些激勵可以是老闆的贊同、加薪或者是父母的表揚、認同。

而有”冒充者綜合徵“的人總認為自己不夠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每一次達到成就之後,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激勵信息。

莉莉是一位業務員,同行都佩服她總是月創新高,可是莉莉總是埋怨自己做的不夠好,我問她為什麼?

她說:”犯錯的時候老闆把我大罵一頓,業務量上漲、談妥客戶的時候,老闆也從來不說我做的好。”

其實莉莉就是典型的沒有收到正向反饋信息,導致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從而產生“冒充者綜合徵”。

真正擋住你升職道路的:不是你不如他,而是你自認不如他

產生冒充者綜合徵的原因

三、如何克服“冒充者綜合徵”,修正“我不好、我不配”的心理bug?

真正擋住你升職道路的:不是你不如他,而是你自認不如他

擺脫“冒充者綜合徵”的方法

(一)找到存在力

存在力是指一種保持身心和諧的能力,瞭解真實的自我,肯定真實的自我,做出積極向上的反應,使行為和認知保持一致。這一概念來源於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埃米·卡迪所著的《高能量姿勢》。

如何找到存在力修正“我不好、我不配”的心理bug呢?

我們可以通過SIGN模型回味自己的高光時刻,形成對真實自我的客觀認知,找回存在力。

SIGN模型即自我效能(S:self-efficacy)、本能(I:instinct)、成長(G:Growth)、滿足(N:Needs),這一模型是由商業思想家馬庫斯·白金漢提出的,用來尋找自身的優勢信號。

思思現在在一家醫院當護士,最近她升了前組組長,可是她自己總覺得還不夠格。思思可以使用SIGN模型來客觀認識自己,回味自己的高光時刻,克服“冒充者綜合症”。

1.自我效能(S:self-efficacy):我行!

指遇到某些事情,覺得自己肯定能做好。

如:思思在學校第一次學習靜脈穿刺的時候,她就覺得自己可以做好。

2.本能(I:instinct):我要!

指那些你一聽到就想去嘗試的事情。

如:當老師說開始練習,別人都推三阻四的時候,思思就迫不及待地想去嘗試。

3.成長(G:Growth):我能!

指和別人相比,自己學的快。

如:同樣上課1個小時,思思每次都能正確操作,而同組的其他同學卻總是失敗。

4.滿足(N:Needs):我快樂!

指完成一件事後,雖然身體很累,但是內心卻很滿足。

如:思思在工作的時候,每次完成靜脈穿刺時,尤其是那種血管不好找的類型,雖然出了一身汗,可思思卻覺得挺開心的。

通過SIGN模型,思思可以找到自己工作中很多的高光時刻,從而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的能力,擺脫“冒充者綜合徵”。

真正擋住你升職道路的:不是你不如他,而是你自認不如他

(二)“上癮模型”工作法——給自己一點正向反饋

HOOKED上癮模型是曾在斯坦福大學商學院 任教的尼爾·埃亞爾在他的著作《上癮》中提到的,這是產品設計中的方法,分為四步:觸發—行動—不確認獎賞—投入。

舉個例子:遊戲王者榮耀、魔獸世界等,經常通過獎勵刺激用戶繼續玩下去,通過用戶行為建立用戶粘性。

我們也可以使用同樣的邏輯給自己製造正向反饋,進一步擺脫“冒充者綜合症”。

1.觸發(Trigger):即刺激我們開始行動信號。

如:小張為了減肥,給自己制定的觸發信號就是運動衣,他把運動衣放在衣櫃外邊,告訴自己一看到運動衣,就要開始跳減肥操。

2.行動(Action):即執行。

如:小張把運動衣和運動鞋放在顯眼的位置,在手機上下載了運動APP,並選擇了初級階段、動作簡單的減肥課程,開始執行這一節課程。

3.不確認獎賞( Rewards):即不確定的獎勵。

如:小張為自己準備了一個小紙盒,盒子裡寫了一些自己平時的小願望,比如買一個自己心儀已久的手機殼。

當集齊100個小願望時,小張可以吃一頓火鍋。每次小張完成課程時,小張就抽取一個願望紙條,去實現它。

4.投入(Investment)

如:小張每次都能得到不同的獎勵,每次都能體會到快樂愉悅的感覺,為了那頓火鍋,小張就會繼續自己每天跳減肥操的活動。

通過HOOKED上癮模型工作方法,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產品經理,給自己創造更多的正向反饋,從而擺脫“冒充者綜合徵”。

真正擋住你升職道路的:不是你不如他,而是你自認不如他

(三)擺脫“管窺效應”——尋找更多的可能

職場處處是競爭,人們總會比較自己和別人的優缺點。有“冒充者綜合徵”的人更是如此,低估自己自我否定的同時,看到的都是別人的長處,無法客觀評價自己和他人。

沉浸在自己的視野當中,這就是“管窺效應”,管中窺豹,只能看到豹子的一角,無法看到豹子的全貌。

要擺脫“冒充者綜合徵”,還要擺脫“管窺效應”,需要做到一下幾點:

1.保持自信

可以使用便籤提醒法,時刻提醒自己不差勁。

美子就之前是一個重度“冒充綜合徵”患者,她在家裡臥室、廚房、衛生間、書本的某一頁,都貼了一些便籤,上面記錄了自己曾經的成就。

比如:“你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了甲產品的策劃方案,是你一個人的付出哦!”當她看到這張便籤的時候,就會提醒自己其實自己挺優秀的,從而擺脫“冒充者綜合徵”。

2.改變職業認知

有“冒充者綜合徵”的人因為想要得到認知中的優秀往往會對一件事情偏執到底,對一份工作認定到底,反而對自己產生巨大的壓力。

謝麗爾·桑德伯格在自己的著作《向前一步》中,提到了方格架式前進,她認為職業生涯不是“豎梯”而是“方格架”。

我們在豎梯上,只能往上爬或者往下退、或者站在梯階上跌下來,而方格架除了上下行動,還可以左右行動,能讓一個人擁有更多的可能。

也就是說,除了當前的工作,不妨把視角從上下方向轉變成左右方向,就會發現額外的精彩,從而擺脫“冒充者綜合徵”。

王亮是一個新聞記者,儘管他的報道在主編那裡次都是一次過,可是他總覺得自己寫的不夠好。

後來,他因為孩子生病辭職在家照顧孩子,沒法寫新聞了,彷徨了一段時間後,他想嘗試在網上寫小說,結果小說閱讀量很高,他的收入不比以前差,他心裡覺得自己也沒有那麼差勁。

有時候,不妨嘗試一下“方格架式”前進,也許會發現不一樣的精彩。

真正擋住你升職道路的:不是你不如他,而是你自認不如他

“哪裡哪裡”“我這都是運氣,不值一提”,如果我們總是認定自己不行,我們就是“冒充綜合徵”患者,“患病”原因與投射性認同、歸因理論、正向反饋不夠有關。

如果我們能夠找到存在力、用合適的“上癮模型”工作法、擺脫“管窺效應”,我們就可以擺脫“冒充者綜合徵”,為自我賦能,遇見優秀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