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知道“文景之治”,卻不知道漢景帝原來這麼難

漢初民生凋敝,至漢文帝、漢景帝時期,採用黃老之學,行休養生息之法,輕徭薄賦,以德化民。文帝景帝在位時,西漢經濟不斷恢復,實力得以保留,被後世傳為美談,稱為“文景之治”。

西漢至今的兩千多年間,但逢戰亂年代,總有人不禁要懷念一下文帝景帝這樣的聖明君主和文景時期的太平盛世。然而事實告訴我們,太平盛世不是誰都能締造的,尤其是漢景帝時期,天災人禍不斷,換個人還真不一定能頂住。

這事得從景帝他老爹文帝說起。


你只知道“文景之治”,卻不知道漢景帝原來這麼難

美人心計劇照漢文帝


文帝當年陰差陽錯地躲過呂后的毒手,呂氏一族嗝屁之後,大臣們把文帝接來繼承大統。面對天降的皇位,文帝一生那是戰戰兢兢,一直以“無德之人”來稱呼自己,政令也都是和大臣充分探討之後才發佈出去,生怕自己這個半路皇帝驚擾了百姓。

文帝認為自己“無德”不能繼承皇位,自然也就不急著立太子,還是在百官的反覆懇求下,景帝才坐實了太子之位。順便提一嘴,景帝他老孃是大名鼎鼎的竇太后,就是美人心計裡迷倒了所有男人的那個“竇漪房”。


你只知道“文景之治”,卻不知道漢景帝原來這麼難

美人心計竇漪房劇照


有這麼聖明的老爹和這麼強勢的老孃,景帝繼位之後理所當然地也成為了一個明君。繼位的第一年,景帝大赦天下,賜予民眾官爵,令大臣不必朝拜,還與匈奴議和。

結果好日子沒多久,繼位的第二年,天災就來了。

先是彗星出現,也就是掃把星來了。不僅如此,熒惑之星也就是火星逆行至北辰中間,即社稷有災的天象。果然衡山一代開始下冰雹,最大的冰雹有五寸,摺合到現代就是直徑10釐米左右,砸到地上最深的地方被砸下去足足二尺。

所以次年,也就是繼位的第三年,景帝又大赦天下一次。


你只知道“文景之治”,卻不知道漢景帝原來這麼難

漢景帝美人心計劇照


大赦天下沒多久,天火降臨,直接把淮陽東宮大殿和城樓燒燬了,而且屋漏偏逢連夜雨,天災一出,人禍接踵,因削藩一事,以吳王劉濞(名字是挺流比)為首的一大堆姓劉的諸侯王造反了,史稱七國之亂。

幾經周折叛亂平定,景帝仁心赦免了一部分造反參與者。景帝繼位的第四年,又雙叒大赦天下。

第五年,江都地區起了一場大風,摧毀了十二丈城牆,不算啥大事。

第六年是平和的一年。

第七年雖然出現了日食,但是沒出什麼大的么蛾子,景帝赦免了一部分囚犯。

中元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49年,景帝大赦天下之後,部分地區發生地震,衡山、原都又下冰雹,最大的一尺八寸,也就是40釐米的大冰雹,比籃球還大(籃球直徑約25釐米)。

又過了一年,匈奴開始搞事情,西漢同匈奴斷了和親。

中元三年,掃把星再次來襲,西漢又有地震。

中元四年,新災害來了,蝗災,很嚴重的那種。

中元五年,地震又出來亮相。

中元六年,冰雹和日食齊上陣,匈奴也不消停,進駐了上郡。

後元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63年,仍然是常規操作——大赦天下。然後上庸發生地震,毀壞了城牆,一共震了22天。

後元二年,多災多難。先是同一天發生了三次地震,而且收成也不好,匈奴還向雁門逼近,旱災也跟著湊熱鬧。景帝這麼仁善的皇帝,竟然不得不下令禁止百姓在一年之內吃光當年收貨的糧食,還把在京城的諸侯都打發到自己的封國去,甚至把老祖宗劉邦的陵墓——長陵周圍的土地出租給人耕種。災害多了,百姓自然也死了不少,人死的多了,又開始鬧瘟疫。

後元三年,天象不太好,但是漢景帝看不到了,因為這一年正月二十七,漢景帝去世了,繼位的是赫赫有名的漢武大帝。景帝死了,但是臨死前仍然惦記著百姓,景帝的遺詔裡賜予百姓爵位、為天下百姓每戶贈與100錢,釋放宮女回到家中,免除徭役。


你只知道“文景之治”,卻不知道漢景帝原來這麼難

漢景帝陵墓


景帝死後葬在陽陵。在多災多難的漢初,漢景帝與其父共締文景之治,為其子奠定漢武盛世,漢景帝無愧於自己的名諱,漢景帝名為劉啟,啟者,開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