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取得了哪些成果?為鞏固漢朝江山作用如何?

劉邦和項羽起義共同推翻了秦朝。這楚漢相爭中打敗了項羽,並且掃平宇內各種地方勢力,建立了統一漢朝,建立健全的漢朝制度。但是在劉邦死後,呂后專權,大肆起用呂氐家族的成員。後來在太尉周勃和丞相陳平的主持下掃清呂氏家族,漢朝的權利又回到了劉氏手中。從此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使漢朝的經濟得了快速發展國強民富,人民安居樂業。那麼,“文景之治”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果呢?為鞏固漢朝起得了哪些重要作用呢?

“文景之治”取得了哪些成果?為鞏固漢朝江山作用如何?


文景之治是指西漢漢文帝、漢景帝統治時期出現的治世。

漢初,因多年戰亂導致社會經濟凋敝,漢廷推崇黃老治術,釆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

漢文帝二年和十二年分別兩次“除田租稅之半,文帝十三年,還全免田租,同時對周邊敵國也不輕易出兵,維持和平,以免耗損國力,這就是輕徭薄賦的政策。

漢文帝生活十分節儉,宮室內衣服沒有增添,衣不曳地,車類也沒有添,文帳不施文繡,更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物。因此,國家的開支有所節制,貴族官僚不敢奢侈無度,從而減輕了人民的負擔。

文景二帝還重視農業,曾多次勸課農桑,根據戶口比例設置

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員,並給予他們賞賜,以鼓勵農民生產。獎勵努力耕作的農民、勸解百官關心農桑。每年春耕時他們下地親自耕作,給百姓做榜樣。


早期西漢在他們實施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後,使當時的全國進入了十分繁榮發展的景象。那麼他們釆用了哪些措施、改革了那些法制呢?

“文景之治”取得了哪些成果?為鞏固漢朝江山作用如何?


一,革除陋習、積蔽,廢除暴法,還利於民

1,文帝登位之初就提出建立公正的法律

文帝說:“公正的法律,是為了禁此暴亂而能引導人們向善的工具。現在有人觸犯了法律已經被定罪受到懲罰,還要使他無罪的父母、妻子、兒女和兄弟們受牽連而坐罪,以致被收入為奴婢。朕很不贊成這種做法,你們應該商量一下。”

這個連坐法在秦朝以前便是各諸侯國通用的法律,就是一人犯法全家都要遭受到法律懲罰。歷代帝王都認為這個方法是杜絕犯罪的最好法律,簡單易行,使民畏法不敢犯罪。其實錯得遠,秦始皇及以前的其他諸侯國都實施了這種法律,為什麼還是有人要造反,秦朝仍然被推翻呢?

“文景之治”取得了哪些成果?為鞏固漢朝江山作用如何?


當文帝提出來改革這個“連坐”法以後,也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對,特別是主管法律的一些官員,他們認為老百姓不能自律,所以才制定法律來管制他們,而實行連坐,使犯罪的人顧及家人而不去犯罪。皇帝認為只要法律公正,老百姓就會誠實守信,如果治罪恰當,老百姓就不會去犯罪。最後說服了主管法律的官員,最後下令廢除了“連坐”法律。

修改刑罰,漢朝初期繼承秦朝的法律,只要是犯罪就終生服勞役。文帝詔令重新制定法律,根據犯罪份子的情節輕重,規定服刑的期限,刑滿後就為庶人。

“文景之治”取得了哪些成果?為鞏固漢朝江山作用如何?


文帝這些法律的改革受到廣大群眾和官員的歡迎,認為這是皇帝廣施仁德,功德無量。

2,文帝又提出廢止誹謗妖言之罪,使臣下能大膽地提出不同的意見

漢朝初建之時,繼承了秦朝時期的一些嚴刑悛法。秦代以來有所謂“秘祝”之官,凡有災難就移過於臣下。文帝於十三年下詔廢除並且聲明:百官的錯誤和罪過,皇帝要負責任。次年,他又禁止祠官為他祝福。

3,漢景帝即位後加強中央集權,重用御史大夫晁錯

由於劉邦建立漢朝政權後,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大力分封劉氏家族的諸王,對中央權力有所削弱,而且劉氏諸王還有軍隊,他們有的串通起來對抗朝廷。為了平定“七國之亂”使朝廷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漢景帝即位後首先拿這個敝政開刀,大力推行削藩,“平定七國”後,使絕大多數諸候王國僅領有一郡之地。實際地位降為郡級(相當於一個地區級別)。諸侯王國領郡由漢高祖的42郡減為26郡,而中央直轄郡由漢高祖的15郡增加至44郡,使漢郡的總數大大超過諸候王國數。這樣壯大了中央的輕濟控制權限,同時各郡王再也沒有能力威脅中央政權了。

“文景之治”取得了哪些成果?為鞏固漢朝江山作用如何?


,實行清明的政治,順從民意,進行了政治改革

在全國推行無為而治,並且推行與民休養生息的政策,正是“所為無為而無不為,澹然無治也而無不治也。”採取的“黃老學說,雖然叫做無為而治,而是最好的治理。文景二帝是分重視人才,廣泛聽取和採納有利於人民和朝廷的意見和建議。聽從思想家賈誼提出的農業生產是立國之根本,只有倉庫充實了才能做其他的事情;政治家晁錯提出的重農抑商的主張,提出使農民依附於土地的觀點,這些好的建議都被文帝採納並實施了。

1,強化中央政權,強化軍事建設,維護統一

漢文帝在進入長安的當天夜裡,就命令親信宋昌為衛將軍,鎮撫南,北二軍;命令張武為郎中令,巡察保衛宮中,有司衙門分別誅殺少后帝及其三個弟弟於各府中。並且立即頒佈詔令大赦天下。

限制了諸候王的權利和活動範圍,文帝三年(前177年),便對那些欲圖不軌的諸侯王進行鎮壓,首先是鎮壓了濟北王劉興居的叛亂,叛軍迅速瓦解,劉興居被殺。

三年後,淮南王劉長又叛亂,還未發動就被發現,文帝派人傳劉長入朝,罷免了他的封號,發配衝軍到蜀郡,半路絕食死亡。

收回和限制了諸候王的地盤和權力,從此,國家令行禁止,杜絕了權力分散而引起的社會不穩定。

2,穩定邊疆,對北方的匈奴背信棄義敢於說不

漢文帝三年(前177年),匈奴右賢王背棄和約,率數萬大軍侵佔河南(今內蒙古伊克昭盟地區),文帝派兵應戰,是自高帝白登之圍後最大的一次戰役。後來的(前166年)、(前160年)、(前158年)等,匈奴的進攻都遭到文帝派兵有力的打擊。但由於國力的限制,文帝並不主動出擊,怕增加老百姓的負擔。這樣既打擊了匈奴又穩定了邊疆。

,由於一系列的正確正策,使文景之治取得了巨大成果

由於這政策十分正確,使社會經濟取得了巨大發展,漢初的統治也非常鞏固。由於控制了封候的數量,使大量外逃的流民也都回鄉歸田,人口繁衍生息,數量大量增加,列候封國大的三四萬戶,小的也有幾百上千,而且都比過去富裕很多。農業發展使糧價大大降低,糧食充足,國家富強,到漢武帝即位時70多年間,國家政治穩定,如果沒有大的天災,百姓比較富足,郡國的倉廩堆滿了糧食。太倉的糧食年年增加,致腐爛居多,政府庫房餘財堆積,京師錢財千百萬緡,連串錢的繩子也朽爛了。這就是文景之治取得的巨大成果。

文景之治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為漢武大帝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為他北伐匈奴提供了物質保障,同時也為漢朝的統治長治久安作出了光輝的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