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長城已經走向高端,奇瑞卻屢屢轉型失敗,到底缺了些啥?

自主品牌轉戰高端真的很難嗎?

隨著時間的推進,我們身邊的各種事物都在發生著不小的改變,像是國產車也從早些年間的廉價不靠譜逐漸成為了市場上面的主流,而在最近幾年隨著消費升級和車市寒冬的到來,不少車企也都在建設自己的高端子品牌,但是從低端轉戰高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說有一些車企大獲成功,但是也有一些車企在轉型的過程當中迷失了方向,那麼我們的國產車在走向高端的過程當中到底缺失了一些什麼呢?

吉利長城已經走向高端,奇瑞卻屢屢轉型失敗,到底缺了些啥?

成功的吉利和長城

吉利和長城是目前轉型最為成功的2個汽車品牌,它們在3年之前也各自創立了領克和WEY,而2個品牌的銷量現在也處於穩定發展之中。它們之所以能夠成功跟實力也是脫不開關係的,但是除了實力之外還有一些更重要的東西是它們所特有的。

吉利長城已經走向高端,奇瑞卻屢屢轉型失敗,到底缺了些啥?

一家車企想要進行轉型必須要有著良好的基礎,尤其是從低端品牌轉向高端,基礎更是重中之重。吉利和長城在這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在技術方面和銷量方面都表現不錯,而它們的口碑也一直都是在業界的中上游水平,只有在低端車上打好基礎,人們才更加願意相信這家車企有著打造高端車的實力,轉型之路想必也會順利很多。

吉利長城已經走向高端,奇瑞卻屢屢轉型失敗,到底缺了些啥?

另外吉利和長城也都明白高端品牌和高端車型是要有著屬於自己的特色的,這也使得領克和WEY在外觀設計、動力操控以及技術的下放上跟吉利和長城本體都有著比較大的差異,而這些差異也就成為了品牌特色。我們之所以會去購買高端車型和高端品牌,也是希望能夠獲得這些特色,收穫更多的面子。

吉利長城已經走向高端,奇瑞卻屢屢轉型失敗,到底缺了些啥?

失敗的奇瑞和福田

相反奇瑞和福田在轉型的過程中就非常不盡人意了,尤其是奇瑞在發展的過程中已經創立了多個高端品牌,但是它們卻都一個接著一個的以失敗告終,而它們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都犯下了不同的錯誤。

吉利長城已經走向高端,奇瑞卻屢屢轉型失敗,到底缺了些啥?

奇瑞雖然創立過多個高端品牌,但是這些品牌卻都沒有什麼太過鮮明的特色,像是奇瑞目前的高端品牌星途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星途TX是星途品牌的開山之作,它在發佈之時也被尹同躍寄予了厚望,然而這款車型在上市之後卻沒能取得什麼太過突出的成績,這也是因為它的硬件軟件跟瑞虎8實在是太過相似了,與其多花一些錢去購買星途TX,倒不如購買一臺瑞虎8,然後用剩下的錢購買一些其他的東西。

吉利長城已經走向高端,奇瑞卻屢屢轉型失敗,到底缺了些啥?

而福田犯下的錯誤則更加的可笑,比起吉利長城和奇瑞來說,福田採用了一種特別的方式來進軍高端,那就是收購外來的汽車品牌,最終福田也順利收購了寶沃這個停產了50多年的德系品牌。在福田把寶沃收入囊中之後就開始了各種各樣的營銷,先是聲稱自己是“德系4強”,又聲稱自己是德國汽車工業4.0,而且寶沃的車型也都賣著一個不低的價格。

吉利長城已經走向高端,奇瑞卻屢屢轉型失敗,到底缺了些啥?

但是當人們發現寶沃現在已經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國產品牌,它所使用的也是福田的技術時,很多消費者都感覺自己上當受騙了,寶沃沒有足夠強大的技術先不說,欺騙消費者沒有誠信經商才是導致寶沃最終潰敗的根本原因。

走向高端到底需要些什麼?

雖然每家車企都想要去高端車市場分得一杯羹,畢竟高端車的利潤空間比起平價車型要多出太多了,但是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勢必也會在走向高端的道路上面摔跟頭。

將這些成功案例和失敗案例對比,我們也可以看到國產品牌在走向高端之路的過程中到底需要一些什麼。首先這家車企必須要在低端車和平價車方面打好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夠收穫豐富的群眾基礎和人們的信任。其次這家車企也應該有著相應的技術和實力,如果只是把自己旗下的平價車型換了一個更加高端的殼,大家也是不會買賬的。

吉利長城已經走向高端,奇瑞卻屢屢轉型失敗,到底缺了些啥?

另外品牌特色是重中之重,怎樣讓自己旗下的高端車型和高端品牌跟自己之前推出的平價車型拉開差距也非常重要,如果一臺車如果沒有足夠多的特色,那麼它勢必會在市場上面不溫不火。最後誠信待客也是最為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家車企如果連誠信都已經沒有,又何談銷量二字呢?

吉利長城已經走向高端,奇瑞卻屢屢轉型失敗,到底缺了些啥?

轉戰高端這件事情雖然看起來比較容易,但是事實上這條道路卻是荊棘重重。也希望在未來有越來越多的國產車企能夠在這條路上一帆風順,拿出最為強大的實力來面對消費者,讓自己徹底甩掉廉價和不靠譜的帽子。您認為國產車企在走向高端的路上又需要注意一些什麼事情呢?如果您喜歡小編的文章也希望您能夠點擊一下訂閱關注,小編每天都會為您帶來全新的汽車資訊和個人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